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朗西埃 審美無意識

洪流中的人們,紛紛採取不同的姿勢來自保。在現今時代,短視頻潮流爆炸,不能出戶的人們每日每夜的刷短視頻APP,其他人又在做些什麼呢?轉而做短視頻內容輸出,直播帶貨。有人危言聳聽,“在這個時代,你不做短視頻,就賣不了東西。賣不掉東西,就要破產。”是不是危言聳聽我不知道,但事實上很多產品方都在做短視頻業務了,我問他們“你們都不懂短視頻,爲什麼要去做?”,他們回答“如果在不做,就要死了,這是最後的自保”。

物慾橫流、尊嚴倒地、良知與責任在冷酷的功利謀算中碾壓成泥,我們能否自保還是一個問題,更何談堅持逆流而上秉持知識分子、藝術家、書寫者、詩人的使命,喚醒人們對世界的冷靜思考,發自肺腑的激情吶喊,振奮人心?

這類人顯得如此弱小可憐,更何況泱泱民衆,無法自處。我們是清醒着等待洪流淹沒,被擠壓得沒有生存之處;還是等待洪流過後高舉智慧火炬;更甚至隨着洪流而走。就好像許許多多的人在拍短視頻,許許多多的產品在拍短視頻,這其中也不乏不拍短視頻堅持自己的道路的人,不乏對短視頻嗤之以鼻但依舊順從的人。諸如此類。洪流中的人們,有着不同的姿勢。

有這樣一本書《審美無意識》,它教會我們如何在洪流中抵抗,抵抗不是對抗。換而言之,這本書教會我們在這個時代中不是對抗某個潮流,而是挑戰過去的僵化,以及質疑現在看似保障的形式,與他們若即若離。這是知識的悲劇所在,也是作者的無奈。在永不停息的分叉迷宮中迴旋。但就其哲學思想而言,已夠大部分人受用。我們大部分人並不具備這樣的知識,要麼對抗,要麼順其自然,與邏輯,我思,相去甚遠。實在悲哀。

作者:[法]雅克·朗西埃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折射集
原作名:L’inconscient esthétique
譯者:藍江
出版年:2020/1
頁數:61
定價:28元
裝幀:精裝
叢書:當代激進思想家譯叢
ISBN:9787305211492

在這本書中,哲學家朗西埃沒有直接談論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藝術中的具體應用,作爲哲學家他關注的是精神分析話語誕生的條件,以及審美無意識在文化層面引發了什麼樣的現象。就中國現代社會而言,短視頻審美已快速覆蓋這片大陸,這是弗洛伊德所謂的虛無之熵的美學無意識思想,還是後現代美學背後的憂鬱之思與行動上的癱瘓?放在短視頻審美來看,過於狹隘,然擴展到整個人類美學研究領域來看,美學成爲了一種極強介入性的政治行動。換而言之,這本書探討了在什麼樣的知識背景下,精神分析可能被應用於美學分析。以及精神分析作爲解讀作品(戲劇、文學、電影等)的一種視角和方法。

文本中提到的美學,並不是學院中的某一類美學課程,而是一種思想和認識模式。美學是一種感性分配形式,是一種“不思考的思想”。精神分析則是用來解釋的話語。這一時刻發生在當藝術美學打破了感性分配的等級,實現了藝術主題與文類層面的平等,打破了次序與區別,同時美學又和無意識之間高度契合,精神分析、哲學、文化分析互相滲透。爲了說明這個理論。作者用“俄狄浦斯文本”來闡述精神分析、藝術再現機制與美學機制三者的互爲應用。

俄狄浦斯能解開斯芬克斯之謎,但不能免除對命運的無知。這個故事《俄狄浦斯王》源自古希臘悲劇,大家耳熟能詳。那破解斯芬克斯之謎的俄狄浦斯必定要破壞自然秩序,這一確定性,是故事的悲劇核心。誰用知識把自然推向毀滅的深淵,那麼就會在自己身上體驗自然的瓦解。俄狄浦斯通過受難、激情,解開謎團,無視啓示,殺父弒母,得知真相,刺瞎雙眼這一系列的行動展示背後所隱藏的“真理的力量”,對於古典主義以後的觀衆而言,是無法理解的。在那個受藝術再現占主導地位的時代而言。

