2019產品經理年底反思總結

​一眨眼,2019也將近接近尾聲,對於我們來說2019是艱難的一年,整體市場行情不好,裁員風波不斷,人心惶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品經理更需要不斷反思自己、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砥礪前行。


筆者結合產品生產流程:規劃階段→設計階段→研發階段→驗收階段→發佈階段→監控階段,繪製了下面的反思清單,總計43個反思點:

一、反思自己的知識體系

從上圖產品的生產流程的拆解,我們會發現產品經理真的是啥都得懂。

要點亮的硬技能有:市場調研、競品分析、用戶調研、產品規劃、需求分析、信息架構設計、產品原型設計、需求文檔編寫、數據分析。

要點亮的軟技能有:大局觀、溝通、同理心、邏輯思考、執行力、自我驅動力。

而要點亮上面的技能,須獲取的知識有: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項目管理、交互設計、UI設計、軟件工程學、統計學、運營知識、哲學等。

所以平時我們就得不斷學習和積累相關的知識,嚴格要求自己,按優先級一點點點亮自己的技能樹,完善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

二、反思每個產品階段,缺啥補啥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每到一個產品流程,我們就得反思自己有哪些做的不足,從而能針對性進行提升和調整。(ps: 筆者在反思清單中列的43個注意點,你是否都有注意到呢?)

缺啥補啥纔是最好的進步策略。

最近在做產品設計發現自己的2點不足:一個是產品模塊認知不足,導致模塊耦合性太強,不利於產品的使用;一個是在做新的模塊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業務後續的可擴展性及對已有業務的影響,導致評審時被技術狂懟。

思來想去,主要還是自己在實體模型這塊認知不足以及對數據流程這塊考慮不到位。

所以,針對這些問題,筆者一直在看相關的內容,不斷查缺補漏,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筆者在個人的工作流程加入了相關的內容,以確定設計時不會遺漏。

三、要學會進行自我管理

除了反思清單外,產品經理在平時要做好自我管理,可以從3點去考慮:

1.時間的自我管理

產品經理日常工作是繁雜的,要和老闆、銷售、運營、UI設計、前端、後端等角色進行對接。所以一定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保證做事的條理性和效率。

筆者自己總結的方法有:

(1)番茄工作法:

將番茄時間設爲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這樣能讓腦袋隔一段時間進行恢復下,保證工作效率。

(2)緊急重要四象限法

優先做緊急重要的事,不做或少做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平時多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樣就能保證儘量少應對緊急重要的,從而使工作更加從容不迫。

(3)要事第一

學會拖延,要事第一,儘可能避免緊急事務打斷要事。

2.情緒的自我管理

美國哲學家梭羅說過: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於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頂層的需求即:自我實現)

做爲產品經理,是定義產品的角色,所以更容易進行自我價值的實現。產品經理在團隊中應該是最擅長管理情緒的一類人,這樣纔能有效推動產品的推進。

消極被動往往會讓人陷入泥沼中,越陷越深。而積極主動能進行可能性的外擴,不坐以待斃,主動尋找出路。

所以我們應從認知上就進行調整,積極主動一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進產品和個人的進步,而非一直責備自己,讓產品及自己止步不前。

在職場上,被批評、被指正、被刁難都是常有情況,把這些作爲雕刻自己的利器,虛心接受,不斷改進,這樣自己這款產品纔會越來越趨於完美。

3.身體的自我管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身體的1,其他都是0。所以兄dei,別加班太狠,別老熬夜,別太懶不想鍛鍊,抽時間出去走走,鍛鍊鍛鍊身體,促進下新陳代謝,讓自己的腦袋更靈活。

四、總結

行業前輩們總是向準備入行產品的新童鞋說:真的,別想不開當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是一個有壓力、有難度的角色,但也是有無限可能的角色。而這無限的可能是產品經理自己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不斷突破而來的。

2020年將至,是時候整理整理,規劃下2020,立下新的fla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