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院美好作品

課程引言

混沌創新學院的同學們大家好,上節課我們看了很多藝術的案例和故事。這節課我們開啓進入到《匠心之作》這門課。

我們整個課分三個樂章:第一個樂章,是證明這個世界有且僅有一個源頭。第二樂章,探路。我們找到一條路叫臨在當下,禪和美都是源頭的特徵,也都是通往源頭的路。通過藝術拈出一句話: 通過創造一件靈魂級作品,實現自己人生的自我救贖和超越。今天我們希望把這句話回到我們人間,入世,在世間工作裏邊也踐行臨在當下,這樣的一種存在主義。

我們整個課的根基和世界觀的根基是這樣一張圖。無論是哲界、哲學,東西方的宗教,我們認爲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源頭,甚至科學、藝術、工作和人生也都可以通向這個源頭。所以整個課的結構非常簡潔,如果這個結構是成立的話,人生第一要事當然就是跟源頭連接,然後讓源頭的智慧、源頭的力量經由你流向你所做的事情,這樣你做的事情就會有品質感,可以稱之爲良質,這就是你創作世間作品的最根本的一種方法論。

1.匠心之作-產生良質

禪是連接源頭的路,通過當下,當下是時間在我們身上的對應,美也是連接源頭的路,空間在我們心裏的對應物是寂靜,越深的寂靜對應越寬闊的空間,寂靜就是無限。稻盛和夫講的一句話特別棒:“工作就是修行,如果你用超越的視野來看待工作的話,工作就是修行。”條條大路通羅馬,你要找到一條屬於你的路,有心的路就可以了。想想看,你的生活裏邊,去掉睡覺的話,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與其把它和你的生活二分,莫不如破二元對立,它就是你修行的路,這不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1.1 要做手藝人

1.1.1 手藝+臨在當下=作品

這一節我們講一個模型,匠心之作。一個手藝人如果心態想能夠達到臨在當下這種高貴的意識的話,就可以把自己做的商品、產品變成一種藝術作品。

1.1.2 手藝人與職業人的區別

我們今天更熟悉的詞彙是職業人,職業經理人。職業人和手藝人有什麼區別?我認爲最根本的區別就是這句話,古印第安巫士唐望問,“你這條路有心嗎?”用我們今天的話就是將心注入,或者換句話說,手藝人他的一是爲了那件事,而職業經理人是把那件事爲了something else這樣的一個區別。所以,今天我呼喚把這個古老的手藝人這個稱謂回到我們今天的世間。

1.2 工作中應該怎麼做:狀態比事情重要

1.2.1人要做天命所歸的事

我一直在講,人要做天命所歸的事,天命所歸的事有三個條件。第一,你喜歡,你做的事就是你喜歡的。第二,你擅長。它跟你的天賦有關,你就是比別人做得好。第三,對別人有幫助,能夠利他。

1.2.2 事不重要?

提出這個問題以後,很多人就會陷入到一個誤區裏邊去,會說我現在的事不是我喜歡,不是我擅長的,好像也沒什麼意義感,然後會說要去尋找一件我喜歡,我擅長,有意義的事情,然後我再將心注入。然後大家最焦慮的事情就是我要到哪裏去找喜歡、擅長、有意義的事。

1.2.3 狀態重要(意義+影響力)

1.2.3.1 意義來自於超越人生的

我今天想把這件事情重新來捋一下,意義不來自於你所做的事情,意義應該來自於更高的維度,或者不同的角度。最棒的意義是從源頭經由你流入你所做的事,或者說我把它講得更具象一點,連接源頭的並不是what,而是how。連接源頭的,不是你所做的事,而是你做事的方式。

1.2.3.2 我們通常認爲成功是意義

我們通常認爲意義是這件事情比別人做得快,比別人做得多,然後就顯得你很成功。比如說人家都認爲錢是KPI,如果比你錢多,我就很成功。所以通常大家認爲意義來自於成功,我成功了就有意義。

1.2.3.3 成功不是意義

錯了,成功的本質就是比較而已,而且成功是跟他人比較,而且成功比較的KPI來自於外向的,沿着時間的,是水平軸上的。成功從來都不會給你意義,標誌是你一旦獲得了成功的一點之後,會發現根本就沒有意義,你會又需要設一個目標,再去跟人家比。

其實只要在水平線上,那個意義就是虛幻的。真正的意義是垂直下來,是你做事情的那個狀態,擊穿閾值之後,從源頭流進給你的那個東西叫意義,它超越思想,超越你做的事情,甚至超越你的人生那個東西叫意義。

1.2.3.4 我們通常認爲所的事越大越有影響力

我們總想做有影響力的人,很多雜誌媒體評選年度最有影響力的人,我們也有一個誤區。我們一直以爲做的事情越大,影響力越大,這完全是誤區。

1.2.3.5 影響力不來自於做的事,而是做事狀態

影響力不是來自於所做的事情,而是來自於做事情的狀態。Being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我們從doing當中獲得的事情都不會產生意義,但是我們如何doing那個狀態,也就是being,能夠產生意義。

我覺得《新世界》裏這句話,每個字,我都同意。無論你做什麼事情,事情大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夠跟你所做的事情合一,就把你和你做的那個課題之間的二元對立打破了,就會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裏邊創造出一個覺性空間出來,就在那個小小的空間裏邊,把覺性意識給呼喚出來了。所以作者說任何與他所做的事情合一的人,就是在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只是這個世界的維度不是水平線上的,而是垂直的這樣的一個維度。這種人對其他人的影響,遠大於你做的那件事情本身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1.2.4 總結:90度革命擊穿閾值

