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真相

前言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会比较了解我的写作风格以及为什么写,之前写过一篇《学习“学习”再学习》,它单纯总结了一些招式,而这一篇实际是这些招式所对应的底层理论基础。我把认知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书排一排、聚一聚,主要总结一些原理,顺便带一点方法论,希望能在记忆运用和学习方法上给你一点启发。

一. 你真的了解你的记忆吗?

众所周知,记忆是人脑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功能,你无比的信任它,每天不停的用着它。但是,你真的了解记忆这个功能吗?

下面有一些问题,看看有没有发生在你身上:

1.记忆能力不太稳定。有的事记得牢,有的事却记不住、转头忘,最要命的是,转头忘的常常是比较重要的事,比如人名、密码;记得牢的又总是不太重要的事,比如抖音搞笑片段、一段小曲什么的。该记的没记住,不该记得忘不了。

2.快速记忆能力弱。在朋友聚会或某个晚会的游戏里,明明需要你快速记住一些东西,比如人名、扑克牌、游戏规则之类的,结果你就是感觉东西进不了大脑,用的时候大脑里一片空白。关键时刻记忆能力竟然失效了。

3.长期记忆能力弱。一年下来,读了很多书,到年尾一总结,发现只记得最近读过的几本,其余的,只能想的起书名和封皮颜色。学完记不住,一种读书白读的感觉。

4.记忆准确度不太好。一件事,你觉得自己记的特别深刻、特别准,直到有一天,你和当时在场的人一起回忆的时候,通过其他人的印证,证明你在很多环节上都记错了,怎么可能,明明那么逼真,那么历历在目。自信满满的记错了。

这些问题如果你也存在,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原因,毕竟,它们对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一些影响,而且偶尔想来一个回忆杀、写个回忆录什么的,你想出来的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仔细想想也挺可怕的。

记忆的原理

提前讲明,这里总结的是目前为止人类的研究结果,虽然认知心理学使用的是科学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是毕竟还没有最终破解人脑这个黑箱,所以还是要批判的看、有选择性的吸收。

如果把大脑的记忆比作一个软件系统,那么记忆主要有三个功能:
功能1:筛选接收的信息
功能2:存储重要的信息
功能3:读取所需的信息

为了解决上面四个问题,下面围绕这三个功能来解释一下记忆的原理以及对应的提升方法。

功能1:筛选接收的信息

第一个问题:“记忆力为什么不稳定,有的时候,该记的没记住、不该记得忘不掉呢?”,理解了这个功能就能找到答案。

我的一个高智商朋友常常炫耀说,自己的大脑像刻录机一样,过目不忘,实际上,仔细想想,“刻录”明显不是记忆的工作方式,不信做一个小测试:

你一定见过一元硬币,但如果让你闭上眼,你能回忆出,一元硬币上的图案吗?是头像还是花?上面的文字都有什么?文字具体在哪个位置?是不是挺困难?但是我敢说,你能明确的记得的是硬币的大小、颜色甚至是手感重量。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特征和它的面值明显相关,而一元硬币的面值,其实才是你觉得最重要的信息。

所以,记忆的第一步就是“筛选”,比起刻录机它的工作方式更像一个沙漏,把现实世界中你不关心的信息筛选掉,只保留你觉得有用的信息。

读到这里你可能更困惑了,如果记忆会选择“我觉得有用”的信息,那么为什么会有想记的记不住的情况呢?如果要我来回答的话,原因很简单,你以为的“你”可能并不是当时做选择的那个“你”,不过这个答案具有一定的哲学性,对错不好说,我还是用书里的科学解释再来一遍:

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左右记忆的选择规则呢?

