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幫你“做到”,產生改變的方法……威力巨大

讀了很多書,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總感覺自己懂了很多道理,但就是做不到?

知識越多,反而越感痛苦?

…… 

如果你有類似困惑,相信此文會爲你打開一扇窗,給到你內心的觸動。文章選自團長的另一次分享,特別精彩,全文如下:

前面我們分享了痛改前非的方法,只要你足夠地痛,你自然就會有改變。也許有些朋友會問:“我的生命不溫不火,沒有經歷過痛徹心扉的那種痛,但是又不甘心這樣活下去,該怎麼辦呢?

那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另一個改變的方法,這種方法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威力巨大,叫做“種種子”的方法。

一.因果定律

什麼叫做“種種子”的方法呢?團長先跟大家分享兩種常見的現象。

我在心理行業工作了22年,一開始我並沒有選擇當導師的念頭,我只是一個心理行業的傳播者,或者說經營者。但是不知不覺中,我開始走向了講臺,成爲了一名心理學導師。有時候我會覺得很奇怪,因爲我並沒有想成爲一名導師,但最後卻成爲了一名導師。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我身上,我的很多同行也是如此。我留意到,我早期學習心理學的同學現在大多數都是心理導師了。他們之前的職業有的是翻譯,有的是心理學推廣者,有的是媒體人,他們都跟我一樣,曾經從各種角度支持導師。而今天,他們已經變成了他們曾經支持的那種人。

那爲什麼那些一開始並不想成爲導師的人,他們的初心僅僅是幫助導師把心理學的知識傳播出去。但是到最後,他們都成爲了自己所支持的那種人?

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種現象。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非常小氣,拼命抓取財富,當然了,因爲他們努力地抓到,也可以獲得一定的財富,但到一定的數量後,不管如何努力,再也無法突破了。直到有一天有高人指點,開始回饋社會,變得慷慨後,他的事業突然就會突飛猛進,財富也會迅速增加。

而另外有些人,就算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也非常慷慨,樂於助人,然後他們的運氣好像特別好一樣,命運總是眷顧着他,他越分享財富就會越多。難道真的有福報這回事?心理學怎麼解釋這種現象呢?

大家都看過警匪片吧,廣東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因爲香港的電影大多數都是警匪片。警匪片裏面有一種角色叫“二五仔”,就是那種靠出賣他們的老大或者上司獲得利益的人。雖然黑社會的那些老大也不是什麼好人,但是我們在警匪片裏看到那些二五仔都沒什麼好下場,他們喫碗麪反碗底,賣主求榮。在生活中也一樣,那些拿着老闆發的工資,卻破壞老闆的事業的人,通常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爲什麼那些支持別人的人越來越好,但是那些出賣別人的人最後都“死”得很慘呢?其實這種現象就是佛家裏經常會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意思就是,我們做了善事就會得到福報。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真的有這種所謂的“福報”嗎?

二.種子法則

我們前面的課程曾探討過一個理論,叫做ABC法則,大家還記得嗎?法則說的就是一個人內心的信念,決定一個人的行動,而不同的行動會創造出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你今天的結果就是你過去的行爲創造的,而你過去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取決於你內心的那個信念。你內心的信念,會通過你的行爲表現爲你今天的生活。

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爲什麼:你支持什麼人,你就會成爲什麼人。同樣,一個慷慨的人,他會變得富有,而一個吝嗇的人,他會一生貧窮。爲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內在信念就一清二楚了。一個吝嗇的人他的內心是匱乏的,一個內心匱乏的人內心的想法一定是:“我沒有”,至少是:“我不夠”,一個人的內在有什麼想法,就會在外在創造成什麼樣的事實,這就是所謂的“存乎中,形於外”。

因此,當你內在擁有一個貧窮的信念,不管你如何努力,依然是一個貧窮的人,就算真的賺到了一定的金錢,你的內心依舊是貧窮的,因爲,你的內心總覺得不夠,總想要向外索取。一個總是索取的人,身邊的人會像躲瘟疫一樣逃避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富足呢?

爲什麼一個慷慨的人越分享越富有呢?因爲只有內心富足的人才會主動地分享,假設你什麼都沒有,那你即使想分享也不敢分享。所以,一個願意分享的人,他內在的信念是:“我是一個擁有的人”,就算看起來他現在暫時外在並沒有擁有什麼,但是他內心相信自己遲早會擁有,要不,他怎麼會分享呢?一個內在相信擁有的人,自然就會通過行動讓自己擁有得越來越多。這就是“福報”簡單的原理了。

支持也是一樣,當你在支持某人時,你的內心一定相信這樣的人是個好人,是值得尊重的人,是你人生的榜樣……當你的內心擁有這樣的信念,你遲早會成爲這樣的人,這就是爲什麼我早期學心理學的同學後來都成爲導師的道理。而那些喫碗麪反碗底的人,他的內心一直在反對他的領導,他又怎麼可以成爲一個自己曾經反對的人呢?所以,二五仔通常都沒什麼好的下場。

爲了讓大家能夠深入理解這種現象,團長再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有一天,兩個好朋友一起逛街,突然間有一位帥哥或者是美女駕駛一輛紅色的法拉利敞篷跑車,從你身邊呼嘯駛過。這兩個人有兩種反應,第一個人發出一種驚歎:“哇!”另外一個人輕蔑地說:“切!”

