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學會放下“面子”,全身都輕鬆了

文/沐恩佳音

“面子”一文不值,自己的身體纔是無價之寶,可是很多人卻爲了一張所謂的“面子”,一次次傷害着自己的身體!

結婚前,我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女兒,乖巧懂事,文靜又能幹,學習也不錯,所以我得到的是父母的寵愛、老師的表揚、親人朋友的讚美。

結婚後,我對待公公婆婆孝順恭敬,可是後來一件又一事情的發生,我發現:他們的眼裏只有他們的親人,我永遠是他們心中的外人。

我出生在一個有信仰的家庭,“愛人如己”“喫虧是福”的理念早已經在我的心裏紮下了根,爲了維護家庭的完整與和諧,爲了給兩個孩子做好榜樣,多年來我總是選擇忍讓,也學會了僞裝。

可笑的是,每次得到親人朋友的認可和讚美,我的心裏竟然還美滋滋的,所以再次受到他們的按壓時,我依然選擇忍讓。

很多時候,我的心裏早都已經驚濤駭浪,但是我表面上卻裝成風平浪靜。

我對公公婆婆有不滿、有指責、有抱怨,甚至有憤恨,但是我一次次把這些情緒壓抑在心裏,像沒事兒發生一樣對待他們。

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對他們有意見,漸漸地我學會爲自己罩上了一層保護殼,殼外面的家人依然如故,殼裏面的自己日漸痛苦。

很多人都說我很幸福,只有我自己覺得我很痛苦。

17年來,我的情緒長期被壓抑,痛苦就像一根被按壓到極限的彈簧,心裏的苦水好像已經浸到脖頸,我的身體也發出了黃色預警,生命的本能促使我開始奮力地去尋找自己的救命稻草。

2021年初,我看到一個朋友的分享,我覺得她發的每一句話都是說給我聽的,一字一句都敲擊着我的心,於是,我開始學着向內觀。

學習初期,我腦子裏的念頭紛飛,根本靜不下來,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們都進入了狀態,我還傻乎乎地問老師:“他們爲什麼總是自責?我爲什麼總是指責別人?”

老師說:“不管是自責還是指責別人都是正常的,只是每個人所處的階段不同,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來。”

我去聽老師們做陪伴,一有時間就泡在各種會議室,漸漸地我學會從故事裏抽離出自己的情緒,開始學着表達情緒。

12月初,一個念頭飄進我的腦海:“婆婆不是媽,對於幾個生活在一起27年的人來說,你就是一個外人,你要接受這個現實!你覺得你對婆婆像親媽一樣,實際上你的心裏對婆婆還是有距離,你對她的期待太多、太高了,這是你的痛苦源之一。”

我全身激靈了一下,當時就決定撕掉自己的僞裝,打碎自己設置的保護殼,丟掉所謂的“面子”,試探着做回自己,心想:“愛咋咋地吧,我不要認可了,我不要讚美了,愛誰誰,先讓自己開心一次再說。”

於是,我平靜地向老公表達了我對婆婆的不滿,並向他說明了我的想法:“兩個孩子在家上網課,需要我每天在家照顧他們,但是婆婆除了上廁所,每天躺在牀上一動不動,喫飯還得給她端到面前,我非常累,心裏也非常不舒服。二哥一個人住小三居,我希望二哥能把婆婆接到他們家住一段時間,讓我有時間、有空間釋放一下自己的情緒,過一兩個月再把她接回來。”

沒想到我老公竟然給二哥打了電話,更沒想到的是二哥說婆婆住在我們家十多年,他也該儘儘孝了,下午他就把婆婆接到了他家。

積壓在心裏十多年的大石頭一下子被搬走了,我瞬間覺得全身輕鬆,好像身體內的每個細胞都在歡呼。

我忽然意識到:“以前都是我自己顧慮太多,我總是從自己的角度爲別人考慮,爲自己設置的條條框框太多。我一直把想法和情緒憋在心裏,想得到別人的理解還想讓別人去猜。

其實,我在別人心裏根本沒有那麼重要,他們根本不會來猜測我的心思,只有我自己說出我的想法、表達了我的情緒,別人才能知道。”

就這樣,我從自設的保護殼裏鑽出來,盡情地呼吸着外面的清新空氣,於是我的心開了,我開始學着覺察自己的情緒,學着關注身邊的美好。

現在靜下來想想,我覺得:所有的痛苦都是我自找的!以前的我太愛面子、虛榮心太強了,爲了一張“臉面”,我讓自己受盡了委屈。

其實,面子一文不值,自己的身體卻是無價之寶,爲了面子犧牲身體的健康,我真是傻到家了!

我學着表達情緒,讓情緒流動,學着放下對別人的高期待、放下向外索求的慾望、放下對過往的執着,學着轉念。

當我學着向內觀,努力學着覺知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之後;當我學着從過去的事情中抽離出來,把更多的時間關注在當下之後;當我嘗試着不向往抓取,不求他人的肯定和認可,只關注自己的內心所思所想之後;當我嘗試着敞開自己、陪伴自己,把控制和念頭從他人身上抽回來之後,我發現曾經的那些煩躁、怨恨、抱怨、委屈、憤怒好像飄遠了,好像在我頭頂上比較遠的地方飄蕩,再也對我造不成困擾了。

我現在終於理解了“我變相變”的道理,隨着我的改變,我的世界也在慢慢改變,我越來越敞開,活得越來越輕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