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心理學》——壓力感篇


本文是陳東城編著《焦慮心理學》的中第六章壓力篇的讀書體會。

閱讀是反覆權衡、揣摩與推演的一個過程。是爲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爲了反駁他人和向他人炫耀,這點兒初心決定了你的讀書的節奏和思考時間。推薦好書——《擺脫進展,徹底放鬆》–大衛芬克

一、 是什麼

1.1 概念

壓力體現在內外不平衡(需求與能力不匹配)

1.2 表徵

獨行者。心理對話:當我處在困境中的時候,我就想一個人待著徘徊。我非常厭惡自己,也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再說,他們又能怎麼幫我呢?
即使是在進行娛樂性活動,他們也會非常急促、非常緊張、安排極盡全力,不會輕鬆地享受。

1.3 口頭禪

我真不應該,我本可以,早知道我應該

二、 爲什麼

分析自己爲什麼會產生這麼情緒,總結一些過去錯誤的認知和行爲習慣

  1. 大家的潛意識都相信工作努力必須表現出一種很費心的感覺,否則事情就不算辦好。

  2. 金錢節儉,精力透支。

  3. 放鬆是浪費時間,懶人的行爲。

  4. 責任感“爆棚”就能得到認可。

在正常人看來,責任感爆棚的行爲近乎等於自虐:將所有痛苦的來源都歸結於自己的無能他們的重點不是改變而是自暴自棄,內心自卑,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堅信責任在自己身上,內心充滿愧疚感從不會思考他人或者是社會的責任。有點兒像老好人。勇於承擔責任是美德,大包大攬是苦楚,要明智地決絕地拒絕絕不該是我們來承擔的責任。

  1. 自卑的人要戒驕戒躁,踏踏實實,確定好未來大方向後,就不要老着眼於未來,而不看當下。
  2. 矯枉過正,覺得不能做太多計劃

不是讓你這麼偏激,你可以把日程表排的很滿,重點是要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學會盡情享受閒暇時光。

  1. 幫助等於被拯救。

對於“獨行者”來說,開口向他人求助,會讓他們感到無比羞恥,他們更喜歡“自虐”,他們不想成爲等待別人拯救的可憐蟲。事實上,幫助不等於拯救,被幫助也不意味着沒能力,因爲任何人都不能僅憑自己一人之力做好所有事情。

  1. 總是認爲自己工作太過繁雜和沉重,覺得工作和家庭是取捨兩難的問題。

爲了提高工作效率,容易陷入“假勤奮”的狀態,不顧一切投入工作,卻很少思考如何將工作梳理順暢,更不會思考哪些工作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毫無章法,盲人摸象,效率低下,負重增加,頭腦狹隘,思維僵化,不大路。而relax正是擊潰思維僵化的利器

三、怎麼辦

3.1 心理上

只有轉換潛意識思維方式,並勇於實踐,才能清晰的找到壓力的出口,將它釋放出去。

3.1.1 一些哲思的認知(哦~)

  1. 你絕不是唯一的不幸者,這是一種“普遍性”心理治療
  2. 外界的能量是無限的,如果我們將自己鎖在一個小圈子內,無論才學多麼廣博,能力多麼強悍,我們都不可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
  3. 休息次數越多,工作效率越高。哪怕是5分鐘打盹兒
  4. 我想要(✖)我應該(✔)

3.1.2 一些有趣的認知(確實~)

  1.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的倦怠感絕大多數來自於心理狀況,因生理產生的純粹疲倦很少見。
  2. 大家的潛意識都相信工作努力必須表現出一種很費心的感覺,否則事情就不算辦好。但其實,這樣只會讓肌肉和神經元陷入緊張費力狀態,對於思考毫無裨益。
  3. 許多人在金錢方面非常節儉,但是卻毫無節制的透支自己的精力
    金錢節儉(大多數人),精力節儉(少數人做到)。
  4. 疲憊的加速度是驚人的,應該在疲倦之前就休息,最差也要在感知到疲倦就休息。丘吉爾在70歲時,每天都工作16小時,是因爲他不需要去除疲倦,他已經預先防止了疲勞。
  5. 晚飯前休息1小時+6個小時睡覺,結果要比,連睡8個小時的效果還好。

