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筆記

--------------------------------參與感篇--------------------------------

        互聯網思維就是口碑爲王

        雷軍講過創業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選個大市場,組建最優秀的團隊和拿到花不完的錢

        小米和金山兩者不一樣的是:

                1.小米在創業早期就拿到了足夠多的錢。

                2.創辦小米,雷總要求我們只專注於一點:口碑。

        2008年,雷軍提出了“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和極致是產品目標;快,是行動準則;而口碑,則是整個互聯網思維的核心。互聯網思維就是口碑爲王,因爲今天用戶主要以口碑來選擇產品。口碑的本質是用戶思維,就是讓用戶有參與感。谷歌深諳這個道理:一切以用戶爲中心,其他一切紛至沓來。如gmail就完全依賴於口碑。

        口碑爲王的背後,面臨的信息傳播發生了一下三個重要轉變:

                1.信息從不對稱轉變爲對稱

                2.信息傳播速度爆增,影響範圍空前擴大。

                3.互聯網信息是去中心化的傳播,通過社會化媒體。

        每個普通人都是信息節點,都有可能成爲意見領袖。

        口碑傳播類似動力系統有三個核心,內部稱爲口碑的鐵三角:發動機,加速器,關係鏈

                1.發動機:產品。好產品是口碑的發動機是所有基礎的基礎。

                2.加速器:社會化媒體

                3.關係鏈:用戶關係

        MIUI的三個口碑節點:

                1.快:使用更流暢

                2.好看

                3.開放:允許用戶重新編譯MIUI系統

        社交網絡的建立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信息的流動是信任的傳遞。企業建立的用戶關係信任度越高,口碑傳播越廣。做企業就像做人一樣,朋友纔會真心爲你去傳播。維護你的口碑,朋友是信任度最強的用戶關係。

        小米的用戶關係指導思想就是---和用戶做朋友!和用戶做朋友這個觀念轉變,是因爲今天不是單純賣產品的時代,而是賣參與感。

        消費者選擇商品的決策心理在這幾十年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用戶購買一件商品,從最早的功能式消費,到後來的品牌式消費,到近年流行起來的體驗式消費,而小米發現正參與其中的是全新的“參與式消費”。

        讓用戶參與,能滿足年輕人“在場介入”的心理需求,抒發“影響世界”的熱情。如著名的B站,bilibili.tv的彈幕。

        構建參與感,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總結的三個戰略和三個戰術,內部稱爲參與感三三法則:

        三個戰略:做爆品(產品戰略),做粉絲(用戶戰略),做自媒體(內容戰略)

        三個戰術:開放參與節點(開放的節點應該是基於功能需要,是剛需,參與的人越多)

        設計互動方式(互動建議遵循“簡單,獲益,有趣和真實的設計思路,互動方式要像做產品一樣持續改進”)

        擴散口碑事件(先篩選出第一批對產品最大的認同者,小範圍發酵參與感,把基於互動產生的內容做成話題做成可傳播性時間,讓口碑產生裂變,影響更多人蔘與,同時放大已參與的成就感。)


--------------------------------產品篇--------------------------------

        用戶模式大於一切工程模式。爲了讓用戶深入參與到產品研發過程中,小米設計了橙色星期五的互聯網開發模式,核心是MIUI團隊在論壇和用戶互動,系統每週更新。

        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如危機百科,就是這種模式的產物。在這種模式下,用戶不僅使用產品,還擁有產品。

        《長尾理論》裏說:過去,專業者和業餘者之間永遠存在一道界線,但在未來,將兩者分開來談也許會變得越來越難。

        優先處理浮出水面的需求。內部面對產品需求有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定義。

        長期開發方向,雷軍每一兩個月會和團隊溝通約定。中期和短期基本就是在和用戶的互動中碎片化產生的,這個過程也會反過來修正已設定的長期目標。

        處理碎片化的需求,方法有三個:

                1.先處理浮出水面的需求

                2.第一時間公示需求改進計劃

                3.團隊結構也“碎片化”

        用戶體驗的核心是爲誰設計。 用戶體驗就是,好用好看,但是爲誰設計是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用戶體驗的三個“漸進式命題”:確定爲誰設計,好用,好看

        爲誰設計,很多人都可能忽略,但這是用戶體驗設計的原點,在它確定之後,設計座標系統才能明確下來;而如果沒有它,就無法正確定位產品好用,好看的努力方向,產品設計就會很蒼白,因爲不同用戶羣體的需求可謂千差萬別。

        在好用,好看之間,好用永遠都是第一位。小米的原則是“保證好用,努力好看”。

        好看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個性漂亮,第二個階段是形成風格化,是好看的進化。讓設計變得系統,獨特而優雅。

        無印良品的設計總監原研哉說過:設計的原點不是產品,而是人--創造出用着順手的東西,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並由此感受到生活的喜悅。

        爲誰設計不僅要在設計執行中考慮,在項目管理產品決策層也尤爲重要,它能幫你找到節奏感,哪些功能做,哪些功能不做,定義輕重緩急。

        活動產品化,產品活動化。把活動當作產品來設計和運營,持續優化。產品活動化,指做產品要運用運營思維,把一些活動的環節植入設計成爲產品的功能

        如何把產品做到極致:極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瘋,就是敢於改,改,改,再改,改。

        產品第二,團隊第一.

        創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團隊,其次纔是產品,有好的團隊纔有可能做出好產品

        小米成立第一年,雷軍花了絕大多數時間做的事情就是找人!主要是因爲想找的人才要最專業,也要最合適。最專業,就是行業經驗和專業能力。尤其是招聘工程師,一個靠譜的工程師不是頂10個,可能是100個。最合適,則是他要有創業心態,對所做的事情要極其喜歡。員工有創業心態就會自我燃燒,就會有更高的主動性,這樣就不需要設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KPI考覈什麼的。喬布斯的一句話:我過去常常認爲一個出色的人才能頂兩名員工,現在我認爲能頂50名。我大約把四分之一的時間用於招募人才。

        讓用戶來激勵團隊

        創業心態有時更通俗地說就是熱愛,如何持續激發團隊的熱愛。首先:讓員工成爲粉絲,其次讓員工的朋友也成爲用戶,最後,要和用戶做朋友。做出有愛的產品,用戶就會回報予愛。用戶的愛會持續激勵團隊。


--------------------------------品牌篇--------------------------------

        不是劈開腦海,而是潛入大腦

        我是誰?這是品牌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關乎定位。互聯網時代,定位在操作方法中,和以前一樣講究用戶羣聚焦和傳播信息簡化,但是有兩個重要變化:

                1.以前是競品思維,現在是產品思維;

                2.以前劈開腦海,現在是潛入大腦

        競品思維在前期分析可以使用,但是做產品過程中是很忌諱的,變成只關注對手而不是用戶。

        潛入腦海則是口碑推薦,讓用戶參與進來。

        先做忠誠度再做知名度:小米做品牌的路徑:一開始只專注忠誠度,通過口碑傳播不斷強化這一過程,到了足夠的量級後,我們才投入去做知名度。對於一個品牌,知名度以爲着能讓用戶聽見,美譽度意味着走到用戶身邊,而忠誠度則代表已在用戶心理。所謂粉絲文化就是看你的品牌有多少忠誠的用戶。

        粉絲效應讓豬也能飛:颱風口上,豬也能飛--雷軍對順勢而爲的形象調侃,他極爲推崇“順勢”的做事理念。粉絲效應都是從一個小組羣開始的。大家因爲某個共同興趣而聚在一起。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未來將分化出無數的興趣族羣。

