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這麼優秀的暈渲圖,原來四步就可以完成!

暈渲圖是表達地形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通過陰影和顏色漸變來展示地表的起伏變化,具有很好的立體感。SuperMap中提供的全球暈渲圖地形清晰,配色淺淡,用戶可以直接作爲底圖使用,在上面疊加其它的數據。那麼這樣的圖怎麼製作呢?下面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 數據下載與預處理

全球地形數據來源於“地理空間數據雲”網站中的SRTM DEM高程數據,地址爲http://www.gscloud.cn/。
植被數據來源於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網站,地址爲https://landcover.usgs.gov/global_climatology.php。

二 海洋地形表達

海洋是全球暈渲圖中的基礎部分,相對陸地來說關注度不高,所以,海洋部分不需要詳細展示地形細節,僅需表現海底地形起伏的整體變化,這裏我們選擇分層設色法來表達。
1 提取等值面
對全球地形數據提取等值面,等值距設爲1000米,併爲等值面設置光滑係數爲2的B樣條法進行光滑。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提取等值面

2 製作單值專題圖
對提取好的等值面製作單值專題圖,併爲不同高度值的等值面設置顏色,使得海拔由低變高表現爲由深變淺的藍色,以模擬真實的海洋顏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海洋地形展示

3 輸出影像數據集
由於等值面圖層加載較慢,可以將這個圖層輸出爲影像數據集,可以大大加快顯示效率。

三 陸地地形表達

1 裁剪陸地地形
使用陸地的面數據集裁剪出陸地地形的DEM。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裁剪陸地地形

2 生成山影數據
對陸地DEM數據進行三維暈渲圖的運算,得到山影數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生成山影數據

3 地形簡化
覆蓋到全球陸地範圍的地形表達雖然可以全面展示所有地形,但同時會導致地圖重點不明確,缺乏層次感。作爲基礎底圖的全球暈渲圖,植被、耕地與水系等部分的地形相對比較重要,關注度較高,而冰川、荒原這樣的地區地形複雜並且一般不會有專題要素的疊加,可以直接不表示。對於城鎮用地覆蓋的區域,後續可能疊加的附加要素比較密集,如路網、鐵路與POI點等,地形作爲輔助表達的底圖會干擾到這些要素的表達,也選擇不表示。使用數據更新的方法將山影數據中的雪山、荒原和城鎮用地的部分置爲空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地形簡化 (左:簡化前;右:簡化後)

4 地形疊加
將陸地山影數據疊加到海洋上邊,同時爲了避免地形爲空的地方透出底下的海洋,可以在陸地山影數據與海洋圖層間疊加一層陸地的面數據。

四 疊加植被

將植被柵格數據疊加到地形數據上邊並設置一定的透明度,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當地圖的比例尺比較小的時候,地形比較模糊,這時植被不需要設置很高的透明度,而比例尺比較大的時候植被的透明度需要比較高來更好的顯示其下的地形,這樣的效果通過對植被設置顯示比例尺來實現。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疊加植被

到這裏,全球暈渲圖就製作完成了,如果你有行政界線、河流、道路、POI點等數據,可以直接疊加進行展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暈渲圖疊加行政要素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暈渲圖疊加行政要素(細節)

是不是很優秀?那趕緊動手製作起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