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入門基礎——常用命令(一)

1. 初識 Linux

Linux根據原生程度,分爲兩種:

(1)內核版本:
Linux不是一個操作系統,嚴格來講,Linux只是一個操作系統中的內核。內核是什麼?內核建立了計算機軟件與硬件之間通訊的平臺,內核提供系統服務,比如文件管理、虛擬內存、設備I/O等;
(2)發行版本:
一些組織或公司在內核版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而重新發行的版本。Linux發行版本有很多種(ubuntu和CentOS用的都很多,初學建議選擇CentOS),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Linux嚴格區分大小寫

  • 在Linux操作系統中,所有被操作系統管理的資源,例如網絡接口卡、磁盤驅動器、打印機、輸入輸出設備、普通文件或是目錄都被看作是一個文件。也就是說在LINUX系統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一切皆文件。例如:硬盤文件是 /dev/sd[a-p] 。光盤文件是 /dev/sr()。

  • Linux不根據擴展名判斷文件類型,而是根據文件的內容來判斷。所以擴展名的作用是幫助人來識別文件,對於Linux系統本身來說沒有什麼用處。

  • Linux所有的設備都必須掛載之後用戶才能使用,包括硬盤、U盤和光盤。掛載,就是將一個設備(通常是存儲設備)掛接到一個已存在的目錄上。訪問這個目錄就是訪問該存儲設備。這個類似於Windows下面的U盤,你把優盤插入電腦,會自動給他一個F盤名,想要拔出U盤時,要彈出。在Linux上這個過程得手動操作。

2. 關於VMware虛擬機網絡設置問題

我們首先說一下VMware的幾個虛擬設備

VMnet0:用於虛擬橋接網絡下的虛擬交換機
VMnet1:用於虛擬Host-Only網絡下的虛擬交換機
VMnet8:用於虛擬NAT網絡下的虛擬交換機
VMware NetworkAdepter VMnet1:Host用於與Host-Only虛擬網絡進行通信的虛擬網卡
VMware NetworkAdepter VMnet8:Host用於與NAT虛擬網絡進行通信的虛擬網卡

  這裏要強調一下,很多人經常弄混亂的地方!!!我們把虛擬機上的網卡叫做虛擬網卡。NetworkAdepter VMnet1和 NetworkAdepter VMnet8不是虛擬機上的網卡,而是當主機想和虛擬機通信時,主機虛擬出來的一個網卡,它不是虛擬機上的網卡!!!可能有點繞,多看兩遍就明白了~~

進行虛擬機網絡配置時一般有三種網絡連接方式,橋接、NAT、Host Only。

  • 橋接,是指本地物理網卡和虛擬網卡通過VMnet0虛擬交換機進行橋接,物理網卡和虛擬網卡在拓撲圖上處於同等地位,那麼物理網卡和虛擬網卡就相當於處於同一個網段,子網掩碼、網關、DNS等參數都相同。(虛擬網卡既不是Adepter VMnet1也不是Adepter VMnet8,是虛擬機上的網卡。)
  • NAT模式中,主機上的VMware Network AdepterVMnet8虛擬網卡被直接連接到VMnet8虛擬交換機上與虛擬網卡進行通信。虛擬網卡和物理網卡的網絡,不在同一個網絡。但是VMwareNetwork Adepter VMnet8虛擬網卡和虛擬網卡卻在同一網絡。所以,當主機和虛擬機進行通信的時候就會調用VMwareNetwork Adepter VMnet8虛擬網卡,因爲它們都在一個網段,所以通信就不成問題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在Host-Only模式下,虛擬網絡是一個全封閉的網絡,它唯一能夠訪問的就是宿主機。其實Host-Only網絡和NAT網絡很相似,不同的地方就是Host-Only網絡沒有NAT服務,所以虛擬網絡不能連接到Internet。主機和虛擬機之間的通信是通過VMware NetworkAdepter VMnet1虛擬網卡來實現的。