我非常推崇90度革命。垂直的深要比水平的多重要的多,因爲那個深度是連接源頭的,就像打井,你打了一百口井,沒有任何一口井打出水就沒有任何意義。只要有一口井,你挖下去,它打出水來了,就跟源頭連接上了。你爲了打通那個閾值,這個切口要小,跟世人想的恰恰相反,越小越容易擊穿閾值

1.3 三個做事的建議

我給三個建議,也是講給我自己來聽。

1.3.1 最小切口

第一,最小切口,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

過去我們說效率革命,人們特別喜歡多線程工作,同時做很多事情。早晨起來刷牙的時候,打開一個App,同時還在那裏看微信,想一次解決很多問題,其實非常傻。如果你刷牙的時候就是刷牙,你洗臉的時候就是洗臉,然後你喫飯的時候就是喫飯,就是那個狀態,這就是禪的狀態。

有人問禪師,你開悟之前和開悟之後有什麼區別。禪師說:我開悟之前砍柴擔水,開悟之後砍柴擔水。徒弟樂了,那你還開什麼悟。老師說,我開悟之前,砍柴的時候我想着擔水,擔水的時候我想着砍柴。開悟之後,我砍柴的時候就是砍柴,我擔水的時候就是擔水。

我現在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這就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我在講課,現在講課就是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此時此刻你在聽我講課,這就是你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不要再去刷朋友圈,刷微信,聽電話,或者任何其他事情都不要做。此時此刻對你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安靜的坐在那裏聽我講課。

1.3.2 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超越時間

第二,事情本身就是目的。

我們往往做任何事情,都是for something else,但是你要反過來,讓這個事兒本身就是目的。它不是過去的延續,也不是for something else,它自己就是目的。

這件事情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王東嶽老師,他寫那本書之前不允許自己做危險的事情,生怕自己死掉以後,這本書寫不出來,寫完之後自己說,我可以自殺了,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聽到說我的命是for那件事情。

但那之前我天經地義的認爲我們做的事情是for你的,創業是爲了讓我生活更好一點,更有名一點,,一對比的話,就說明你做的那件事情本身,它是一個工具。其實你就不尊重它了,所以王東嶽對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比如我講課的時候,我就會特別尊重我的課。事情本身就是目的的時候,最後它活了,它會變成生命,它活過來以後,就會成爲你的靈魂伴侶,它會帶着你往前去走。一定要尊重你的工作,它一定反過來回報你的。

1.3.3 具象化的工作,主客合一

第三件事情,我們把它具象化一下,就像阿波研造大師教他的弟子射箭的時候,特意說了一個形象,說“它射出去了”,其實它也不是個人,也不是個形象,但是你有了這麼一個它以後,你對它有點感觸,工作也一樣, 用韻律跟它溝通,你找到它的韻律,它的韻律就是個節奏感,找到你作品的節奏感,你跟它同頻共振,這個時候那個享受的感覺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你自己一個人待着的時候,都不會孤獨,你會有一種安全感、確定感,力量感的東西出來,這個狀態非常美好,這就是手藝人的狀態,非常美好的狀態。假如我們把心態從90度革命這樣子匠心注入,甚至你視它爲一種人物的話,你跟它談戀愛的話,結果一定是好的。

1.4 這樣做事的好處-良質

1.4.1 打破時間枷鎖

《新世界》裏講這樣一句話,我讀給各位聽:“當你把所做之事或所在之處視爲人生的主要目的的時候,時間就消失了。這會賦予你極大的力量,會聯結內在目的和外在的目的,並聯結你的本體(being)和你的作爲(doing)。你所做的事就會成爲意識進入這個世界的管道。當然這個事情就會有一定的品質在其中。”

這其實是交給你打破時間禁錮的一個方式,這會賦予你極大的力量,它將連接你的本體和你的作爲。

1.4.2 連接源頭,產生良質

你所做的事情是覺性意識流進這個世界的管道,它經由你的作品流淌出來的那個感覺就會出來。這個時候,你的事情自然就會有品質在裏面去,這種品質在《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裏被稱爲良質,視爲宇宙的源頭,就是我們說的那個X,它命名爲源頭。

它說,“任何事情本身內在都有良質就是它的本體,如果你能傾聽你做的事情它內在的良質的指引,傾聽,悄悄的遵循它,心無旁騖,就會把你手裏的工作變成一種藝術。” 不是畫畫纔是藝術的,什麼都是藝術,我們幹什麼都可以是藝術。

讓大家傾聽做的工作裏邊的那個良質,那個良質本身就是本體。源頭有很多特性,其中一個特性就是美,還有特性就是好。

你工作的形態不重要,這個工作的那個狀態,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你其實是知道的,那個東西抓住它。就像柏拉圖說的,是美使事物變得美好起來。而這個美是一,是美賦予了事物以美好。這個美就是作者此處講的良質,良質的英文非常簡單,就是good。你做事情希望別人給你KPI,其實太傻了。當年柏拉圖問了這個問題,後來作者,作者繼用他的問題來問,印在那個書的封面上。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你需要問別人嗎?你自己不知道嗎?你做的那個事情裏邊就蘊含着好,一定要touch到那個好,跟那個好同頻共振,把它表達出來,事情其實相對還沒那麼重要,它是結果,那個好是因,非常之美好。

我們最重要三個詞彙叫真、善、美。善其實叫good,我認爲翻譯成好,比翻譯成善更加準確。善是倫理層面的,它是content,不屬於本體。但好是一個狀態,沒有content,它其實無法描述。什麼叫好,什麼叫壞,你的的確確很難描述。但是你問你內心深處,當你極爲寂靜的時候,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你知道的。然後呢,跟它保持在一起的狀態。就像我講課,我一定要講出藝術來,我要迭代的那個節奏要好一點。這次講完之後,我下次又知道什麼地方挪到那個地方去,這個地方挪到這個地方去,讓那個氣場順一點,我自己是知道的。你也知道,你做任何事情也知道的,找到它出來,這就是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狀態了。

