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路由交換基礎

一、關鍵術語

  1. 路由:從源頭到目標的路徑,不同網絡間的轉發過程。
  2. 路由表:路由信息的集合,路由的依據。
  3. 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
  4. 默認網關:通常是路由設備的接口IP地址。

二、IP路由過程

  • 當路由器(或其他三層設備)收到一個IP數據包時,會查看數據包的IP頭部中的目的地址,並在路由表中進行查找,在匹配到最優路由後將數據包扔給路由所指的出接口或下一跳。
  • 路由器需要知道下一跳或出接口才能將數據轉發出去。

三、路由選路

  • 路由器負責爲數據包選擇一條最優路徑,並進行轉發。

四、路由表解析

  • 查看路由表信息: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路由表中包含了路由器信息可以到達的目的網絡。
  2. 目的網絡在路由表中不存在的,數據包會被丟棄。

路由表字段

  • Destination——目標,用來標識IP包的目標地址或目標網絡。
  • Mask——掩碼,選擇最佳路由的重要判斷依據(最長匹配原則)。
  • NextHop——下一跳,指明IP包所經由的下一跳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 Interface——出接口,指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的哪個接口轉發出去。
  • Protocol——協議,路由的來源,學習方式。
  • Preference——優先級,比較不同路由來源到達相同目標網絡的優先級,越低越優先。
  • Cost——度量值,比較相同路由來源到達相同目標網絡的不同路徑的優先級,越低越優先。

路由類型及管理距離:

  • Direct——0,OSPF——10,Static——60,RIP——100

路由表的形成,路由來源

  1. 直連路由——路由器接口上的網絡(配置了IP地址並且開啓)。
  2. 靜態路由——管理員手動添加的網絡。
  3. 動態路由——路由器之間動態學習到的網絡。

最長匹配原則

  • 最終數據包匹配最佳路由算法,根據子網掩碼的位數分別與路由表中的目的地址進行比較,首先要滿足最少位數匹配,然後挑出“最長”匹配項。

五、等價路由

  • 對於同一個路由來源,當到達同一目標有幾條相同度量值的路由時,這些路由都會被加到路由表中,數據包會在這幾條鏈路上進行負載分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