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雲端手記 || 呂娟老師:教材是落實課標的具象,考試是檢測課標落實的尺度

晨誦:

學生時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不能讓知識講話,而是要讓他活潑起來,這是所有教育的河西難問題。

教育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藉助樹木認識樹林。

我麼那必須記住,不能利用的知識是相當有害的。

如果一個人僅僅見多識廣,那麼他在上帝的眼裏是最無趣的。

如果在教育中排除差異化,就是在毀滅生活。

——《教育目的》

課程標準總體解讀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

義務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基本理念;

語言建構與運用

思維發展與提升

審美鑑賞與創造

文化傳承與理解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是多元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尊重學生語言學習中的獨特體驗,但哈姆雷特不是哈利波特。

把課文和課標建立聯繫

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時間。在大量的語文時間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餘映潮老師提倡的板塊活動,能力訓練就是在大量的讀寫實踐活動中進行的)。

語文課程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展等方面你的影響。

語文課程目標:內容、能力、活動

語文課程內容: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語文試卷五大板塊)。

課程標準分類落實

一、識字與寫字

1)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2)熟練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漢字3500個左右。

3)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

4)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如何掌握字詞?

識字的評價,主要考察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以及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

1.文言文的教學如何緊扣漢語言文字的特點?

1)字形字意背後的奧祕:如甲骨文、漢字演變;

2)字數背後的奧祕:比如《木蘭詩》,2個9字句,7個7字句,其餘的53個都是5字句。——韻律美,張弛(7字句和9字句是我們解讀文本的關鍵),烘托意境

3)韻腳:比如木蘭詩

織、息、憶、憶——仄(抒情)

兵、名、兄、徵——平(講事實,平緩)

韉、鞭、邊、濺——an,雖征戰卻不悲苦

頭、啾——ou(憑軒涕泗流。獨上蘭舟。感情往回收)

飛、衣、歸——ei(齊魯青未了)

堂、強、郎、鄉……黃、惶、郎——ang(歸鄉)

韻的切換,適應敘事詩歌多次切換意境、人物複雜的感情,使得表達空間更加廣闊,韻律更加和諧;又像7首曲子共同構成《木蘭詩》這部激動人心、流傳千古的樂章。

音:

辨音解字、審音用字(如恥辱,恥字拖音處理)、朗讀教學、漢語語音與情感的關聯、文本音韻學解讀

文言文字詞教學的方法

語境與詞意、漢字與中國傳統文化

修辭教學

書法和碑帖臨摹的基本知識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第一學段:學習……

第二學段:用……

第三學段:能用……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速,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

第一學段:學習默讀

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第三學段:默讀有一定速度,閱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第二學段: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第三學段: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3.通讀理思路,理解分析內容,體味推敲中重點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用合作的方式,統統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5.在閱讀中瞭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6.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關注不同年級段單元目標)

7.隨文學習基本詞彙、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的語言難點;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瞭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8.名著梳理

初中12本主推名著閱讀,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

閱讀一定要保持個性化,要讓學生鑽研文本,教師不能提達,不能固定模式(多角度思考的命題方向),提倡合作學習,但不能用集體代替個人,導致個人在集體中失聲。

三、寫作

1課標要求: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外界的感受、體驗、思考;多角度觀察,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剛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圍繞表達衷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的表達。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內容。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說明性文章,清楚明白;議論性文章,觀點明確;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

縮寫(提取主要信息);

擴寫(根據文章內容合理想象);

改寫(變換文章文體和表達方式);

修改(自己的作文);

交流(互相評改);

分享溝通

寫作能力的提升要循序漸進,拆分大目標,一次落實一個即可。

把寫作課程化,讓寫作真實發生:

寫作過程:選材——思維——佈局——表達

寫作的本質:實踐活動、個性活動、交際活動

寫作要設置真實語境、搭建支架(讓寫作內容明晰化)、進行過程指導。

寫作支架:情景支架、知識支架、構思支架

四、口語交際

課程標準:

1.注意對象和場合,文明得體交流;2.耐心專注的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4.注意表情和語氣,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5.講述見聞,複述轉述,即席講話,主題演講;6.討論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據、有條理,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能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課程標準:1.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2.能提出問題,共同討論,選出主題,制定計劃,獲取資源、討論分析,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研學、綜合實踐活動);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查訪問討論,能用文字、圖標、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析原始材料和間接材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教材內容: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使用文寫作能力、資料蒐集與演讀能力、講述能力、朗讀能力、信息技術輔助學習、觀點陳述與反駁

教材類別:傳統文化類、語文生活類、社會現實類

備課備什麼?教學教什麼?怎麼在教學中落實知識點和能力點?

1.教師用書;

2.單元導語;

3.研究思考題和各個欄目的要求;

隨文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隨文落實單元要求、課標要求

結語

細讀課標,修正理念;通讀教材,有全局觀,有序列意識;做該做的事,做好該做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