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重磅發佈!百度率先構建AI產業版圖,佔據智能經濟時代高地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隨着對新基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各大科技服務廠商對於新技術、新行業的引航逐漸進入了總結-再發展的階段,方向愈發清晰。

6月18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百度發佈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精華版(以下簡稱《白皮書》)。一個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一個是中國AI行業的領跑企業,兩大重磅主體聯合發佈白皮書,對於中國智能經濟的發展而言意味深遠。

 

同時,作爲業內首個全方位構建智能經濟新時代版圖的白皮書,其在明確智能經濟的基本內涵與未來發展趨勢的同時,也堅定了百度向AI大生產時代跨越的決心。

事實上,不管是基於國內AI行業的發展,還是我國新基建的落實,《白皮書》的發佈都意味着國內AI應用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產業與智能的融合正在加速,智能經濟的發展會是未來市場角逐的焦點,也將是國內繼知識經濟、信息經濟之後的又一個經濟風口。

一、智能與產業:浪潮奔湧“兩新”時代

2019年百度CTO王海峯在年末演講中就提出了,“AI已經進入了大生產階段。”

以此來篤定百度對於AI發展的判斷,也是產業與智能融合趨勢的兩個表現。一是智能產業化,技術不再被束之高閣,賦能傳統設備,實現硬件終端的智能化升級是一個產業趨勢;二是產業智能化,在智能技術和智能終端的落地中,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形成新的經濟模式。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和新基建(即“兩新”)的影響之下,這個趨勢更是成爲一股不可逆轉的浪潮,不斷在應用環境和政策調控之下走向成熟。

簡單來說,新冠疫情的突然來襲,爲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AI技術被寄予厚望,成爲一線防疫的重要手段。而這也加快了智能與產業融合的進程,AI技術加速被推向實際應用場景,引發新一輪的價值角逐。

以百度AI爲例,源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技術的應用在一線不斷得以實踐。比如,百度AI測溫系統部署在清河火車站、數字北京大廈等人流密集的交通樞紐、樓宇社區及學校類公共場所,實現快速檢測體溫;百度智能外呼平臺應用於基層社區居民情況排查和通知回訪等場景,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打電話,比人工電話效率提高數百倍,等等。

可以說,新冠疫情之下的社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AI的助力,產業落地、智能加持不得不進入全新的需求階段——既要快速部署,也要價值看得見,AI大生產時代如期來臨。

其次,隨着新基建的落實,基礎設施面臨着重構、切換和遷徙。AI作爲關鍵的新興技術,在新基建的需求之下,承擔着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重要使命。

那麼,無論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客觀需要,還是新基建的主觀推動,AI技術似乎都到了必須向下沉澱、應用、落實的階段,進而綜合演化成爲一個新的經濟模式,即智能經濟。

當產業與智能走向更加緊密的融合,市場的聚焦繼續轉化新的應用價值,智能經濟在“兩新”社會之中成爲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二、智能經濟沒有邊界

當智能經濟成爲一個未來的指向標,我們重新回顧近期的發展,不難看出,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不斷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成爲這個指向標之下的趨勢。

解剖智能經濟,各方的交融也愈發顯著,在市場、產業與應用的過程中,呈現出三大基礎特徵,成爲未來發展的關鍵。

其一,融合的技術,只有核心驅動,沒有固化邊界。

事實上,儘管現在對於“智能經濟”沒有明確的概念,但是在《白皮書》的定義之下,一個有關技術融合的趨勢依舊顯而易見。

什麼是智能經濟?以人工智能(AI)爲核心驅動力,以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混合現實(MR)、量子計算、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爲支撐的經濟模式。

很顯然,在智能經濟的範疇之內,AI作爲核心驅動,糅合其他的新興技術已是常態。也就是說,在這種多元融合的應用下,智能經濟並沒有固化限制的技術邊界,非得以某項單一技術爲主。

而這展示的也正是,未來智能經濟時代的第一步交融,即技術與技術之間的融合。

對此,從百度智能雲的最新戰略裏,也能一窺技術融合的必然趨勢。在2020年百度雲智峯會上,王海峯提出:以雲計算爲基礎,以人工智能爲抓手,聚焦重要賽道。

這個在成爲百度智能雲未來的發展指南的同時,也向市場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融合的技術,在覈心驅動之下,推動產業落地的加速發展。