实验表明,首先影响记忆的是人主观因素,比如你的偏见、偏好、印象、信仰、态度等等,这些主观喜好决定了哪些事轻易就被记住了,哪些事不容易记住。比如,你在听完一堂课时,被老师讲的一个话题深深吸引,即使你日后没能想起老师讲课的具体内容,但对于这堂课的情境却记忆犹新,这就是你本身对于特定话题的偏好,影响了你的记忆深度。

除此之外,记忆的选择规则还会受到感官影响。比如,你总能记得一些特殊事件,尤其是难忘的事情,比如事故、亲人离世、结婚蜜月等等,当时的场景、感受仿佛历历在目。这都是由于当时的情绪都太激动或场景太刺激,感官上的敏感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形成的,人们对与威胁和奖励有关的感官刺激特别敏感,也会激活生理和心理模式做出反应,让你对这些刺激印象深刻,作用就是趋利避害。

如果说你脑袋里住着至少两个小人,有一个是总在你脑袋里说话并自称叫“自我”的,我们叫它“理性”。还有一个是带点原始本能、很容易被外界影响、不太听话的,我们叫它“感性”,记忆的筛选规则其实是由它俩共同决定的,而你常常误以为那个叫“理性”的小人就是你自己,而且有绝对的决定权。说起来,这种误解也很正常,毕竟,它总是像“旁白”一样在你脑袋里很有逻辑的讲话,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理性”的视角看,当然就会存在该记的没记住、不该记得忘不了的情况了。

同时,关于第二个问题“快速记忆弱”,也很容易解释,你感觉东西不入脑,实际上正是出现了决策的分歧。在很多气氛热烈或压抑的环境下,你的情绪更容易被激发,也更容易被外界刺激,导致你以为的“你”,那个叫“理性”的小人无法很好的工作,所以相比逻辑、抽象的东西,你反而更容易记住那些鲜活的场景和当时的感觉。

通常,你以为的“你”,在精神世界的“你”,和现实中表现出来的“你”多少会有一些差异。你看了一晚上《奇葩说》,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道理,记住了很多金句,实际上,早上起来一回忆,你其实记住的就只是谁赢了、谁哭了、谁搞笑、太有趣了、哈哈哈之类的。

解决:如何让你的大脑强制记忆

其实这类问题是最难解决的,因为你必须改变你的认知、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当然,我知道这很难做到,所以,下面推荐两个相对简单的方法,一个适合长期修炼的心法,一个是短期使用的招式。

1.记忆宫殿法

“记忆宫殿”是一个古老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记住各种抽象的东西,比如人名、数字、地名等等,而且形成的是长期记忆。它的核心思想是依靠想象和联想把你不感兴趣、记不住的东西映射到你感兴趣、容易记住的东西上,骗骗你的大脑,你就记住了。

大概是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在你的头脑中构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要放置你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东西。然后,逐步把现实世界的东西映射到头脑中,每天打磨、记忆。我记得《最强大脑》里有一个老人记住了圆周率后5000位,他说他不是在背数字,而是在走他家乡的路、桥,这就是典型的记忆宫殿法。

当然,这个方法的训练很耗时间和大脑能量。在中世纪,由于存储资源有限才被人广泛应用,到了现代,应用场景越来越少,比起存储能力,人们更喜欢训练偏计算类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大部分人训练它都是为了参加记忆力比赛。

2.链接记忆法或联想记忆法

大骗伤身小骗怡情,在人类的基因中总有一些偏好是具有共性的,比如,比起抽象的文字更喜欢图画、比起枯燥的描述更喜欢故事、比起普通的静物更喜欢夸张的场景,那么,你可以利用这些偏好小骗一下你的大脑,让要记的东西能顺利通过大脑筛选,下面总结两个小技巧:

(1)链接记忆法。找到需要记忆的内容和内容之间的链接点,编成故事,形成一个记忆链条,从而更快地记住大量的内容。

举个例子:“蒸汽机和人、马和面包、神父和酒吧”,这些都是形象词语,每一组的两个事物看似都毫无联系,但其实只要运用链式记忆,就能很轻松地使它们产生联系,达到记住一个就能记住另一个的效果。比如我们把词语转换一下:“蒸汽机和人,人和蒸汽机比工作速度,结果累得满头大汗;马和面包,这匹马很肥,就像一个大面包;神父和酒吧,神父去酒吧喝酒,醉酒之后大闹酒吧”,句子虽然很夸张,但却完全可以使你印象深刻。对于抽象词语也是同理,比如“自由”这个词,可以把它想象成飞在天空中的鸟,再比如“社会”这个词,可以把它想象成“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总的来说,你把这个故事编的越有趣,你越喜欢,越容易记住。

