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计算机软件4

3、计算机软件

3.5、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本小节介绍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为了指导软件的开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开发活动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有很多模型可以用于软件开发的过程。这里我们讨论两种经典的模型,也就是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法模型。

首先我们来看瀑布模型,•瀑布模型• 1976年前由B.W.bohm首先提出的。

可分为定义期、设计期、开发期、维护期。每个阶段又分为几个具体的步骤和相对独立的任务,开发工作是按阶段或者说任务的顺序进行,如同自上而下的瀑布一样,瀑布模型也因此得名。下面我们来介绍瀑布模型的各个阶段,他的第一个阶段是定义期,定义期的任务主要有三个,问题定义,也就是确定软件要做什么?可行性分析,也就是从技术上、经济上、使用上和法律上来分析软件开发的可行性。 需求分析,也就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第一阶段形成的文档是可行性报告和需求说明书。

第二个阶段是设计期,设计期是根据可行性报告和需求说明书而进行的系统设计,具体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步骤,设计阶段形成的文档,是设计说明书。

第三个阶段是开发期,开发期是在设计说明书的指导下进行的,编码和软件测试工作,开发阶段形成的文档,是运行正确的源程序清单以及测试报告。

第四个阶段是软件维护,软件维护的主要任务是排除软件在运行中出现的错误,进一步提高软件的质量。,软件的维护阶段形成的文档是软件维护报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