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商業模式嗎

李笑來《把時間當做朋友》《財富自由之路》

1,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你認真考慮過自己的商業模式嗎?

大多數人認爲“商業模式”這個概念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爲商業模式是企業纔有的東西。

  • 企業靠商業模式賺錢

  • 個人靠能力和運氣賺錢

事實上在定義財富自由的時候,已經確立了一個基本事實,所有的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在看清這個本質以後,我們就可以用下面通俗易懂的例子來定義個人商業模式了,

所謂個人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

千萬不要以爲人們都在使用相同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時間,也不要以爲教師和牙醫所運用的是同一種商業模式,更不要認爲不同商業模式之間沒有好壞之分,讓我們看看個人商業模式的基本的分類。

  • 第1種個人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 第2種個人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

  • 第3種個人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打零工的人,他們屬於那種零售自己時間的人,不僅是零售,而且可售存量有限,一天24小時,還不是全部可供銷售。這是一份時間出售一次這種個人商業模式的一個比較差的分類。

有固定工作的人相當於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去了,很多人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把一年中115個法定假日以外的日子的每天8小時一口氣打包賣出去,顯然其結果比上面那種方式好一點。

當然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都是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有些人,自己的時間出售多次,最典型的就是作者。李笑來就是利用這種個人商業模式,在32歲之前突破了成本線,邁過了財富自由的旅程碑。2003年出版的《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一年後開始有了真正的稅後收入。

創業和投資事實上就屬於那種購買他人的時間在賣出去的個人商業模式。自己創業做老闆,招聘一些人爲你做事,就是後來那些人的時間再把它賣出去。而投資人購買的本質也是時間,購買的是創業者的時間,或者說是更有能力的人的時間,再想辦法把它賣出去。

2,如何優化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一樣,基本上只能靠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取金錢,主要用來支付生活必須的費用,於是大家自然而然的運用第1種個人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抽象的看優化,第1種個人商業模式的方法大家可以提問,

  • 第一是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的售價

  • 第二是想辦法提高時間的銷售數量

最普遍的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的辦法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比如說讀一個研究生和博士。普遍來講,同等條件下,學歷越高,薪水也會越高。

在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的方法上,很多人做出了最終被證明不明智的選擇,把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與自己的時間價格掛鉤,簡單粗暴提高自己單位售價的方式,

  • 第一是磨洋工

  • 第二是喊高價

比如說收8個小時的錢,只幹兩個小時的活,就等於把自己的單位時間售價變成了原來的4倍。另一個方式是頻繁跳槽,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得更好的薪水,跳上三五次,薪水翻翻的情況也是很多的。

但是從長期,這樣做是很不明智的,其結果也很明確,你見過多少人通過磨洋工和頻繁跳槽實現財富自由的?一個都沒有。

“時間買賣市場”和“股市交易市場”有相似的地方

  • 成交價是時刻變化的

  • 成交價是買家對賣家的估值

  • 估值並不等於真實價值,它們之間會有一些差異,或高估,或低估。

  • 從長期來看,估值不會離價值太遠。

 

只盯着股市的“成交價”,就相當於只盯着生活中的薪水,而不顧真實價值,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邏輯上正確的選擇是,不過多關注價格,因爲它是“估值”,應該關注“價值”,而且是“不斷增長的價值”。於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你最好,事實上也必須,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

還有一個事實,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有認真想過:

你不斷成長的結果,就是你終將被低估--這是必然的。

原因分析,老闆開出的薪水,一般是按照人才的平均水平來開。如果按照人才的最高水平來開,那老闆不但不起成本。如果按最低成本來開,又找不到人。所以,老闆只能以人才的平均水平來開薪水。

從這個角度來說,頂尖人才都是被低估了的。當然,對於頂尖人才來說,發現“被低估”不但不會難過,而是很開心,因爲那是自己成長的證明。

終於有一天,如果能確定自己被“過分低估”,就到了“該自己獨闖一片天地”的時候了。

持續提升自己的心法:從即刻起,在給別人打工的同時爲自己打工。

仔細觀察一下人們的工作狀態,立馬就會發現區別:

  • 給老闆打工的人

  • 給自己打工的人

 

第一種是絕大多數,他們會將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老闆出多少錢掛鉤,多一分力也不願意出,下班準時就跑,估計他們上學時就是那種鈴聲響之前就把書包收拾好的同學。於是,很多老師都會認真備課,不花時間提高教課質量,用一本課件教幾十年。我不理解他們,就想他們不理解我,有時候我還被批評“你真能裝”。於是,學會了“少說話,多做事,一個人默默前行”。

第二種人絕對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他們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寧可少睡一會兒也要把事情做到極致,別人休息時間他們甚至還在工作,甚至從來不會去想“這麼努力還不漲工資,實在太不公平了”。

在給老闆打工的同時給自己打工,做每件事的時候,判斷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的好壞和高低,有兩個標準:

  • 是否對得起拿到手的薪水?

  • 是否對的起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給自己打工和給自己做事的人,自然對工作結果和質量要求更高一些。其實,每個人在這一點上都是一樣的。看看有多少人在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時候不會順手關燈就知道了,與此同時,他們其實在離開家的時候會卻不會忘記關掉家裏的燈。

這個觀點,影響了我的一生。

第二種人,其實是優化了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了兩次。

  • 出售給了老闆,換取了薪水。

  • 出售給了自己,換取了成長。

 

3,如何啓動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

寫作。

4,如何優化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其實人人都在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