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对话节目有感

“在那一年,他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一位教授; 在那一年,他主动地放弃了政府机关的工作;在那一年他揹负了巨额的债务,成为了一个在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个体户;在那一年,他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成为了工厂的一位工人。”

上边是这期对话节目的开场辞。 今晚的对话节目,推出了以”民营企业的生长动力“为主题的讨论。其中请来了四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分别是来自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和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

我在三一重工开始第一份工作,读研期间又在东软集团实习了一年多时间,曾经很有幸的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见到过向文波总裁与刘积仁教授。所以观看这次节目,倍感亲切,又带着特殊的情感在里头。  还是张五常教授07年在长沙的一次演讲中,近距离感受过向总的风采。 他是很睿智的人,对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思索,他用浓浓的湘音传达出来,显得掷地有声。而刘老师则是在东软软件园散步时偶遇过。现在的他,还是显得那么儒雅,只是头发白了不少,可以想像在IT这个一日千里的领域,刘老师为东软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


在这期节目,四位民营企业的老总分别讲述他们的过去,包括过去创业的艰辛,努力不被人认可的困惑和成功时享受到的尊重与认同,以及成功后的如履薄冰。总的来说,我觉得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骄子,他们的气度,眼光、坚韧和执着成就了事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惧人言,敢于顺势而为,从而成为这个国家发展的一种动力。 而当他们面对未来的时候,却不如回顾过去那么坦然。 对节目给出的张海、王光裕等人的“反面例子”,向文波和王玉锁都对他们表现出尊重,认为他们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改革过程的问题。对于来自国企央企老大哥的竞争,他们在应对时略显底气不足。对于事关民营发展的”新36条“的落地,他们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疑虑。


上面乱弹了这些多,实际上,这期节目真正让我有印象的,就是向文波提到的一句 ”当这个国家都没有希望的时候,个人还会有什么希望“。 是的,每个时代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应在内心藏着信心。对国家社会有信心了,个人才会不断进取,从而给个人的发展带来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