3.2 實踐上

實踐是爲了將心理運用於實際,並最終形成習慣,一旦形成習慣,耗費的心神也就少了,自然更輕鬆了~

Relax

  1. 將全部精力腦力用於放鬆全身的肌肉,眉毛的松展,下巴的自然下垂,還有脖頸、頸椎、肩膀乃至全身,如嬰兒一般,至少一分鐘,並堅信這樣是值得的。

  2. 要明白relax的修行是有難度的,可能你一輩子都需要爲改變不良習慣而努力,不過這種努力是物有所值的。一輩子的修行,千萬不要想着短期一下就能完全糾正。一蹴而就改正(✖)

  3.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會“浪費”時間,專心喝咖啡,學會在計劃清單裏列上“休息”,而且優先級很高的那種,要從思想上承認relax優先級很高。(忙裏認真的偷閒~)

  4. 每天至少提醒自己四五次,“今天排的工作是不是過重了?自己能做完嗎?要踏踏實實”,在工作中,是不是用不上的肌肉我也使他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了?

  5. 當你覺得自己工作量大,負重超重的時候,不妨仔細思考一下你的工作過程,你可能會發現,你總是在碌碌無爲。這時候你就可以果斷結束自己一天的工作,儲存精力以投入第二天的工作中去。

  6. 如果你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努力很久,效果卻不明顯,我建議可以將重點放在減少自己的工作量上,從無壓力的幹好一件事開始。

  7. 學會尋求幫助:

    1. 選擇合適的援助者

    首先,要明白有些人是好心腸,但他們沒有縝密的邏輯和長遠的見識,只會忙中添亂。其次,明白合格的援助者的品質:1)心存善意 2)能夠給我們鼓勵3)不妄加判斷和指責 4)務實 5)專注於我們目前遇到的苦難 6)支持我們的想法,能夠從我們的角度看待問題最後,讓我們想想我們身邊時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心思縝密、考慮周全;總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實質和根源,並恰到好處地提出建議;他會像你向你問一些具有挑戰的問題,幫你整理思路。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人總質疑你的觀點、懷疑你的想法,並尖利的語言攻擊你,那麼即使他思維再敏捷,你也不會從他身上獲得有效地幫助

    1. 處在困境中,與他人交流

    不要覺得不想找別人幫助,別人能幫我啥?其實,就算只是鼓勵那也是夠得,尤其是當我們陷入深深的自責和失望時,這個時候也許別人給不了實質性建議,但是至少可以得到別人的支持。
    此外,別人對我們現狀的客觀分析,以及對整個問題冷靜的分析,或許會給我們帶來啓示的。記住不要帶着讓別人手把手教你解決問題的初心,這樣的心會使你很少問別人,因爲符合你要求的人太少了,而且這樣也鍛鍊不了你的能力。要放低姿態,養成以合理的方式尋求幫助的習慣。

    1. 與他人合作

    合作與交流不同,合作有一種氛圍在,但是在過程中要謹記保持獨立的思想和信念。

    1. 尋求獎賞。

    我們的大腦太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支持了。

  8. 個人與現實的統一:個人主義療法

個人最基本的奮鬥目標是指向自我維持、自我提高和自我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盲目接受他人的價值觀,容易否認自己的經驗,失去與自己感受的聯繫。

  1. 身體如果已經進入透支狀態是很難休息的,就算躺在牀上也容易瞎想。

這時候,需要明白一個道理,有些事情可以利用零散時間處理,但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行的,瞭解了這個,你就直到想也是白想,不如全神貫注於放鬆身體這件事情。(尤其是我這種,脫離了紙筆,思路完全理不起來得人,還想着牀上理?瞎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