所以在文本中,敘述了高乃依和伏爾泰如何改編俄狄浦斯王的過程。改編後的情節,曲折而連貫,符合觀衆的欣賞品味。不過這樣一來,原作者索福克勒斯隱藏的“真理的力量”就被淡化,成爲了蘊含權力與利益爭奪的倫理情節劇了。

原作的俄狄浦斯挑戰着行動與表達的次序,也打破了後來人爲設定的藝術再現的感知模式。通過受難與激情領悟的一切,這一切並不能被當下觀衆得到理解,與現代審美格格不入。由此作者朗西埃提出邏各斯與帕索斯的激進同一。一種是邏各斯內在於帕索斯,思想存在於非思想中。另一種是帕索斯內在於邏各斯,非思想存在於思想之中。

帕索斯:瘋狂地想要知道某種不知道反而會更好的事情的決心,阻礙理解的暴怒,拒絕在真理揭示自身的框架中去理解真理,不可持續理解的坍塌,迫使人從可見世界退隱的知識。

這種藝術的形式表達表現在易卜生、斯特林堡、瓦格納等戲劇文學作者的創作中,體現了人類主體意志的隱退。朗西埃用“虛無之熵”概括這一時代藝術中的焦慮。那麼精神分析,則是對抗這一焦慮的工具。

看到這我大腦已經不怎麼行了。這本書不僅是作者思想體系的承上啓下,更是濃縮精華之中的精華。這塊硬骨頭,一度看不下去。裏面跳出了不少的藝術作品,各種戲劇劇作家的文本,信息量實在太大了。後面涉及到兩種無意識及其特徵,說的很好。我也是給自己挖了個坑,在文章開頭非要寫什麼短視頻的洪流。想找到洪流、語言、審美之間的關係,現在感覺這個坑有點太大了。

現在這個時代是“活的語言”完美體現的時代,這樣的語言有力的保衛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什麼時候沉默。這種屬於主人、作者的語言,我們知道如何謹慎使用,並且我們也知道如何說話在聽衆靈魂中結出果子。在這裏,我們大多數人是有區別的。比如我們會覺得抖音短視頻垃圾,電影的語言高級,然後對那種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點贊量嗤之以鼻,但是我們都不知道無論是短視頻也好,電影語言也好都沒有脫離柏拉圖的“活的語言”範疇。大部分人都沒有學好,只是憑藉個人審美喜好去加以判斷。那麼連“活的語言”都沒有掌握好,怎麼能理解所謂“啞語”呢?

一種更高級的語言形式,就是逃脫意識控制範疇的語言形式。如果類比就是格洛托夫斯基中的“忠貞王子”那一段表演,演員既知道又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是一種無意識思想的表達。朗西埃表示,有兩種。一種是寫在身體上的,需要解碼和重寫來恢復。另一種是潛伏在意識活動之間的無聲語言。前者對應“邏各斯內在於帕索斯”,後者對應“帕索斯內在於邏各斯”。古典經文有云“一入耳根,永爲道種”,就是這個意思。

用精神分析應用在藝術作品中,可以把作品中那些困惑不解的部分明朗化,清晰化。但具體的分析效果,以及分析的結論是否有效,這些在本書中沒有做評價。但是這種透過佛洛依德式的精神分析源頭延伸出來的哲學思想,確實拓展了我們藝術的領域範疇。不過這些東西對於一個純粹的藝術家而言,只會讓他感受到困惑。作爲藝術評論和藝術分析者而言,這些基礎能讓我們更好的區分大衆文化商業邏輯背後暗藏的狂歡,以及後現代式的憂鬱背後的美學,一種無意識的絕望。他們都基於一個邏輯而產生。

到這裏,我有點明白倫理美學視角下的分析了。我們現在的抖音短視頻的火爆,意味着大衆商業文化對社會閒暇結構的操縱,這種操縱是資本控制下的感性分配。支持感性分配原則的是我們知道如何謹慎的使用語言,說什麼,不說什麼,以及何時何地要沉默。

《審美無意識》真的是一本很薄的書,但是裏面的每一行,每一個字都有力量,背後有着千絲萬縷的沉澱,僅從字面意思就能得到很多東西,深入下去,窺視精神分析,意識,無意識三者編織的網絡。在這個角度下,我們對藝術作品,大衆文化,潮流,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摸清楚裏面的內涵,對自己的未來選擇有極大的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