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力:讓人生躍遷的力量

文/德魯伊(朗讀:微微

可能因爲閱歷和年紀的緣故,偶爾從人的言行中,可以略略判斷出性格和潛臺詞。有些年輕人遇到糾結或不清楚的狀態,偶爾會來“德叔”這討教。

“秋”近期遇到職業選擇問題,一個是創業的艱辛,一方面是行業內的高薪誠聘。創業也有一兩年了,也參加了一些行業培訓和創業孵化;自己繼續自己的創業,衣食無憂,生活愜意。

但按着佛教話講,“願力”越來越弱,離自己原始的想法差異大了些。遇到一個行業裏的老闆,老闆一直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大,於是乎誠意滿滿的想招募“秋”。

人到面臨選擇了,慾望和恐懼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秋”也不例外,拋開沉沒成本、慣性思維,我們的恐懼一定來自於機會成本和慾望的大小。一般來講,只有現實利益差異較大的時候,你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否則,你需要面對的是捨棄當下的利益,選擇一個未來的預期利益。

這個和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相似,慣性、速度、加速度,似乎很多東西都有預期,改變矢量難度很大。這也能解釋,絕大多數的人絕大多數的時間裏,都是慣性般的生存着。

“秋”到我這訴苦,大致講了些選擇可能面臨的優缺點,剩下都是對未來的恐懼和因爲轉換身份後,需要面對他人的非議。於是我說他,缺乏“渴望力”。

“渴望力?”

“對呀,渴望力!”

渴望力: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或擁有了一個夢想,除了願望之外,你的“簡化目標的能力+專注力+改變力+鈍感+激發力+止思”的綜合能力。

我們很容易擁有夢想,我們也信誓旦旦的願意爲夢想付出(我們姑且稱之爲願力),但我們無一例外的把夢想複雜化,集中不了精神,缺乏行動,認爲無需改變,對於些微的挫折神經過敏,永遠學不會如何激發自己的潛力。

我們不妨拿“秋”做個例子:

簡化目標的能力。我們擅長賦予夢想最多的涵義,似乎涵義越多,自己越有力量。這其實相當於給與夢想許多量化的指標,指標越多,你滿意度越差,你的選擇越猶豫。“秋”的短板在於沒有高層管理經驗,在創業中面對的都是格局、管理、團隊建設問題,毫無疑問一段時間的高管經歷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附加了如收入比較、自由度比較、正規化管理的壓迫感等等,只會出現選擇誤判的問題。

專注力。我們無一例外的希望能兩全其美,或是腳踩兩隻船。一方面保留一些其他的機會,一方面貌似掌握主動權。但只要注意力不集中,你必然對日常的工作有疏忽,耐受力也差了許多。我們要學會專注於當下的事情,把當下的事情當做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秋”應該專注於短板的修補,專注於複合能力的提高。忘掉現在的創業。

改變力。靜止物體要移動,首先要克服靜摩擦的問題。運動物體要改變軌跡,一樣要解決慣性問題。所有的選擇,都需要改變,沒有改變談不上選擇。我們在每一次選擇的時候,卻希望既保留過去的習慣,又產生新的變化。於是“秋”既想着自己的生活不被打亂,又充分享受新機會帶來的進步。面對任何一次選擇,你首先確認需要改變什麼,這個改變自己是否能做到。

鈍感。我們以爲每次選擇的結果一定是陽光明媚,一路坦途。但其實,每一次的選擇,期初都是一種煎熬和壓迫。沒有絲毫的獲得感,甚至一直一直的是損失感和被指摘。付出和回報的時間差,新事物造成的學習困難和損失厭惡,總是如影隨形。“秋”必須改變掉敏感的毛病,增加自己的鈍感,將敏感轉化成敏銳,才能更好的面對新的環境。

激發力。我們總在事後發現原來我們有那麼大的熱情、精力、耐受力,這個“事後發現”,是我們不能調動內在潛力的最好證據。不管是身體、大腦,你的精力和思維,潛力巨大卻被情緒和暗示所左右。學習如何激發現在的力量,是每一個人必須學習的。堅信自己可以,堅信可以迸發更大的內在力量。“秋”將自我的能力狀態一直調整在平均值上,激發力同樣成爲了關鍵。

止思。過度思考是現代人的通病,而我們最常過度的地方是,推理可能的結果和他人的思維。我們也習慣於忽視事物行進間可能的變化,和自己如何利用機會、節點在界定和推導結果。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一個人的能力體現在遇到事物的處置辦法和反應,而不是事前能否思考完備。“秋”應該利用冥想、瑜伽等止思方式,構建大腦思維的平靜和隨時反應的狀態。

“渴望力”是我一時想起的詞兒,所有的存在感、獲得感,都來自於渴望力的培育、鍛鍊和激發。同樣的,渴望力也是解決無力感、選擇綜合症的利器。

你渴望的纔是你能達成的,而你所有的力量,都來自於渴望力。

image

左岸記:我的理解,渴望力是希望能把事做好的原動力,那麼不可貪多,要有耐心,要激發自己的潛能,思知行合一,才能從容面對生活,堅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