(2)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使思维发散,产生画面感。联想的画面越夸张越能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人们通常无法记住每天见到的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对那些古怪的场景却是印象深刻,夸张的画面能够刺激人的感官,印象才更加深刻。

比如,你需要记忆关于战争的一段文字,如果只是机械性地记忆里面的文字,可能会感到非常吃力。但是,如果你能再读到描述战争的内容时,想象血流成河、大家拼命厮杀的场景,这个场景的构建可以尽量惨烈和血腥。这个记忆法的核心在于要在脑中“出图”,甚至要“出片”。

功能2:存储重要的信息

“记忆存不住”的问题的答案就在这个功能中。

想想电脑办公最常用的三个东西:

第一个是“剪贴板”,你临时获取了一段文字,把它从A文件复制再粘贴到B文件中;

第二个是“桌面”或“文件夹”,在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把涉及的一些参考文件、中间产物临时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需要被频繁的读取和更新,在工作完成后再一起删除掉;

第三个则是“硬盘”,你想长期保存的文件,你会分类整理存到硬盘中。

这三个东西的设计,几乎可以支撑我们各种工作场景。

实际上,记忆系统也是一样,也有三个功能,分别是:

  • 短期记忆
  • 工作记忆
  • 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就像“剪贴板”。别人跟你说了一个电话号码,你马上要打过去,打完这个电话你就可以忘了这个号码了,又不会浪费你的脑细胞。

工作记忆则很像“桌面”。高考前最后一个月,你要集中精力复习,记住大量的知识,不是背了就忘,而是在考场上能够随时取用,复习过程中的记忆就是工作记忆。当然,工作记忆并不牢靠,高考完不复习可能也就忘了,就像你完成了一项工作临时文件就可以清除了。

长期记忆就像“硬盘”。你一定会发现,有些东西你永远不会忘,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你长期以来得到过很多次巩固和加强,烙印在你脑海中的记忆。

一句话总结,我们碰到一个东西,需要记一下,这是短期记忆;需要努力把它记住一段时间,方便调用,这是工作记忆;记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这是长期记忆。

了解了记忆存储信息的三种方式,很多事情就更容易解释,我们说一个人知识很渊博,是他能把很多知识保留在长期记忆里面,而且还能随时调取出来,就像从图书馆里拿出一本书来这么轻松。相比之下,为什么很多时候你记不住呢?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形成长期记忆,记忆的过程中被遗忘了。二是形成了长期记忆,但是在信息的海洋中提取不出来。下面分别详细解释一下。

1.没有形成长期记忆

你的记忆过程并不是很多东西并排着记下来的,而是线性的,是“一口一口吃进去的”。专心阅读的时候,你能做到这一点,把重要的内容一点一点记住,有很稳定的信息流入工作记忆区,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转入长期记忆储存起来。学问再渊博的人,也需要这样积累大量的长期记忆,下的也是苦功夫,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短时间内并发获取大量信息流,比如互联网阅读,微信、头条、抖音中的各种零散的信息,如果同时流入工作记忆区的信息太多了,大脑处理不过来,信息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成为短期记忆或工作记忆,稍纵即逝。

所以,你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决定了你记忆的质量。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碎片化阅读虽然表面上提升了你的阅读速度和信息量,但让你的精力也被分散成了碎片,无法深入思考,同时互联网世界中的各种杂音,还会经常打断你的思维,让你的思考质量也下降。

2.形成了长期记忆,但是提取不出来

这里关于长期记忆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有两套解释理论。最早的理论没有区分记忆的类型,只是通过实验发现了从记住到遗忘的规律,对应的理论就是经常被各种儿童补习班引用、大名鼎鼎的“记忆曲线”理论(也叫遗忘曲线)。

