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3靜態路由配置實驗

GNS3靜態路由配置實驗

本次實驗主要面向從未接觸過模擬網絡實驗的讀者,因此拓撲圖以及環境相對簡單,採用GNS3的2.1.15版本。

拓撲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操作步驟

1、畫好拓撲圖(將網絡設備拖進空白框並連線)
2、在GNS3界面上方有一行按鈕,如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我選中了第四個按鈕(順序從左往右),這個按鈕是將使用的接口信息顯示出來。完成第1步以後,我們需要激活這些網絡設備,按綠色的三角就可以了,效果如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我們可以看到,路由器的端口顏色由紅變綠,這說明運行環境正常。

3、接下來進行配置環節
(1)按第5個按鈕(順序從左往右),將所有的網絡設備的控制檯打開,如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在R1上配置s0/0接口,將其ip地址設爲12.12.12.1,後面不知道要寫什麼了就打問號,若問號下面有“< cr >”的標識,則說明命令基本完全,可以執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中的conf t代表configure terminal,int s0/0代表interface s0/0,即接口s0/0,框中mask的意思是掩碼,我們在拓撲圖中標記的是28位網絡,即網絡號佔28位,主機號佔4位,此時的掩碼應該是255.255.255.240,具體過程是將32個二進制數分爲每8個一組進行十進制轉化,由於網絡號的二進制爲1,主機號的二進制爲0,則28個1和4個0按此規則組成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再通過255-15=240得出子網掩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中的no sh代表打開接口,是no shutdown的簡寫,ex是exit的簡寫。我們看到接口已經被打開了。再設置R1的環回接口Lo0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環回接口設置非常簡潔,相對於Serial接口少了no sh,原因是我們在輸入了interface lo0時,後臺就默認打開了lo0接口。

同理進行配置R2和R3,以下爲配置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配置完了各端口的ip地址以後,開始做靜態路由的配置

靜態路由:將不直接相連的兩個網段(即與網絡設備非直連的網段)通過一種方式連接起來,達到互相訪問的目的。
配置格式:R1(config)#ip route 目標網段 子網掩碼 下一跳地址
目標網段:以上面的拓撲圖爲例,R1與23.23.23.0網段和3.3.3.0網段不直連,所以這兩個網段就可以是R1配置靜態路由的目標地址。
子網掩碼:由於本圖的掩碼全都是/28,即255.255.255.240,所以掩碼全都是255.255.255.240,其他情況請自行計算子網掩碼。
下一跳地址:首先這個地址不能在R1的端口上,還是用R1舉例,下一跳地址很明顯是在12.12.12.0/28網段上,但最後一位到底是1還是2呢?由於配置了R1的s0/0接口的ip地址爲12.12.12.1/28,那麼只能用12.12.12.2/28來充當下一跳地址。
找下一跳地址的方法:確定方向,例如從R1到R3,要走R2的左端口,即R2的s0/1接口,那麼它的ip就是R1的下一跳地址。

配置圖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配置完成,接下來進行連通性測試。

測試

1、從R1 ping R3環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從R3 ping R1環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說明:在配置模式下無法直接用ping命令,必須打成do ping纔可以,原因是ping命令只在特權模式下才能用,而加上do就忽略掉了當前的模式。

測試連通性完成,兩邊的數據都可以互相發送,沒有出現丟包的情況。若想保存工程,則在特權模式下輸入wr(Write)保存,或者在配置模式下使用do wr,效果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只要看到OK,就代表保存成功,就可以關閉命令行了,將所有命令行關閉以後,按GNS3上面的紅色正方形按鈕,讓網絡設備停止運行,工程文件就保存好了,就可以關GNS3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