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拿錢砸哈佛教授,只爲讓你喫下更多糖

​這幾年,“糖”似乎變成了過街老鼠,被人人喊打。各種精緻大V、健身博主天天喊着喫糖毀一生,拒不喫糖的生酮飲食也成了許多減肥人士奉爲圭臬的存在。

但其實,關於糖的風險,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

50年代,美國科學院發現,飲食中有導致冠心病的兩大“疑兇”:一個是脂肪和膽固醇,另一個就是飲食裏添加的糖分——像調味用的白糖、紅糖、蜂蜜、糖漿,甚至果泥、果醬、濃縮果汁等等,統統都有罪。

但奇怪的是,很快,關於糖的危害的聲音便越來越弱。到80年代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糖是無辜的,脂肪和膽固醇纔是健康殺手。

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悄悄動作,只爲讓人們喫下越來越多的糖。


01 商機

1943年,世界仍在二戰的硝煙裏摸索着未來。

那一年,意大利無條件投降,蘇聯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

那年的糖,是可以拿來“炫富”的金貴玩意兒。在美國,一磅(差不多9兩)糖的價格,足可以買一加侖(差不多4升)牛奶。更重要的是,光有錢未必能喫到糖,還必須有“糖票”。即便如此,糖依然供不應求。

媒體只好發動宣傳,號召大家少喫糖。

同樣是在這一年,一個和“糖”息息相關的機構悄然成立了。它叫做糖業研究基金會,也就是未來的美國糖業協會。它的背後,是美國的整個製糖產業。

它不關心戰亂,也不在意炫富。

它找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安塞爾·基斯(Ancel Keys)教授,悄悄給了他36000美元(差不多等於現在的約27萬美元),請他研究“人體中糖的代謝”。

基斯拿了錢,但他之後最主要的研究卻並不是糖的代謝。

畢竟,要讓一樣東西看起來更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其它的東西看起來更差。就像咱們小時候,決定你爸媽認爲你有多優秀的,往往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優秀程度。

對糖來說,也是如此。基斯對糖的重大貢獻,就是提出了“脂肪有害”的理論。他說,脂類(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冠心病的元兇。

當時,科學家們正爲冠心病的飲食原因爭論不休,不光脂類日子不好過,糖也一樣遭到了質疑,糖業大佬們因此頗爲頭疼。但糖業研究基金會的老大亨利·哈斯(Henry Hass)卻從基斯的理論中看到了難得的商機。


02 計劃

哈斯的計劃,是推崇低脂飲食。

因爲在當時的美國飲食裏,脂肪提供了大概40%的熱量,低脂飲食要把脂肪熱量的比例降到20%。所以,這20%的熱量差額,當然得通過喫點兒別的找補回來!


因此,哪種食物能佔據脂肪空出的這20%熱量的江山,哪種食物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也就能攫取更多的利潤。

——這正是哈斯的天才想法,讓糖來佔據脂肪讓出的這20%熱量差額。1954年,他在美國糖用甜菜技術協會大會上提出了這個設想,並表示,這個策略可以讓每個人喫糖的平均量比當時增加33%。

這等大好前景,哪能坐視不理!於是,製糖產業決定投入60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如今的500多萬美元)來告訴“那些從未學過生物化學的人……正是因爲糖,我們每個人才能得以生存,並有力氣面對每天的生活。”

同時,1958年,基斯發表了著名的“七國研究”——他在全球7個不同國家都發現,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和冠心病發病率相關。這進一步增強了“脂肪有害糖無害”的觀念。

但不久,糖業協會就發現,高糖低脂的飲食並不像他們想象中那樣美好健康。


03 出路

對於糖業協會來說,60年代是緊張而壓抑的。他們急迫地尋覓着可能的出路。

1962年,美國醫學協會食品與營養顧問團在美國醫學協會會刊上發文表示,低脂高糖的飲食可能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緊接着,1964年,英國生理學家約翰·尤德金(John Yudkin)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說,導致冠心病的元兇並非只有脂肪,蔗糖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對醫學領域有點了解的人大概知道,這種論文的影響力,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忽略掉的。

糖業協會相當發愁,內部會議和報告對此討論了一輪又一輪。負責盯這事兒的是糖業協會的二把手兼科研總監,約翰·希克森(John Hickson),他建議“通過科研、宣傳和立法方面的努力,來駁倒那些需要反擊的公衆觀念”。