1885年,柏林大学的教师赫尔曼•艾宾浩斯发现了这条曲线,曲线清晰的描述了新学到的东西将以什么样的速率被遗忘。艾宾浩斯的实验发现,新学到一样东西,在不复习的情况下,20分钟后,就只能记得学到的内容的58%,1小时候就只能记得44%,一周后,记忆只有最初的1/3,一个月后,记忆就只剩下1/5了。也就是说,人对新事物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弱,而且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还特别快。

而在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又通过实验发现了反例,他让一些12岁左右的小学生背一首诗,先现场进行一次考试,等两天后再进行一次考试,发现全班的成绩反而提高了10%。在这个实验里,记忆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直到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一对姓比约克的教授夫妇,他们提出的“记忆失用理论”,相对来说比较完美的解释了各种关于记忆和遗忘的现象。这个理论认为,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存储强度”,一个是“提取强度”。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减弱,一旦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被你记住了,它就会永远存储在你的大脑里。而你之所以会忘记,其实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比如让你回忆起多年没见的小学同学的音容笑貌,你肯定想不起来什么,但如果你突然遇见了小学同学,俩人一聊天,儿时的情景一下就全回来了,记忆一直都在,只是不好提取了。

所以遗忘的秘密很可能是这样的:

当你仔细阅读、认真记忆时,长期记忆其实已经形成,但是如果不经常复习,提取强度就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反过来说,提取强度是可以越用越高的,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且因为这段记忆在你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所以存储强度也增加了。

用这个理论也可以回过头来解释之前的两个实验:

艾宾浩斯实验的测试方法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背诵一次、默写出来,用背诵的次数和上一次的背诵次数比较,反过来计算遗忘率,所以在这里每次被测试的其实是“提取强度”。如果要说里面是否会有误差的话,那就是每一次测试时都要进行的背诵和默写,这个行为不仅检测了“遗忘”,也顺便增强了“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只不过,艾宾浩斯选择的单词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比如asww、cfhhj等等,所以在不使用任何记忆策略、单纯“硬记”的情况下,对提取强度的影响有限。

而巴拉德的实验,就更好解释了。学生们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默写”这个行为把对这首诗的记忆“提取强度”增强了,相当于一次复习,那么两天后再考试,相比直接考试当然就会好一些。不仅如此,诗句之间是语义关联的,学生们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想想上次没写出来的诗句,激发联想,也很容易就多写出几句来。

综上所述,不论最终的理论是怎么样的,结合事实来看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把永远不会忘记且可随时提取的记忆称为“长期记忆”,那么,形成长期记忆最好的方式先逐字逐句的慢慢阅读把信息输入到长期记忆区,然后定期的“复习”。而且在复习时,除了要照着背,通过默写或回忆把信息从大脑中主动提取出来可能更有效。所以说,“考试也许就是最好的复习”,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

解决:各种简单实用的记忆法

明白了原理,很多记忆法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列举一些主要方法:

1.复习法

根据记忆力曲线分析,如果记忆的内容在20分钟后不复习,就会遗忘40%以上,9个小时后就会遗忘65%左右,这是非常划不来的。所以复习的策略叫做“351-351”记忆法,它的核心就在于掌握最恰当的复习间隔。

具体做法是,当你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全部记住后,要尽量在3个小时之内回忆一遍。接下来,在5小时内、10小时内、3天内、5天内、10天内分别复习一遍,经过这6次的学习,长期记忆就会形成,你会发现你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力会相当深刻。

此外就是每次复习要注意,必须同时训练“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也就是说,在我们背诵东西的时候要尽量多回忆,回忆过程所用的时间越多,记忆的效率越高。这里的“回忆”,就是指的是把记住的知识在头脑中再回想一遍。

2.整体浓缩记忆法

常用电脑的人都知道按目录整理文件的重要性,在电脑没有“搜索”功能的时候,你想找到一个文件可以通过记忆文件夹结构轻松找到,比如“我的电脑”、“D盘”、“我的照片”、“旅游照片”、“2018年1月”、“北京动物园”。

