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生問題(三):如何解決內心世界的問題

前情提要

回顧《四個人生問題》中第三個問題——如何解決內心世界的問題:

這個問題主要是爲了“伺候”好自己,而且可以順便獲得“所謂的”自控力、同理心等等諸多能力,對生存也挺有幫助。

我之前曾陷入一個巨大的誤區,以爲基於身心二元論發展起來的西方哲科學體系的方法同樣適用與自身,後來發現問題,“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很容易造成誤導,“理性”這個工具本來就是專門用來解決外部世界問題的,調動它來認知自己的內心世界,就好像是用望遠鏡來看自身的內在結構一樣不靠譜。

叔本華在《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有一段描述我覺得很貼切:“概念有硬性規定,精確畫界的特點。儘管人們用如何更細緻的規定把它分之又分,永遠不能達到直觀中那種細膩的分限。”

所以瞭解“認知的認知”,不是爲了療愈自己,而是爲了懂得認知的侷限性,避免“精緻的愚蠢”,身心合一,讓自己活得更像“人”。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問題非常難,涉及的領域橫跨認知神經學、近現代心理學和哲學,所以沒有回答問題一和問題二的基礎,很難講的清楚,但一旦搞懂了,你會有一個通透的感覺。

下面再回顧一下前兩個問題。

問題一(如何升級認知),引入了“NLP理解層次模型”、“三個世界模型(現實世界、經驗世界、主體間世界)”,幫你定位自己的認知水平,找到一種升級道路。

問題二(如何解決外部世界的問題),也是圍繞“三個世界模型”展開,在現實世界或者主體間世界裏遇到一個問題,如何通過在經驗世界中建模來解決,這是人類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法門。但模型都是理性的,需要很多知識的積累,包括關於解決問題方法本身的知識、以及問題所處學科的領域知識,這些答案相信你不會太意外,因爲它們都在理性範疇之內的。從“NLP理解層次模型”的角度看,這種方式還是在第三層,能力層,只要你處於這個層次,就可以學習和應用。

回到這次的問題三(如何解決內心世界的問題),它的性質完全不一樣。它僅發生在經驗世界之內,卻又在你的理性能研究的範圍之外,也就是說,你用任何概念可能都無法映射到那一部分經驗,但是,它卻深切的在影響你,甚至,是所有外部問題的第一因。從“NLP理解層次模型”的角度看,它也是打開第四層的鑰匙。

問題一,爲你搭建了一個可以無限攀登的“抽象之梯”

問題二,則是給了你“問題之錘”,用來敲開混沌的現實世界。

問題三,會給你一面“自我之鏡”,幫你找到成爲自己的路徑。這樣,你纔有興趣繼續探尋,等到問題四,一起愉快的翻越“開悟之坡”

PS,我自己的水平也不高,這也只是我現階段的思想快照和筆記,只是提供一個角度,仍然建議大家不要抱着學習的心態來讀。

一. 內心世界的問題是什麼

我把問題分爲三類,可以稱爲“人的三大困惑”:

1. 搞不懂自己,表現爲失去控制感或失去真實感

這類問題的表象像是光譜一樣,有兩個極端:

最左邊表現爲一種自我失控

你會感覺到外部的信息無差別的進入到自己的經驗世界。在任何時候,你的注意力都會緊緊盯住一個東西,那就是你的需求被滿足,比如買到一個想要的東西、升職加薪、或者獲得一個外部好的評價。情緒也不太穩定,很容易失落、悲傷,尤其在意別人的評價。

在這種狀態下,你對自己的評價會特別低,因爲很難集中精力做真正的理性自主選擇,無論是人生規劃、職業選擇這種大事,還是起牀、打遊戲等這種小事。

最右邊則表現爲一種失去真實感

你會覺得你太會“管理”自己,活得很“理性”,像一個“好人”,但是內心卻感覺很不真實,彷彿活在銅牆鐵壁裏一樣。

在這種狀態下,你和外部世界的連接感其實非常差,你只是自己創造了這樣一種感覺:我活得很穩定,我活得挺安全,我活得很好。但是其實是處在一種僵硬的狀態裏。

最要命的是很多人左右都佔,比如在工作、社交場合,是右邊的狀態,雖然能控制但是無實感。在個人獨處場合是左邊的狀態,感覺很自我,很放縱,但是由於失控,事後對自己評價往往又很低。

2. 搞不懂人與人的關係,表現爲混亂或孤獨

人與人的關係,可以簡單分爲在社會領域的“工作關係”和在私人領域的“親密關係”,在關係的迷霧籠罩下,問題的表象也像光譜一樣有兩個極端:

最左邊表現爲一種混亂。

這種一團亂麻的感覺應該很好理解,工作關係也就罷了,如果親密關係也是混亂,充滿了相互的傷害,這就是一種不幸。唯一的好處,反倒是吵吵鬧鬧中,不太會感覺到孤獨。

最右邊則表現爲一種孤獨。

有的人身邊朋友很少卻不寂寞,有的人總是被簇擁在人羣之中,熱熱鬧鬧,內心卻依然感覺到孤獨。流於形式、浮於表面的交往,無法帶來真正的滿足,同時,身邊的人也會有一種不真實感。

3. 搞不懂人和社會的關係,意義感缺失

你會發現你所做的任何事都經不起追問,無論是打遊戲、逛商場這種小事,還是工作、結婚、活着這種大事。

這個問題看似對生活沒什麼影響,不去追問或者隨便抄點答案不就行了嗎。但是偶爾午夜夢迴,也許你還是會忍不住心生困惑:

“爲什麼要做這些?這對我到底有什麼意義?”

在電影《駭客帝國》裏,先知Oracle拿出一顆糖,問Neo,“你要喫這顆糖嗎?”

Neo回答道,“你是預言家,你已經知道了我會喫或者是不會喫這顆糖,那麼我的決定還有什麼意義?”

Oracle回答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她說:

“你到我這裏來,並不是來作一個選擇。你的選擇其實已經作下來了。你到我這裏來,只是來理解你的選擇。”

正如Oracle所說,無論在社會系統還是在人的意識系統裏,其實99.9%的決定都不是“我”真正的所謂的自由選擇,但是你需要理解你爲什麼要作這個決定。從實用主義的角度看,只有這樣,纔會讓你不會迷失方向,讓你的思想變得更加清醒,讓你的選擇變得更加高效,讓你的腳步變得更加地堅定。

4. 問題小結

前兩個問題的根源只有一個,就是你還沒有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只有一個“假自我”,它作爲你的一種“化身”在生活。連主體/對象都不存在,關係自然也無處依存。

而第三個問題則是更高層面的問題,需要在“自我”形成的基礎上再回到理性,而是必須用一種更高級的理性審視所有價值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幫“你”,從你的角度,回答一切價值問題。在此之前,你的理性通常只能考慮達成目標的手段是不是最優,而再此之後,你的理性會獲得一個更高級的能力——權衡什麼目標纔是你想要的。當然,這個問題同樣紛繁複雜,統一放到第四個人生問題中解答。

二. 爲什麼理性無法解決內心問題?——認知的侷限性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再引入一個“認知模型”,併疊加上現代心理學研究結論。不過,這對問題解決本身並沒有幫助,但是不回答的話,估計你還會迷戀理性而不自知,後面可能就讀不下去了。

1. “理性”是如何在經驗世界裏運轉的

這裏使用一個我比較喜歡的簡化版三層“認知模型”,它可以把諸多角度的複雜理論、概念進行歸一,提供一個既符合理論內涵又好理解的框架。

我們把人的認知過程分爲三層,由外到內分別是:

感知層:把物理信號(比如波長、振動)轉換爲生物信號(比如視覺、聽覺)。例如將一個波長爲A-B的信號轉化爲某種視覺“x”。

認知層:把生物信號轉化爲思維要素,就是指最基礎的思維形式“概念”,並和語言符號配對。比如感覺“x”是那種有錘釘子功能的有手柄的黑色頭的某種物體,它對應的語言符號是“錘子”。常說的“感性”、“經驗”、“直覺”、“快系統”、“潛意識”,都可以理解是在這一層。這一層有很多最原始的經驗,康德的認識論稱之爲“感觀材料”,認知心理學則稱之爲“心理表徵”。

理性層:運用這些符號進行邏輯思辨,通過各種形式的判斷、推理(類比、歸納、演繹),最終形成了結論,比如“錘子錘到手會疼”。常說的“理性”、“邏輯”、“思辨”、“慢系統”、“顯意識”,都可以理解是在這一層。它的特點是邏輯非常嚴謹,大多數人進行過基本邏輯訓練後,不會犯太大的錯誤。

此外,我們熟知的很多定義,都是理性層中的產物:
“概念”經過推理形成“判斷”
“判斷”又可以細分。
比較客觀的稱之爲“事實”,比如今天天氣35度。
主觀認定的對某種事物的看法稱之爲“觀點”,比如今天很熱。
一以貫之、被普遍認可的“觀點”,人們稱之爲“觀念”
通過某些理論體系得出的“觀念”,人們稱之爲“理念”
而這些所有的“判斷”,不論強度如何,不論屬於事實、觀點、觀念還是理念,只要你主觀上確信爲“真”,深信不疑,則可統稱爲“信念”(Faith / Persuasion,哲學、心理學通用概念)。