1.4.3 改變自己影響別人

其實就是我說的,找到它的韻律,跟它的韻律同頻共振,然後良質就會像水波一樣盪漾開來,然後其他人也會感覺不錯,會影響其它人,他們還會盪漾開來。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你不要想去改變世界,也不要想去改變別人,你改變自己就行了,你就像一個石頭一樣,啪扔在那個水裏邊去,它就會盪漾開來。你要讓別人感受到,如果別人也覺得很美好的話,他自己也會繼續把自己投進去,如此而已。Being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各位想想這一段把自己和周圍變得更美好的狀態,人們越來越不珍惜的時候,就會有破窗效應。你把一個玻璃打碎了,結果這個地方就越來越髒。所以作者最後一段話,我特別特別喜歡。他說: “我個人的感覺,這就是世界不斷改進的方法,讓個人越來越珍惜良質,僅此而已。”

1.4.4 良質就是美好(你天生就知道什麼是美好的)

本質就是賦予你所做的事情以生命,這就是KK(凱文凱利)所說的失控,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爲,走出對你所做的事情的控制,讓它自己做主,這個時候你臨在當下,你做的事情就只有一個,等待,等待它來了的那個時刻,也就是你的作品最終能把你和源頭連上那個時刻。如果不來,完全沒問題,你的一生已經足夠美好了,美好兩個詞都是源頭的詞彙。如果它來了,如果突然有一天它會發生突變,通常跟原來所做的事情有關,但卻大很多,這個狀態就是我們所描述的使命湧現的那個狀態,使命湧現出來之後,你會接到你的生命書,說我做something big,你就做something big好了,即使做出再大的事情出來,也不要驕傲。你說不是我做的,是經由我做出來的,這個狀態就會非常美好,是一個極好的修行狀態了。

這就是我講的90度革命的那個狀態,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體會到那個味道。

1.5 兩個問題的關係

1.5.1 當下和計劃的關係

我相信大家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說教授,那你說當下是一,這跟我們在商學院裏學的那個計劃之間什麼關係?計劃、目標、管理,所謂戰略都是站在未來看今天,我定一個大目標,我衝着那個目標過去,這就是我們今天日常生活裏邊的那個主線。

臨在當下,並不是說你不做計劃。如果今天你開計劃會議,你想做計劃的時候,計劃就是你此時此刻的一。當你到執行的時候,執行就變成了一。如果你執行產生一些something new,這些something new假如跟計劃之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地方,你要調你的目標。所以你看在這個體系裏邊目標、計劃是對你此時此刻往下探的那個狀態的一種描述。目標就像你隨時設一個方向盤一樣,可以有的,但是它是由你現在來變得微調的,所以這個體系裏邊當下是一,並不是不做計劃,計劃是非常好的工具,一定要做計劃,但是當下是一。你既不會被某一個外界的KPI捆住,但同時你照樣可以看着遠方,甚至假如有一刻,看遠方那一刻就是你的一。這兩個比較起來,你要知道那個狀態是什麼。

1.5.2 當下與第二曲線的關係

1.5.2.1 第二曲線是長出來的

臨在當下,匠人精神、手藝人是否是死守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什麼關係?第二曲線是不是說第一曲線達到極限點之前要啓動第二曲線?我講的第二曲線有一個關鍵:第二曲線是從第一曲線裏邊長出來的。

在這個體系裏,它就完全長出來的。臨在當下,把當下的事情作爲一,作爲目的,尊敬它,然後它會變大,它不但會變大,甚至它會躍遷,做着做着你的大使命感出來了,它自己會啪躍遷出去,那是最美妙的第二曲線。這個時候通常跟你以前做的事情有關係,但是規模要大很多,這就是第二曲線。假如沒有這個味道,是你硬做的第二曲線的話,就會變成多元化佈局了。

1.5.2.2 找到韻律和節奏

你看這也沒有矛盾,這個狀態非常的美好,中間最關鍵的就是找到那個韻律,找到那個節奏,你跟那個韻律、那個節奏在一起。

最傻的人就是每天規定,給自己規定好日程必須要做的。比如說我一天必須讀一本書,我一天必須鍛鍊一個小時,這就是苦大仇深似的,頭懸梁錐刺股似的努力。別這樣,你今天狀態特別好,適合讀書的時候,你讀8個小時,今天狀態不好,不適合讀書,能不能到山裏去走一天,啥也不幹,我去山裏走一天,你就去走好了。有的時候你說我今天就想賴牀,那你就賴牀好了。然後你擔心說老賴牀,會意志消磨的。你放心,如果你是一個內在有勁兒的人,我告訴你,你就想做一個消磨日子的人,你都做不了。但是你天天苦大仇深似的,把自己捆在那,你不傻了。這個狀態之後,你每天都會笑,這個感覺就會非常美好。人年輕的時候老用毅力、自律那些精神來弄自己,那都跟藝術無關,那是我上半生犯的錯誤。我一生像高三一樣努力。如果有一天不看書,我都覺得是罪惡感,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很真實的罪惡感,我就完全被自己被綁架住了。因此不要被任何綁架,好美好,真是美好的那個狀態,你的生活每天就跟跳舞一樣。真正你在跟誰跳舞,是跟你的覺性跳舞。人生就是這個樣子,然後你的事業也是這個樣子,是不是徹底解決這個矛盾了,根本就沒有二元對立往前走的那個矛盾了。

