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韓瓊

2008年9月,我遇到了韓瓊。

  22歲,她的頭髮黑黑的,不見光澤但見亂麻;她的皮膚白白的,不似凝脂恰似石灰;她的身材細細的,不是苗條而是羸弱;她的眼睛大大的,不露希望顯露絕望……

  韓瓊是一位貧窮的大四女生,她找到我,是因爲她面臨畢業求職的壓力,要我給她一些“指導”。她來自農村,家裏極端貧窮。小學五年級時,父母因爲無力負擔那點學費,曾經讓她從學校退學。只是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才一路讀了下來。大學期間,她曾經窮到了常常捱餓的程度,一月的伙食費,基本只有幾十塊錢。如果不是她在南寧電視臺對着攝像機告訴我,我都不相信我的文字:她父母務農的年收入加起來,只有兩千多塊。這使我想起了馬家爵的父母。馬家爵父母也是這個收入水平。生活的極端貧窮引發的極度自卑,是馬家爵變態殺人的一個重要因素。

  韓瓊有一個夢想,要當國家公務員,將來做個撒切爾夫人吳儀副總理,“造福一方父老鄉親”。爲此,她就連大學實習,都是選擇的政府機構,爲此,她畢業不想就業,而要考研究生,因爲研究生更加容易進入政府工作。爲此,她告訴我她寧可放棄任何賺錢的機會,而要堅持自己的理想。

  說到理想,韓瓊笑了,露出了她的牙齒。她的牙齒,好像都因爲營養不良而顯得黯淡疏鬆……貧窮如嚴霜,降落在韓瓊生命的曠野,所到之處,摧殺了韓瓊一切該有的青春靚麗和快樂體驗。

  “徐老師,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人爲什麼要活着?”

  人爲什麼要活着?

  這是一個千古難解的問題。人類存在多久,這個問題就有多麼複雜。但對於韓瓊,我的答案很簡單:活着的目的,其實不過是增加一點營養、改善一點伙食、添加一些副食、偶爾來點美食啊!在自己的喫飯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最好不要考慮別人的飯碗問題——就在你韓瓊解決了自己的喫飯問題,你自己父母的喫飯問題、你自家親戚的喫飯問題的同時,其實你已經造福了一方父老鄉親了!反過來,如果你不能在應該養活自己的時候養活自己,其實你是在“爲害”一方鄉親啊!

  韓瓊,還有什麼,能夠比給自己養活自己、給自己增加營養,更能澆灌你22歲的青春,激發你活着的動力,顯示你“生命的意義”?


二、卜諧

  2008年11月,我遇到了卜諧。

  32歲。他的個子矮矮的,顯現着機靈;他的眼睛亮亮的,展示着自信;他的衣服茸茸的,傳遞着暖意;他的笑容苦苦的,暴露了問題。

  我是到清華大學參加陸向謙教授主持的“創業領導力論壇”,在接受提問時發現卜諧的。卜諧拿到了發言的話筒,當着幾百人說:“徐老師,我一直找你。爲此,我曾經在俞敏洪老師面前跪了下來,求他給我你的電話號碼!”

  跪求跪求,我以爲他開玩笑,沒想到他當時真的把膝蓋彎了下來,讓小腿與地面平行,名副其實地“跪求”,但似乎他最後還是沒得到我的電話。這個動作讓我感到怪異。我就知道他肯定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講座結束後,我突破幾十個同學的包圍,和他走到了附近的咖啡廳。我要請他喝咖啡,喫夜宵,交朋友。

  卜諧是湖北人,初中畢業,在闖蕩了很多地方之後,現在北京定居。我問他在北京幹什麼?他說,“我是補鞋的”。我覺得他是在開玩笑。他說這是真的,“我真的是補鞋的——我有三家補鞋店,包括一家就在雙安商場裏面。”我一下子就知道這是真的。於是問他一年收入有多少?他說一年收入三四十萬!

  我再問他個人總資產有多少,他說有五六百萬!!

