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2020.8.15      佳豫

東方有佳人,豫雲聖賢道

在因上精進,在果上隨緣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解讀論語第181天)

日經第506篇(顏淵第十二)

經典原文: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

有若回答說:“爲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

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

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有若是孔子的弟子,這裏的對話估計是發生在遇到收成不好的一年,饑荒年。

徹是一種賦稅制度,是周朝的稅收制度,以前農民繳稅,只繳十分之一。

魯宣公十五年起改變了這個稅制,本來是周朝沿襲下來的稅制,他改成收十分之二的稅,一直到魯哀公,所繳的賦稅就很重。

所以有若在這裏建議哀公恢復到原來周朝的徹法稅收制度,徵十分之一的稅。

結果魯哀公就說,現在我徵十分之二的稅,我的費用都不足,你還教我恢復到十分之一的那個徹的稅法,那怎麼可以。

當家的,像一國之君,就是家長,要跟一家人一起富足起來,纔可以叫足,怎麼能說只自己一個人足呢。

改變了稅法之後,百姓就少繳稅,少繳稅,剩的錢就多,那百姓就會富一點。

當時的魯國三家專權,他們的勢力很大,田地很多。魯國的很多稅收大部分都由三家奪去中飽私囊,魯君的收入反而很少。

所以,縱然向農民徵稅徵得再多,魯哀公的收入也不見得會增加多少,因爲這些稅收都到了三家手中。有若講: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就是暗指這個事實。

增加稅收讓百姓貧困,國君也好不到哪去,與其這樣,不如干脆把稅率降低,讓人民富足一點。人民富足了,就會感恩國君,更加效力國家,那國君自然也會慢慢富足起來,因爲有民心。同時三家的勢力也會削弱,慢慢的就把政權收回來了。

國君跟百姓是一體的,百姓富足了,國君不也就水漲船高嘛。

放在企業也是一樣的,企業和員工是一體的。華爲老總任正非就是採用的這樣策略,讓員工都富裕,那公司就穩固,自己的收入還會少嗎。

要知道,華爲員工可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都是聰明人,如何讓一羣聰明人圍繞既定目標,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協作,而不是相互猜忌,相互計較,相互拉扯,這需要有卓越的領導能力。

有若的這一段話反映了儒家學派的經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的思想。

有若講的這個話結合前面子貢問政,都是格言良策,亙古不變,是可以傳世的。國家要是用這個政策,那一定是安定繁榮。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徵稅過甚,這種短期行爲必將民不聊生,國家經濟也會隨之衰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