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有感

1.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马克思最为推崇的 ,但后继无人。

其成为革命实践的顶峰,但在1871年之后,世界上再也没有出现继承这个被马克思盛赞为 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势 的人,更没有出现将完成它作为自己使命的人,连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愿继承它。

作者的判断是,因为其太过于理想化,遭到血腥的镇压和全部覆灭,巴黎公社后期的革命家,列宁,毛主席 都是采用更加现实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认为 巴黎公社的失败在于镇压资产阶级 以及反抗需要更坚决,到后期的毛主席的枪杆子里出政权 都是这个思路。


2. 马克思和美国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没有在美国扎根,作者认为完全是几个偶然的事件,马克思时代的美国仍然是奴隶制的时代,而非近代制度。

林肯在南北战争中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1901年美国发现了石油,美国改为以化石燃料驱动的产业,美国进入了镀金时代,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和法国的美好时期几乎是同一时代。是经济高速发展大时代,所有行业的工人工资飞涨,马克思主张的劳动力困境 在美国几乎没有存在的土壤。

同时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剥夺了所有其他国家革命者的信心,此后美国的共产主义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失去了结合自己国家的需求进行改良的机会。同时 美国共产党一直支持 苏联守旧派的勃列日涅夫的路线,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派,后期戈上台后,剥夺了美国共产党的资金。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旺盛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特性辨是不断进行着的生死循环,当原作者的肉身毁灭后,新人的血肉还会继续注入到这个理论里,恢复该理论的生气,也就是说 压迫是无处不在的。

每个人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是:脱离马克思所在的本体,进行自我对位。


4. 日本宪法与马克思主义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于日本国宪法的弱点,日本没有产生自发的 工人运动或是市民运动,因为日本是先有了宪法。

麦克阿斯将军 制定了日本宪法,规定了现在的日本经济与生活方式,日本人强制被现代文明席卷,虽然不知道哪里不对,但是却为了表达对于封建制度的不满,一瞬间就接受了被别人安排的宪法,因此其实不符合日本人本土的思想和实际情况。

日本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科学的,希望将马克思主义 与自己的切身情况结合起来,科学的应用马克思主义 解决日本社会自身的问题,使宪法符合自身 条件。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对,但是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非常 的实用主义 并且非常深刻,从 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看 美国的共产党 随机性的没落,到最后 反思日本宪法 ,到对如何科学的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后现代日本人的困境以及日本宪法的困境,整体上很有思考,带着对于国家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算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吧。

by Comunion initiator keri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