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 我,及其他

我看到了一個獨特的、特例獨行的女人,站在了面前,她的眼神看着其他方向,好像在外面,也好像是看着我身邊的人,甚至是某個我不知道的存在。畫面所詮釋的感覺,早已離開我的視線,就如同當代文字的選擇早已離開我們個體的解讀,爲什麼這樣說?

因爲當我們在讀文字的時候,我們的個人感受接近無,也就是說,大量的人讀這樣的文字,不會有任何感覺。你可以說是文字的超越和高崇,但也可以說是讀者的知識水平低下,無法理解。《我,及其他》就是這樣一本書。它由現代小說風格的語言所組成,不是客觀的描述,是個體對於環境,個體對於個體的投射,這種投射極私密,也極抽象。換而言之,如果沒有對作者有所瞭解的人,是很難讀進這本短篇小說集。當然這本書也不全然是這樣類型的文字。

作者:[美]蘇珊·桑塔格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I, etcetera
譯者:徐天池等
出版年:2009/8
頁數:323
定價:29.00元
裝幀:平裝
叢書:蘇珊·桑塔格文集
ISBN:9787532748426

這樣的文字,我稱她爲文字,是因爲文化的巨大差異,把我們與世界拉開了至少100年的距離。雖然是一樣的文字,但文字所包含的時間,空間的割裂,整整得讓我們無法理解現代小說文字所涉及的內涵。僅停留在文字上,我們也許可以讀懂,“我們現在要比過去成熟多了,就連我們中間那些最聰明的,最好爭論的人也認同回溯真實已經足夠了。”文字上的理解,但背後文字的內涵,已離開有100年時間那麼遙遠。你可以想象自己回到清朝,拿着手機四處尋找WIFI、4G信號那樣,清朝的人會怎麼看你?

就像是我們市場供需關係下,希望作者能寫說明文、議論文、三段論文一樣,因爲這樣的文章,大部分讀者能看得懂,也照顧到了大部分讀者的情緒。這就顯得《我,及其他》這樣一本充滿了實驗性、結構性、當代語境下的書籍,實在是不可多得。它既不會有什麼讀者,也讓很多人不屑一顧,其緣由在於,如果給“那些人”時間和環境,那麼他們也可以寫出如蘇珊《我,及其他》一樣的文章。蘇珊並不是特例,僅此而已。

本書,文字是好的,結構是好的,章節故事是有趣的,然而它離開我們當下的時間差距,不可彌補。讀者讀完,知道了有這麼一本書,知道了有這麼一個人,知道有這麼一個實驗性的書籍在國外是大受追捧。但讀者如果效仿寫一篇這樣的文章,那麼結果就是沒人看,不僅各大平臺點擊量爲0,更是要被老師編輯等抨擊“寫的什麼玩意”。不信你可以試試。

本書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值得各位作家們、寫手們、編劇們探索。同樣,如果喜歡蘇珊的文字讀者,讀完也可以加深對其的熱愛。人生在世,不一定要跟隨熱點,跟隨微博的快節奏信息,也不一定要去寫那種議論文、說明文。關閉手機,倒上一杯白開水,拿起一本書,忍着打開手機刷抖音微信的衝動,強迫自己坐下來安安靜靜地看完,也許你會得到一個啓示。

人生的真諦在當下的時空主觀靜止。

一個勁的用“延遲滿足”,“慾望效應”去填充自己,那些理論太過於膚淺,表面化和標籤化。粗暴的把你的行爲,迅速找到歸因找到歸宿,同時也讓你變得切片。蘇珊的《我,及其他》某種意義上有另類效果,它可以打破你的切片,用蘇珊主體式的文字治癒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