1.6 90度革命的科學根據:分形

如果你是一個理性主義,你一定要讓我找科學根據,分形學能夠解釋往垂直裏邊去,“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任何一個小點,千萬不要嫌它小,再小的一個點扎進去就是整個世界。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我們過去以爲是佛祖形容某種東西,你現在來看它是真的,如我之前所說,現在人有兩大欲望把我們綁架了,一個慾望是something in the future,另外一個慾望是something more。你不是something,我今天所謂90度革命的核心就是要找到something,這something再小都無所謂。

1.6.1公式裏的對應

回到這個公式上來,我考各位一下,Z等於Z的平方加C,然後中間是一個互動符號,其實如果變成數學符號的話,它應該是Z等於Z減1的平方加C。在這個公式裏面,你能夠加到臨在,也可以找到當下。這個公式的當下是Zn,臨在就是being,它不代表任何content,當下是此時此地此世。當然其實如果究竟的話,你也知道,此世此時此地也不是當下,它是通往當下的最好一條路。然後這個地方沒有任何content,是being的狀態。永遠盯着Zn,到下一步Zn加1的時候,你就盯着Z加1就好了,然後Z加2就好了,你隨着走就行了唄,走到哪兒就是哪兒就好了。臨在呢,就是那個狀態,總是變化的,being的那個狀態,它是過程驅動,而不是目標驅動。

分形學有這樣一句話,我只知道我從哪兒來,我根本不知道我到哪裏去。分形學最後的結果你不知道的,你不知道到哪裏去的,在分形學裏邊目標不是導航儀,擊穿閾值纔是導航儀,只有擊穿閾值纔是一花一世界,它是垂直的。

如果你能夠把眼下的事情合一的話,你會創造全新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是你創造出來的,是以前沒有,是你把它創造出來的。那在這個小世界裏邊,你的那個感覺不就是造物主的感覺,不就是創造者的感覺?這個感覺多美好,你的人生開始有意義,因爲你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你給了這個世界一個獨一無二的禮物,這就是你活着的意義。喬布斯不就是這樣子?

1.7 臨在當下的創造案例

臨在當下,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我們又回到喬爺身上,喬爺深受禪的影響,他說禪會認爲生活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所以即使完美,在禪的境界裏邊沒有完美,只有追求完美。你想象看如果這個完美是一個頭,那不就又枯燥了,所以在源頭世界裏邊是無窮無盡的,無論你看任何一個跟源頭連接上的藝術家,他都會說我對那個極點的追求,我還遠沒到巔峯的那個狀態,這就是禪的精神。

喬布斯修禪就完全理解了這樣的一種精神,看着眼前沒完成的半成品,接下來新產品的設想就會自動出現在腦海裏,他的工作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他本人也一直處於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循環往復,代代相傳,在PC業立於不敗之地的最佳方法是在上一個產品達到巔峯之前,下一個產品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顛覆第一代產品。

整個過程自然而然,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上一步的必然結果,我們有沒有看到一種商業藝術家的感覺,整個過程自然而然,每一步都是上一步的必然結果。

所以,當下就是當下這一步。我只要走好當下這一步,我的未來會非常之美好,所以他接受一個日本記者的採訪,記者問他說,你認爲10年之後會怎麼樣,喬布斯說我根本不想10年以後的事情,我們大概最多計劃3年,想3年的事情,但是做眼下的事情,眼下的事情是一,把這些事做好了,下一步自然就出來了。這東西叫節奏,叫韻律。所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極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會呈現。當下是一,臨在當下的那個感覺。

2.匠人案例

2.1 李宗盛

我們的建議是我們工作當中,把你的工作當做作品,把你的身份當作一個手藝人。臨在於你的作品之上,這就是我對我們職業生涯裏邊的同學們的一個建議,手藝人,匠人精神,良質那個感覺。我們看一段小視頻。雖然是一個廣告,但是我還是非常喜歡這段視頻。

作爲一個藝術家,李宗盛把自己定義成手藝人。所以我越來越喜歡手藝人這個稱呼,我現在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講課的手藝人,我現在連公司的事情都不管了,公司的管理、運營、增長,什麼都不管。我只是講我自己的課,我就是一個講課的手藝人而已。如果能有機會作爲手藝人,假如說能創造一件世界級的作品,這可能就是我此生最大的那樣一個理想了,但它能不能來不知道,你就專注做好當下,講好每一趟課,備好每一趟課,去看書,去練習,然後去等待。如果有,就有。如果沒有,不也蠻高興的,我覺得我現在人生特別特別簡單。

2.2 小野二郎

其實第一個打動我的手藝人,是小野二郎。小野二郎作爲一個做壽司的人,成爲壽司之神,如果從事情上來講,這個事情太小了,就那麼一個小店,賺不了多少錢。就那個小店,他沒有開連鎖,他也沒有上市。

你看看日本首相和美國總統去他的店裏去喫飯,那樣的一個感覺,非常的美好。而且那個店很特別,只賣壽司。你想喝酒,除了壽司,想喫其他的零食之類的,對不起,沒有,只有壽司。切口太小,切口小到無以復加,那麼小的切口,根本訂不上。我現在一直想去,去都去不了,所以希望我就不去了,留一個美好的缺憾就在這個地方。

職人精神這是一生懸命,做一件事,一個極小的切口切進去,結果成神了,創造了它的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一個physical的世界,是一個精神性的世界。你看不是你做的事情影響他人,而是你做事情的狀態影響他人。至少影響了我,我每次看起來,我心裏都受不了,每次我自己浮躁的時候,想走偏的時候,看看這個片子,平靜一下,回來,做一個手藝人,紮根的那個狀態。

大家看看他的眼神,你覺得他跟在廟裏的一個修行者有啥區別,一點兒區別都沒有。去廟裏修行和我在做壽司修行沒有任何區別,只要臨在當下,用心捏好每一個壽司,其實就是修行,我們欣賞他的紀錄片剪成的一部分。

