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賣了通信與手機處理器,中國廠商是哭還是笑?

英特爾賣了通信與手機處理器,中國廠商是哭還是笑?


上網時間:2006年06月29日
 
打印版推薦給同仁發送查詢

 

作者:孫昌旭

 

想不到今年初英特爾與摩托羅拉手機、中國移動的一場“Intel Inside”秀成了英特爾在手機和通信市場的“絕唱”。6月28日,英特爾正式對外承認以6億美元將其通信與手機應用處理器部門出售給Marvell科技公司。後者是一家近年來在通信市場發展迅猛的無晶圓半導體廠商,在硅谷與Broadcom(博通)同屬後起的“雙雄”,對老牌的通信半導體廠商如德州儀器、ADI、飛思卡爾、NEC、英飛凌等公司具有很強的殺傷力。Marvell此次收購英特爾通信與手機應用處理器部門將爲其錦上添花,彌補其在手機市場的缺板,使其能成爲與博通全面抗衡的通信半導體廠商。

 

人說“十年磨一劍”,沒有想到正當這支鋒利的“劍”已成形時,英特爾卻將它賣掉了。此次英特爾出售通訊與手機應用處理器產品對中國製造商的影響最大。此話怎解?因爲作爲新起的通訊半導體廠商,英特爾很難進入老牌的手機和通信設備廠商市場,他們瞄準的就是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這樣有巨大機會的通信市場。因此我們看到諾基亞、朗訊、北電、西門子、愛立信等公司的通信設備和手機中都沒有英特爾的身影,而中國的中興、華爲、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聯想、波導、夏新、多普達等公司的通信設備與手機則成爲英特爾展示其通信價值的舞臺。

 

經過近10年的努力,中國的設備廠商從對英特爾通信產品的否認、懷疑、接納,到現在終於開始採用英特爾的網絡處理器與手機處理器進行量產時,英特爾卻將它們給賣了。通信產品的研發週期可不短,採用應用處理器的高端手機的研發週期需要2年左右。而與手機相比,網絡設備的研發週期更長,需要三至五年的研發週期,中國設備廠商也不可能輕易改變平臺。那麼,英特爾這一賣,將會給中國設備廠商帶來後續供貨、技術支持等多方面的影響,特別是馬上要面臨3G市場的大啓動,而英特爾的網絡處理器與應用處理器多與3G市場有關,中國設備廠商急得要哭了。

 

其實不盡然。《國際電子商情》記者在將英特爾出售消息告訴深圳的一家通信設備廠商採購負責人時,詢問他們英特爾出售通信與手機處理器產品會不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他的回覆卻頗令人喫驚,“帶來的不一定是負面影響。因爲英特爾本來在供貨方面就不是很好,說不定賣給Marvell會更好一些,Marvell與我們的合作紀錄還不錯。”他說。

 

原來如此。英特爾雖然一直對外宣稱它對通信很重視,對通信設備廠商非常支持。但是,英特爾的重心至始至終都是在CPU上,當出現產能緊缺時,它首先照顧的還是CPU;同時,通信設備廠商受到的關照也不如PC廠商受到的關照那樣無微不至。必竟,在英特爾來說,CPU纔是主角,通信處理器是配角。

 

Marvell則不同,雖然由硬盤驅動市場起家,但現在其核心業務已轉向通信市場,在以太網交換芯片、以太網收發芯片、Wi-Fi芯片、通信控制器、存儲網絡市場的表現都非常優秀。而此次對英特爾手機應用處理器的收購正好與原有的產品線形成互補,使其產品線延伸到手機這個巨大的市場,且Marvell在以CMOS工藝生產模擬器件方面也是全球領先,他能將RFIC、物理層芯片方面的優勢帶到手機領域,這也正是英特爾所做不到的!所以,Marvell收購了英特爾的手機處理器和通信處理器後,可能會給中國的設備廠商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那麼,此次英特爾出售,會給全球手機芯片市場帶來何種影響?我的答案是影響不大。從市場調研公司Forward Concepts的數據看,2005年全球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總計達8.39億美元,德州儀器佔69%,跟在它後面的高通佔17%,而英特爾的鉅額投入只換來7%的份額。在基帶處理器市場英特爾的處境更慘,只有不到1%的市場份額。據該公司分析師Will Strauss表示,在過去10年裏,英特爾在上述出售給Marvell的資產中投入了30-50億美元。爲了增強其通訊芯片業務,在一次企業收購中就支出了近20億美元。這一巨大的投入僅換來不到10%的市場份額,這也是英特爾出售該部分的主要原因。並且,雖然表面看起來很熱,但應用處理器的發展卻非常不如人意,它一直受到多媒體協處理器的挑戰。作爲協處理器,它只針對某一些功能設計,因此成本、功耗都要低得多,更受手機廠商的歡迎;並且另一個趨勢是應用處理器正在與基帶處理器集成,這也減小了手機廠商對獨立應用處理器的需求,而基帶處理器是英特爾的軟肋。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聰明的英特爾是看到該市場總體銷售額才8.93億美元,即使通喫也不過如此,放棄是明智的做法。

 

但是,對於Marvell則不同,它會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進軍手機市場。據悉,英特爾在該部門的原班人馬會轉到Marvell,繼續各方面的支持。而在授權分銷商方面,我們採訪了英特爾網絡處理器最大的授權分銷商金龍集團,該公司目前直接對中興、華爲等公司提供網絡處理器的全方位支持。金龍集團飛達控股CEO溫新進表示:“我們也是昨天才聽說這一消息,還沒有來得及考慮未來的事情。不過,在短期內我們仍然會繼續按照原來的模式走,因爲雖然英特爾出售了該產品,但是原班人馬不變,我們仍與這些人聯繫。以後如何我們還不清楚。估計這一轉移正式開始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