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過瓶梅筆硯香——葉鴻平其人其畫



冬日的一個夜晚,飄了一點雪,空氣清新,與友人相約古城,喝茶聊天。古城裏一處僻靜的所在,原來是葉鴻平老師的畫室。一樓門廳很小,中空設計,東頭巧妙的設計了一個小花園,一排翠竹,將喧囂區隔,一塊咸豐款識的金磚,一株芭蕉,頓時有一種穿越的雅意,好一個賞月喝茶的佳處。樓梯間,一排古鐘磬,遠古的石頭,傳來歷史的清音,一看就知,主人是一個好古之人,一幅毛焰的大幅油畫鋪面而來,一副高約2米的人像畫,這個目前國內頂級的油畫家是葉鴻平的多年至交。走到二樓,豁然開朗,二樓是一個不小的畫廊,一幅一幅看來。他的畫與傳統的國畫不大一樣。默然相對,心領神會,覺出無上至樂。我初看喜歡,再看仍然喜歡。具體喜歡什麼,我一時也說不出。只是目光離不開看眼前的畫,秋林靜,高士閒,茅亭孤,遠山在。坐在茅亭裏的高士,閒心一片,幽靜清遠,妙不可言。






最好的東西都是平淡天真的

    葉鴻平看來,讀書寫字第一位,畫畫是“餘技”。中國的文學、醫學、音樂、舞蹈都是哲學的體現。葉鴻平的畫,很多人看不懂。“形而上者謂之神,形而下者謂之器。”畫的基本構成是筆、墨、色、水,以及由這些因素構成的技法,這是形而下的,是器。還有形而上的神,是畫家的思想意識,這就表現爲畫的意境。繪畫之“質”,就是其藝術性;繪畫之“數”,即筆量、墨量,是其技術性。神、情、氣是質,形是外殼,是數,所現之量即構成形、象。中國自古分畫爲神、妙、能三品。 何謂神品?即變化多端,高度概括,極似物象,不拘外形。何謂逸品?平淡天真,感情真實,不是有意刻畫而達物我兩忘之境界。高度概括,極似物象,不拘外形。樸質迴歸。葉鴻平喜用簡淡之筆,構圖簡略,卻常出乎意料,令人玩味不盡。平淡無奇的場景,簡略至極的線條,對於許多人的精心構置,這全是不經意的“偶得之作”。



這是一種絕美的境界。“靜”,是心界的空靈。心境愈空靈,不覺物界沉寂喧嘈。所以習靜並不必定要進空谷,也不必定學佛家靜坐參禪。在百忙中,在塵世喧嚷中,偶然丟開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驀然似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這就是忙中靜趣。你姑且閉目思索,把這幅圖畫印在腦裏,這源頭活水便是領略來的趣味。在鴻平的小天地裏,你可以聞到土地的芬芳,聽到畫眉的歡叫,感覺到風,看到人在自然裏、在宿命中。一種迴腸蕩氣的美感,這種美感是洗禮。牽引着你進入靈性世界,藝術讓你身心元氣修復。


畫即是詩

雖然說,葉先生的作品在表現圖式上隨心隨欲,不拘常法,但透過這些表象,探究其中,他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傳統文人。他的書法功底非常紮實,看似漫不經心,實爲遊刃有餘。線條延綿,氣脈貫通,外柔內剛,曲鐵盤絲,頗得雅士氣象。書法構築了他的繪畫語言,信手拈來,無法即有法。線條是書法的靈魂,同樣也是繪畫的靈魂,他的很多作品,亦字亦畫,融爲一體,這種處理方式,得益於他的書法功夫。作爲一位畫家,如果有了深厚的書法功底,他的道路就會走得很正很遠。在葉鴻平很多畫作上,都有詩詞題跋,簡單,直白,通俗。文學對於畫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學養。宋·蘇軾《東坡志林·題王維〈藍關煙雨圖〉》有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一語道破詩文與繪畫的關係。詩爲有聲畫,畫是無聲詩。二者的思維方式、意境營造都是相同的。從表層來看,畫面需要題詩,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深層來看,詩能點醒繪畫的主題,延伸作品的意境,同時,畫面將詩的意境更爲直觀地表現出來,二者相得益彰。“文人畫”講究才情、學養,注重“畫外功”。大凡有成就者,概莫能外。葉鴻平與江蘇美術館徐惠泉院長是大學同學,後來去央美深造,深厚的文學功底、廣泛的閱歷與資歷、對自然造化與故鄉的赤子之情以及他的書法造詣,共同構成的他的藝術的基石。博覽羣書,吟詩作畫,不念世俗,澄心靜氣,專心於書畫,潛心於創作。用全面的學養滋潤他的藝術,用大膽的創新去構築自己的風格,別具一格。


