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ce原理圖和PCB筆記

1、製作原理圖一般使用Orcad組件中的capture CIS,Orcad Capture CIS是Prcad組件中功能最強大的一個原理圖製作工具。

2、佈線時網絡變壓器下面做一塊死銅皮,網絡變壓器下面最好不要有走線。

3、原理圖網表輸出:Tools -> Create Netlist,更改放置網表的路徑後輸出即可。

4、開始畫PCB之前的準備:新建PCB文件、網表導入、快捷鍵設置、鼠標右鍵快捷鍵、設置疊層、設置線寬約束。

5、畫PCB的時候選擇ALLEGRO PCB中的ALLEGRO PCB Design GXL(legacy)組件。

6、新建完PCB文件之後,要先設置元件封裝庫的路徑:Setup -> User Perferences,在這個裏面設置封裝的路徑以及封裝所用的pad的路徑,選擇Paths -> Library,在這裏面需要設置兩項:padpath和psmpath,這兩項的路徑都設置爲元件封裝所在的路徑。

7、網表導入:File -> Import -> Logic,在Import logic type下面選擇Design entry CIS(Capture),在最下面選擇存放網表的路徑,然後點擊右上角的Import Cadence按鈕開始導入。

8、網表導入成功之後設置板層疊層:Setup -> Cross-section,

按照如下表格來設置疊層:

設置疊層的類型:

9、根據阻抗表設置佈線規則約束:Setup->Constraints->physical,在這裏進行線寬的設置:

注意:上圖中設置的單端走線的線寬,不含差分走線。

下面是添加過孔:

新建並設置差分對佈線規則約束:

創建並設置共面和隔層(即射頻)約束:

另外還有可能在信號平面走電源線,因此需要設置一個電源線的規則:

設置線到線以及線到焊盤、銅皮、孔的間距:

10、設置畫PCB時常用的一些快捷方式:

鼠標右擊的快捷方式設置:Tools->Utilities->Stroke Editor

快捷方式設置好之後,需要把啓用鼠標右擊快捷方式的開關打開:Setup->User preference->Ui->Input中,no_dragpopup後面的框勾選上:

鍵盤快捷方式設置:

需要把env文件放在pcbenv文件下面,正常情況下這個pcbenv文件夾是位於安裝目錄下的SPB_Data文件夾下的,如圖:

但是在我的安裝目錄Cadence下面並沒有SPB_Data這個文件夾,在整個電腦中全局搜索也沒有找到這個文件夾。當時就認爲是我安裝的有問題,之前本來是安裝好SPB16.6的,然後又使用吳川斌博客中阿里狗自動安裝了sigrity軟件,在播放購買的加密視頻的時候是不能打開allegro軟件的,當時不知道,還以爲我之前安裝的allegro有問題,就又卸載了,然後使用阿里狗重新安裝了一下,我以爲是這個阿里狗安裝問題呢。然後就把sigrity和SPB16.6全部卸載了,按照普通的方法自己安裝和破解了一次SPB16.6,安裝完成之後還是沒有SPB_Data/pcbenv/這個文件路徑,在電腦上全局搜索也沒搜出來。然後百度中發現:

於是我查看電腦環境變量中的HOME指向的路徑是:C:\Users\SIGMA\AppData\Roaming\SPB_Data\pcbenv

既然是有的,爲什麼全局搜索的時候沒有搜索出來呢,是因爲這個AppData文件夾是個隱藏的文件夾:

現在原因找到了,就是這個HOME變量指向的路徑不對,於是乾脆再卸載了,使用吳川斌博客中的阿里狗再安裝一次,這次安裝完成之後,首先查看在Cadence目錄下面有了這個SPB_Data的文件夾,但是打開看裏面是空的,於是去查看HOME的環境變量:

說明這個環境變量指向的路徑沒有問題,說明阿里狗在破解的時候已經把環境變量修改了,那麼爲什麼這個文件夾是空的呢?

是不是需要先打開一下allegro軟件之後,裏面纔會有一些東西?嘗試一下,確實是。

於是將env文件放在SPB_Data/pcbenv文件夾下,測試發現快捷鍵可以使用了。

11、如果在測距的時候只是顯示mil可以通過設置使其同時顯示mil和mm:

Setup->User Preferences->Element:

測距效果:

12、有時會出現旋轉快捷鍵不可用的情況,解決參考鏈接: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ec7a1e5cba21f1191b4e773.html

13、Skill對齊工具。

14、PCB層疊顏色設置:Display->Color/Visibility->Stack-Up

15、設置在PCB中只顯示我們需要的顏色,在命令框中輸入color,彈出舊版的顏色設置命令框,通過Display->Color/Visibility打開的顏色設置對話框是新版的。

