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熱鍋上的家庭》感受

早上再次聽《熱鍋上的家庭》,卻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每次聽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樣的感覺不止熱淚盈眶那麼簡單。細細想來,從我和先生的相處之中,好像多多少少都有點書裏呈現出來的狀況。或許太在乎,而不知道怎麼表達,才讓孩子成爲那個受害者。卡羅琳和大衛日漸疏遠的關係,也是我和老公走過的路,那時的我們,基本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和我們對抗,從而出現爭吵,先和孩子爭吵,再和對方爭吵,這樣的循環往復,感覺和書中一模一樣,現在想來,孩子心裏應該很苦吧!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是整個家庭系統出現了問題,可是我們好像都沒有感受到這一點,每次聽到老公訓斥孩子,我也會跟着訓斥,因爲我知道,如果我跟着訓斥孩子,老公的訓斥會小些,就不會對孩子動手。孩子脾氣比較倔,不會看勢頭,只要自己覺得不對,抵死不從,而且嘴巴不饒人,這樣更容易激怒大人做出不理智的行爲。爲了避免這樣,我表面是訓斥,卻是在保護孩子。這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就是我不知不覺中,剝奪了老公的權威,推翻了老公在處理孩子問題上的一些行爲,這樣說來,我自己本身也是有問題的。


在孩子面前,我們應該表現人性的一面,要充分表露自己,和孩子談感受。孩子也要做出改變,爲自己負更多責任,要和父母協商解決。同時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學習談論感受,而不是發泄情緒,偏激地攻擊他人。作爲父母來講,在控制情緒方面我確實做得不好,沒有理性地和孩子交流,只是採用粗暴的方式,命令、控制、大聲吼孩子、甚至對孩子實行冷暴力,不理孩子,以此來達到自己想要孩子聽話的目的,可是這樣的結果卻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聽,還更對抗,形成相愛相殺的場面,這是我不想看到的結果。從這個行爲中,也折射出了我和先生的關係,正如書中所言,依賴,導致不敢面對,對互相之間的問題沒有正確對待,怕一旦發生矛盾,雙方都承擔不了後果,所以我們的重心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我們處理雙方關係的的焦點,可是這樣對於處理我們的問題豪無意義。一直以來,我們之間感覺好像沒有問題,其實是藏在和孩子相處的關係裏。表面上,感覺可以互相離開也沒關係,自己可以給自己足夠的依靠,實際上雙方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對方情緒。


如何來破解我們之間的結?還是向書中說的一樣,看看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對方。學習獨立,擁有自我,正確對待雙方的問題,不要把矛盾牽扯到和孩子的關係中,或許這也是我該學習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