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CNNIC20次報告:中國互聯網的5W問題

  CNNIC第20次報告出來了,這次報告有不少有意思的結論,起碼,有關中國互聯網的5W問題需要修正和改寫了。

  1、who——網民的門檻降低了

  CNNIC這次把who的定義都改了——現在的統計方法是“只要半年內用過互聯網的人”,都算是網民。看來,“網民”的門檻很低了:)CNNIC說,這和之前的統計結果只差3%,我有點懷疑,不過肯定這個差率在降低。

  再來看,現在上網的人中小孩子比例越來越大,25歲以下佔到了一半以上(51.2%),馬化騰、陳天橋等人恐怕得笑了。

  2、when——從貓頭鷹,到夜遊神,再到布穀鳥

  說到when,這次調查顯示,網民上網的高峯期還是在晚上8點,變化不大。但這個時間從長期來講,在變化,而且還將繼續變化:

  10年前的中國網民大都是“貓頭鷹”——他們習慣於在半夜“貓”叫中上網,儘管那個時候已經叫“衝浪”,但網速那個慢啊,有如龜爬;後來網民變成“夜遊神”,雖然習慣於晚上出沒,但一般凌晨2點左右就鳴金收兵,洗洗睡了;隨着這波小孩網民的長大、就業,相信網民的主體人羣會再度化身爲“布穀鳥”,一早上班,上網。

  3、where——陳天橋門又笑了

  再來看where,這次調查變化很大——網民都跑到網吧去了(37.2%,第一次超過工作場所,成爲第二場所),這個數據和網民年紀的低齡化有直接關係,君不見現在家長們找不到孩子時,都直奔網吧嗎?

  網吧成爲中國互聯網的超級終端,要想賺錢,必須好好分析下這個人羣。

  4、what——這裏還是遊樂場

  中國互聯網就是一個免費的遊樂場,從它誕生起就從沒變過。以後的n年裏,大抵也不會變。互聯網的生活、商務助手功能遠沒發揮。

  呂本富說的網民、網友、網商三個時代,要完成這個跨越,我預計,起碼再過10年。

  5、why——年輕人要開始反哺了

  之所以會出現前面4個W的變化,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年輕人對互聯網這種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而且他們更“閒”。年輕人開始習慣於用網絡進行溝通,中老年人會越來越無所適從,從而形成另一種層面的所謂“文化斷層”。

  這種“斷層”只有通過年輕人對他們父母的一種“反哺”來消除,這一點張朝陽在前幾天陝西衛視的一個論壇中提到過,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來源:IT偏見錄 陳佼 >>查看完整文章




查看完整全文,請點擊http://www.phpvip.cn/thread-88-1-1.html

精彩文章盡在海納之家

http://www.phpvip.c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