不經意間物我兩忘

    中國畫第一講究是氣韻,氣韻即格調,就是畫家個人內心世界,通過筆端,以繪畫方式表現出來。有藝術境界才能算藝術作品。照搬實景是自然主義。中國古代以“意”爲美作爲對美的本質與價值的界定,將中國古代的審美理想寄託於其中,這些都彰顯在葉鴻平的繪畫作品之中。“玉美有五德”(《說文解字》)“花妙在精神”(邵雍),傳達出欣賞者的感受、直覺、思想的瞬間反應,古語說得好“物以情觀,故辭必俏麗”(劉勰),以我們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事物,因此事物附帶有我們主觀的感情色彩。平淡天真,感情真實,去繁就簡。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說,鴻平作畫不囿於既成的程式,構圖奇特,自有妙處,而且,他對筆墨具有天生的敏感,看他的畫會獲得一些意外之喜。早期的作品與明朝的徐渭作品相似,很會用水用墨。每一筆下去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又有章法可尋,並不是隨意的暢快淋漓。鴻平說,他很討厭重複,每張最好都有新的感覺,是當時情緒的表達,就像花火,爆發的一瞬,過去就過去了。尤其有時候有點微微的醉意,畫起來格外爽,清醒了再想模仿當時的筆墨更加不可能的。


不單是畫畫是情感的表達

    有人說,每個人的氣質裏,都藏着他讀過的書,愛過的人,走過的路。江南自古多才子,葉鴻平經過商,兜兜轉轉,最愛的還是文學藝術,他把走過的路,行過的橋,一筆一劃,凝進血液,把自我濃郁的情感投進繪畫。在畫中,你能讀到畫家的視域、熱情和心血,感受到他的細膩妥帖。北上求學,遇到深愛的妻子,深入西方,創作中東西方文化相融。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視覺藝術,甚至其他學科的影響,畫家本人同時擅長書法,舞臺藝術、兼容幷蓄其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對創新性的東西保持着孩子般的天真,他喜歡各類藝術,那是在不同層面創作出的感人的東西,漸漸的,各門藝術都運用自如。從傳統中汲取營養,到民族文化中找尋時代的靈感,迴歸自己文化的根。往事如煙的時光背影裏,他的作品,猶如一片純淨的雲影,解當下的憂,化心中的愁,帶來心靈的洗滌。創作時,葉老師沉浸在無人打擾的寂靜中,不管外界如何,靜若盤山玉石。作畫的過程,彷彿清泉在流淌,世間天才之所以爲天才,一是有偉大的創造力,二是有優於常人的感受力,能見到一般人注意不到的細微。茶桌上一幅偌大的梅花圖,極簡,幾筆,意境深遠。猶如一條河,不管多少人曾經爲它駐足,它都只向着遠方流去。沒有哀愁,也無喜樂,是無盡永恆的空。我因這片刻的寂靜,反覆品賞,芬芳盈口,滿心餘香。我進入了更爲悠遠的文化隧道里,聽見歲月的嘩嘩聲響。你看,時間奔流,山河無恙,後會終有期。微風穿過百里林蔭,鳥雀跳躍在樹梢。春日最好的陽光照在這裏,於是長街上落滿了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