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寫作牛人堂||什麼是文學作品中的意象?

文/沐恩佳音

文學的作用是相對有限的,但它可以保護人性,以拯救自己的方式來拯救世界。如果我們能獲得世俗的成功,又拯救了自己,就是雙贏了。

爲了讓我們寫出的文字達到雙贏,就要經常向內看,修煉內功,在文學上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既使做爲生活中的一個副產品,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8月2日,談寫作牛人堂請來斷鸝老師爲我們分享《尋尋覓覓說意象》,我第一次聽到文章的“意象”一詞,看來我需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需要更加努力了。

聽了老師的幾遍講解,我大致認爲:意象,就是作者想通過自己的文字,傳達給讀者一種什麼樣的想象畫面,怎樣的思想內涵;讀者通過文字,根據自己的理解想象,感知到作者要傳達的畫面。

這兩個畫面如果能夠高度重合,引起讀者共鳴,或者耐人尋味,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能吸引更多的讀者一遍遍地去品讀,就說明這部作品擁有一個高規格的意象。

老師先向我們介紹了平時寫文章時,我們經常遇到兩個問題。

1. 爲什麼沒有時間寫作?

很多喜歡寫作的朋友經常抱怨“沒有時間寫作”,我也不例外,曾經抱怨過很多次,現在也在一邊抱怨,一邊堅持!

老師說“人活着,肯定就有時間”,這個是不用質疑的,如果把寫作和喫飯睡覺一樣,當成每天必須完成的,肯定就有時間去做了。

當然,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人們面臨的誘惑也非常多,所以寫作者的很多時間被手機吸引走,加上工作、家庭和日常的瑣碎,只有很少的心思分給了寫作。

我們如果把寫作排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後面,屬於寫作的時間輕而易舉地就被其他事情佔據了。但是如果利用好零碎時間,我們每天寫出幾百字,應該不成問題的。

很多老師不建議日更,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堅持着,因爲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一旦停下來,就會非常懈怠。如果缺少寫作的壓力,就不會有動力,寫作的時間也會漸漸被其他的日常取代。

日更100天的時候,我就下定了決心:不再日更!因爲太累,忙碌了一天,還要一直想着寫點東西完成日更,寫得不好,又覺得會被別人笑話,弄得自己心理壓力非常大。

後來我發現很多經常互動的簡友,斷掉日更之後,漸漸消失在簡書,我開始擔心自己也會奔赴他們的後塵,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寫作還沒有真正融入到我的生活,沒有養成像喫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一旦停下也許就是停止,所以咬咬牙又堅持了下來。

2.寫作的靈感來源於哪裏?

有很多網友經常抱怨:寫作沒有靈感,而且經常卡文,坐在電腦面前經常發呆,甚至半個小時寫不出來幾行字。有時候,我也是這樣,特別是累了一天,時間又很晚,又沒有日更,人越急越寫不出東西。

堅持日更,讓我養成了觀察身邊的人、事和景,多數時候別人說話,我就靜靜地聽,有時間再變成自己的文字。

我記下的雖然都是生活的小事,回頭去讀時才發現這些小事兒,也有它的美好,所以就自己鼓勵自己,在幾個堅持日更的簡友相互陪伴和鼓勵下,在日更的路上慢慢前行。

沒有時間寫作,缺少寫作靈感,怎麼辦?

斷鸝老師建議我們做好精力管理,也就是精神力量或者心理力量。精力,可以決定我們專注一件事情的時間長度。

寫作,是非常典型的精神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負能量的消耗:日常關係、家庭瑣事、刷手機、追劇等。

解決辦法:

1)多運動。當人保持一定量的體能消耗時,會增加精力的儲備,會讓腦子更活躍。

2)單獨給寫作留下時間。把鍵盤調好,手機不帶,不想雜事坐在電腦前半個小時,很快就會有表達的慾望。

3)學會抓住靈感。靈感是可遇不可求的,沒有邏輯,沒有規律。

我個人感覺:靈感有時候只是一個想法,甚至是一兩句話。我們只要在生活中多用心,及時抓住靈感,進行拓展,發揮想象,還是能寫出一些東西的。

什麼是文學作品中的意象?

