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诞生》笔记:人为什么喜欢怪罪别人

指责,抱怨,推卸责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想必我们都做过这样的事情。

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就不计其数,比如分手了,都是对方的错;比如和兄弟姐妹关系不好,怪罪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件发生在近期的事情,想想都可怕。我发现三岁半的女儿在碰疼的时候,总是喜欢去打桌子,打板凳,打地,打衣柜~~因为外公外婆是这么教她的,甚至还会帮着她打!

然后,女儿很不听话,遇到任何事情都爱哭,爱闹腾,我想,这和女儿受到挫折第一时间喜欢怪罪“别人”有关,不会去想这是自己的原因。

而我带孩子,我就不会由着她这样来,我会先安抚他的感受:哪里疼?来,我帮你摸摸。

是你不小心碰到桌子板凳的呀!桌子板凳它们又没有眼睛没有脚,它们怎么知道童童过来了呢?

娃不听,继续哭闹:就是桌子撞到我的!

看见我不和她站在一条线上,对我发脾气:妈妈坏!

嗯,那就继续受挫吧,等撞的桌子多了,就知道走路要长眼睛了。

生活中很多负面情绪的产生,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但当我们的自我没有形成时,就会喜欢外归因,喜欢怪罪别人,想要把自己无法掌控的感觉推出去,也不能面对是自己不够好,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全能自恋。

所以,一个人的自我没有形成,他的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会很差。那为了把这种情绪排泄出去,找个人来怪罪是大家最喜欢用的办法。

在二元关系中,一个人因为自身的原因,找了个背锅侠去怪罪怎么办?通常这种对立的双方会陷入争吵,最终分个胜负。

比如学生A总是欺负学生B,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欺负,那肯定会引起双方的打斗,毕竟没有人平白无故愿意被欺负。

很多时候无法分出对错的场合呢?需要第三方出面调解。比如孩子之间的事情,老师和家长会出面进行调解。

但是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参合别人之间的矛盾,随便和稀泥当个和事佬,差不多就行了。

这样往往也能把问题解决,可是和稀泥表面省维持了和平,但是暗地里却埋下了不负责任的种子。因为做裁判的关键是要抽离,看到双方的需求和内心真正惧怕的东西,指出来帮助他们把感受表达出来,让彼此互相看见和理解。

记得一个故事,女生在学校被男同学欺负了,然后老师叫家长,在老师办公室里,老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女孩的父亲走上前去,给那个小男孩抽了一巴掌,看你响不响。

看,这个故事的真相是,女生被欺负,男孩需要道歉,反思自己行为不对就完事来了。

但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双方都不愿意得罪,似乎要把孩子家长全部牵扯到一起,变成一锅粥,让事情越来越复杂,让大家都迷迷糊糊,不再追究,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问题其实很简单,一个自我健全的人,会对事不对人,把事情~人以及情绪分开。清晰的看见彼此的行为和情绪卡点,而不是一味的发泄情绪,或者和稀泥把事情越搞越复杂。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需要彼此看见和理解,要明白自己的立场,不要被他人带偏。毕竟该讲理的地方讲理,该讲爱的地方讲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