一個做壽司的手藝人成了藝術家,其實也是一個得到成佛的人,一個修行者,真美,人生可以過得如此之美,如此之好。壽司就是交響樂,那個美,喫他一頓飯就像欣賞一場交響樂一樣,交一份錢兩種享受,真是很好,真是美。

你聽我夢裏都在捏壽司,我還遠沒到巔峯呢。一聽就是一個跟源頭已經連上的那種狀態,無窮無盡的那個狀態。你會覺得那麼大歲數了,還在上班,還捏壽司,多累多辛苦,伺候人多辛苦,幹嘛不退休,享受好日子,這是我們常人的想法。小野二郎覺得那我就在享受,這是我最好的享受,比世界任何的財富,我到哪裏去玩,去旅遊,去休息,享受得多。

這個視頻是看小野二郎80幾歲,後來我看他另外一個視頻,那個視頻裏面小野二郎91歲了,心臟做手術,所以一變天他就容易呼吸困難,他就半退休,白天就不來工作了,只有晚上來工作,他那個手需要極度的保護。他一出門,就會把手給戴手套,保護自己的手。後來手也幹了,力氣也不大了,他就覺得是不是應該辦退休了,回到家裏享受生活。過了幾天又回來工作了,心裏想明白了,我手幹,我多粘幾次水。我手力氣不大,我多捏幾下。人生希望最後走在工作的工作臺上。(視頻)

生命和工作合二爲一了,不是說工作是爲了什麼,完全合二爲一的那種感覺,如此之美好。

所以再重複一下,不是你做的事情影響了別人,你做事情的狀態比你做事情的本身對其他人的影響大多了,事情沒有大小,只有做事的狀態而已,而對你的生命來講最重要的也不是content,而是你做事情的那個狀態影響你生命的質量,真實beautiful amazing。

其實我看了那麼多他的視頻,我對一個人,我還是非常之欽佩,就是他大兒子。你想他大兒子會不羨慕他弟弟嗎?他弟弟很早就出去創業了,開門立戶,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老大在父親底下當學徒,簡直是歲數最大的學徒了。但是我看到那個兒子看他父親的眼神,對父親的尊敬,那個溫情讓我特別的感動,我覺得美好。就是我要成全我父親,成全我父親成爲壽司之神,比我自己當一個大廚重要得多的那個感覺,全心全意,毫無怨言的那個美好的那個感覺,真是美好。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自己可以做一件靈魂級的作品,但如果你輔助別人做一件靈魂級的作品,在此過程當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話,也是非常美好的。

2.3 畫家北齋

小野二郎說希望自己臨走的時候,走在工作臺上,然後走的那一刻做出自己最美好的壽司。我看到日本另外一個大畫家北齋女兒的一個電影,她有一個鏡頭是北齋90歲的時候畫自己人生最後一幅畫,之後說了幾句話的那個狀態,跟小野二郎的狀態完全一樣。

北齋是日本歷史上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畫家,他畫了36幅富士山,應該說富士山是因爲他的36幅畫變的全世界那麼有名的。也有人說他的36幅畫可能比富士山還珍貴。請各位來欣賞北齋90歲的時候畫人生最後一幅畫。(視頻)

不知道我們90歲的時候,是否還有這樣的對美和好的追求。他6歲開始學畫,年少就成名,日本江戶時期浮世繪的代表畫家。76歲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他說我70歲之前畫的都不是,76歲的老人說自己70歲之前的畫一文不值,90歲的時候說我還不是一個真正的畫家。如果再給我5年時間,我有可能會變成一個真正的畫家。

我認爲這就是跟源頭連接的狀態,跟小野二郎一樣。源頭是圓滿ing,它是無限的無限次方,深不可測,無窮無盡,是無限、是永恆。裏邊有特別特別廣闊的空間,你怎麼走都走不到的那個感覺,完美ing是個永無止境的事情,是個ing的狀態,所以你看being是ing的那個狀態,都是跟源頭連接,或者說得到的那個狀態的描述。

老爺子芒格,最打我的就是一段75歲時的演講,85歲的時候自己把那演講重新寫成他最重要的心理學的文章。他說爲什麼自己要寫,要重改,是因爲現在比十年前知識豐富得多。75歲之後還在進步,85歲說比75歲進步大很多,這個狀態就是一個標準,完美不是一個content,是完美ing,圓滿ing的那個狀態,是美ing的狀態,是好ing的狀態,美和好都是ing的狀態。爲什麼說真理不是源頭的狀態,真理是一個content,你宣佈它是絕對不變的了。一旦你宣佈something是絕對不變的了,這一定不是源頭的狀態,道理就在這個地方,真是美好。

不是水平面上做多、做大、做快,那是結果,而是垂直線上做小、做窄、做深、做透,擊穿閾值,那是狀態。意義來自於哪裏?不是水平面上的content,而是垂直線上的how。千萬不要說我找到有意義的事情之後,我再匠心注入。錯了,你匠心注入之後,意義就出來了。意義來自於你匠心注入,而不是事情本身。這個狀態,希望我們大家一起能夠來touch一下。

3.美好作品

3.1 課程回顧

如果我們保持手藝人匠人精神,一生懸命,然後等待,等待計算閾值,就會與源頭連接。這個時候,源頭的力量和智慧將經由我流入我的作品,作品這個時候就會活了,變成一個有靈魂的美好的藝術了。那麼它將具備三大特徵,第一,你會有本體的喜悅,這個感覺真是語言難以表達,本體上的喜悅,心靈、極樂那個感覺。不是今天賣了一單,你就高興了,而是源源不斷由內而外像泉水一樣噴湧出來那個快樂我們稱爲本體的喜悅。