3. 一些常見的目錄名

目錄名 Linux各目錄作用
/bin/ 存放系統命令的目錄,普通用戶和超級用戶都可以執行。不過放在/bin下的命令在單用戶模式下也可以執行
/sbin/ 保存和系統環境設置相關的命令,只有超級用戶可以使用這些命令進行系統環境設置,但是有些命令可以允許普通用戶查看。
/usr/bin/ 存放系統命令的目錄,普通用戶和超級用戶都可以執行。這些命令和系統啓動無關,在單用戶模式下不能執行
/usr/sbin/ 存放根文件系統不必要的系統管理命令,例如多數服務程序。只有超級用戶可以使用。
/boot/ 系統啓動目錄,保存系統啓動相關的文件,如內核文件和啓動引導程序(grub)文件等。
/dev/ 設備文件保存位置。
/etc/ 配置文件保存位置。系統內所有采用默認安裝方式(rmp安裝)的服務的配置文件全部都保存在這個目錄當中。如用戶賬戶和密碼,服務的啓動腳本,常用服務的配置文件等。
/home/ 普通用戶的家目錄。建立每個用戶時,每個用戶要有一個默認登錄位置,這個位置就是這個用戶的家目錄,所有普通用戶的家目錄就是在/home下建立一個和用戶名相同的目錄。如用戶user1的家目錄就是/home/user1
/lib/ 系統調用的函數庫保存位置
/lost+found/ 當系統意外崩潰或機器意外關機,而產生一些文件碎片放在這裏。當系統啓動的過程中fsck工具會檢查這裏,並修復已經損壞的文件系統。這個目錄只在每個分區中出現,例如:/lost+found就是根分區的備份恢復目錄,/boot/lost+found就是/boot分區的備份恢復目錄。
/media/ 掛載目錄。系統建議是用來掛載媒體設備的,例如軟盤和光盤。
/mnt/ 掛載目錄,早期Linux中只有這一個掛載目錄,並沒有細分。現在這個目錄系統建議掛載額外設備,例如U盤,移動硬盤和其他操作系統的分區。
/misc/ 掛載目錄。系統建議用來掛載NFS服務的共享目錄。
/opt/ 第三方安裝的軟件保存位置,不常用。 Linux 系統中,習慣放置在 /usr/local 目錄下
/proc/ 虛擬文件系統,該目錄中的數據並不保存到硬盤中,而是保存到內存當中。主要保存系統內核,進程,外部設備和網絡狀態等。如/proc/cpuinfo是保存CPU信息的,/proc/devices是保存設備驅動列表的,/proc/filesystems是保存文件系統列表的,/proc/net是保存網絡協議信息的
/sys/ 虛擬文件系統。和/proc目錄類似,都是保存在內存當中的,主要是保存與內核相關的信息的
/root/ 超級用戶的家目錄。普通用戶家目錄在“/home”下,超級用於家目錄直接在“/”下。
/srv/ 服務數據目錄。一些系統服務啓動之後,可以在這個目錄中保存所需要要的數據
/tmp/ 臨時目錄。系統存放臨時文件的目錄,該目錄下所有用戶都可以訪問和寫入。我們建議此目錄中不能保存重要數據,最好每次開機都把該目錄清空
/usr/ 系統軟件資源目錄。注意usr不是user的縮寫,而是“Unix Software Resource”的縮寫,所以不是存放用戶數據,而是存放系統軟件資源的目錄。系統中安裝的軟件大多保存在這裏。
/var/ 動態數據保存位置。主要保存緩存、日誌以及軟件運行所產生的文件。

服務器注意事項:

  • 服務器不允許關機(服務器一般都不在跟前,遠程機房),只能重啓
  • 重啓時應該關閉服務
  • 不要在服務器訪問高峯運行高負載命令。例如:全盤殺毒、大數據壓縮複製、備份
  • 遠程配置防火牆時不要把自己剔出服務器
  • 指定合理的密碼規範並定期更新
  • 合理分配權限
  • 定期備份重要數據和日誌

4. Linux 一些常用命令

命令格式
  命令 【-選項】【參數】 (大括號是可選的意思)
  例:ls -la /etc
說明:

  • 個別命令使用不遵循此格式
  • 當有多個選項時,可以寫在一起。
  • 簡化選項與完整選項 -a = --all

(1)目錄處理命令:ls
 命令名稱:ls
 命令英文原意:list
 命令所在路徑:/bin/ls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功能描述:顯示目錄文件
 語法: ls 選項[-ald] [文件或目錄]

