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答張中良老師問

第二學段:

1.審美的鑑賞與創造在語文課堂中如何落實?

在語文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鑑賞優秀作品、品味語言藝術而體驗豐富情感、激發審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領悟人生哲理,並讓學生運用口頭和書面來表現和創造美。

2.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在語文課堂中如何落實? 

做爲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落實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第一,在備課本中要充分,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舉行“接地氣”的文化知識小競賽等,更加直觀,學生更容易接受。以語文教材爲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說一說談一談自己的理解,這樣也提高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第二,在課堂中要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生搬硬套學生是接受的,比如學習張老師所講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可以採用多背誦,它可以使學生在背誦的基礎上積累優秀的語言,輔助學生的記憶能力。背誦,首先是熟讀,作爲語文教師,要對讀書尤其是晨讀格外重視。在中國古代的社會,有“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之說,在讀書中思考並積累語言詞彙,這充分體現熟讀之功效,最後達熟讀成誦之效果。

第三,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課標硬性要求背誦的篇章外,可以有針對性的摘取經典的詩詞和散文讓學生在晨讀時朗讀、背誦,告訴學生晨讀可以提高其背誦效率,積極有效的鞏固所學知識,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終生受益。在寫作中運用所讀所背誦的詞彙,提高自己寫作的水平。背誦不僅僅可以積累詞語,就小學階段來說可還以鞭策他們認真學習,切勿有懶散的思想。

譬如,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開展詞語接龍、聽寫大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圍繞語文中的傳統文化教育。也可以指導學生寫春聯、創作對聯,讓學生在體驗的情境中獲得感知,以便更好地轉化爲第一手素材,把滴滴體會用文字寫出來,拓寬他們以語文爲載體的學習思路。

第四,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把課本上活,舍遠就近,以自己身邊的例子進行講解(真心服務羣衆的基層幹部沈紅權),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反覆的誦讀課本中的詩歌,在這一過程中,深化他們的情感和認識。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對祖國山河壯麗的描繪和體驗 ,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傳達出詩人堅韌不拔的毅志,祖逖、劉宋聞雞起舞更體現出報效衛國的決心和勇氣,這正是中華民族靈魂之所在。教師在研究課本和授課的活動中,亦可以採用多媒體設備等電教化方法,在課堂上用班班通播放《董存瑞炸碉堡》、《邱少雲》、《羅盛教》等優秀的影片,讓學生直觀的體會其含義,以他們爲榜樣,陶冶其道德情操。那種只顧自己利益出賣國格、人格和民族的尊嚴,是有悖於偉大的祖國的。

所以從小就樹立並教育愛國對於當下有着十分迫切地、積極地意義,而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將這傳統文化加以吸收,以語文課堂爲載體,把這項宏偉的工程落實好、傳承好。

綜合上述,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挖掘本學科特有的知識,繼承併發揚語文教學內容的優良傳統,讓傳統文化的精髓滲透到小學教育教學之中,教師既要注重理論,更要注重實踐,讓語文教學成爲傳播、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也讓語文成爲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基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