第二,這個時候會有靈感流淌。不是你自己用大腦、用你的思維拼命去想,頭懸梁錐刺股,而是靈感在流淌,天賦在跳舞,下筆如有神的感覺。是一種,哪怕你工作到八十歲、九十歲的時候還是靈感在流淌的狀態,而不是說我六十歲以後,我享受退休生活,那就等着死亡來到的那個狀態。很有可能在你人生後半段的時候,你會過得更精彩。

第三,是宇宙能量會流入我們所做的事情,他振動的頻率會非常之高,這個時候,他就會吸引跟他頻率一致的人跟他來同頻共振。這就是我們說如有神助,榮格說我從不相信巧合。同步性事件只是我們難以理解,他是更深的置信外在顯化的一種方式而已。

如果我們講美好作品,經由創造一些美好的作品,所以自己在這個世上的使命和交給的是那個禮物的話,我們找一個人作爲範例的話,我想大家一致會說,喬布斯。真是不好意思。我講了這麼多年喬布斯,但是真是沒辦法,又回到他身上去了。我回到他身上去就證明他身上還是個黑洞,還有很多很多的源泉,所以我們再次來次喬布斯之旅,我會分成三個小段落。

3.2 創造者喬布斯

第一個小段落創造者喬布斯。我會相信每個人的本質都是創造者,但是你自己忘了,你忘了你是創造者了,所以,一旦你突然醒悟,你就是個創造者的時候,那一刻,我們可以命名爲在商業事業或生活當中的那個開悟,所以喬布斯本人就經歷過這樣的一種開悟。(視頻)

喬布斯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突然醒悟你的本質是創造者,你可以創作出Something出來,而不是坐等在這裏面去使用別人創造的東西,他把這一刻形容爲頓悟的那一刻,創造者本性,人人都是創造者,只是你忘了。

其實他拍的最偉大的think different視頻,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爲是向偉大的創造者們致敬。那十三個人都在自己領域裏的創造者,然後跟自己創造物合一的人。我們也找到一段小視頻,喬布斯本人解釋爲什麼拍這樣一個視頻(視頻)。

喬布斯向十三個,其實就是我們今天定義的創造者來致敬。他認爲他也是創造了蘋果,蘋果裏邊的精神和那些是一致的,換句話說,他自己也是創造者。

有一句話我們想來再重新闡述一下,並不是生下來就想改變世界,你只要創造一件足夠美好的作品,這個作品自然就會改變世界,改變世界是結果,你的初心,你的發心只是創造一切美好的作品,如此而已。所以喬布斯兩次改變了世界,都是經由他創造了美好的作品,自然而然改變了世界。一個人一生當中能開創兩個時代,在商業界可以說是奇才了,雖然喬爺的肉身已經走了,但是喬爺的精神還在,我們完全可以說喬爺還活着。

你本來就是個創造者,千萬不要忘了,你的本性就是創造者。你創造美好作品不是For something eles,就是你的本性,如此而已。他能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果大到改變世界就很好,小到改變你自己的小世界也很好。

3.3 禪者喬布斯

我換一個視角來看喬布斯,禪者喬布斯。喬布斯所在的年代被稱爲叫嬉皮士的時代。我在我很多年裏,我想起嬉皮士的時代,都是否定的,我後來才明白,嬉皮士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它是對美國的精神僵化以後的一次衝擊。他提出什麼其實都不重要,只要對既有的體系進行衝擊這件事情會帶來活力,所以後期嬉皮士出了非常多的人才。

美國六七十年代,反文化、質疑、渴望掙脫傳統的桎梏、反叛歌詞、鑽研思想家的著作:鈴木大佐,印度的尤迦南達,哲學之王,置疑一切,特別是權威。勇於嘗試上路流浪、無所畏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是嬉皮士的精神。

喬布斯找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尋求自己精神的解放,最後幫他的其實是禪,他的老師是一個日本的禪師,有篇視頻非常珍貴,是他的老師來回憶當年喬布斯如何跟他來學禪的。(視頻)

這是一段蠻珍貴的視頻,喬布斯小的時候還是非常積極的探索精神啓蒙之路,18歲的時候看的那本書,Be Here Now就是臨在當下,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就開始談我們今天做的這些事情。

喬布斯就是視乙川弘文爲他的精神導師,他自己講跟乙川弘文的碰面對我意義非凡,我儘可能多的跟他呆在一起,每天都見面,每幾個月都會一起冥想。乙川弘文會指導喬布斯在精神世界和商業追求之間找到一種平衡點。禪對我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響,我曾經想去日本出家修行,但是我的老師要求我留在這,他說那裏的東西這裏都有。一方面,喬布斯希望追尋個人精神世界的領悟,另外一方面,這是一個胸懷野心,想要打造出足以改變世界的產品,這次是二元對立的。怎麼樣打破二元對立就是禪。禪是把兩個目標融爲一體,做出偉大的產品就是喬布斯的禪修方式,這個結構跟我推薦給各位的結構應該說完全一樣。創造一件美好的作品就是你和源頭的連接方式。