浓缩记忆法的核心就是用建立这种目录的思路,增强提取强度和提取效率,简单说就是在记忆大量信息的同时抓重点、列清单,单独存储一个目录,每次提取的时候,通过这个目录串起整个内容。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记忆的时候,把整篇内容通读一遍,然后分块,提炼出有特点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句子,比如带有数字的句子或者是能够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在需要背诵的时候,利用这些有特点的内容还原出整体内容。

这个方法在你记忆大量的自然科学资料、实验资料和演讲稿的时候非常管用,可以大大减少大脑的思维负担,让记忆事半功倍。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就是使用这种方法来消化书籍,我脑袋里的很多文字、案例早已没有了来源的书名,只有对应的知识分类,而提取强度的锻炼我选择的是“写作”的方法。所以,你在读我的文章时可能会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文字,原因很简单,我不是科学家,不生产任何的新知识,我只是在把我看过的各种信息提取出来,有逻辑的“缝”到了一起而已。

此外,还有一些提高记忆的小技巧,比如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交替学习,能快速提升我们的辨别能力;脑科学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可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等等,此处就不一一展开了。

功能3:读取所需的信息

最后讲讲第三个问题:“记忆明明存储起来了,为什么会有不准确的现象呢?”注意,这里并不是记不住,而是你以为记住了,实际用的时候发现记错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个功能中,这个功能其实有个通俗的词语叫“回忆”。

就像记忆产生的本身不是简单刻录生活一样,回忆也不是重新激活人们大脑中过去的记忆,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一个二次创作。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电影的原理,电影其实是一个个并不真的连贯的画面快照,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根据导演提供的片段进行想象,在头脑中还原出了真实场景,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过程就叫“脑补”。

记忆系统也是这个原理,信息通过筛选后,被存储下来的并不是现实世界的完整信息,而是一个“快照”,可能是具象的图片也可能是抽象的语言。当你回忆时,大脑会像导演一样把这些快照有逻辑的编排到一起,给你呈现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当然,信息的存储不仅由“理性”决定,所以在“你”看来记忆必然是有“杂质”的,比如,你想回忆某一本书的内容时,情不自禁的会想起在哪里读的,甚至的读书的时候吃了什么、身边坐着谁等等。同时,一样也会出现那些本来没记住,但是被“脑补”出来的片段。比如,你回忆起某次去唱歌喝酒时,明明没有记住喝了什么,但是你的朋友当时说的某个饮料的名字恰好被你记住,那么你的回忆中就很容易出现和这个饮料的场景。

至此,当你明白了原理,相信你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确实是无解的,因为问题并不出在这个功能本身,因为需要“脑补”的东西恰恰都是你当时没记住或者提取不出来的记忆。

写在最后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忽然写了一篇记忆力的文章,仔细想一想,记忆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它能帮你解决当下的问题,也是你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想,你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事情?谈恋爱、旅行、养孩子…抛掉一些世俗观念,回归你心,一路问为什么问到底,你其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欲望,这些欲望的实现能让你获得无比满足感。而且,不知你想过没有,这些满足感不仅仅是为了当下,也是为了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是在对你的记忆投资,将来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躺在床上,眼见生命之火一点点熄灭,你能回忆起这些美好的过去,那些你所编排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你会觉得淡定、从容、不枉此生。

最有趣的是,你也会忽然发觉,什么时候选择第一份职业、什么时候结婚、在哪里定居、什么时候要孩子,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口,眼见云淡风轻,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你的记忆里相当的沉闷和平淡,你当时还以为那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单虓晗写于20190113

参考书籍

  • 《记忆力心理学》:心理学泰斗之作,记忆曲线
  • 《记忆》:通识类,对各路研究的梳理
  • 《浅薄》:其中人类记忆史的观点和记忆分类写的不错
  • 《超负荷的大脑》:工作记忆讲的很细致
  • 《如何学习》:包含了记忆最新研究的成果或观点

归属专辑

个人成长专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