注意:需要將上圖中的Place_Bound_Bottom也要選中。這個place bound相當於元器件的封裝外邊框(元件大小)。

16、導入PCB板框:File->import->dxf

17、設置禁止放置器件區,導入進來的邊框是放在Package Geometry層上的,這一層相當於PCB的外邊框。我們的禁止放置器件區是放置在Package Keepout層上,當然放置的時候需要選擇是放置在頂層還是底層,還是兩層都需要。

18、放置螺絲孔:讓PCB處於放置元器件的界面:

 然後去原理圖上依次點擊需要放置的螺絲孔,比如要放置3個,就依次把這3個點擊一下,然後回到PCB,在PCB上依次點擊3下,就把這3個螺絲孔放到PCB上了。

19、將螺絲孔放到PCB板框的對應位置,使用吸附功能:首先按下鍵盤上的快捷鍵m,進入移動器件的模式,點擊某個螺絲孔封裝後,這個封裝就會隨着鼠標移動,然後移動到對應的位置,在放置螺絲的那個圓上面右擊->Snap pick to ->Arc/Circle Center.

20、結構件(螺絲孔、要放在固定位置的元器件等)放置完以後,要將其鎖定,防止後續的誤操作將其移動了位置:

21、電路板倒圓角。

直接從cad倒過來的板框是一個shap,shape是不能倒圓角的,要先將其打散:

執行:Shape->Decompose Shape

接下來設置打散之後的線歸屬於哪個層:

然後選中要打散的shape。這樣shape就打散成功了,將原來的shape刪除掉。

開始倒圓角操作:Manufacture->Drafting->Fillet

設置倒圓角的直徑,一般爲3mm,118mil

然後依次單擊相交的兩條邊即可導出圓角。

圓角導完之後將打散的板框再組合爲一個shape:

執行:Shapes->Compose Shapes

選擇組合之後的shape放在哪一層

然後依次選擇哪些打散的線,也可能選一條線之後系統就自動把封閉圖形選上了。

最後將打散的線再刪除掉。

22、器件導入:

方法:首先在pcb板框旁邊建一個網格,將PCB元器件放在網格中間,每一個格點放置一個功能,根據原理圖中的頁來設置網格的行數,根據每一頁中的功能數量來設置網格的列數。

隨便選出一個來畫網格的層:

大概按照一行5個功能區的話,需要畫一條長5000mil的線。鍵盤快捷鍵e畫沒有電器屬性的走線,在命令行中輸入ix 5000是長度爲5000mil。

注意:在複製之前不能有東西處於選中狀態,一定要運行了複製命令之後再去選擇要複製的元件,否則不能修改要複製出的數量。

在change狀態下,右擊可以cut斷一條線。

建好的網格:

接下來將器件導入到對應的網格

查看器件是否已經完全導入:Display->Status

接下來查看一下總共有多少個pin:Tools->Quick Reports->Summary Drawing Report

2000個左右的pin大概需要6天把PCB做完。

23、合成Groups:可以對整個group進行操作,也可以單獨對group裏面的器件進行操作,對後面的模塊化佈局很有用。

這個功能類似於AD中將器件合成一個模塊

首先進入佈局模式:

然後把需要group的器件全部選中,右擊->add to group,會彈出給group命名的對話框,命一個名字,確認即可。這個命名對後續操作沒什麼影響,後續也不會用到這個命名,因此可以隨便命名。

24、設置PCB的自動保存功能:Setup->User Preferences

25、注意,已鎖定的部件是不能刪除的,必須要先將其解鎖之後纔可以進行刪除。

26、佈局及佈線:

(1)注意佈局的時候DCDC儘可能布在一起,保證其背面有一塊完整的銅皮,其它信號走線儘可能不要靠近DCDC,因爲DCDC中都有電感,而電感對信號的影響較大。

(2)DDR可能會影響電路板上射頻信號,估算方法爲看DDR的速度,然後乘以3,看看成完之後的頻率是否會落在射頻的受影響頻率範圍內,或者接近這個範圍。如果有可能影響到射頻,那麼就需要在DDR上面加一個屏蔽罩。

(3)對於DCDC中的反饋線,如果空間允許的話,最好將其做一個包地處理。

(4)產看某個網絡鏈接情況:

(5)通過點擊原理圖中的元件將PCB中的某些元件高亮:

首先在PCB中執行高亮的命令(或者改變顏色的命令),然後在PCB左側選中symbols,然後切換到原理圖,依次單機需要高亮的元件,點擊完回到PCB,發現已點擊的元件被高亮了。

