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改寫了記憶代碼,將過往經歷賦予積極的意義,從此開啓新的人生

這是一個極其平凡的故事。

她,一個來自農村的女孩,在家裏排行老大。她從小就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乖孩子以博得媽媽的讚許。但可惜無論她怎麼做,媽媽對她都只有挑剔和責備,有時候甚至因爲“犯錯”而被媽媽打罵(而她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裏)。

長大一點後,她對媽媽開始有了一些理解,因爲媽媽嫁到了一個比自己孃家要貧困得多的家庭,而且周圍的環境對這個家庭還帶有各種偏見,這讓她不得不拼命努力。

但畢竟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性格塑造十分重要。而她小時候因爲受到的都是媽媽對她的責備和苛刻,因此她的性格里有着深深的自卑。長大後的她一邊要理解媽媽,一邊卻又走不出自己的性格缺陷。這種內心矛盾的衝撞,讓她時不時就會走向崩潰的邊緣,甚至快被這種矛盾逼瘋。

好在她最終沒有瘋。她通過跟朋友們的互動,以及將自己儘量置身於忙碌的工作和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中,從而被迫讓自己有極少的獨處時間去感受這種矛盾衝擊。

但當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後,發現之前的這種心理矛盾開始頻繁地影響到她的家庭生活。她對她先生的一舉一動都特別敏感,只要稍微不注意,她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而且她也表現出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和缺乏愛,如果丈夫哪一點做得不順她的意,她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先生不愛她。

幸運的是她的先生看到的都是她身上好的一面,所以對她的這一缺點,給到的是理解和包容,同時還給到了她更多的關愛,這些都是她從小缺乏的。時間越久,她也開始慢慢的變化,她開始感受到了愛,並嘗試去愛對方。

但對於媽媽,她的心裏始終還存在沒有解開的心結和想不通的矛盾。所以她一直有意無意地在心裏與媽媽保持一定的距離,她覺得這樣才能不傷害彼此。可現實卻相反,她發現媽媽曾經對她的指責和挑剔一直藏在她心裏的某個角落,時不時就會跳出來影響她。 

有一天她在跟媽媽的視頻中無意間表達了媽媽對她的各種影響以及內心常年的矛盾和糾結,並傷心的哭了。這是她第一次在媽媽面前如此坦白自己的內心。但掛掉視頻後,她又覺得不應該這樣,她害怕給媽媽增加心理負擔,所以她又發了一些文字說明自己只是一時的想不通,但自己很快就能夠調整好狀態。

事後她跟先生說了此事,先生思考了一會兒,對她說:“或許你小時候遭受的罪都是替你媽媽分擔的呢!她因爲將你作爲一個發泄情緒的窗口,所以至少她沒有瘋掉,她能比較健康的活着並支撐起這個家,都是你的功勞啊!這是你生命裏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她聽了先生的這番話,有些詫異,隨後她陷入了沉思。 

而就在她還在思考中時,她的媽媽給她發來了很長的文字信息。
主要表達了三點

第一,對女兒的愧疚。媽媽看到女兒因爲自己哭得那麼傷心,也深刻的反思自己,並覺得自己曾經的做法不對,感到十分愧疚。

第二,給自己的女兒道歉,希望女兒能夠原諒自己。

第三,提到了一個女兒曾經做的優秀的事蹟的細節,並表示媽媽當時的欣慰,只是可惜當時沒有及時給到女兒鼓勵。

女兒被媽媽真誠且主動溝通所感動,也很驚訝媽媽居然能夠記得連自己都沒有印象的事蹟,原來自己在媽媽的眼裏曾經也是有過優秀的時刻呀。正是媽媽對這個細節的描述,讓女兒心裏燃起了被愛和被肯定的力量,也給她帶來了從未有過的自信。

她再次想起先生對她說的話,剎那間彷彿開悟了,幸福地對先生說:“你說得對,我曾經的生命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爲我拯救了媽媽!感謝你善意的提醒。”

從此,她開始嘗試改寫自己的童年經歷:

小時候,她爸爸家裏條件特別不好,但她媽媽從嫁給爸爸那日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讓這個家一步步好起來。所以在她的記憶裏,無論颳風下雨,媽媽都在外面幹各種農活。

當她開始讀小學時,每次下午放學回家,媽媽都會留一個小字條,上面是分配給她下午要乾的活,比如割豬草、放牛或者是在家裏把豬食煮好等。在那個年代,大多數農村裏的孩子都會幫着父母做這些活。

但在她更小一些的時候,卻是比較貪玩的,她經常跑到小夥伴家裏玩,而且好幾次到天黑還不捨得回家。在地裏忙活一天的媽媽回家後,一邊要餵豬一邊還得做飯,而另一邊還要到處找自己的孩子。所以媽媽整個人是疲憊、焦慮且接近崩潰的,導致媽媽最終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泄到了她身上。那時候她因爲太小而不能體諒到媽媽的難處,所以每次被媽媽打罵都很傷心和委屈。

當她開始上學後,她慢慢地變得懂事。剛滿5歲的她就開始學做飯,她那時的身高離竈臺的高度還差了一大截,需要藉助小板凳才能在竈臺上進行操作。一開始她做的飯菜很難喫甚至有可能沒有煮熟或者煮糊了。但是沒過多久她就能夠做得很好了,至少能早早地將飯菜做熟等待幹活的父母回家直接喫上。

在她10歲那年的一天,家裏叫了十幾個鄰居幫忙幹農活。她一個人帶着三歲多的妹妹在家並獨自將十幾個人的飯菜做好,使得大人們回到家就可以喫到飯菜。這件事給媽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當時心裏特別欣慰。估計媽媽想着無論她自己再苦再累,有個這麼能幹又懂事的女兒幫助她,各種壓力應該緩解了很多。

在那些艱苦的歲月裏,她是媽媽的救星,也是媽媽的希望。她的媽媽咬緊牙拼命的幹活,後來出去外地工廠拼命的工作來維持家裏的開銷和孩子們的學費。

即使家庭條件再艱苦,媽媽在送她和妹妹讀書這件事上從來沒有猶豫過,儘管周圍的親戚和鄰居們都勸她沒有必要送女兒讀那麼多書。媽媽常常對她和妹妹說:“只要你們能讀,不管讀到哪,我都送,哪怕砸鍋賣鐵我也支持你們讀書”。這是媽媽的決心,而媽媽也確實做到了,她的兩個女兒最終都順利大學畢業。

她的存在和懂事換來了媽媽的情緒釋放,從而讓媽媽在如此艱難的生活面前不僅沒有被打倒,反而讓整個家庭最終過上了好日子。顯然媽媽是偉大的,但不得不說她或多或少成就了她的媽媽。

當她用以上的方式去講自己的故事時,她發現她的內心開始充滿了幸福和愛,同時獲得了積極的能量。她的內心開始明亮起來。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她,曾經花費多年的時間來嘗試治癒自己的童年。最終卻能通過改寫自己記憶代碼的方式,成功地開啓了新的人生,從一個不幸的人轉變爲一個幸運的人。

祝福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