這是喬布斯傳記裏面的一張相片,他家裏非常簡潔,自己在那裏靜坐。我曾經見過喬布斯的一個員工,一個高管說喬布斯每次做重大決策之前,一定會靜坐45分鐘。

我一再講禪很重點的一點叫打破二元對立。通常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比如說我哪怕和我創造的作品之間都是二元對立的。我創造這個作品是爲了讓我生活更美好一點。他是爲了我,我和我的作品是二元對立的。如果禪的精神在我們生活當中體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就是你和你的作品要合一,這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不但你創造者和你創的作品合一,更難的是讓使用者和你的作品合一。後來我發現在喬布斯的作品裏邊,完美的體現了這一件事情。喬布斯所創造的所有的作品都有一個特徵,就是那個產品就是你。大家一一體會一下,這件事情太難。你把你的產品賣給你的消費者,他使用那個產品而已,喬布斯希望達到這個境界是說,你不是在使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就是你,這個產品不是爲了你,這個產品就是你。其實這句話是非常不符合邏輯的話對吧,有段視頻,我給大家來看一下哈,特別touch我。(視頻)

聽這句話:將其注入,打破二元對立。人和電腦發生化學反反應。那居然別人理解是說,這個電腦就是你。一旦你加上電腦,這兩件事情便就不可分了,電腦就變成了就是第二個你。比如我們大家現在想象一件事情,從現在開始,你不要用你的手機了,手機就是你的那個感覺,真是太奇怪了。

我們很難在另外一個產品裏看到這樣感覺, 居然把用戶和他禪合二爲一了,這完全是禪的精神在電子產品裏的體現。我們再看他怎麼定義產品: 喬布斯重返蘋果的時候,他批評蘋果的產品說,蘋果產品沒有了靈魂。這就是我們課堂上所講的,如果你注入心給你的產品,他就會變成活的,產品有靈魂。所有我每次都喜歡看喬布斯的產品觀,但問什麼樣的產品是美好的產品呢?一點硬件特徵都沒提,全都是軟性上的一些感覺。(視頻)

這個小短篇裏面最touch我的就是我經常跟大家說,今天什麼touch到你了,源頭是哪裏,就是這個小短篇。我們再做個比喻哈,回憶一下你青春年少的時候,你第一次遇到那個他,你瞬間小鹿亂撞的那個感覺就叫touch。touch講的是兩個人心和心的感受,心和心的連接。他居然對產品,硬邦邦的產品的要求是要touch用戶。這是百分之百用心注入內產品。你聽他這段描述,你一定能想象中喬布斯心裏邊就是認爲他的產品是活的那個感覺。所以我此前所講的匠心良質裏面的東西在這裏面百分之百是一個真實的體現。

3.4 藝術家喬布斯

第三,我們講藝術家喬布斯,這張圖片非常有名,他每次在他的發佈會裏邊都會有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翻譯成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

喬布斯說科技加人文,當我們看到科技加人文的時候,這個思維傾向非常像《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裏面的追蹤。我略微講幾句這本書,這個作者看到美國有個問題,就是出現了科技和人文的衝突。他說,所做的那科技產品都太醜了,人文淪落成你做出一個產品出來,把它包裝設計的好一點,大家就認爲那是美了,美就淪落爲爲一個產品來做包裝這件事,他覺得這事不對就追,他這個追蹤很漂亮,完全是簡易率第一性原理事的追蹤方式。他說技術的背後是什麼呀?是科學。所以人文的背後是什麼呢藝術就是liberal art。科學在追。今天的科學源取於哪裏?他說今天的科學全部源取於古希臘,古希臘的理性,古希臘的邏輯。也就是說這裏是一個理性思維和浪漫思維的一種衝突,然後他再去追,所謂的理性,最基礎的一個詞彙是真,藝術人文背後那個詞彙是美,於是他問出一個問題說:這個美和真誰是一,美是源頭還是真是源頭呢?

如果在古希臘的思維裏,很顯然真善美里真是一,亞里斯多德就會說真是一。如你說真是一,美就下降了,變成是對真的修飾了。作者就去追,真是令人敬佩,完全啓發了我。如果你真是一,邏輯是一,邏輯和真都是關於content,關於what,無論什麼東西what一旦定下來以後,時間一久,他就僵化了。一開始是幫助你,維護你生存的,最後都會戕害你的生存,作者說古希臘的源頭並不僅僅是亞里士多德,往前再追,追到叫智者學派,再往前追,就追到了荷馬史詩時代,追到那個時代他發現其實美是一,真不是一。

美是一種狀態,是一的狀態,一是不可描述的,一沒有文字,沒有思想,沒有定義,沒有標準。但是他做了個思想實驗,儘管美和好沒有標準,沒有定義,但其實好像那些詞語你都知道,都對它有感覺。比如說這個實驗,我描述給你聽,他在大學裏教修辭學,大家通常教修辭學是用亞里士多德那個方式,把好文章就定出標準,並且寫文章遵循語法,遵循句式,作者就覺得不對。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偉大的作家是真的遵循這個東西做出來的,就像咱們小時候寫作文,老師讓你評論中心思想是什麼,你真的找到那個作者的時候讓他自己來分析,他都回答不出來,說當時哪有什麼中心思想,我就是流淌出來的,沒人這麼寫文章,但是其實大家就是對什麼是好文章、壞文章是有感覺的。作者做了個實驗,全班四十幾個人,他讓人家讀了兩篇文章,一篇是不太好的,一篇是很好的,然後你來給打分,結果所有人都識別出哪個文章是好的。於是他就說,其實每個人心裏邊對什麼是好,什麼是美是有感覺的,你明明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有感覺,這個感覺的淵源來自於哪,追到源頭,源頭就是美,就是好。儘管你不知道跟源頭聯上,其實源頭始終是跟你連着的,所以你默默的就知道什麼是美,什麼是好,這個標準是有。於是他提出什麼是本體,你所做的任何事物不是本體,事物當中所蘊含的那個美,那個好纔是本體,它稱之爲良質,良質的英文叫good,他認爲是一種真實的實體,纔是一。所以美是一,真不是一,他有一句話叫good quality就是god,跟我們今天講的源頭就是佛,就是上帝是一樣一樣的。