  我又問他老婆孩子在哪裏?他說他在中關村附近買了房子,因爲屬於一個學區,孩子居然在一所曾經因爲我小兒子Adam“調皮”而拒絕他入學的小學就學。他的老婆不必工作,就在家照顧孩子!!!

  我肅然起敬。這樣一個一米六零、初中文憑、體力不行、社會關係等於零的小小男人,居然能在對外地民工以冷酷著名的北京城落地生根,在修鞋這個雖然細微然而重要的人類需求領域修出了一個準千萬富翁的地位,讓老婆孩子有了尊嚴和希望地生活,這樣的人,不是我的偶像是什麼?不是我的兄弟是何人!我緊緊和他握手,恨不得把他拉到胸前,生猛地擁抱他一下,同時,也把我的鞋請他補一補。

  我問他爲什麼這麼成功還要來找我和我扯淡,他說:“老師,我有一個請求,能不能做你的司機?免費!我不要任何收入,我只想有機會接近你,能夠進入你的社會層次……”

  我立即明白了——卜諧是在賺了一點錢之後,有點精神燒包,要追求更高一點的社會層次。

  我說:“你算了吧。你就應該好好經營你的鞋店,擴大服務範圍,增加服務內容,君不見當剪髮變成美髮,就可以從十塊錢漲到一百塊。而你,則可以把修鞋變成美鞋(拋光上油),變成香鞋(是金子就會閃光,是鞋子就可以更香)、變成強鞋(奧巴馬競選就經常換鞋底)、變成宣鞋(宣傳穿鞋、走路、護腳、健腳、順便替良子足療做分銷)……當你生意越做越大,掙錢越來越多時,你的社會地位就越來越高,到時候,我就會到你這裏,跪求你爲災區孩子們捐助新鞋了!”

  “人活着難道就是要更多掙錢嗎?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徐老師……”

  我知道卜諧要說什麼,心裏不禁感到恐怖,就搶在他前面說:“不,人活着當然不是爲了掙更多錢!”

  “那是爲了什麼呢?”

  “爲了補更多鞋!”

  是的。我沒有開玩笑。對於卜諧,活着的意義,就在於多修幾雙鞋——就在於把這個給他帶來財富和尊嚴的修鞋服務業做好、做深、做大。修鞋服務給他帶來了一切。設想:如果他不善待“修鞋”這個衣食父母,萬一修鞋生意“鞋底塗油”棄他而去,他失去了收入來源,那時候,你看初中畢業的外地民工卜諧,在偌大的北京將怎樣活下去……

  我鼓勵卜諧把他這個事業經營好,並且從心底裏改變對它的鄙視。很快,他會發現,鞋裏不僅有黃金屋,鞋裏不僅有顏如玉,鞋裏不僅有優質教育,他甚至可以利用修鞋給他帶來的豐富財源,在滿足了老婆孩子父母岳父母的物質需求之後,做點善事、好事、慷慨事,爲中國足球隊,比如,開一家破鞋專修點。

  溫飽思榮譽。這是卜諧人生的問題和困惑,但更是他生命的光榮與驕傲。就在我和他談話的清華家園酒吧附近,多少“八大學院”的莘莘學子們,正穿着卜諧修過的鞋,踏遍京城尋工作,挖空心思找飯碗呢!

  作爲初獲成功的企業家,卜諧似乎能夠理解我的意思。我把手機號碼留給他,希望他有空給我打電話。說實話,雖然我暫時並沒有需要修補的鞋子,但我還真的有點渴望和他交往……

  這樣,通過一次講座,我認識了卜諧這樣一個值得尊敬的奮鬥者,而卜諧則結識了發自內心喜愛認同他的我老人家。

  深夜,2008年11月底的這個寒冬的深夜,在清華創業園附近這家咖啡館裏,我在幫卜諧修補心理漏洞,而卜諧,曾經並將繼續爲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行路者修補他們鞋子上的漏洞……

  這就是此時此刻,我和他,各自活着的理由,生命的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