  •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最初Linux隱藏文件是大多是系統文件,隱藏的意思是告訴你儘量別動它。以 “.” 開頭的文件是隱藏文件
  • -l  long長格式顯示文件詳細信息
  • -lh 列出文件詳細並以K爲單位顯示文件大小
  • -d 查看目錄屬性
  • -i 查看文件節點號

ls -l 結果說明(這個比較重要,需要細說):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第一列爲文件種類及權限。此列共有10個字符,其中第一個字符表示文件的種類。Linux常見的文件類型有:-表示是普通文件,d表示爲目錄文件,c表示爲字符設備文件,b表示爲塊設備文件,l表示軟鏈接文件。
    而緊跟其後的10個字符,可以分爲3塊,每3個字符爲一塊,表示了此文件(目錄)的所有者、所屬組及others的權限。其中,r表示read,w表示write,x表示execute,-表示無權限。
    如,上圖中的第一行,-rw-------,表示這是一個普通文件,文件的屬主有讀取和寫入的權限,文件的屬組無權限,others無權限。
  • 第二列表示硬鏈接個數(文件每增加一個硬鏈接,數字會增加1,默認從1開始,1表示無硬鏈接文件,如果是一個目錄,它的默認值應該是2。目錄是不能做硬鏈接的)。
  • 第三列爲文件(目錄)的所有者。誰創建的文件,誰就是所有者,一般情況下所有者只有一個。
  • 第四列爲文件(目錄)的所屬組。定義了一個組,授權一類用戶的相同的權限。
  • 第五列爲文件(目錄)的大小,默認單位爲字節。可以使用 ls -lh,會以K爲單位
  • 第六列爲文件(目錄)創建時間或最後一次訪問時間,順序爲月、日、時間,如果該時間離現在過久,則直接顯示年份。
  • 第七列爲文件名。

(2)目錄處理命令:mkdir
 命令英文原意:make directories
 命令所在路徑:/bin/mkdir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語法:mkdir -p [目錄名]
 功能描述:創建新目錄
      -p 遞歸創建,本身沒有的目錄下面創建目錄
範例:$ mkdir -p /tmp/Japan/boduo
   $ mkdir /tmp/Japan/longze /tmp/Japan/cangjing

(3)目錄處理命令:cd
 命令英文原意;change director
 命令所在路徑:shell內置命令
 執行權限:所又用戶
 語法:cd [目錄]
 功能描述:切換目錄
範例:$ cd /tmp/Japan/boduo 切換到指定目錄
   $ cd ... . 回到上一級目錄 (注意空格)

(4)目錄處理命令:pwd
 命令英文原意:print working directory
 命令所在路徑:/bin/pwd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語法:pwd
 功能描述:顯示當前目錄
範例:$ pwd

(5)目錄處理命令:rmdir
 命令英文原意:remove empty directories
 命令所在路徑:/bin/rmdir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語法:rmdir [目錄名]
 功能描述:刪除空目錄
範例:$ rmdir /tmp/Japan/boduo

(6)目錄/文件處理命令:cp
 命令英文原意:copy
 命令所在路徑:/bin/cp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語法:cp -rp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目錄]
      -r 複製目錄
      -p 保留文件屬性,例如保留修改時間
 功能描述:複製文件,可以同時複製多個文件,直接放在文件後面就行。也可以複製過去同時改名,改的名字就放在目標目錄後面
範例:$ cp -r /tmp/Japan/cangjing /root   含義:將目錄/tmp/Japan/cangjing複製到/root下面。
   $ cp -rp /tmp/Japan/boduo /tmp/Japan/longze /root   含義:將目錄/tmp/Japan目錄下的boduo和longze目錄複製到/root下面。

(7)目錄/文件處理命令:mv
 命令英文原意:move
 命令所在路徑:/bin/mv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語法:mv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目錄]
 功能描述:移動文件/目錄、改名

(8)目錄/文件處理命令:rm
 命令英文原意:remove
 命令所在路徑:/bin/rm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語法:rm -rf [文件或目錄]
      -r 刪除目錄
      -f 強制執行,就不會再問你是否確定刪除
 功能描述:刪除文件

5. 總結

  最近剛剛學習Linux,從一個小白開始,一點點的去接觸Linux。想把從小白開始學習Linux的路程寫在這。請大佬們多多指教,帶帶萌新~~
  最後這裏放一個Linux的Logo,這了Logo有很多的含義,你覺得最好的是哪一個呢?
  後面的學習會繼續更新,請多多關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