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牙醫的誕生:一百年前千里馬與伯樂的演繹

古往今來所有成大器者,似乎他們的宿命之中,往往都少不了貴人的扶持與幫襯….

上世紀初,四川嘉定(現樂山),一位衣裳破舊的赤足男孩在白塔街的教堂外張望着,十幾歲的模樣,因爲在教堂出現過幾次,引起了謝道堅的注意。

謝道堅,加拿大籍醫學博士,上世紀初受傳教感召進入中國,開始對西方醫學的開拓與發展。

也許是一種緣分,謝道堅對這位男孩出乎意料的好奇,便上前攀談,得知男孩名叫“黃天啓”,是青神縣人,今年14歲,因爲家境貧窮,隨着一家人到嘉定城投奔親戚。

父親是一位裁縫,收入菲薄,母親在教堂裏做幫工,補貼家用,而自己時不時到此來幫助母親幹活。

謝道堅看他十幾歲便詢問他是否有上學唸書,黃天啓搖頭,一日三餐都成問題,哪裏還敢奢望讀書這回事,每次聽見教堂裏面的讀書聲,內心都羨慕不已。

接着,謝道堅問他想讀書嗎?黃天啓知道家裏的情況,上學讀書對他來說只能是可望不可即,所以他故不做聲。

謝道堅似乎看穿眼前這位充滿自尊的孩子的心思,覺得這孩子與多數同齡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內心便萌生了幫助他上學讀書的念頭。

於是,謝道堅對黃天啓說自己可以實現他讀書的願望,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每天上午讀書,下午勞動。

黃天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能夠實現自己上學的願望。多年以後他才知道,自己那點微薄的勞動報酬根本無力支付學費,而謝道堅這麼做,是爲了不傷害他的自尊心。

在謝道堅的幫助下,黃天啓就讀於進德小學,後又進入華西協和中學堂就讀,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西協和大學。

在此期間,黃天啓的學習潛能被激發出來,同時,謝道堅也深感自己在經濟方面的壓力也日漸趨重。

後來,謝道堅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唐茂森博士,將黃天啓的情況詳細告之,希望能和他一起資助和培養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唐茂森博士,在高Sir的上篇文章中做過簡單介紹,他是“中國現代牙科學之父”——林則的大學同學,後來受林則邀請一同來中國發展牙科醫學。

一開始,黃天啓就讀於華西協和大學的藥學專業,6年一貫制教育。

而就在入學第三年的時候,1914年華西協和大學由林則創辦了牙科系,創辦初期林則深感人才奇缺,於是,唐茂森博士便向他推薦了正在藥學系就讀的黃天啓。

林則起初不以爲然,認爲此人對牙醫學一無所知,可行嗎?

隨後,林則對黃天啓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瞭解,發現黃天啓的思維敏捷,而且動手能力強,是個值得培養的人才,於是動員黃天啓轉學牙科。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黃天啓竟然不願轉學,因爲藥學爲6年制,目前已經是大三了,再過三年就可以畢業,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不成問題,然而,牙科不僅要重新開始,而且學制更長,他不希望再給幫助他的謝道堅和唐茂森增加負擔,只希望能夠儘快掙錢。

林則聽後備受感動,之後對黃天啓說,如果他學業優秀,不但能爲他申請獎學金,而且還會資助他去加拿大多倫多皇家牙醫學院深造,使他成爲中國,乃至亞洲最優秀的牙醫。

況且,當時謝道堅對黃天啓也有很高的期望和構想,在課餘時間,努力幫他提高英語水平,希望能有更廣闊的視野和胸懷。

黃天啓最終被這個宏偉的計劃所打動,同意轉學牙科。

這也是中國科班教學中第一位牙科醫學生。

林則博士主張的教學精神,實行嚴格的淘汰制,從牙科畢業的學生繆若晨星。

1921年,黃天啓修完學業順利畢業,之後的幾年時間,先後兩次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皇家牙醫學院學習,獲牙醫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的黃天啓,先後擔任華西協和大學牙醫學院教授、仁濟牙症醫院院長、齊魯聯合大學牙病醫院院長等職務。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如果沒有遇見伯樂,黃天啓的人生又會是怎樣一種續寫,或許像他父親一樣做一名裁縫,亦或是做一個力夫,重複着衆多窮人的人生軌跡。

黃天啓在加拿大深造期間,回想年少時赤足在嘉定白塔街的情景,不知有多少感慨。

-END-


原文參考:《謝道堅與中國第一位牙醫學博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