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目的是理解


人與人之間,無論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溝通都成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大家對於同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認知和想法;因此,有時我們會抱怨家人、同事或是朋友不瞭解自己;但事實是:我們與他們之間的溝通無意中出現了障礙,甚至形成對立面,呈現出與願望相反的方向。


這,就是沒有形成有效溝通的結果。那麼,怎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呢?


拉波波特法則(Rapoport's rule)來告訴你:


拉波波特法則


你想和對方達成共識,那麼你的整個對話過程中,同意和反對的比例大概是3:1。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我們通常的對話和溝通,基本上是一上來就在反駁對方的觀點。要知道,溝通的目的不是爲了說服,而是理解;而同意,就帶有理解的意思。


四個步驟


拉波波特法則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複述對方的意思;


具體做法是:在你要反駁對方觀點之前,要非常清楚、生動、不偏不倚地複述對方的想法,並達到這樣一種效果:對手聽了你的複述以後,會在心裏說,“謝謝,我剛纔要是能像你這麼表達就好了”。


第二步:拆分對方的意思,提出你同意的細節;


具體做法是:你要把對方觀點當中你同意的部分列成一個清單:

第一,我同意你什麼;

第二,我同意你什麼;

第三……儘可能讓這個清單,既要清楚,量又要足夠多,要讓對方覺得你是他的另一個自我。     


第三步:表達出你從中學習的東西;


具體做法是:你還要強調“對方的觀點如何增進了我對問題的認識”,也就是說你從對方的觀點裏學到了什麼東西——這是在表達你的認知增量。做到這一點,不是禮貌就可以達成的,你必須要對對方的觀點有深切認識,必須要在聽完對方觀點以後,實質性修正你的某些看法,讓對方實實在在感受到你從他的觀點當中學到了什麼。       

     


第四步:提出你的不同意的部分,並且說明理由;


具體做法是:開始闡述你對對方不同意的地方,讓對方感覺“你就是他”,是一個正在處於反省狀態的他——你的這種行爲不知不覺把對方帶入到一種反省,或者一種“自我對話”的狀態。

“紅花也要綠葉扶”,你所不同意的觀點,在你們相同的衆多觀點映襯下,就會顯得特別突出,對方就會進入到一種自我修正的狀態,這時就很容易達成共識了——這個共識就是一種認知增量。       


這種方法跟一般的對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是有規則、有步驟、有邏輯的,不是在比誰的聲音大、誰的權力大;而是在遵循一個原則:進行有效的溝通,爲了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即興喜劇


這個“拉波波特法則”和鮮榨喜劇的創始人李新講的“即興喜劇”有異曲同工之妙。


即興喜劇的原理是:先接受才能應變。它的常用句式爲:“Yes,and”,其價值是:當你說yes的時候就建立了一種接納的態度,在接納的狀態下,人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應對上面,而不是抗拒上面,只有說了yes的時候,纔可以協作;而你說了and的時候,就促發了創意。


這是最好的一種認知和溝通狀態。


首先,“yes”能讓對方放下敵對情緒,能深入的思考對方的底層邏輯,得出與自己不一樣的認知;

其次,“yes”也能給別人一種親切感,爲下一步提出自己的觀點打下基礎,最後,“and”作爲助推的方式,提出增量,讓對方和自己形成新的共識。


正如陳海賢的“關係”論中所說:關係好了,什麼都好談;關係不好,談什麼,其實都是在談關係。


而說“yes”就是在爲溝通創造一個良好的關係。關係好了,就容易達成共識。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yes,but”的句式。這是一種表面接受,實則反對的委婉拒絕方式,它不僅阻斷了信息的發展,同時也使溝通走向了對立面。


運用於生活


比如你的愛人抱怨你沒有時間陪家人,用“yes,and”句式:

首先你會說“Yes”~“是的,我這個月出差時間確實有點多,我感覺你和孩子們都有點不高興了”;然後再說and,“今晚我早點把工作安排了,晚上我們全家一起出去喫個西餐怎麼樣?”


你的愛人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會怎麼樣?通常會一團和氣。愛的氛圍就在這接受中延續開來。


後記


在生活、工作、家庭中,有效溝通是極其重要的;它不僅能增進彼此的感情、消除誤解;還能讓人們敞開心扉,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


總之,人也好,公司也好,只有不斷的學習,與外界發生連接,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


學會有效的溝通,我們的成長路上會更加順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