他還提議,找些營養方面的專家,一起看看這些說喫糖不好的論文裏有些啥弱點,也好精確打擊。

於是,1965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系主任弗雷德裏克·斯塔勒(Frederick Stare)應糖業協會的邀請,作爲特別委員加入了糖業協會科學顧問委員會。

斯塔勒在業內赫赫有名,美國科學院、美國國立心臟研究所、美國心臟協會都曾請他做過顧問。糖業研究基金會有他背書,無疑多了一塊重量級的砝碼。

而且,對於科學家在產業界任職及斂財,美國直到20世紀70年代纔開始管控。所以當時,斯塔勒在糖業協會中的角色,一來沒有管控,二來不用對公衆披露。也就沒有人知道,他的各種建議與看法背後,究竟是科學,還是交易。

只是從此,營養領域的科學研究背後,開始隱約浮現糖業協會的影子。


04 226號項目

就在斯塔勒加入糖業協會科學顧問委員會的這一年,糖業協會批准了一個“226號項目”。

226號項目披着“科研項目”的皮,但實質上可以說是個公關項目——說白了,就是砸錢請科學家來製造對糖業有利的論文。  

糖業協會財大氣粗,爲一篇論文砸下6500美元,接近現在的5萬美元——差不多是如今一個博士後研究員在美國一年的工資。

當時那6500美元付給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兩位教授:D·馬克·赫格斯特德(D. Mark Hegsted)和羅伯特·麥克甘迪(Robert McGandy)。他們的任務是:蒐集關於蔗糖和果糖代謝危害的論文,並寫出一篇相關的綜述——就是對這些論文進行一番評頭論足。

這其實有點兒像現在的美妝博主,蒐集一堆產品一一點評。至於評價的立場是客觀事實還是錢錢,就只有他們自個兒知道了。

我們能瞭解到的,是其中一位教授赫格斯特德寫給糖業協會的信:

“我們非常清楚你們對碳水化合物(糖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的特殊興趣,我們會(在綜述論文裏)儘可能地覆蓋這方面內容。”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系主任,也就是已經加入糖業協會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斯塔勒,自然也未能置身事外。他負責指導這篇綜述的寫作。

但是,這篇綜述的寫作並不順利。當時在美國愛荷華州有一個研究團隊,每次幾位哈佛教授寫完綜述準備結稿的時候,那個團隊就會發點新論文出來,說喫糖和膽固醇升高有關。於是幾位教授就只好再次改稿,以便將這些新論文囊括進來,進行評判。

這個過程估計比較苦逼,以至於赫格斯特德教授中途給糖業協會寫信吐槽:“每次那個愛荷華州的研究團隊發表一篇論文,我們就不得不重寫一段來反駁他們……”

就這麼反覆修改了近一年半,終於有了一個令糖業協會滿意的版本。糖業協會二把手兼科研總監希克森寫給教授們的信件裏,字裏行間都洋溢着開心:“這正是我們想要的,非常期待它的刊出。

1967年,這篇綜述論文終於登上了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署名是哈佛的那三位營養系教授。我特地扒出了這篇論文的全文:

一看之下,歎爲觀止。


05 操縱

說真的,我們現在總說網上有些文章帶節奏啥的,比起這篇論文,統,統,弱,爆,了!!!

記不記得前面提到過,糖業協會二把手希克森曾經提議,對說喫糖不好的論文實行“弱點精確打擊”現在這個計劃完美地變成了現實。

三位哈佛教授寫的這篇綜述論文,先通篇講述脂肪攝入如何和膽固醇升高有關,然後彷彿不經意間提起某個關於糖的著名研究,用輕飄飄的語氣開始歷數這個研究各種或大或小的毛病。

至於這些研究有什麼重要的發現?那當然是只能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更不會提起,這些研究都一致地發現了喫糖和膽固醇升高之間的關聯。

那麼,論文裏濃墨重彩描寫的,都是些什麼內容?自然是脂類攝入與膽固醇升高的關聯。這時候,作者們似乎完全換了一套標準,不再錙銖必較地挑剔研究的每一個細節,而是重點強調了這些研究的結論,以及它們對飲食指導的重要意義。

多麼巧妙的筆法,貌似無意地推崇了說脂類有害的研究,同時不着痕跡地打壓了那些說喫糖不好的研究。

嗯,這套操作,完全可以去知乎上回答問題“什麼是‘雙重標準’?”