(6)BGA封裝的器件要在其某一邊上留出3mm或者5mm的空間不能放置元器件,考慮返修使用。

(7)考慮到測試夾具的製作,最好把測試點放在PCB的一側,集中放置。

(8)架筋加屏蔽罩的方式,架筋1mm的寬度,架筋左右兩邊的器件離架筋0.4mm。

(9)DDR的拓撲方式有T拓撲和FLY-BY拓撲,兩顆DDR的話,兩個拓撲方式相差無幾,T拓撲在時序控制上更有優勢,FLY-BY拓撲在佈局上面更有優勢,它能使用一個更小的佈局空間,大概可以節省25%的佈線密度。如果DDR顆粒的數量大於2片的話推薦使用FLY-BY。在使用FLY-BY拓撲之前要先確認DDR是否支持時序補償,如果支持的話纔可以使用FLY-BY。FLY-BY拓撲經驗值,兩個DDR顆粒之間的距離5mm(最近的兩個pin之間的距離,不是元件體)比較方便走線,無論正反貼還是大於兩個。DDR顆粒和主控芯片的距離推薦大於8mm(最近的兩個pin之間的距離,不是元件體)。

(10)注意原理圖中引腳的屬性如果是power,那麼默認名稱相同的引腳會鏈接到一起。在原理圖上修改某個元件的某個引腳的屬性:首先選中該元件,右擊->Edit Part,然後在彈出的窗口中選中需要修改的引腳,右擊->Edit Properties...

(11)fanout可以將BGA的孔全部扇出:Route->Create Fanout

注意,過孔的大小要視BGA引腳的間距而定。

BGA扇出後不容易看出哪個是焊盤,哪個是扇出的孔:

需要設置一下,Setup->Design Parameters

設置完成以後,就能分清楚哪個是BGA的焊盤,哪個是扇出的過孔:

(12)設置區域規則,執行命令Setup->Constraints->Physical

新建的區域規則命名爲BGA,設置最小和最大線寬:

設置區域規則的間距:

在PCB上面添加區域規則:

(13)走DDR的地址和時鐘線的時候可能需要兩個層走線,那麼儘量讓兩個層走線數量想當,這樣繞等長的時候好繞一些。

(14)串擾耦合度在工程上一般控制在5%左右,allegro17.2中耦合度查詢工具已經從sigrity的power SI放到了allegro中,可以在allegro中直接查詢串擾耦合度。

(15)ALLegro中內層無盤過孔的設置:Setup->Unused Pads Suppression

點擊Close後可能彈出一個警告的對話框,點擊確定即可。

在ALLEGRO中關於無盤工藝還需要設置一個地方,否則走線從過孔上經過,不會報DRC錯誤:Setup->Constraints->Modes

內層無盤工藝的優勢:增大走線之間的安全間隙,增大布線的空間。

(16)設置差分對:執行命令Setup->Constraints->Physical

選中需要設置差分對的兩個網絡,右擊->Create->Differential Pair

(17)將DDR的信號線做一個分組:

右擊->Create->Net Group

(18)DDR地址信號中的復位信號不用等長,可以從地址信號分組中移開。地址信號線(DDR中除了數據線之外的所有線)中可以細分爲地址信號和控制信號,控制信號線的等長要求沒有地址信號線那麼嚴格,地址信號線的等長要求又沒有數據信號線那麼嚴格,即數據信號等長要求最嚴格,地址信號次之,控制信號再次之。

(19)將設置好的差分對賦予差分100的規格(差分的阻抗):

(20)設置3W規則:

(21)將設置好的3W規則賦予給DDR網絡:

(22)設置相對傳播延遲:

合成對應的Match Group

(23)計算線長

(24)調整差分走線,規則設置完畢,回到PCB,將差分線change到對應的寬度,然後調整位置,調整的時候如果想只是調整單根走線,可以在修線狀態下,單機某條線使其處於移動狀態,右擊->Single trace mode,這樣就可以移動單條線,再單機一下跳出移動單條線的模式。

(25)走線繞等長的時候,如果走線有跨層(過孔),需要把過孔的長度考慮進去,跨越的層數不一樣,過孔的長度也不一樣。

執行Setup->Contraints->Modes

(26)設置地址走線的規則,因爲是FLY-BY拓撲,所以設置規則相對會複雜一些,Setup->Constraints->Physical

【注意,一定要將這個刪掉。第一次設置完這個地址走線規則後,拉等長的時候發現不對,右下角不出現綠色的等長區間,檢查規則發現這個group沒有刪掉,將其刪掉之後就正常了】

會彈出一個簡單的仿真界面,當然這裏的仿真不如Sigrity,如下:

