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維度思維進行降維度攻擊

最近幾年“降維攻擊”這個詞很火,降維打擊出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Ⅲ·死神永生》。降維打擊就是將攻擊目標本身所處的空間維度降低,致使目標無法在低維度的空間中生存從而毀滅目標。     

而從個人的思維角度出發,我們是否養成了多維度思考的習慣,對低維的思考進行了降維打擊呢?

先進行下面問題的思考

問題1:什麼樣纔算是幸福的?

這是個老話題了,每個人對幸福的認知不同。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大部分人覺得幸福就是有很多很多錢。

雖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錢固然是幸福的一個重要維度,但是家庭和睦不是嗎?理想的實現不是嗎?彈着自己心愛的吉他不是嗎?爲自己心愛的人煲湯不是嗎?

A在金錢的維度前行200米,家庭關係方面弄的很僵硬,又沒有什麼興趣愛好。相對應的,B在家庭關係方面前行200米,金錢維度前行100米,興趣愛好方面前行10米。綜合下來,B是不是比A幸福呢?

多維度思考的人,更容易從大的格局去分析問題。

問題2:產品賣不出去怎麼辦?

很多人在面對這個問題時的第一時間是去思考產品怎麼去賣出?但是卻沒有去問,是什麼樣的產品?產品賣不出的原因是什麼?現有的銷售渠道有哪些?

多維度思考的人更喜歡對問題的背景做多維度思考,而不是一頭就扎堆進入解決問題。

問題3:作爲銷售A,如何認識陌生人B?

傳統的做法是A冒着被質疑被拒絕的風險主動上去搭訕B,成功率爲50%,這是單維度思維的做法。

而多維度思維的做法是A設法找到與自己存在利害關係的C,然後C剛好也認識B,這個時候A主動邀請C介紹B被自己認識,經測試成功率幾乎達到85%。

通過多維度思考,進行了信任轉嫁,成功率由之前的50%提升到了85%。

多維度思考的人,懂得用多渠道曲線救國。

那麼如何才能養成多維度的思考習慣呢?

1.增加自己的知識量

思考是建立在我們擁有知識的基礎上的。我們思考問題,其實更多是在對知識進行二次加工的過程。當你的大腦沒有知識可連接的時候,大腦會呈現一片空白,隨着知識量的疊加,彼此纔可以鏈接起來。

如果知識量太少,維度連接點減少,思考會受限。比如:你不知道數據分析是什麼?那也就無從談起如何用業務數據優化產品流程,也無從談起如何用業務數據改進運營策略了。

所以多維度思考的基礎是我們自身有足夠體量的知識。

2.對任何問題都進行下意思的質疑

著名心理學家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提到,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

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爲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

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我們更習慣用思維更偏向單向的應激思考方式“系統1”去思考。當我們養成不斷質疑的習慣時,思考自動會從“系統1”切換到“系統2”,這樣才能觸發多維度的思考。

3.多總結研究多維度思考模型套路

學會多總結前人幫我們總結的多維度思考的套路,這樣在思考時可以直接通過套路,進行多維度的思考問題。

下面簡單介紹下,5w2h分析法就是一種典型的多維度思考模型,或者說是套路。

(1)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2)WHY——爲什麼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3)WHO——誰?由誰來做?

(4)WHEN——何時?什麼時間做?什麼時機最適宜?

(5)WHERE——何處?在哪裏做?

(6)HOW——怎麼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是什麼?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是不是瞬間維度就擴展開,自古套路留人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其他多維度思考的套路模型有:提升溝通效果的:SCQA結構化表達、用於決策選擇的:SWOT分析、企業所處宏觀環境的:PEST分析等等。

但是切記一點:不要被固有模型限制自己的思維,模型只是工具。

4.學會切換自身角度去思考問題

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問題,會出現“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現象。破而後立,我們要用俯視的方式輪流切換每個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比如最近比較火的一部劇《都挺好》,劇中老蘇家的男人都更多的考慮自己,尤其是蘇大強,自從欺壓自己的妻子離世後,便各種作,給兒子、女兒、兒媳們添堵,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峯。

看劇的人都覺得這老頭作,沒有站在兒女們的角度去體諒兒女,但是真正生活中,能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的人又有多少呢?

所以,學會不斷切換自身角度和立場,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更多的維度。

當別人還是單維度思考的時候,你已經通過一整套多維度的思考剖丁解牛,那麼這時在處理相同的事情時,你就可以對他進行降維攻擊。

所以,換個角度、換個高度、換個渠道去多維度思考,我們會更接近於道的本質,很多事情會迎刃而解,所謂思維一轉天地寬。

多維度思考,你學到了嗎?


作者:紫川君   產品設計及生活感悟隨筆作者              公衆號:產品設計星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