意象,主要是指我們創作時候的意圖、意志、意願等,是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內心情感或者人生體驗等,包括審美理念、藝術追求等。

意,是一種比較虛的事物;象,是用來表達意義,通過想象,藉助於常見的物象,然後表達出來。

表達,不是胡思亂想啊,不是天馬行空,是我們能直接感知,或者體驗的,這是一種非現實的藝術的表象。

文學作品,也是一種藝術品,有其藝術存在的核心。寫文相當於打造一件藝術品,讓讀者去感受、想象、體悟,通過意象的塑造,達到和作者的靈魂互通。

我們如果評價一篇文章中意象,相當於在評價一個藝術平臺的層次高低,是文學創作者在創造自己想象中的一個全新的世界。

讀者通過閱讀作者創造的作品,試着去還原這個新創造的世界,這個過程也基於讀者自己的體驗、生活經驗,以及自己的感悟力和對新事物的認知。

作品,決定了這件藝術品的檔次;讀者的欣賞能力,確定了作者可以鑑賞的檔次,所以一個作品有多大的轟動效應,取決於作者和讀者的共鳴。

意象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意象的格局是有大小的,這完全取決於作者的眼界、人文關懷和情感的投射。

一部高格局的作品,讀起來更值得回味,可以反覆閱讀,讓人有一種戀戀不捨的感覺,捨不得一下子讀完,說明它的意象的塑造是成功的。

這些作品,讓人獲得一種相對高級別的享受,所以如果我們碰到這種特別投緣的作品,一定要反覆品讀,肯定也會有較大的收穫。


我們判斷一個好的作品的要素有哪些?

1) 用藝術品的層次來判斷。一個合格的文學作品一定有自己的一種非現實的意象世界層,是一種純精神領域的,超越物理時空,可以體現這部作品的審美特質和藝術價值,甚至可以呈現一種人生哲理。

2)好的文學作品,一定要構建出非現實、能展現人類審美經驗,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口水文的失敗就在於,它的意象構建是不完整的,讀者構建不出作品中創造的世界。

3)我們讀一部作品,第一遍要走進這部作品的意象世界,完整地去感受、體驗、欣賞,進入到作者塑造的世界,千萬不要肢解這部作品,因爲聚焦局部,就會影響這部作品的整體意象世界的塑造。

幾遍讀完以後,我們再去關注文章中的遣詞造句,可以去寫書評或者讀後感。這時候我們就是參考作品中的意象構建,以及核心關注點。所以,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讀兩遍是比較合理的。

4)每一個讀者構建出來的意象,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獨特的部分,因爲文字蘊含的內容,和不同讀者的審美過程和精神狀態是不同的。


最後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幾個小感悟。

1)關於寫作中的對話。沒有營養的對話,是爲了對話而對話,這樣會比較乏味,純粹用對話完成一篇小說的,篇幅都會特別長,但是不好推動情節的發展。

高質量的對話,不是簡簡單單是對話,我們可以設置伏筆來推進故事情節的快速發展,傳遞關鍵信息,所以寫好對話對短篇小說特別重要。

對話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一定要貼近具體的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物的對話和語氣,都不會有相同的對話,一般可以運用不同的人物視角。

對話,都來源於生活,我們要學會觀察,從生活中不斷地學習,例如,小公園、菜市場、飯店等,多聽多寫多練,多觀察說話者的表情和動作,成就自己獨一無二的寫作風格。

2)關於景物描寫。景物描寫不是考慮的遣詞造句,最重要的一個技巧是:作者把自己當成攝影師,必須有鏡頭感,寫遠景不能面面俱到,更多的是注重整體;近景最好要有特寫;寫景應該有一定的順序。

3)關於寫悲劇。寫好悲劇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有句話叫“悲不言悲,悲自悲”,悲劇比較高的境界,是讓人笑着笑着就哭了;最高的悲劇境界,是讓人哭着哭着就笑了。

例如,蕭紅的《生死場》中有一篇文章《手》,讓讀者大笑着開始,笑着笑着心裏就會泛起一種悲涼,一種無力感,這是一種力透紙背的功力。

後記

毎個人對於寫作的定位是不同的,有的是一種職業,更多的是一種愛好,不同的寫仵者表達出來的意象肯定不同,當然意象的層次也有高有低。

寫作,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種喜歡,喜歡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抒發出來的快感,又要承受生活被擠壓的煎熬。所以,我寫出的文字多數是自己的思想,意象很有侷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