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一 武術散手也有“傳統散手”和“新散手”之別 二話說傳統散手 三具體事例 四結語

關於“武術散手”這件事,你不知道的

作者:李通國

我在《今日頭條》發佈文章《總是談論武術大師,總該知道中國武術技擊是怎樣打的吧》一文,提出清朝的主流技擊是摔跤,民國初期摔跤仍然佔據武術技擊主流地位,因此有網友認爲我說的是傳統武術不能打。這實在是一場誤會!

傳統武術是個大概念,摔跤、散手、射箭、武術套路、武術功法等都是傳統武術的內容,現代體育競技的崛起,把摔跤,射箭等項目從傳統武術中剝離出來獨立成項目,傳統武術就只剩下了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手,後來人們試圖把功法重新歸爲武術行列。說傳統武術不能打當然是不成立的!武術散手不是傳統武術的全部。正確的問題應該是,武術散手能不能打?

一 武術散手也有“傳統散手”和“新散手”之別

不過,由於歷史的原因,“武術散手”也並不都是傳統武術的內容,這裏面有“傳統散手”和“新散手”之別。

1928年後民國中央國術館開始引入西洋拳、摔跤來改革民間“散手”,創造了一種新的搏擊散手技術,在名稱上仍然沿用民間習慣說法“散手”,不過本質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79年在實驗武術對抗項目時,國家體委在關於武術對抗實驗的發文中,也沿用“武術散手”名稱。雖然“散手”是國家公佈的武術對抗項目的正式名稱,但是在社會傳播中,報紙、廣播、電視及公衆的口頭語言,都把它稱作“散打”,似乎人們的意識中這是一種能打的武術。但實際上,一直到2009年國家體育局武術管理中心、中國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協會在統一意見的基礎上,才決定武術徒手對抗項目採用“武術散打”這個名稱。

所以,我們討論傳統武術散手的時候,我們必須把1928年後中央國術館創造的散手和1979年後的武術散手區別開來。把這些戴着散手帽子的“新散手”剝離出來,就是我們要討論的傳統散手。

從歷史沿革上看,傳統武術散手是遺落在民間的一種散手形式。

我們更關心兩件事,傳統散手是什麼,它能不能打。

二話說傳統散手

先看看,傳統散手如何進行訓練?

傳統武術散手就是把武術套路中勢勢相連的動作拆解,師徒之間或者徒弟與徒弟之間按照本流派的技術風格進行交手,從中體會動作的技擊含義。

因此,傳統散手就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1傳統散手的“散”是相對於完整的套路而言的,把連貫的套路動作拆解是爲了能夠使那些技擊方法特徵明顯的動作用來交手時使用。

2交手的對象侷限在本拳種、本流派的師徒或徒弟之間,按照本門派的要求進行的一種假設性的對抗練習

3交手的目的不是爲了分勝負,而是爲了體會動作的技擊含義或者進行形似技擊的演練

傳統散手的練習形式是兩個人之間“喂招”“接招”和“破招”。雙方假設性的以對方爲使用動作的對象,遵循本門派動作的技術特點,在相互之間使用動作的過程中體悟動作的使用技巧。這裏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傳統散手的“招數”是脫離了實戰比賽的客觀條件進行的,因此動作的招法想怎樣解釋就可以怎樣使用。從民國到今天,民間武術家在“說招”的時候,招數使用的解釋方法五花八門,看起來似乎招招實用,非常吸引和迷惑衆人。這樣的武者遍地都是,網上一搜一大把,就不舉例了。

訓練的目的決定了訓練的實際功用。

傳統武術散手錶明上看是兩個人進行對抗練習,實質上並不是真正發揮個人能力進行的實戰比賽,這是由武術散手動作使用方式的侷限性及對抗不分勝負的假設性決定的。

傳統散手確實是“練用結合”,只是這裏的“用”不是實戰,是演練。因此,傳統武術散手和武術套路的演練性質上一脈相承,練習的目的是表現動作,而不是衡量格鬥能力。

三具體事例

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太極散手練習形式是推手,如果僅僅是爲了表現動作的技擊方法,雙方推起手來發力借力、出化柔順,能夠充分表現太極拳的技術風格。因此國家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致力於使太極推手能夠成爲武術對抗運動項目的研究和實驗。從1979年開始試驗到2012年,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動用了大批專家和技術力量,進行太極推手對抗實驗。結果人們發現:

如果不對抗比賽,只是衡量運動員動作的演練技巧,兩個人的動作可以按照太極推手的拳理你推我順、互相隨之。

如果太極推手進行對抗性質而且區分勝負的比賽,運動員按照太極推手的拳理放鬆隨之就容易被對方推倒。而且,太極推手只要是在不同拳種、不同流派之間進行對抗比賽就一定會出現“頂牛”現象。

在一場場太極推手的實戰面前,研究者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太極推手比賽無法反映太極拳的風格。根本原因就在於太極推手運動不符合人體對抗運動原理。

形意拳散手如何?

形意拳散手有“半邊崩拳打遍天下”的說法,通過蓄勁爆發出來的力量有“山崩地裂”之魄力,但是“蓄而後發”已經違背了人體格鬥運動“快打慢”的基本規律。在實戰中,運動員爲了取勝不會給你“蓄而後發”的任何機會,在你蓄勁時無數次的拳腳已經打在你的身上,何以有發的機會!

其他拳種散手諸如此類。

四結語

武術散手實戰實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極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傳統散手無緣人體對抗,通俗點說,無緣實戰比賽,不能打。在今天,社會上還是不斷地上演了一場場民間“武術大師”挑戰現代搏擊的現象,都是因爲他們從來沒有清醒地認識到傳統武術散手的本質,結果永遠是不言而喻的,一些人藉機給傳統武術抹黑博取眼球。武術散手實驗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我們關於武術散手的常識沒有通過更多的渠道傳播給更多的人們。

回到篇首提到的傳統武術和傳統散手的概念,我們只能說傳統散手不能打,而不能說,傳統武術不能打。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編.武術散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曾於久.武術散打訓練新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