再推出良質就是科學家做科學背後支撐你的那個原則,良質就是藝術背後的一個本源。換句話說無論科學還是藝術,它背後有一個共同的本源,理性背後也有一種美製成的它,理是從那個美生髮出來的,非常有意思,我也找到證據。你去問愛因斯坦,他的同事回憶說。當你給愛因斯坦一個公式,他先說這公式太醜了,他一定不是對的,愛因斯坦會把美作爲判斷公司的一個標準。另外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狄拉克,量子力學最後公式的那個擁有者說,讓一個公式美,比讓一個公式符合實驗重要的多。有一個視頻是楊振寧的演講,標題就叫美與物理學,他說物理學的淵源,就是一種神聖美、莊嚴美。那個數學的美,物理的美是真實存在實體的美,而不是我們口語裏的一個形容詞,它是真實存在的實體,整本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布斯非常喜歡《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當他提出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找了源頭的時候,他一定是受到這地方影響。換句話說,當他追問科技人文的源頭是什麼的時候,這個追問本身把喬布斯引向了源頭。我們請他本人來解釋一下。(視頻)

在《喬布斯傳》裏有這一段,他說小時候,我一直以爲自己適合人文學科,但我也喜歡電子設備,我看到寶麗來創始人一句話,說將來既擅長人文,又能駕馭科學的人很重要,於是我要成爲這樣的人,人文和科學的十字路口。高中最後兩年,他發現自己沉浸在極客的電子世界裏,又喜歡文學和創造性的嘗試。我聽很多音樂,尤其癡迷於鮑勃迪倫,閱讀科技以外的書,比如莎士比亞、柏拉圖等等。所以我們自己應該涉獵面寬一點,我們的孩子應該鼓勵他們涉獵寬一點,兩種合起來找共同的源頭纔是真正的那個源頭。

喬布斯對他的什麼叫優秀的產品經理,有一個要求叫taste,叫品位,品位就是,就是對美、對好的那個感受叫品味。喬布斯講什麼樣的產品經理是好的產品經理。(視頻)

藝術家,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他也批評微軟,最大的詞彙就是no taste,後來蓋茨自己也承認,他兩人很罕見在一起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你們想對方互相想學的什麼?蓋茨說,我是希望向喬布斯學一點taste。

孫正義有一個觀念我覺得很有趣,放在這還很應景。孫正義說,五百年以後,喬布斯會跟達芬奇相提並論,藝術家喬布斯。

這個例子我們舉了很多次,但是我還是想舉這個例子作爲本結的一個結束,就是拯救了喬布斯,也拯救了蘋果的這款產品iMac。iMac在速度和功能上沒有任何優勢,它剛出來的時候,專業的人一直覺得這個不算是什麼東西,但是事實上iMac的重大突破局真的不是技術,而是它的設計,是它的人文。在此之前,所有的電腦都是那個方方的黑黑的盒子似的東西,那東西是適合toB企業,沒有人情味。這是第一款有人情味,有美感的作品,這是第一款證明美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作品。那這件事情就對喬布斯影響很大,他就堅定的認爲設計是蘋果復甦的關鍵所在,所以整個蘋果的權力中心是他的設計中心。

每次設計中心跟製造部門打架的時候,他支持設計部門,當設計部門跟技術打架的時候,他也支持設計部門,他會把一個設計師作爲自己公司的一。換句話說,他是真的把美作爲產品的一。我先有了美的想法,無論技術、製造還是原材料,你是幫我把美這個想法實施出來的手段而已。美才是我這裏的一。

我看到這段的時候總是有感情色彩。這是那個記者寫了這樣一段話,說當喬布斯展示第二代iMac樣機的時候,他看起來就像一位驕傲的父親。他提醒我們注意,Mac外殼的邊緣,他解釋說,第一代iPad外殼是由三個塑料模具組合的,那個地方有一個細細的接縫,而新一代iMac的外殼邊緣沒有接縫,作者說我敢肯定全世界沒有第二個人會注意到這個改進,但是喬布斯侃侃而談,你看這個形容詞,就像米開朗基羅描述西斯廷教堂的穹頂繪畫一樣,那個感覺,你說他到底是個工程師還是個藝術家,對自己的工業作品當藝術去看,所以我在說什麼,你傾注什麼的心到你作品上去,它最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爲什麼我們今天一直感謝喬爺,他是用他的美改變了世界,把美變成了那樣的一個人。

這裏面我也一直喜歡講的那個故事,他以前做AppleII的時候,他一直希望裏邊的那個線路板都整整齊齊。後來他的搭檔說你這有什麼用,裏面又看不見,搭檔就不支持。後來他做這個產品的時候,繼續讓裏面做得整整齊齊的,還讓裏邊簽上那個工作室的名字,結果在這款產品裏體現出來了,因爲的外殼是透明的,就像一個透明廚房一樣,你在外面能看到裏面漂漂亮亮的東西,是一個彎曲的,他們講說,這個地方就像一個天外飛星掛了一個鼠標一樣的感覺,使得人第一次有我和他之間沒有距離、我和他之間是一體的那種感覺出來了。這個禪意那樣的一種感受就會出來,這就是創造者和創造物合一,組合一體的那個感覺出來。各位創造一件美好的作品,就是連接你和源頭最好的路。這裏面最好的範例就是喬布斯,Apple、Mac、iPod、iPhone,幾乎每個都是這樣的一個心意,所以我把它再次拈出來,想把這個形象具化一下。

創造一件美好的作品就是我們和源頭連接最美好的路,在他身上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也是一句自指性的話,這就是我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就是完成使命的那樣的想法。

最後一句話送給大家,也送給我自己: 創造一件美好的作品就是通往源頭最美好的路。

這節課結束了,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