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1998年:第一個技術證書

本文是原創,首發於微信公衆號『 Moehoo猛虎





        1998年,深圳的深冬,暖意肆意生長,到處在傳:美國現在缺IT人才,微軟認證工程師,考上就拿簽證。

        便買了原版教材,還去“黎明網絡”聽了幾次課。想想平日裏公司用得着時,兄弟“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早已使得一手NT4的好拳棒,眼見得是越使越熟了,也不曾遇過難題,還怕它怎地?這一場大風颳來的富貴,若不乘早去搶,別人就佔了先。


        於是便去考,第一科選的是Implementing and Supporting Microsoft WindowsNT Server 4.0(NT 4.0服務器的部署和支持)。

        答完了題,後臺系統判卷時,那個沙漏翻來覆去地轉,正懈怠時,猛然間,結果出現在屏幕上,定睛一看,正待要叫,先自驚得倒吸一口涼氣。

        764分,壓線通過......


        再不敢大意,更不敢自以爲“使得一手好拳棒”了,老實地認真學習備考。爲加快整個進度,準備下一次在一天內連考兩科(Networking Essentials和NT WrokStation 4.0)。

        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仔細地研讀這兩科的教材,用2個星期把書看了3遍,忐忑不安地去了。

        監考老師問:“你考網絡基礎?聽過老師的輔導課嗎?”

        “沒有。”

        “這科是自適應考試。如果你答對了一題,下一題就變會變得更難,分值也變得更高;如果你答錯了,系統就會自動地降低難度,下一題就容易一些,但相應的分值也會低。聽了輔導課的很多都過不了,你這樣來考,恐怕有麻煩。”

        只能硬着頭皮上。

        答題時感覺良好,題變得越來越難,心中正竊喜,屏幕上突然出現了考試成績:635分,竟然通過了。


        後來知道,自適應考試就是這樣,一旦後臺系統認爲已經足夠判定參試者的成績,就會結束。

        但是,還沒來得及自我陶醉,就被迎頭痛擊了。下午的NT WrokStation 4.0考試沒通過,差9分。

        興味索然地回到住處,當晚就捧着教材重新開始研讀。3天后,再次參加考試,所幸順利地通過了。


        最大挫折來自於Implementing and Supproting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4.0(即IIS 4.0)這科,我考了3次才通過。

        IIS 4.0是微軟的互聯網服務器軟件,但是,在互聯網方面,我當時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而這科考試卻有實操題。第一次考試,在實操題上全軍覆沒,一分沒得(見下圖,Running Applications的實操得分爲0%)。


        頗不忿,又看了幾遍書,3天后再次去考,還是鎩羽而歸。


        這回,心下終於還是服了。實際操作沒有經驗,考試不通過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結果,這也驗證了考試的信度。

        當天就找小朱借了電腦,回到住處,立即安裝了IIS 4.0進行實操,接下來的幾天裏,自己搭建了一個Web網站,反覆演練各種配置流程和操作方法。

10天后,感覺心裏有底了,便再次去考,這回的得分還是低,但總算是通過了。


        後來,放棄了出國的打算,備考也因此而不再那麼緊迫了,但是,最終獲得證書的決心卻沒有絲毫的動搖。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備考過程中,系統地學習了微軟的產品技術,實在是受益良多。

        現在想起來,阿電是對的,他曾對我說過:“如果你想學一門技術,那就去參加相應的考試,備考過程就是全面系統學習的過程,最後,考試通過了,這門技術也就掌握了。”

        就這樣,後續的考試也就相應地延後了,直到1999年8月底,才完成了所有考試,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張IT證書。

        那時候,除了發給證書和證書卡,微軟還會給證書獲得者發給與其所獲得證書相對應的徽章、一年的TechNet訂閱光盤、用於裝TechNet光盤的CD包。

        徽章當然可以別在胸前,只是,我從來沒有見有人戴過。TechNet光盤數量衆多,定期發放,但實用的也並不多,但是,CD包則是非常實用的物件,我一直用到了現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