同時,三位寫綜述的哈佛教授按照科研慣例,在綜述的末尾寫下了自己接受的所有科研資助和經費,但不知爲什麼,獨獨沒寫糖業協會的那筆錢。

這篇綜述論文大大挫傷了學術界“反糖派”的元氣,畢竟,“喫糖和冠心病有關”這一觀點的提出者尤德金,他的研究正是這篇綜述中重點打擊挑刺兒的對象。

至此,糖業協會226號項目的目標完美達成。而且由於這幾位教授沒有披露這筆資金,因此這背後的利益牽扯自然也瞞天過海,無人知曉。

而製糖產業也從此嚐到了甜頭,開始在科研領域頻頻動作。


06 “安全”的糖

在那之後,製糖產業開始不斷資助許多關於冠心病及慢性疾病的研究,以求讓學界觀點對自己有利。

同時,身爲糖業協會科學顧問的哈佛營養學系系主任斯塔勒,也開始在媒體上公開爲糖業協會站臺。

1971年,美國國立牙科研究所發起了國家齲齒項目,本來的目標是限制民衆的蔗糖攝入。製糖產業眼看大事不好,趕緊貼了上來。可是喫糖對牙不好,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怎麼辦呢?

製糖產業依然有辦法。他們資助並參與各種相關研究,同時借這個便利,偷偷排擠掉那些對自己不利的研究項目。最終,國家齲齒項目收到的研究報告裏,近80%都拿了製糖產業的資助。而國家齲齒項目的重點,也硬生生地從限制蔗糖攝入,給改成了齲齒預防方面的牙科學研究。

不是沒有反對喫糖的聲音。像前面提到的英國生理學家尤德金(也是“反糖派”的領軍人物),還有美國農業部的謝爾登·賴澤(Sheldon Reiser)和朱迪絲·哈爾弗林奇(Judith Hallfrisch),都指出過糖對健康的潛在危害。

但是,在弗雷德裏克·斯塔勒、安塞爾·基斯等糖業研究基金會“自家”科學家的攻勢之下,這些反對的聲音也都漸漸沉寂了。

1973年,當年收了糖業協會錢的哈佛教授之一,赫格斯特德,當選了美國科學院院士

1976年,由製糖產業資助的論文影響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糖的安全性的評估,將糖評定爲非常安全的食物。

FDA的認定給這場漫長的辯論暫時畫上了一個句點。普通大衆自然是聽從FDA的意見——FDA都說喫糖安全,那肯定是特別安全了。於是,糖的消費量逐年攀升,不只是蔗糖,還有後來生產成本更低的高果糖漿。

同時,1978年,赫格斯特德加入了美國農業部,負責人類營養方面,並參與美國膳食指南的編寫。後來,他還成爲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而美國,還有世界上許多其它國家,肥胖及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長。

直到21世紀。


07 識謊

2002年,《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叫《What if It's All Been a Big Fat Lie?》(要是那些關於脂肪的說法是個彌天大謊,該怎麼辦?)。

漸漸地,有一些領域內的科學家開始發聲,質疑糖對健康的安全性。而這,距離FDA在糖業協會的影響下認定喫糖無害,已經過去了近30年。

糖與脂肪的論戰又一次登上了舞臺。

2017年,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項大規模研究,涉及五大洲的共18個國家,發現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關聯性,反而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與死亡風險息息相關——而糖,正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

風向,似乎變了——也可能是因爲當年那幾位哈佛教授都已作古。在《柳葉刀》上這項大型研究發表之後,關於糖的負面消息便不斷傳來。僅僅今年一年,就有多項長期跟蹤研究表明,含糖飲料(包括純果汁)不僅和高糖尿病風險相關,還和患癌風險增高有關。

還好“糖”是個死物。這要是個明星,恐怕經紀人要哭死了。

而在中國,這些年來,食糖的消費量一直在上漲。


08 侵入

近年來,中國全國每年食糖的消費量在1500萬噸左右,每年增長最多可達20萬噸

而同時,“萬聖節”的活動,也從美國流傳到了國內大城市,“不給糖就搗蛋”的廣告,帶着濃烈的配色,闖入了我們的生活,刺激着所有人——包括孩子們的眼球。

可你知道嗎?萬聖節夜的活動,最初不過是窮苦的家庭,在這個紀念亡靈的深秋夜裏沿街敲開各家的門,用爲這家的亡靈祈禱爲條件,換取一點果腹的食物。當這個習俗從愛爾蘭傳到美國後,孩子們開始藉此在鄰居家搗蛋,而要想阻止孩子們搗蛋,給些甜甜的南瓜就足夠。