2. 誤解——對認知沒有認知

瞭解了認知過程,你一定認爲,在日常生活裏,絕大多數決策都是“理性層”做出的吧,實際上並不是,而是“認知層”。

這個發現,也是現代心理學研究最大的突破之一,用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的話闡述就是:

“人都會假定自己的思維是理性的,但是人的大多數行爲都是非理性的。我們做着很多自認爲有道理、有邏輯、有理性的事,但實際上,我們依靠的往往是自己的直覺。”

心理學給出的關鍵性實驗就不舉了,很多書中都有寫。不過,腦科學角度給出解釋倒是挺有意思,就是直接甩鍋給進化過程:認知過程或者說“意識”,對應我們大腦的物理區域叫前額葉。前額葉是一個新近進化的器官。在過去的200萬年裏,人類從能人進化爲智人,在這個進化過程中,人的大腦體積增加了3倍,而體積增加的主要部分,就是大腦的前額葉。這個新近進化而來的器官,在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所以我們思維的靈活性、完備性還有所欠缺。

還是用三層模型來解釋一下大致的原理:

認知層和理性層是輪流駕駛,它們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工和運行準則。

“認知層”的工作像是“自動駕駛”,接管所有主體自身不知不覺的內心的意識活動。它的運行準則就是基於“信念”的,它的能力是在你腦中已經積累的像是拼圖一樣的信念集合中快速產出結論。

“理性層”的工作則是“主動駕駛”,負責人們定向的心理、自覺的反映、能動的認識、主動的思慮、有目的思維以及反思性的觀念活動。它的運行準則是基於“模型”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對現實世界抽象,對系統建模,使用基於邏輯的方法框架來解決問題。

其實大部分活都是認知層乾的,爲什麼你會誤以爲理性層工作很勤勞呢?因爲理性層除了自己開車以外,還兼職副駕駛,負責“解釋”。就是每當你做出某一個事情之後,他會在你頭腦裏進行敘述,幫你補完做事的理由,結果你誤以爲每次行動都出自你的理性思考。

這裏可以作個類比。你想象你現在坐在車的副駕駛座上,你看見方向盤向左轉了一下,然後你說這個車會向左轉彎,結果車就真的向左轉彎了。但是,你不會說,你控制了車的行駛方向,因爲你清楚地知道你只是坐在副駕駛座上觀察而已。認知也是一樣,你因爲某個原因需要動一下手指,你的認知層首先接受到了信號,快速決策後已經做出讓你動手指的指令了,這個指令比真正行動要早535毫秒左右。而理性層則會觀察這個指令,併產生一個描述“因爲xxx,所以你手指要動一下了”,這個描述僅僅比真正行動早204毫秒,但是你得知你要動手指的時間確實早於你手指真正運動,因此你就產生了一個錯覺,這個錯覺就是你的理性決定了你的行動。

3. 悖論——解決問題造成了問題

至此,相信大家已經理解了認知的約束。

解決外部問題的主動分析、思考,用的是理性層的能力,依託的是“模型”。而內部問題是認知層造成的,它的運行依託的是“信念”體系。如果你強制用理性層爲內心建模,那麼只能得到一個假模型。這也是爲什麼心理學會很自信的提出理論,說一個陌生人都有可能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因爲你總有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是你自認爲能夠觀察自己的內心狀態,而事實上你只是在通過觀察自己的表情、生理狀態等去推測自己的內心狀態。而這個推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偏差而不自知(術語叫聚焦偏差),誤以爲你很瞭解你自己。

這種現象,就好像“理髮師只能爲所有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一樣,在任何形式系統中也都存在,統稱爲“悖論”。日常生活裏,因爲刻意解決內心的問題反而造成的問題,難道還少嗎:

  • 你怎麼想努力,也無法真正的努力。
  • 你怎麼想睡覺,反而睡不着了。
  • 你怎麼想認真聽東西,反而走神了。
  • 你怎麼想放鬆,反而越來越緊張。

這類問題,都不是錯在方法、技巧上,反正是錯在這個“想”字上了。

其實在哲學界,早在三四百年前,當笛卡爾提出心物二元論之後,斯賓諾莎就極富遠見的洞察到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構成心靈本質的最初成分,就是一現實存在的身體觀念”,簡而言之就是心物是合一的。如果你陷入悲傷,去找笛卡爾,他會告訴你,是你的身體干擾了你的理性,克服它們,迴歸理性。而斯賓諾莎則會告訴你,你確實應該訴諸理性,但是需要想辦法喚醒更多正面情緒,是情緒、身體反應改變認知,而不是理性。其實,我們生活經驗一直在印證斯賓諾莎的觀點,比如,改變習慣的最好方法的創造新習慣、壓制慾望的最好方法的創造新慾望,可惜,我們的骨子裏,仍然是一個笛卡爾主義者。

三. 問題的根源——錯認了“自我”

如果是一路讀過來,相信大家已經瞭解我解決問題的“套路”了。上一章,其實是把內心世界這個“系統”定義清楚了,還記得嗎,無法理解系統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就看不見真正的問題,也得不到恰當的解決方案。

現在,通過理解“系統”,我們已經明白,這個系統非常複雜,而且漏洞很多。理性層雖然可以用通過建模的方式認識客觀世界,但是對“自我”的刻畫十分膚淺、靜態、片面,經常出偏差。而認知層是信念驅動的,又很不穩定,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屬於潛意識,有時候理性,有時候非理性,在冰山之下的暗海中,難以琢磨。

在這樣的系統下,接下來,只需要搞清楚兩個核心問題:

(1)目標是系統運行的理想狀態。假設解決內心問題的目標是獲得一個所謂的“真自我”,不僅有控制力還活得很真實,那麼它是什麼,又在哪裏呢?

(2)問題即落差。如果現在我以爲的自我是“假自我”,那麼它是怎麼來,又爲什麼會造成失控或沒有真實感呢?

縱觀哲學、心理學大神們寫的攻略,其實出奇的一致,都有圍繞“真自我”和“假自我”展開的分析,也不知道是不是抄來抄去,我一邊引用,一邊介紹。

1.假自我

拉康從哲學的角度對自我的虛假特點進行了徹底的分析,十分精彩。下面引用他的模型,幫助大家理解一下我們的“假自我”是怎麼來的。
〖注:拉康是哲學家、心理學家,他從語言學出發來重新解釋弗洛依德的學說,他提出的諸如鏡像階段論等學說對當代理論有重大影響,被稱爲自笛卡爾以來法國最爲重要的哲人,在歐洲他也被稱爲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來最有創意和影響的思想家〗

按照拉康的說法,我們其實身處一個虛無的鏡像世界,有三面鏡子貫穿了我們的幼年、童年和成年,分別是“自我之鏡”、“他人之鏡”、“符號之境”,我們是在這三面鏡子中誤認了自己。

當然,這裏的鏡子是個隱喻,泛指一切不是你的“他者”,你的目光投向這些他者,他者映射出的那個幻象,就是你以爲的“你”。

當你還是嬰兒的時候,6個月之後就會和鏡子裏面的鏡像進行一連串的互動,肉體即自我,最初的“僞我”出現了。

6個月到2歲半的這段時間,眼前出現了第二面鏡子——他人。他人看見你,你也透過了他人的看見而確認了自己,他人對我的反饋開始主導我們自我意識的形成,別人眼中的我即是自我,第二層“僞我”出現了。

這個過程將持續整個青少年時期。所以你會發現,越是成年人越喜歡說:“一定要變成爲自己喜歡的樣子”,因爲整個青少年時代,你都在關注“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的”。

最後,你帶着這個自己走出了搖籃走入了社會,馬上就會被困在角色和意義編織的網中,第三層“僞我”出現。我是一名工程師,我是一名父親,我是一名員工,我在杭州,從事互聯網行業……前面每一個概念都是這個概念體系和你的鏈接點。概念之外關聯更多的概念,概念背後是已經定義好的職責、行爲準則、價值標準、意義。爲什麼有的人看起來“自由”一些,只不過因爲他和體系的鏈接點比別人少一些而已。

順着這個思路持續追問:

  • 肉體、樣貌是你嗎?
  • 別人對你的反饋是你嗎?
  • 社會角色是你嗎?
  • 你通過“內觀”認知到的你是你嗎?

似乎都不是,任何一個角度都不足支撐一個完整的自我介紹。

所以,世界上有“你”嗎?若按照拉康的說法,答案是沒有,你只是空無。現在的你,就是一個最裏層啥也沒有的俄羅斯套娃,基於理性構建的“僞我”,讓你的理解和經驗錯位,導致了你出現了各種障礙。

爲什麼沒有真實感?

