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教師都是一粒種子

每一位教師都是一粒種子,成長的大門對每位教師開放。——題記

學生的成長依靠着教師的成長,尤其是在教育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下,作爲學生引路人的我們,必須要不斷更迭自己的思想觀念,梳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在細節處發現新穎的課堂,關注每一位孩子細微處的發展。

入職一年半以來,除了基本的生活,我把自己獻給了工作。在教育教學上不斷反思成長,儘管遇到了很多挫折與矛盾,就是無法磨滅我對教育的堅定信念。所以只有盡力尋求成長與進步,纔不會溟滅在教育這條星河上。如何讓自己成長起來?——我認爲的成長,是需要兩方面的借力,一是外部高壓環境逼迫你成長,二是內部心境想要沉澱併爲之努力。

好在我遇到了這樣的好時機。從未有網上閱卷的經歷,到接手閱卷任務,再到成功組織完閱卷任務;從平時的小結試卷分析,到逼迫自己利用四五天的時間寫出一篇縣四年級閱卷分析;從編輯小白,到市編輯的文章轉發量破萬,到領導的認可,都是遇到的成長的好機遇。沒有外部給予的施壓,沒有逼迫自己,就不會有火山式的爆發,也不會有人認可你的努力。正是由於外部逼迫,纔有了成長的可能。

當然一位教師的成長不能侷限於如此,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文化素養纔是成長的重中之重。所以想要沉澱自己併爲之努力成爲了成長的內部動力。

語文教師在教育之路上,一定要“內力深厚”,根基穩固。語文老師最重要的基本功,是獨到的文本解讀能力和熟練的文字表達能力。那麼,我們可以怎樣修煉內功呢?首先是對文字的敏感與熱愛,教師不能完全僅憑一本教參來上課,要有自己獨到的領悟,並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引起共鳴,儘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學生,用生動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打動學生。要培養這些內力,一是多讀書,不要緊固在教材教參上,多讀名家經典,多讀古今中外,研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當閱讀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就能讓自己的思想枝繁葉茂,解讀文本時能夠一針見血,不至於人云亦云。其次是,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尤其是在語文教學領域,教師的文化素養、視野、高度、格局更要求與時俱進,現代教師必須具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要比學生更善於學習,纔可以遊刃有餘的“教”,因而纔可能爲“師”。

每一位教師都是一粒種子,種在教育這片土地上,靠着自己的頑強進取去汲取營養,尋找陽光,一點點成長,當它長到不同,當它長成參天大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