        粉絲效應不可設計,但可因勢利導,給予他們更多可參與的互動方式。

        每個用戶都是明星

        "爆米花"活動不是路演,不做產品體驗,也不做廣告,就是和大家一起玩,是用戶展示自己和認識新朋友的舞臺。"爆米花"全程都讓用戶參與。論壇投票選出在那個城市舉辦,現場的用戶表演節目,表演者提前在論壇海選出來,佈置現場也有米粉志願者參與等等。

        參與感的定點就是“成爲明星”

        小米和很多傳統品牌最大的不同:小米和用戶一起玩,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是什麼時候,我們都在想,怎樣讓用戶參與進來,讓他們和小米官方團隊一起,成爲產品改進,品牌傳播的大明星。

        做品牌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創業第一步是確定產品是什麼,要解決什麼樣痛點。第二步纔會思考公司名字,域名,品牌宣言和吉祥物等。好的公司名字不容易,小米的主要考慮:

                1.中文名要易記易傳播

                2.配套的頂級域名可獲得

                3.商標可註冊

                4.便於國際化推廣

                5.生活中早已熟悉,本身帶有色彩感和富有情緒。

        創業的產品能夠成功的前提是先撓自己的癢處。如果自己都不能真心滿意,又如何去打動用戶。真正在業內能做到顛覆,極致的公司往往都於此相通。

        吉祥物是品牌更感性的展示。並非所有品牌都需要吉祥物,但對於大衆品牌而言,它是更爲具象的企業性格和情懷的流露,能用更具柔性的姿態與用戶進行情感交流。

        基礎素材是傳播的生命線:小米營銷是口碑傳播,口碑本源是產品。所以基於產品的賣點和如何表達賣點的素材是傳播的生命線。

        四兩撥千斤的傳播技巧:做品牌傳播,要少花錢辦大事。就是要善用巧勁,四兩撥千斤--就是要有幽默感,用於自嘲,甚至自黑。

        辦一場劇場式的發佈會:首先,有“點”才做發佈會。新品發佈,事件必須是有熱點是基本的決策思維。第二,發佈會最重要的元素是產品本身,只需把產品本身的素材如演示文稿,視頻等做好,保證講清楚就好了。如今,我們追求做有“沉浸感”的劇場式發佈會。

        1.做沉浸式的發佈會,現場佈置越簡潔越好

        2.現場座椅應該一直,畢竟大家是來聽產品介紹的,不是來擺譜的。

        3.發佈會時長不要超過90分鐘,因爲這是聽衆疲勞感的闕值。

        4.場內要簡潔幹練,元素集中。場外則可以多一些豐富的互動設計,讓來的早的用戶可以玩。

        5.發佈會的核心是產品,關鍵表現方式是演示文稿。

        如今是讀圖時代,一場發佈會下來往往就是傳播幾張圖。所以發佈會最花時間的是演示文稿的準備,追求的海報級的演示文稿,要求每一張都清晰易讀並有足夠張力。發佈會上新產品是唯一的明星,產品有料才能獲大聲量的傳播。有的發佈會搞一堆不是產品的點,比如請某明星登場,搞一些高大上的模特,抽獎,都是錯的。

        用互聯網思維做電視廣告

        這也是小米一直堅持不請明星,不找代言的原因。因爲小米的產品就是明星,小米的用戶就是明星,小米的態度就是明星。用戶喜歡小米的產品,團隊,精神才選擇小米,這纔是小米想要的。在品牌基調傳播中,正能量仍然是重要的選擇。

        總結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做電視廣告的3個建議“

        1.要全網互動,把電視廣告本身當產品的二次傳播。

        2.偶爾到電視上做廣告,信息越簡單越好,儘量做品牌而不是功能廣告;

        3.電視資源段選擇上,選最大平臺集中爆破。

        所謂沉浸,就是產品夠分量,內容夠清晰,氣場夠集中,讓與會者進入那種完全投入的“超臨場感”中。

        搶首發,上頭條:做產品,噱頭成不了賣點;做市場,段子也成不了頭條。

        產品和營銷的關係,是1和0的關係。你的包裝,你的海報,你的營銷,你的推廣,都是跟產品這個1後面的0.如果沒有好產品,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而如果產品給力,哪怕營銷做的差一點,也不會太難看。