一個人活在頭腦裏,整天都在理性地思考,很少展現情緒、展現動力,就好像是你的語言符號構成的“化身”在生活,這個化身在處理絕大部分事情都會運行一套自動化的腳本(認知層的信念體系),而真正的那個“你”通常並不在場。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理性太多,覺性太少,會給人感覺缺乏魅力,給自己的感覺則是不夠真實。

爲什麼會失去控制感?

認知層靠信念羣做決策,信念的運行規則基本遵循圖論和邏輯類型論,大概含義就是,一個觀念、指令輸入後,會融入到整個信念體系內做集體決策,如果和很多信念發生衝突,則系統整體狀態不變。舉個例子:

你對自己說,不要逛商場了要多花時間去學習,但是潛意識的暗海里會出現很多相關的信念與之對抗:

  • 你無數次的經驗已經證明的“逛商場很爽”。
  • 你從朋友那裏學來的經驗“今朝有酒今朝醉” 。
  • 你年輕時遺留下來的格言“我的未來我做主”。

最後系統會產生一種平衡,你的觀念入石沉大海,結果就是你會失去行動力。然後,你的理性會自圓其說找一個理由,比如“因爲需要給誰誰誰買東西,不得不去呀”。更慘的情況,理性可能實在編不出來了,給了這麼一個理由:“我就是一個沒自制力的人嘛,現在也挺好的”。久而久之,這個理由也被沉澱成一個信念,反而造成了新的問題。

2. 真自我

假自我中解構的太厲害,估計到這裏你可能已經困惑,連理性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難道我們沒事就批判一下的非理性就能解決了嗎?至少,在內心問題上,還真是…

心理學流派很多,其中三大主流的精神分析、人本主義、認知行爲,都會涉及關於“真自我”的理論。雖然心理學的說法都很模糊,作爲一套科學理論很牽強,但作爲一門能指導實踐的技術,還是比較實用的。

無論是,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羅傑斯的 “ 成爲你自己 ” ,溫尼科特的 “ 讓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 ,還是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論”,其實對真自我的說法都有同一個意思:

“真自我,是徹底聽從自己感覺後,獲得到一種根本性的力量和體驗。”

是的,他們尤其警惕理性,而強調體驗。在他們看來,定義一個人是誰,要看他的體驗而不是理性的思想。現實中,我們在瞭解一個人的時候,一般對理性符號特別重視,因爲前者是有跡可循的,可以用文字表達,符合邏輯,但體驗常常被忽略,因爲實在是太不容易捕捉。而他們的研究結論恰恰是:“我”,不是別的,就是一個人在過往時空裏一切體驗的總和。一個人,無論是想真正瞭解別人還是瞭解自己,必須觸碰這個人的體驗。

那麼能觸碰體驗、擁有有真自我的人,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呢?我總結了如下三點:

(1)有真自我的人,他會尊重自己的感覺,不會太爲難自己,自我“管理”在他這裏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有假自我的人,則會自動去尋找別人的感覺,並圍着別人的感覺轉,爲別人而活,他們對別人的感覺敏感,卻對自己的感覺很不敏感。這種“討好型”人格的表現,看似乖巧,實際對自己壓抑的厲害。

(2)有真自我的人,往往使用內部評價體系驅動自己做事,所以很少會失去控制感。有假自我的人,則更多依賴外部評價體系,更在乎的是評價、認可、數據和金錢等。使用外部評價體系時,通常,誰控制着評價標準,誰就控制着他。

(3)有真自我的人,會給自己和別人一種活得真實的感覺,那是一種本能噴薄而出的生命力,或者說是一種“攻擊性”的展現(心理學中說的攻擊性,主要指本能慾望,比如自戀、性、表達情緒等等,不是指傷害別人的破壞性)。有假自我的人,絕大部分行爲都在他的角色、符號的定義範疇之內,往往都在你的預期中行事,像一個遊戲中的NPC。

所以我在開篇中提到,“認識你自己”這句話會給你造成一個誤解,就是必須用理性來了解自己,這個誤解會引導你構建出一個“假自我”。而我更喜歡羅傑斯的說法,叫“成爲你自己”,雖然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各種心理諮詢和雞湯文裏。

四. 問題的衍生——關係中無“我”

接下來再看關係,爲什麼說人際關係問題,都是由自我問題衍生出來的呢。

因爲,常用假自我的人,在交往中也一樣,都沒辦法把自己當“人”看,更不用提能把別人當“人”看,他看到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一堆標籤、語言符號而已。

