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套《資治通鑑熊逸版第2輯》,我終於又完成一項讀史大工程

文/沐恩佳音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共有294卷,歷時19年完成,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約三百多萬字。

被稱爲“經史同爐”的《資治通鑑》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爲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來警示後人,非常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和借鑑。

可能是因爲年齡的原因,最近幾年我特別喜歡讀歷史,我的業餘時間多半是用來讀書,2022年用三個月讀完了一套《大秦帝國》,年底又用了兩個半月讀完了一套《資治通鑑熊逸版第2輯》。

《大秦帝國》讓我知道了大秦帝國的生滅興亡史,這套《資治通鑑熊逸版》用許多“爲什麼”讓我讀懂了大秦帝國故事背後的故事:爲什麼大秦帝國在歷史舞臺上那麼重要?秦武王是怎麼突然去世的?公子稷是怎麼被送上王位的?嬴政的出生疑雲是怎麼產生的?呂不韋失勢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爲什麼裏胡亥是最不壞的選擇?

作者熊逸認真地解讀一個又一個問題,讓我對《大秦帝國》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我很早就入手了一套《資治通鑑》原著,我多次拿出來放在牀頭櫃上下定決心要把這套書讀完,可是每次都是沒有翻讀幾頁就把它放回原處了。

不是我不想去讀,而是讀起來實在太累,有些地方壓根就讀不懂。

後來我先生又買了一套《資治通鑑》漫畫版,一下就吸引了兩個孩子的興趣,他們都把這套漫畫版的《資治通鑑》讀了至少兩遍。

其實,《資治通鑑》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史學經典,是一處精神原鄉,每一代中國人都要回觀這段獨特的歷史。

但是我卻對它望而生畏,一是因爲這部經典是一套大部頭,二是因爲我們和這段幾千年的歷史有着時空、人文和時代背景的差別,我很難讀懂這些晦澀難懂的文字。

看到《資治通鑑熊逸版第2輯》的簡介,我直接入手了一套。這套書總共包括9冊,記錄了從周慎靚王元年(公元前320年)開始,到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共110年的歷史。

這套熊逸版第二輯,內容涵蓋《資治通鑑》周紀三、周紀四、周紀五,以及秦紀一、秦紀二,以近260個問題爲抓手,帶讀者“親歷”戰國諸侯的土崩瓦解與大秦帝國的崛起,一件件事件的發生讓讀者看清了歷史的前因後果。

在這套書中,作者沒有對《資治通鑑》進行簡單的翻譯,而是進行理性的解讀。

司馬光對於史實有一定的取捨和剪裁,有些歷史記載很簡單,甚至一筆帶過,但是熊逸老師可以離開《資治通鑑》本身去追本求源,對比各種史料,挖出歷史的真相,還原歷史事件。

其中,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沒有記載政治家和文學家屈原的事蹟,有很多人對這個事情有很多疑惑,也有許多版本的解讀。

作者熊逸總結了歷代文人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寫了《爲什麼說胡適誤解了屈原》和《司馬光爲什麼把屈原刪得一乾二淨》兩篇文章來分析解讀屈原,雖然最終沒有定論,但是也說明司馬光確實考慮過要記載屈原。

《資治通鑑》中還有很多歷史疑點,熊逸都一一進行剖析和解讀,厚厚的大部頭讀起來卻很輕鬆,讓我實實在在過了一把歷史癮。

有讀者說:“《資治通鑑熊逸版》可不是簡單地講歷史,中華民族最底層的文化密碼都被熊逸老師挖出來了。

我讀這套書最大的收穫,是更瞭解這個民族,更瞭解中國人是怎麼來的,更清楚那些深藏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底蘊是什麼。”

我深有同感。

在這套書中,作者熊逸用“串講”的方式,爲我們逐字逐句分析解讀《資治通鑑》,他的解讀並不侷限於歷史本身,而是從中生髮出對社會、文化等多維度、立體化的剖析,力求解讀出現代人的大歷史觀。

作者熊逸帶着現代人的問題意識講《資治通鑑》,結合歷史語境和當代前沿研究,包括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知識,結合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與補充去分析歷史事件,藉助新知爲這部經典查漏補缺。

他跳出歷史站在全局的角度回觀那段歷史,利用生動跳脫的文字講述古代的故事,在古代意識和現代意識之間不斷切換,還時不時地帶着讀者在枝枝蔓蔓中跳進跳出,多角度解讀同一個事件,讓我們讀起來非常有代入感,更是愛不釋手。

《資治通鑑熊逸版第2輯》把晦澀難懂、歷史價值豐厚的史書解析成人人都能讀懂的歷史文獻,讓歷史不再枯燥,也讓更多人瞭解到歷史中的智慧,也讓我終於不再有遺憾,又完成了一項讀史大工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