        互聯網公關要練不生氣功:互聯網是注意力經濟,一個品牌和事件的關注度,一定要有碰撞,有矛盾,有張力才起得來。所以,傳播途中有不同的聲音不但正常,還可能是好事。在其中因勢利導,抓主流就可以了。一件傳播時間中,如果有七成是正面聲音就很好了,剩下三成負面的其實無所謂。在所謂負面聲音中,要過濾分揀,吐槽,誤解或有明確商業目的抹黑,都要區別對待。

        1.如果是有明確商業目的,有預謀,成規模的攻擊,就必須第一時間警覺,敢於果斷亮劍。我們從不惹事,但絕不怕事。

        2.對產品或服務的吐槽,要快速反應,能解決的以最快的速度,最大投入第一時間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就要果斷道歉及善後。

        3.對於那些誤解,只要不傷筋動骨,在策略層面大可閉眼不管,互聯網傳播太快,這些誤解很快就會被新的信息覆蓋掉。

        4.對於有代表性,規模出現的誤解,我們則要兩處底褲,進行系統性解決。

        有些品牌公關事件,偶爾也要講究娛樂精神,娛樂不僅可以表達態度,還能扭轉戰局。不裝不端有點二,放鬆點,娛樂點,能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在新媒體平臺時代,這可能是更好,更有利的公關傳播方式。


--------------------------------新媒體篇--------------------------------

        如何邁出新營銷的第一步?:建議是:新營銷第一步,讓第一的公司成爲自媒體。在參與感三三法則裏,做自媒體是公司要堅持的內容戰略,也是品牌戰略。小米的銷售渠道只有兩個,一個是小米網電商,一個是運營商。電商銷售佔70%,運營商30%。傳統思路是做好媒介渠道,現在是做好內容。以前是找媒介,現在是媒介找你,這其中,內容是很關鍵。企業做自媒體的內容運營,要先做服務,再做營銷。企業做自媒體的內容品質最重要的是”講人話“。

        參與感三三法則,建議內容運營:有用,情感和互動。這裏的有用要求不講廢話,情感是講人話,互動則是要引導用戶擴散,引導一起玩。我們內部不僅要求讓員工成爲粉絲,甚至還嘗試讓粉絲成爲員工。企業要花精力讓自己成爲能持續提供優質內容的自媒體,同時,也應該發動用戶來產生內容。

        社會化媒體是主戰場。找什麼人來做社會化媒體,傳統企業是找營銷策劃人員來做,對於小米,要做自媒體,要做內容運營。因此,小米的社會化媒體營銷人的第一小球,不是做營銷策劃,而是做產品經理。

        小米做社會化營銷有四個核心通道:論壇,微博,微信和qq空間

        傳播屬性:微博和QQ空間都有很強的媒體屬性,傳播是一對多,很適合做事件傳播。微信基於通訊錄的好友關係,傳播是一對一的,更適合做客服平臺。我們最早做的是論壇,更多是用它來沉澱老用戶。論壇也是一對多,但是論壇的即時性沒有像微博那樣快,同時在信息編輯推薦上類似門戶,有版主的人工介入,容易沉澱信息。

        用戶關係:用戶關係越弱,信任傳遞就越弱,參與感的口碑事件擴散效果也就越弱。微信是強關係,其次是qq空間和論壇,最後是微博,尤其對於很多微博大v來說,99%的用戶都是弱關係。

        今天如何看品牌影響力?主要看百度搜索風雲榜(index.baidu.com)和淘寶排行榜(top.taobao.com),前者是市場指數,後者是銷售指數。

        微博是社會化媒體第一站

        如何用微博激發用戶的參與感?運營的方法是通過內容和活動來創造話題。

        運營微博之初,總結的3個經驗:

        1.把微博帳號當作一個網站一樣去運營

        2.把微博話題當作網站的頻道一樣去運營

        3.一定不要刷屏

        對於第一點就是投入重兵,爲微博運營配備完善的產品經理,主編和編輯,設計師以及軟件工程師。第二點則是通過運營,不斷摸索總結出來一系列經驗,每個需要長期運營的話題都配備專人運營,並且不斷總結出這些話題的不同特點。

        微博要學會借勢傳播,手機控和150g青春是造勢,炸雞啤酒則是借勢傳播。借勢傳播,在微博有很多優秀案例,比如杜蕾斯的經典一句:“薄,遲到是要出事的。”

        年輕人的qq空間

        這是一個被忽略的傳播陣地,卻是年輕人的第一傳播陣地。qzone的用戶羣體,大多數是年齡在25歲以下的。根據數據分析,qzone的用戶很喜歡上傳照片,用手機的照片比例接近70&。qzone 的運營有兩個經驗:1.qzone的產品形態和微博有些類似,有轉發傳播的屬性,很適合用來做事件營銷。但是用戶屬性不大一樣,空間的用戶比微博用戶更年輕。微博用戶大多覺得自己是意見領袖,喜歡發表觀點。而空間的用戶更喜歡點贊,單純表達他們對某一個事件“知道了”或“還不錯”的感覺。2.qzone用戶相比微博用戶來,內容裏外部鏈接的點擊率更高。案例如:紅米線上首發。

        微信的新玩法:微信的玩法不大一樣。如果把微信當營銷平臺,這就等於走入死衚衕了。基於天然的通訊好友關係,微信更適合做服務平臺。

        平臺變了,玩法也要變。做社交媒體的運營,要儘可能貼近社交媒體自身的屬性。如微博就要用有趣的內容和適當的獎勵去鼓勵用戶轉發。qzone就要用好內容去吸引用戶點贊。知乎的問答平臺,則是需要技術範的乾貨帖。

        微信的使用是和手機密不可分的,比如微信的重要功能:語音。

        進一步看刷微博和泡論壇的兩者差異:

        1.內容形式:微博的內容碎片化,論壇內容可以專題結集,比較適合深度內容傳播。比如介紹手機刷機方法,拍照技巧等教程。

        2.用戶結構:微博基本是平行結構,只有認證與否;論壇用戶關係則是金字塔結構,類似組織協會,有很強的數字成就驅動,可以突顯專業性。

        更直白比喻:微博是廣場,論壇則是俱樂部。小米做論壇的方向是用戶俱樂部,更是老用戶的家。超過2000萬用戶的論壇,如何構建用戶關係最關鍵的,應該是金字塔形,主要是讓用戶去幫助和管理用戶,官方團隊反而是在背後輔助論壇的核心用戶團隊。

        案例一:F碼就是給老用戶的特權.要讓用戶的參與感落到實處,就一定要給用戶特權。

        案例二:智勇大沖關,激發用戶好勝心

        案例三:參與感式的發佈會直播


--------------------------------服務篇--------------------------------

        人比制度更重要:在小米,客服也要忘掉KPI。我們把kpi指標只做輔助的參考,真正重要是和用戶做朋友。讓大家發自內心的去服務好用戶一切都重要。越信任他們,越是下方權限,他們越是謹慎。信任是小米文化的特色。雖然客戶服務工作並不能直接爲公司帶來收入,但是我們就當在客戶服務方面的投入是我們的市場營銷廣告費好了。我相信,我們在客戶服務方面的每一份投入,都會帶來更大的回報。

        和用戶做朋友是參與感三三法則的服務戰略,讓員工有參與感,也要讓用戶有參與感。在制度面前更重視人的因數,就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回報。

        服務是小米商業模式的信條

        小米爲什麼要死磕服務?從商業模式的設定上,小米就是把硬件產品當互聯網軟件看。而互聯網軟件就是通過海量,微利的方式盈利。賺小費的公司,還不把客人服務好,那肯定要歇菜。我們把產品,服務做的用心一點,讓用戶喜歡我們。用戶喜歡我們了,打賞我們一點小費,我們就掙這個小費就可以了。

        小米的商業模式決定了服務就是核心競爭力。

        用戶在哪就到哪做服務

        7x24小時的在線客服平臺

        微博客服運營:

        如何在微博做好客服?