故事說到這裏,我想問一下在座各位,你們覺得未來這兩個人誰更有可能擁有法拉利跑車?如果你還記得ABC法則,我相信聰明的你內心已經有答案了。

那個說“哇!”的人內心有一個隱藏的聲音沒說出來,就是:“哇,如果有一天我能夠開上這樣車該多好!”他內心很羨慕那個能開上跑車的人,希望自己也能開上跑車。如果內心有這樣的信念,他自然而然就會去採取相關的行動,例如好好工作去賺錢。這樣,至少未來擁有跑車的機會會大很多。

而那個說“切”的人呢?他內心一定是在說:“切!開這種車的人不是貪官就是奸商,一定不是好人!”沒有人願意讓自己成爲一個壞人,一個貪官或者一個奸商,所以他一定不會想讓自己成爲那個開跑車的人,他當然就不會擁有跑車了。

這就是“種子法則”,不同的想法會帶來的不同結果,所謂“種子”,就是那些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想法,但只要假以時日,一顆再微小的種子,也會長成參天大樹。

三.如何爲未來種下一顆財富的種子

通過上面的幾個故事,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這樣一個原理:我們內心的認知,會在外顯化爲行爲。其實,把這個原理反過來用也是有效的。外在的行爲,也會內化爲信念。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信念”與“行爲”是兩個內外互動的因素。當你內在有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你會有某種行爲;反過來,如果你反覆堅持某種行爲,也會產生一個相應的信念。

比如說,如果你相信你是富足的,你自然會分享;反過來,如果你養成了一個分享的習慣,你內心自然也會相信自己是富足的。這就是刻意練習的法門,先假裝擁有,然後你就會真的擁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行法門,喜歡思考的人,“從知到行”;不喜歡思考的人,則可以“從行到知”。條條大路通羅馬,總有一條適合你自己的路。

所以,如果前面課程的方法對你沒用,如果你真想成爲一個有錢人,不妨從簡單的行動做起,先假裝成爲一個慷慨的人,去分享你的東西,去支持那些你想成爲的人。

也許有人會說:“團長,我一無所有,我有什麼可分享的?”其實你並不需要擁有太多,因爲這僅僅是一顆種子,種子通常都是微小的,但是再小的種子都有可能長成參天的大樹。

也許你現在擁有的真的不多,但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暖心的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這些你總有吧?就算你一窮二白,發個朋友圈總可以吧?別小看這些,小小的分享也會擁有無窮的威力。如果你真的什麼都沒有,那就分享你的存在,用你的存在去支持那些值得你支持的人。只要你站在他的身邊,就是一股無形的力量,這股力量也是支持的一種方式。

也許你的支持,對那些你支持的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別忘了,對你來說卻是效果巨大的,因爲這些行動的意義並不是你對別人真的支持了多少,而是透過這些行動,療愈你匱乏的心靈,讓你從中找到一點富足的感覺。只要你願意,透過一次次的小行動,你內心就會萌生“我是富足的”這個威力巨大的信念,這就是財富的種子。別看種子現在微不足道,但是,總有一天,你的這顆種子總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但是,如果你總是索取的話就麻煩了。如果一個人從來都不願分享,更不願意去支持別人,那麼你跟一個乞丐有什麼不同呢?分享不僅僅可以幫助你的內心變得富足,還有一個功能是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分享知識的話可以讓陌生人成爲朋友,但是索取可以把親人都變成陌生人。我們看到多少家庭破碎的案例,都是因爲家人不斷地索取而造成的,這就是不斷索取帶來的後果。

就算你現在一無所有,你都可以去分享和支持。就像我當年,我一直在支持我的導師,其實我都在強化一個信念:“心理學導師是非常好的”。當我要推廣一個導師時,我就告訴我的客戶我這個老師非常好,心理老師有能力改變別人的生命。通過一次一次的行動去傳播心理學的時候,這個信念深深地種在我的心裏,種下“做心理導師是非常好”的這顆種子,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就會生根發芽,到今天終於開花結果。

同樣,如果你想成爲一名有錢人,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力所能及地去支持那些有錢人。當你能夠做到去支持有錢人,那你的內心是富足的。你不斷地支持他們,也會強化你想成爲他們的信念。這時候財富的種子就深深地種在了你的潛意識裏面,假以時日你一定會成爲他,甚至超越他。

相反,如果你拿着老闆的工資,卻處處去破壞他的企業,那麼在你心中就會建立一個信念“有錢人都不是什麼好人”。那你的潛意識就會種下一顆壞的種子,爲了維護你是對的,你就會一直都讓自己“窮並光榮着”。

所以,這一節課的功課就是:種下一顆有錢的種子,意思就是你想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就去支持那樣的人,爲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你什麼都沒有,你可以就只站在他身邊,用你的信念來支持他、鼓勵他。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爲他,甚至超越他。

佛家有一種叫“種福田得福報”的說法,很多人以爲是迷信,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爲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爲自己種下了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就是一個堅定的信念“我是富足的”。只有富足的人才願意去支持別人,有了這樣的信念,你一定會有行動,那自然就會有富足的結果。

當你明白了“種子”這個概念,你自然就會知道,你人生的成果,只是你心中播下種子結出來的果。如果你種下的是愛,你將會收穫愛;如果你種下的是恨,那你只能收穫恨;如果你要收穫財富,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先種下財富的種子。

這節落地課的內容很簡單,沒有太多的道理,記得要去支持那些你想成爲的人。如果你願意去做這件事情,那團長可以跟你保證,總有一天你會成爲一名由內而外富足的人。就算你暫時還沒有,在這個過程中你的人生也是一定快樂幸福的。


編輯:一點修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