在這種狀態下,很多交往行爲都變成了劇本一樣的可預期行爲,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經常看到兩個“化身”相互搞來搞去,很是俗套。

拿“讚美”來舉個例子。

很多講溝通技巧的書把讚美視爲利器,說“俘獲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去讚美他人”,顯然是把人心想簡單了,這句話的成人版本是“暴露你虛僞最有效方法就是不斷地去讚美他人” 或者“俘獲假自我之人最有效方法就是不斷地去讚美他”。

(1)在高位對低位的優勢權力關係中,高位者可以直接進行任一方式的讚美,低位者由於很在意外界評價,會獲得一種被看見的快感,屢試不爽。比如CEO在見面後若能叫出一線員工的名字和負責的工作,員工立刻會熱血沸騰。

(2)在低位對高位的弱勢權力關係中,低位者普通的讚美言詞,其實全部在高位者的預期之內,話語一出,立馬落入俗套,低位者就會變成了毫無存在感的羣演。

(3)在兩個平權關係中,劇本是最有趣的。讚美的背後,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其實都是爲了表現自己,把別人變成羣演,然後獲得自我滿足感。所以你常常能聽到這種有趣的對話:

A:“你兒子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吧,真有出息了”。

此刻,如果B只說謝謝那就太不懂事了,必須要回一句:“哪裏啊,你兒子才厲害呢,名牌大學畢業,現在還自己創業當老闆了。”

A:“是呀,這孩子,從小就沒讓我們操心,巴拉巴拉巴拉”。

在上述3個場景中,兩個人的交往模式基本都是固定的,雙方的“自我”都沒有被真正的看見,相當於不在場,只有兩個化身在運行自動化腳本。

在社會領域的人際關係中,本質是要確定權力關係,然後按權力關係的預期行事,那些長期習慣用假自我的人遭遇到的問題,也無非就是長期順應劇本,缺乏真實感,對生存倒還沒什麼影響。但是,在私人領域的親密關係中,則問題會變的更復雜、混亂,問題有三種類型。

(1)把社會領域的權力關係,帶到私人領域的親密關係中。生活中,聽到兩口子之間,有一個人在借題談論自己在公司多麼牛的時候,希望獲得一種權力認同,我都會不自覺的爲他感到心酸。

(2)沒有區分出權力關係和親密關係。比如夫妻之間,不同的事情也是需要不同的關係的,孩子的養育教育、父母的陪伴這些都是需要確定權力關係的,如果當成親密關係處理,一定會適得其反。

(3)無法構建“我”與“你”的關係。“化身”是無法構建親密關係的,親密關係的本質什麼?“我”透過化身看見了“你”,“你”才得以存在,而“我”也能在你的目光中顯現,“我”才存在。這種體驗,很難用文字表述,下次見到你的愛人、朋友的時候,不要想說什麼,靜靜的看着他,像看一個人一樣,用心體會。

五. 方案有,可惜距離解決問題還很遠

問題拆解到這種程度,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這次的答案,可以說是我現階段能探索到的最高水平,而且我自己也在不斷的實踐和印證。

不過這些“答案”,就算我寫出來,而且假設它們都對,其實也沒用,因爲這個領域的“知道”和“做到”之間看似一步之遙,實則難於登天。這是非理性範疇的祕籍修煉特點,一方面需要語言、文字的指引,另一方面又要刻意的和它們保持距離,更多的去體悟。

維根特斯坦,曾締造了邏輯學的最高峯,被稱爲發現了終結一切的哲學。可他並沒有陷入理論的泥潭,後來,又終結了這個終結一切的哲學,一生活得灑脫、精彩,到了晚年,告誡世人要“回到日常”,能說的說,不能說的就不要說,任何理論都只是梯子,爬上去之後,終會意識到它們都是沒有意義的虛妄,所以要“登樓撤梯”

佛陀似乎更早的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告誡弟子“佛法如舟,登岸棄之”。所以佛學尤其強調“修行”,就算你知道並認可了一切皆苦、一切皆空這些大道理又如何?別人對你的一句評價往往立刻將你打回原形。佛家的三慧叫“聞、思、修”,聽到佛法、產生思維、觸達到你的經驗、情緒,最後通過禪定修心,整頓經驗世界,獲得終極智慧。

嘮叨了半天,其實還是擔心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太工具主義、太功利,忽略了語義背後的語境和語用。在這個世界上,“覺醒者”其實很多,只不過修行路線各不相同,西哲路線的特點是,過程可說,但是到了後期比較乏力,尤其是要和你嘔心瀝血搭建的體系、框架保持距離,不能迷戀梯子而忘了你是一個要登高的人。好了,再說就沒有意思了,下面繼續分享一下“梯子”、“小舟”。

六. 三段解決方案——成爲自己

1. 真自我如何形成?