        第一,我們有配套平臺,專門開發了一套對接微博的客服平臺,不然這麼多用戶,如何快速完成服務,是有困難的

        第二,不斷把響應時間優化,從一開始的30分鐘,到現在的15分鐘

        第三,強調語言環境,一定要講人話。在微博上,哪怕講點俏皮話都無所謂。因爲微博很多是私信往來,這種朋友般的待人感,應該是越真實越好。

        把服務門店做成家

        快是做好服務的根本

        標準之上的非標準化服務

        面對面服務的感覺好不好,真誠最重要。

        非標準化服務就是要“走心”。

        提倡非標準化服務的本質是小米重視人的因數超過重視制度。

        人是環境的孩子:好酒店要看廚房,好服務網點要看內庫。內庫是存放售後維修的內部備件的庫房。“人是環境的孩子”,在一個對客戶光鮮,對員工將就的環境下,服務體系的員工難免把服務當作一份不得已去完成的工作罷了。你給員工提供怎樣的辦公環境,他就會回報你怎樣的工作成果。員工從公司對自己的服務中體會到的感受。講直接反饋到員工對用戶的服務態度當中。


---------------設計篇---------------

        一劍封喉-小米設計思維的原點。具體講就是在產品策劃和畫面表達上有兩個要求:一,直接,講大白話。讓用戶一聽就明白。二是要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動用戶。我們在定義產品的賣點時,其實你需要考慮一個場景,你在那個當下會向朋友怎麼來推薦。廣告的信息輸出是需要編碼的。到消費者那裏需要解碼,然後中間會干擾和耗損,所以最有效的是編碼簡單,解碼直接,保真度最高。

        產品點分爲賣點和噱頭,賣點是用戶願意爲之掏錢的,噱頭是有意思但用戶不會爲之掏錢的。賣點定義爲兩類:一級賣點和二級賣點。一級賣點只有一個,這樣用戶才記得住。二級是輔助描述一級的。一般有兩到三個。我們始終認定,所謂營銷絕對不要講一堆空話,把最能打動用戶的話用最直接簡單的方式說出來就可以。

        圖形設計也要一劍封喉,直接可感知。產品海報,數碼產品最好的畫面是產品圖,不必要爲了賣點而做過多花哨的創意。產品圖關鍵是要體現品質,讓人看到就想擁有。確定用產品圖,用什麼角度和組合,也非常講究。海報的整個信息架構要清楚。我們的做法一般從上到下:第一句一級賣點。第二句第三句三級賣點,價格,產品圖,購買網址和公司標誌。把價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是小米的特色,因爲性價比是小米的關鍵標籤。

        沒有人喜歡塑料花,真實才打動人。做設計要有體溫,要有情感,才能打動人。

        情感化的設計有兩處可着力;一從產品定義本身就開始考慮,二是善用經典的生活場景或節日文化。

        設計要有期待感。如何讓一張海報也有參與感。國畫講究'守黑留白'。設計要留白,設計語言別太滿,意思是指要留有想像空間,要有期待感。'參與感三三法則'提到的設計參與互動的方式,留有期待感就是爲了讓用戶更方便參與進來點評。把產品的核心信息分解開來,實際上,這是設計工作中最基礎,最費腦筋的一步。留白是一種設計上的選擇,精粹,頓挫與控制,呈現的最關鍵的核心元素,以隱喻的方式或表達情懷,或展現質感,留有足夠意味的想像與期待

        現場是檢驗設計的唯一標準。什麼纔是好的設計?設計也有3w+1H,就是在哪裏(where),對誰說(who),說什麼(what),如何說(how)。一劍封喉解決的是說什麼和如何說。在哪裏說則是一個現場應用的問題。設計好不好,放到現場就知道。把設計放到場景裏:設計是放在什麼地方用,給誰看?