其二,跨界的產業,場景應用的邊界正在消融。

技術融合之後,實際推動的便是產業迭代的加快,隨着產業集羣向產業生態轉變,產業的邊界被進一步打破,產業的價值鏈繼而消解、融合。有時候,在一個場景之上,往往需要面臨着多項應用的落實,多條價值鏈的連接交融,呈現出一個產業跨界發展的狀態。

比如,百度在智能交通上提出的綜合解決方案——ACE交通引擎,以“1+2+N”爲架構的產業實踐所展示便是多項場景應用的落實和多條產業價值鏈的融合。僅以“1”所代表的一大數字底座來說,是包括小度車載OS、飛槳、百度智能雲、百度地圖在內的四元融合。

可見,通過“智能+”的方式,跨界、跨行業的融合發展正在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形態。隨着智能經濟的深入發展,在場景之上產業將繼續在生態協同的路徑上越走越遠。諸如百度這樣的頭部AI企業,也將繼續進一步打造自家的產業生態圈。

其三,廣泛的佈局,科技企業的產業邊界在持續擴張。

那麼,在百度等一類科技服務商打造自家的產業生態圈的同時,也意味着其產業邊界也將進入一個持續擴張的階段。不管是技術模塊,還是場景應用,多元落子都會是一個常態化的企業戰略。

以百度來說,其在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能家居等方面均有自家的佈局。智能交通的ACE交通引擎,以國內外第一個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領跑智能交通領域的發展;智能家居方面,小度始終佔據國內市場的頭部位置,等等。

在AI開放平臺方面,百度大腦、小度、飛槳等等也在不斷夯實成爲新型的基礎設施,持續保持對外開放,輸出百度AI的能力和資源,擴展百度的產業邊界。

不難想象,未來的智能經濟將是一個全生態的市場角逐,對於企業而言,廣泛的佈局將產業的邊界向外擴展,是迎接未來商業竟態的一個先手準備。

 

三、新基建下的智能經濟時代,不可缺位的兩個底座

對於企業而言如此,對於一個行業、一個國家而言,也需要做好智能經濟時代的先手準備。更何況,在新基建相關舉措的指導下,我們擁有更加緊迫和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如何做好新興技術的基礎建設,助力智能經濟時代的發展,在AI領域的新基建至少離不開兩個基礎底座的夯實。

首先,是人才底座。

簡單來說,智能經濟時代需要比拼的必然少不了人才的競爭。人才是基礎中的基礎,新基建最需要落實的也是人才底座的建立。也就是說,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需要承擔起人才培養、人才激勵的責任。

所以,不難理解,爲什麼百度要多次重點推出人才培養和激勵計劃。作爲國內AI頭部玩家,或許沒有任何人比之更清楚AI人才在新基建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比如,發佈針對青少年AI科普教育的“晨曦計劃”;針對開發者的PPDE計劃與“星辰計劃”開發者探索基金,助力廣大開發者參與AI產業發展等等一系列的舉措都在於將AI的人才底座夯實,將AI的基礎打牢。

其次,便是產業底座。

智能經濟時代的來臨意味着AI進入大生產階段,應用落地,產業價值都需要被市場和社會看得見。那麼,也就是說比起對技術的關注,現階段市場更加關注產業的發展和價值。

但是,對於一項新興技術而言,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具備高度的自研能力。所以,在產業的應用過程,依託於AI生態平臺作爲產業底座,賦能產業發展是AI大生產階段的一個常態,也是剛需。

對此,我們不難看出,百度在各個場景或項目所推出的AI開放平臺,即以百度大腦、小度開發者平臺、飛槳深度學習框架、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等等爲產業底座,持續對外輸出着百度AI的能力,推動其他企業能接入百度領先的技術和資源,共同發展。

那麼,對於新基建而言,實際上也正是需要夯實這兩大底座,即人才底座和產業底座——前者在於培養人才,保證未來的基礎;後者在於推動產業,確認應用的價值。

也只有夯實雙底座的建設,對於一家企業、一個行業或是一個國家而言,新基建的最底層基礎才能打牢,真正迎來智能經濟時代的發展紅利。

*此內容爲【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誌特約評論員;

5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爲“自媒體”,成爲一個行業;

7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