只有一種東西可以形成真自我,那就是真實。你必須真實地活着,真實的帶着“攻擊性”展開你的生命力,包括你想喫飽穿暖、你想獲得愛、你想展現你的自戀。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道路。

同時,你還必須接受一個現實,就是你的自我,只能在關係中形成、只能在關係中顯現。只有被別人看見並接納真實的你,獲得積極的反饋,你才能真正的認同“我是好的”。相對的,如果你總是在爲別人着想,追求不斷地有人說你這個人真好,這沒有用,甚至這是一種虛假的感覺。你需要帶着一種任性,帶着一種“我就要做我自己,我就要這麼活着”的感覺展開你的生命力,然後周圍人對你說這是可以的,這樣挺棒。只有在這種感覺之上,你真實的自我才得以存在。

當然,你也需要懂得在關係中適當的、合理的表達攻擊性,而避免破壞。你也不要指望、也沒有必要期望所有人都會給你積極迴應,也不要因爲害怕被拒絕,就把自己變得懂事、乖巧。你需要默認相信其他人也都是真實的,積極的探索,找到能看見並接受你的攻擊性的人,你才能得到救贖。

2. 自我形成的四個階段

下面再分享一下武志紅的自我形成的四個層次,也很適合用來判斷自己現在所處的狀態。

(1)破碎自我

無論真的假的都沒有形成,無差別的接受外界的信息,情緒很不穩定,很難承受住外界的破壞性的評價。不過據說,很多天才、藝術家都是這種自我,他們經常活在感覺中,沒法阻隔外界信息,但是內心世界的很多東西也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所以破碎自我的人經常顯得很有魅力。

(2)頭腦自我

就是反覆提及的“假自我”,因爲生存需要形成,十分理性。頭腦自我比起破碎自我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它是一個完整的殼、容器,能夠有條理的選擇性接收和處理外界信息,但是比較固化,靈活性不夠,尤其缺乏真實感。擁有頭腦自我的人,接受到批評,他貌似能接受,但是內心並不能承受得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對周圍的人心生寬容。

(3)內聚性自我

如果我們把頭腦自我理解爲是一個殼的話,這個內聚性自我就是一個內核,這個內核就是你充分地展開了你的攻擊性,很真實地活着,由此形成了一個堅定的內核。當你有一個非常真實的內聚性自我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既穩定又靈活。你能接受別人的驚濤駭浪的情緒,化解掉,再還一個好東西出去。

(4)無我

你逐漸覺得自我是可以放下的,自我沒那麼了不起,這時候會覺得自己和周圍世界融爲一體,生命力在你周圍流動,甚至會體驗到天人合一的感覺。(PS:這個境界,可能需要徹底回答了問題四纔有機會觸碰)

3. 一個實例

記得2-3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忽然和我分享了自己的事情,他給我的印象一直是特別精幹、擅長溝通,總是笑呵呵的特別親切。不過一聊下來,原來他正在參加一個很私密的集體心理課程,價格不菲,主要目的是療愈自己。培訓的內容是被要求保密的,他不便多講細節,主要是分享感受,所以培訓細節我瞭解不多,但是主要記住了這麼幾個特點:

(1)課程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探尋自我。
(2)課程是體驗式的,由老師引導,形式是要求陌生人之間必須合作做任務,陌生人大多是經濟條件很好的精英人士。
(3)課程過程中,會設計很多的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很多人都會受不了,有些會中途走掉,但是最終留下的人關係會變得非比尋常。
(4)有人一直難以突破,會反覆上這一階段的課程。

他自己的感悟是,衝擊特別大,彷彿被重塑了一樣,重新找到了和外界的連接,尤其感受到真誠、真實的力量。後來他又陸續參加了後面幾個階段的課程。

我當時的思維能力還處於“能力層”,關於心理學,雖然讀了一些書,概念、方法一大堆,但是不曾真正理解過“心理”。直到後來,我才慢慢意識到,這個課程的目的這就是幫你跳出頭腦自我,形成內聚性自我。它逼着你展現你的攻擊性,讓你體驗到被拒絕的絕望,但是同時,也有更多機會讓你被他人接納,獲得這種被看見、被認同的感覺,讓“真自我”得以顯現。