        一圖勝千言:今天是個讀圖時代,如果能用圖片表達,就不要用文字。一張突出鮮明的圖片勝過華麗的長篇大論。

        以下是幾個設計圖片的小竅門。

        一,簡單直接:恰如其分地表現產品最顯著的特點。一張圖最佳的狀態是多一點就干擾最重要的信息,少一點信息傳達不完整。多問“這個元素可以去掉嗎”,讓自己思考哪些元素纔是核心。

        二,可感知的情懷。

        三,適合移動設備上閱讀。每張圖片都需要考慮在手機,電腦,pad上的閱讀體驗。

        一圖勝千言,一個視頻勝千圖。

        面試設計師的一看二問三PK:一看:看ta穿什麼,就是以貌取人,看是否有範。貌指的是氣場和氣質,看看ta的穿着,往往可以體現設計師的審美能力和搭配能力,能讓你感知到他的個性和生活品質。設計師的工作是包裝和美化,能設計出好作品的,都得有意識和習慣先包裝設計好自己。二問,問ta玩什麼,問ta看什麼。問玩什麼,是判斷他是否見了足夠的好設計,工作和生活的。一個人對自身所在領域如果沒有持續的嚐鮮衝動,沒有研究和玩的熱情,我不相信他能成長爲優秀設計師。問看什麼,主要看ta是否有深度閱讀的習慣。如何判斷設計師的境界,可以問ta有沒有保持深度閱讀的習慣。深度閱讀纔可以給予系統性的知識。三PK,Pk ta做設計的作品細節去,pk ta做設計的風格穩定性。最後pk ta做設計的態度。另外,找設計師要保證成功率,具體崗位設定很關鍵。要分別找不同專長的設計師。

        設計管理三板斧:堅持戰略,死磕到底,解放團隊。執行過程中如何死磕到底。就是不停的修改,改,改,改。然後,只要還有時間,就接着改,再改。'學會解放團隊,激活更大的生產力,提供設計管理的組織保障,其核心就是讓員工對產品有愛。有玩者之心的團隊,纔會真正愛自己的產品,愛自己的用戶,這纔是解放團隊真正的核心。

        像藝術家創作般熱愛。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對所做事情的熱愛,因爲熱愛,不管事情大小,我們就會願意持續學習,持續鑽研,持續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阿黎筆記------------------------------

        亞文化是產品經理的必修課

        如何做出年輕人熱愛的產品?第一現場的參與感。變化的本質是消費需求,主流文化也來自亞文化。科技要有慰籍人心的力量未來屬於真正理解消費情緒的品牌,而品牌背後的團隊除了工程師,更應該有設計師和藝術家,他們都是對生活高感知的人羣。

        “燒”攝影器材的口碑啓示:真正的發燒友關注什麼?一言蔽之:新奇特,高精尖。在某個方面做大極致,就自然能得到發燒友的追捧。今天我們打動消費者的路徑變得非常短且扁平化了。

        企業互聯網轉型需要“爆扁爽”:1.爆,產品策略,產品結構一定要爆。2.扁,組織結構要梳理,要扁平化3.爽,團隊的激勵,就是一個爽字。


------------------------------後記------------------------------

        每一個產品,每一次創業就是一次人生,一次人生的縮影。尼采關於人生哲學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將到哪裏去?我是誰?是產品的選擇。我們要問清楚自己的產品所創造的價值是什麼。我從哪裏來?是團隊的選擇。產品來自團隊,這不是個英雄時代,我們要盡全力組建一個好團隊。我將到哪裏?是用戶的選擇。這個產品爲誰設計?這個產品首先要爲自己設計。在做產品和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是在解決這三個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