執行上圖中的Set->Constraints

【注意,這個截圖是分兩次截的,名稱可能不對應】

彈出的警告選擇“是”

將上面設置的規則適用於所有的地址線(除了那個差分對)

然後單獨設置那個差分對的規則:

(27)設置無源器件,串阻的XNet:

這裏有一個22Ω的串聯電阻,位號是R48,要先把它設置一下

點擊OK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找到電阻R48:

然後點擊Auto Setup,讓系統自動從已有模型中匹配模型:

如果系統中匹配不到,可以自己創建一個模型,點擊Create Model

在彈出對話框中:

這樣就創建完成了。

設置成功之後,回到PCB就能看到XNet

(28)回到規則管理器,繼續設置規則:

如下圖,DDR地址線的拓撲規則DDR_A0對於更改爲XNet的網絡已經不再適用了。

所以要將這個網絡的規則更改一下,

在這裏右擊->SigXplorer,彈出這個網絡的模型:

設置方法和上面相同:

然後更新到規則管理器:

將下面這一段

添加到這段中,都是U9到U47的

添加方法:

另一個需要添加到M1中,M1中是從U47傳輸到U46的

(29)接下來再去設置時鐘,即那個差分對:

打開差分對模型:

這個R47是放在末端的一個端接電阻,可以忽略不計

至此,地址線需要等長的設置完畢,如下圖,從U9到U47共26條線,從U47到U46共26條線。

方便看網絡線長,可以做個分析模型設置:

就會顯示出長度信息:

這些地方需要修整一下:

整理後:

下面這個從U47到U46的走線也要整理一下:

修改後:

至此,地址線的規則設置完畢。

(29)等長DRC的顯示開關:

(30)DDR芯片之間連接的DQ走線,即參考電壓走線,推薦使用粗的走線,而不是銅皮,使用粗走線的效果是要好於一個平面的,如果是在電源層佈一個平面的話,容易是其它平面或者網絡參考的這個平面,將其它的噪聲耦合到這個DQ平面。下面這兩根線是DDR電壓參考的線,DQ和CA,使用10mil的走線相連接。

27、對於多層板來說(6層、8層),它的電源濾波電容主要起一個平板濾波的作用,佈局的時候均勻分佈就行,沒必要必須靠近要濾波的引腳放置。電容都有它的濾波半徑。應該是在電路板上一顆電容對於周圍一定半徑內是有濾波作用的。

28、要把BGA扇出的孔,引腳和孔之間的連線,電源和地線做一下加粗處理,一般加粗到10mil。

29、主CPU阻容器件佈局的時候,先布左上四分之一,這四分之一範圍內從上往下依次放置。

30、晶振佈局走線的時候要留出一個能夠包地的空間範圍,晶振包地處理,晶振相關的地焊盤,通過過孔下主地,不和晶振包地的地相連。兩條晶振線之間串接一個阻值較大的電阻,有利於降低它的功耗。

31、使用快捷鍵8對齊後,對齊的引腳會被高亮,按j取消高亮即可。

32、鋪銅時銅皮和焊盤之間連接方式,將十字連接修改爲全連接:以前工藝的不成熟,考慮到散熱的需要,使用十字連接,現在工藝很成熟了

33、一個8-16的過孔,長時間可以通過400-500mA的電流,短時間可以過大概700mA的電流。

34、濾波電容放置的時候,最好讓電容引腳和過孔做一個對齊,這樣方便連線。

35、CPU的濾波電容等走線走完以後再放置。

37、長距離的走線最好留給比較好的層,如本例程中的Si2層。

38、在BGA下面的過孔,會要求有一個塞孔的工藝。

39、對於一些局部的電源走線,可以先用線將網絡走通,最後一步再將線換成銅皮。

40、安規方面,通過一個0歐電阻相連的兩個GND,銅皮之間的距離爲2.8mm,也就是88mil。

41、鋪銅皮的時候,按下s鍵,在對應位置畫出銅皮,然後按下d鍵,在畫好的銅皮上單機一下,讓該銅皮處於被修改的模式,然後再在這個銅皮需要連接到的網絡上單機一下,這個銅皮就會連接到對應的網絡。

42、網絡變壓器對應的所有層都要挖空。比如說要防一個4000kV的電壓,對於板材RF4的抗壓性能,可以計算出需要挖空幾層。

43、對於高電壓走線或者銅皮在電流上面最好不要留有過多餘量,比如12V點電壓走線,要求走3A的電流,但是你設計留有過多餘量,可以走5A,那麼這樣反而會對其它信號造成一定的影響。