不知是哪位天才的糖果商看出了其中的商機,漸漸地,糖果取代了南瓜,“不給糖就搗蛋”成爲了萬聖節的固定口號。而每年10月各處的糖果大賣,也讓糖果商們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而這個純商業的活動,如今已在中國漸漸鋪開影響。而且按照目前的趨勢,我們每年的食糖消費量,依然在不斷增長。

製糖產業,不只在幕後操縱了科學,也悄無聲息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你喫下去的每一克糖,也許並不單純是因爲你想喫糖,還悄悄藏着製糖產業盈利的渴望。

但這一切對健康的影響,卻終歸得由我們自己承擔。



致謝:感謝美國杜克大學博士生@花瓶爲本文提出建設性建議。

參考資料:

1. Kearns, C. E., Schmidt, L. A., Glantz, S. A. Sugar 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A HistoricalAnalysis of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JAMA Intern Med. 2016. 176(11):1680–168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5394

2.  https://www.u-s-history.com/pages/h1674.html

3. 糖業研究基金會資助的記錄:http://sugarcoateddoc.com/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9/zoology-list-of-projects.pdf

4. https://prabook.com/web/henry_bohn.hass/1692114

5. Keys A. Coronaryheart disease in seven countries.Circulation, 1970, 41(1): 186-195.

6. McGandy RB, HegstedDM, Stare FJ. Dietary fats, carbohydrates and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N Engl J Med. 1967;277(4):186–192.

7. Kearns CE, Glantz SA, Schmidt LA. Sugar industry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 agenda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Research’s 1971 National Caries Program: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documents. PLoS Med. 2015;12(3):e1001798.

8. TaubesG, Couzens CK. Big sugar’s sweet little lies: how the industry kept scientists from asking, does sugar kill? 2012. http://www.motherjones.com/environment/2012/10/sugar-industry-lies-campaign.

9. Reiser, S., Hallfrisch, J.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adipose tissue weight of ratsfed starch or sucrose diets ad libitum or in meals.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977. 107(1), 147-155.

10. Swinburn, B. A., Sacks, G., Hall, K. D., McPherson, K., Finegood, D. T., Moodie, M. L., & Gortmaker, S. L. The global obesity pandemic: shaped by global drivers and local environments. The Lancet, 2011.378(9793), 804-814.

11. https://www.nytimes.com/2002/07/07/magazine/what-if-it-s-all-been-a-big-fat-lie.html

12. Yudkin, J. Pure,White, and Deadly: How Sugar Is Killing Us and What We Can Do to Stop It.Penguin, 2013.

13. Dehghan, M., et al.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study.Lancet, 2017. 390(10107): 2050-2062.

14. Chazelas E, Srour B,Desmetz E, Kesse-Guyot E, Julia C, Deschamps V, Druesne-Pecollo N, Galan P,Hercberg S, Latino-Martel P, Deschasaux M, Touvier M. Sugary drink consumptionand risk of cancer: results from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BMJ. 2019 Jul10;366:l2408. doi: 10.1136/bmj.l2408.

15. Drouin-Chartier, J. P., et al. Changes in Consumption of Sugary Beverages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Beverages and Subsequent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U.S. Cohorts of Women and Men.Diabetes Care. 2019. dc190734.doi:10.2337/dc19-0734

16.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09/06/d-mark-hegsted-national-force-in-science-of-human-nutrition-dies/

17. 司偉. 中國食糖消費:結構轉變與區域差異.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29(3):134-141.

18. 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國農業農村部. 2019年7月.

19.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8-05/13/c_137175909.htm

20.http://www.shijiejingji.net/rediantupian/20181020/173551.html

21. Porter, G. P., Grills, N.J. The dark side to Halloween: marketing unhealthyproducts to our children? MJA. 2013. 199 (8):528-529.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科普不燒腦”(ID:SimpleScienceInLife)。轉載請聯繫作者。非授權轉載或抄襲必依法追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