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將“演練”當“演戲”

今年十一期間,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在全國熱映,影片中機長、乘務人員在飛機擋風玻璃破裂後的快速、專業應急處置,最終挽救了機上所有乘客的生命,也創造了民航飛行史的奇蹟。機組人員之所以能夠快速應對,依靠的是對操作手冊的爛熟於心與熟練的專業處置。

作爲危化品銷售的加油站,爲了應對突發事件,也都在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然而,在實際演練過程中,各站演練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個別站出現演練過程只是擺拍幾張照片,演練記錄複製粘貼等情況,演練成爲了一種“演戲”。一旦真正遇到突發事故,員工將會陷入無序的慌亂,錯失第一事件處置時機,將會爲員工及社會安全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演練,是對應急操作的“刻意練習”。演練與實戰的最大區別在於演練已經設計好了每一個流程與步驟,而且員工對演練的最終結果清楚知道,演練的目的在於強化練習每一個在實戰中可能會用到的動作或操作。因此“刻意練習”每一個流程,每一個操作,是進行應急演練的首要目標,必須要通過演練,使員工無論在何種環境下,都能熟練使用站內的應急消防設備,這樣在關鍵時刻才能像影片中的機長那樣憑藉肌肉記憶準確完成操作。

演練,是對潛在“意外”的最大規避。“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每一次的事故發生,都絕不會跟日常演練方案設計的一模一樣,正是這種突發性與不可預測性,才最終造成了事故危害的擴大。日常真實的開展演練,才能在演練過程中,提早發現加油站在不同現場環境下,在不同員工當班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也就能夠提早進行應對與安排。如果長期固化演練場景,一旦事故發生場景發生變化時,員工同樣難以快速應對。

演練,是對員工及社會安全的最大負責。企業除了承擔經濟責任外,還承擔這巨大的社會責任,真實有效的開展好日常的演練,首先是在最大程度的爲員工負責,因爲一旦意外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員工的傷害;其次,是對客戶及公共安全的負責,給客戶創造安全的消費環境是經營企業的前提更是責任。

切勿將“演練”當“演戲”,認真開展好每一次演練,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