44、電源芯片的地引腳要儘可能的多打一些進地孔,電源芯片的反饋線最好粗一些。

45、網線要用差分對來走,網絡變壓器到網口的走線一般不用控阻抗,也不用做等長(最好等長),網絡變壓器到主控芯片的修線需要控阻抗。網線是要過安規的,具體線寬要根據過多少的安規計算出來。

46、射頻線最好走曲線,不要走直線,長度不能發生在射頻波長的四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處。對於6層板,假如射頻線走在第一層,其參考的層爲第三層,但是第二層爲GND,那麼就需要把第二層在射頻線下面的區域挖空,假如射頻線寬是12mil,挖空的寬度可以爲36mil。射頻線周圍打孔的孔間距,一般要求爲波長的二十分之一的範圍內,個人習慣孔間距爲37mil。如果視頻線周圍銅皮相對較少的話,可以在線的周圍打兩排間距爲37mil的孔,錯落放置。

47、一般非機械孔周圍的避讓區爲孔徑的1.5倍左右。

48、內電層的過電流能力要比表層差一些。

49、電源儘可能使用銅皮鏈接。

50、電源網絡拉線的時候,對於一些比較分散的網絡,可以先用走線連起來,這樣就知道了大概的路徑和過層,然後再使用銅皮將這個走線替代。

51、最後放置濾波電容的時候,由於BGA下方空間有限,可以適當將地泛出的孔進行和孔。

52、電源層的分割:

(1)按下快捷鍵e,然後:

注意這個線寬,也就是間距,一般爲10/12/15mil,這個是根據壓差來的,壓差大的話就設置大一點。

(2)

走在Si3層的DDR走線,參考的是Power層,在Power層做分割的時候應該避免造成Si3層的DDR走線跨分割,跨分割走線會在誇分割的區域產生雜波,對信號造成影響。

(3)對於較窄的電源銅皮,如果中間有很多其它網絡的過孔,這些過孔會將這個電源的銅皮打爛,導致其通流變得很差。

(4)對於Power層,並不需要將整個層都鋪成電源,只在比較集中的地方鋪就行,其它小網絡的電源可以通過其它層的銅皮或走線接過來,然後power層其它區域留着鋪地。

(5)一定要保證信號參考平面的完整,儘量減少信號的跨分割區域。

(6)鋪銅區域分割好以後,還要做一個禁止佈線區,

通常電源層有一個20H的原則,它是相對於它的參考層來說,比如:Si3層參考的是Power層,Si3層的走線間隔是4mil,那麼Power層就需要相對板框內縮80mil。這個內縮的量有點大,通常我們做電源層切割的時候,不會把整個Power層都作爲電源層,而是會把最外面這一層作爲GND,作爲GND的話只需要內縮20mil就行:

然後再來切割銅皮:

鋪完以後的:

後續如果需要調整某部分的銅皮,只要調整Anti Etch層上的走線即可,調整再將上面步驟操作一下,銅皮就更新了。

53、在設置規則的時候,從一開始就應該將電源的規則設置好。

54、長距離的平行走線是最容易發生串擾的。

55、像下圖這種情況,如果是速率更高的信號,會考慮將反焊盤挖去一部分,讓走線出來就有參考,當然DDR的速率不高,不用這樣處理。一個20mil的反焊盤影響的諧振大概在15G左右。

56、USB3.0走線有必要做一個包地處理。

57、最後將各層的線推一推,儘可能留出大的地方來鋪地。

58、鋪銅的時候,BGA區域儘可能不要把銅鋪進去,如果把銅鋪進去的話會導致它散熱很快,導致焊接的時候出現虛焊等問題,讓BGA的地通過fan out的孔和地鏈接。

59、在頂層,鋪地的GND銅皮不要和晶振包地的銅皮鏈接在一起。

60、安規上要求,GND_Earth和GND銅皮的距離爲88mil。

61、鋪銅的原則,只包GND,不包其它的網絡,包GND引腳周圍儘可能大的空閒空間。

62、

63、調整銅皮的明暗程度:

64、通過焊盤往銅皮上打GND孔的時候,可以使用12mil的線連接焊盤和孔。

65、晶振的GND要用一個單獨的孔下主地。

66、DCDC接地如果過孔少了會出問題。

67、補地孔主要是補濾波電容和一些功耗比較大的地方,一些走線的旁邊平行走線打一些地孔。

68、ESD器件的GND引腳雖然接到了地的銅皮上,但是在引腳旁邊也要打一個過孔接到主地上,讓浪湧能夠迅速的被主地吸收。

69、差分走線在換層的地方,要在周圍加一些過孔,即迴流過孔。

70、儘量保證每個GND引腳旁邊有一個過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