可惜我當時也是理性太多、覺性太少,沒有發現那次談話,其實也是讓我自己醒悟的契機。

我擔心更詳盡具體的例子,反而會因語言而造成誤導,希望這個敘事,可以同樣幫到你。

八. 三段解決方案——理清關係

關係問題的解法比較簡單,首先是調用理性把關係分爲兩類:

  • 權力關係:本質就是必須明確誰說了算,如果不明確,就會表現爲各種形式的爭奪誰說了算。或者可以理解爲,其實就是“我與它”的關係,我將你視爲達成我的目標的對象與工具,總是試圖掌握控制權。

  • 親密關係: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看見。我別說控制你,甚至都不忍將我的各種知識和本領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讓真實的我和真實的你相遇。

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你和一個人之間不是隻能選一種關係,而是多種關係的,一旦搞錯,就會一團糟。比如夫妻之間,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對孩子的養育、兩性其實都是權力關係,如果當成親密關係處理,就會產生一種“糊塗哲學”。當然,識別並運用權力關係的目的,是爲了構建一個事業,是爲了保護自己和所愛的人。但同時,也要知道,只有親密關係,才能構建愛,才能讓你找到你自己。

方法講完了,技巧還是不能少的,兩種關係應該如何處理:

  • 權力關係:明確特定權力結構中的權力關係,優勢、劣勢、平等,順應對方的交往預期,或者說是心理慾望。說白了就是,別人希望自己作爲主體,把你當對象。如果你不認可,你就直接爭取,如果認可,你就做一個好對象,不要不自覺的和主體爭奪控制權,失控就失控,去別的地方找你的控制感去。當然,反之亦然。

  • 親密關係:I see you,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個,語言已經追不上了,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了。

九. 三段解決方案——迴歸社會

這一章其實不是方案,是一個坑…

假設你已經找到了真自我,也理清了關係,你確實可以獲得豐富的體驗,但是你可以給任一一個事情、物體賦予價值嗎?似乎可以,只要你說“你喜歡,這是我的本真熱愛”,別人是幾乎無法反駁的。確實,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當然是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尤其是已經找到真實自己的人。這種認爲自己對自己具有絕對解釋權的觀點,是一個哲學觀點,叫做“唯我論”。

但是以查爾斯·泰勒爲首的很多現代思想家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他認爲,“唯我論”觀點存在一個盲區,就是把“忠實於自己”等同於,我對自己的認知和解釋絕對正確。這樣一來,你就會誤以爲,只要關注自己的內心,就能創造出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多餘的,甚至看成是“自我實現”的障礙和敵人。

泰勒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人宣稱自己非常獨特,因爲他的頭髮正好是3732根!你會讚歎這種獨特性嗎?不會的,這反而會讓人感到好笑。

但是,如果一個人有精湛的鋼琴演奏才華,爲此而自豪,或者一個人待人特別真誠友善,獲得了大家的讚賞……這樣的獨特性,我們就會認爲是有價值的。

爲什麼這兩種“獨特性”給我們感受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泰勒解釋說,我們的道德和價值標準,並不是在孤立的內心中憑空產生的,如果你不斷追問你爲什麼會喜歡,你會發現,所謂“自我賦予”的價值和意義,實際上仍然是有淵源和來路的,是由許多經歷和故事造就的。實際上,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義,需要依據一個背景框架來衡量,你只能依據這個框架來“選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所以,你如果想獲得真正的自主性,無法憑藉孤立的內心來實現,人無法脫離社會談自我,而是需要把自己和一個更開闊的世界聯繫在一起,只有這樣纔會讓你變得更加清醒、更加豐富,更好地實現自我的自主性。

所以你仍然需要繼續探尋問題四的答案,這也算是一個終極問題:如何找到價值追求?話說,到底什麼纔是價值?

十. 總結

四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個人成長的核心概念》
(20161001完成,2018做過一次優化),圍繞着“認知”和“能力”兩個概念,寫了足有一萬字。當時的心態是,有了這篇文章,所有的成長類書籍都不用再看了,這種自信源於兩個原因,第一是這個領域市面上的主流書籍,我全部讀過一遍了,第二則是在心理學領域50年來沒有太多新東西可用了。

現在看來是多麼無知,當年那篇其實只能作爲入門科普,而現在這篇,其實也不過是過程產物罷了,“抽象之梯”,永無止境,因爲,你需要最終抵達的經驗,太過複雜。而我僅希望,如果你有緣讀到這些伴我、渡我的梯子,在經過你的印證和反思之後,興許,對你有用。

單虓晗寫於20210215

相關

《四個人生問題(序)》
《四個人生問題(一):如何升級認知》
《四個人生問題(二):如何解決外部世界的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