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一切核心,是塑造孩子人格

文:一點修煉 | 原創

這是在教育上,站在相對很高的角度來問的一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爲它深刻會影響到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成果。

首先,其實我想問下,你是否有想過“家庭教育目標”這個問題?就是有沒有想過培養孩子的核心是什麼,期望讓孩子以後成爲什麼樣的人之類的問題……

我相信肯定會有一些人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潛意識當中只是覺得孩子生下來了就撫養長大好了,然後完全放手的“順其自然”,該長成什麼樣就怎麼樣。

而在有的一些家長心中,認爲養育孩子就是給孩子喫好、穿好、住好,孩子身體發育良好,其目標就是健康、正常。

再有的,認爲教育孩子就是教會孩子學習數理化史地生等自然知識和學校開設的社會科學知識。然後把絕大多數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學習”上,彷彿孩子只要學習好了,就一定能成才。

最多的,可能是:考上好大學,學好專業,將來找好工作或者出人頭地。他們的腦海裏,全力盯着上大學,尤其是名牌和重點。我認爲大學無論如何要上,這是沒有問題的,培養孩子上大學、讀碩士、讀博士都可以的,不過目標僅設定在讓孩子上大學,不是目標宏達,而是目標狹窄,因爲你無形中限制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所有這些都只是外圍,不是核心

假如我們把孩子比做一棵樹,樹冠是孩子的智力,樹幹是孩子的身體,而樹根是孩子的心靈,樹冠代表着孩子頭腦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和學會的技能,它是孩子在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基礎上才能完成的任務。樹幹代表着孩子的身體,它的發育成長所遵循的是自然規律,是由上帝決定的,只要我們家長按正常的生活方式供給孩子物質營養,孩子就會按人的形狀慢慢長大。樹根代表着孩子心靈的發育成長,是孩子的生命之根。就一棵樹而言,樹根決定着樹幹和樹冠,如果樹根出了問題,那麼樹幹也無法長成參天大樹,而樹冠更無法枝繁葉茂。

因此,我們家長必須把我們的目光盯在孩子心靈的培養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

那生命之根是什麼?是人格

教育的一切核心是人格教育——幫助孩子培養核心的人格素質和關鍵能力。目的不是上大學,不是賺大錢,而是人格健全、強大的人!這是每個家長都應真真切切銘記在心的!

“先成人後成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非常有道理。教我們要培養的不單純只是高智商的人,更應該是具備正直、自信、有愛、勇敢品質的人,並且是對我們的社會有正面價值的人,這纔是我們的目標。這既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更重要是對孩子自己人生的責任!我們培養的是真正的人,讓他有價值、幸福、快樂!好成績、上大學等只是方式,不是核心,只是途徑,不是目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