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院錯位競爭

一、什麼是錯位競爭

在一階課裏邊有8個思維模型,其中有好幾對是cp的狀態。比如第一個模型和第二個模型(組合創新和單點破局)就是一對cp,你可以稱它們爲決策方法論,或者說決策理論,比如你可以用組合創新,用供需連組合創新法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問題的一個框架,讓你不會遺漏重要的問題。然後你從供需連各個要素裏邊zoom in進去,拆解最小完整單元。在拆解的過程當中,如果你發現有哪一個要素正在發生10倍速變化,這就是上帝在給你打電話了,一定要一激靈一下,接到這個信號,然後把10倍的資源投入到那個點裏面去,把它拈出來,擊穿閾值,單點破局,成爲第二曲線的全部。這是一個非常簡潔優美的一個決策方法論,小到你在術裏邊做任何小的事情,大到你想任何一個事情的任何一個戰略的這個決策,甚至大到整個公司的價值觀,長久戰略,都可以這樣想。

遇到問題面對這個框架,拆得足夠細以後問自己,什麼是我的一,一定下來之後,它就是定海神針,所有其他事情你去比較一下,都變成了執行上的問題而已了。甚至到價值觀層面,你也逼問,最後哪怕你是有兩個要素的時候,都逼問自己,哪個是我的一,一定要這樣逼問自己。這樣人生啊就好像有個錨點和源頭連上了,你會有什麼呢?你會有篤定心。這就是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懷疑,伊隆·馬斯克說我有一種全然相信的力量,那個篤定感來自於哪裏,那個味道非常非常的棒。


接下來第三、第四兩個模型又是一對cp,你可以稱它爲創業理論。按道理來講,初創企業是無法戰勝巨頭的,在巨頭的飽和攻擊之下,我們似乎已經很少有藍海了。這個時候初創企業如何尋找自己的戰略根基地呢?如何把自己的創業或者創新的成功率提高起來呢?我們會提供一種思維方式,甚至有可能把創業的提供率成功率提高6倍之多。這是第三個模型錯位競爭和第四個模型低端顛覆,所有的創業者或者創業公司的高管,我建議你一定要學習第三、第四兩個模型。


所以今天我們來講錯位競爭這個模型。在組合創新裏邊,熊彼特提出創新方法論叫舊要素新組合,或者說把基本要素,所謂基本要素building block,最基本的那個要素,重新組合起來。然後熊彼特拈出5個基本要素的分類,技術、產品、市場、組織、資源等等。要知道這本書幾乎寫於100年以前,所以熊比特非常非常有前瞻力。但是這麼多的要素使得你在分析的時候有點亂,所以我更喜歡用克里斯坦森簡化的供需要素,供給這裏邊克里斯坦森拈出技術這個要素,當然他把產品等等都歸到技術這個類別裏面去,在需求端他拈出市場這個要素出來。所以克里斯坦森那本書有一句名言我特別喜歡,技術無所謂顛覆,市場也無所謂顛覆,技術和市場的組合才具備顛覆性。

所謂組合是有力量的,一旦你把這些要素組合起來,一方面它爲你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條件,另外一方面你也選擇了自己的主戰場,也就選擇了自己的價值網,甚至可以類比爲你企業所在的生態位,也被你選擇出來的。你有選擇的權利,但是你一旦選擇完成之後,你選擇的東西反過來對你也有制約力量,就是這樣一個味道。通常的價值網裏邊,我們稱主流技術和主流市場合成一個主流價值網,這往往是目光所及範圍之內最肥的一塊市場了。

是誰所在的地方啊?就是在位企業巨頭所在的地方對吧。與此同時有一種新興技術,在邊緣市場的用戶可能喜歡,我們稱它爲新興價值網,爲了分析的簡便,另外兩個價值網我不提了,其實你照樣可以分析,我只是爲了分析的簡單,只拈這兩個價值網出來。

我請你思考一個問題哈,作爲一個初創企業,你想到市場裏邊去競爭,爲了提高你的生存度,你應該選擇去到主流價值網,還是新興價值網呢?


我們可以做個這樣一個小測試哈。在位企業當然佔據了最肥的主流價值網,客戶多不多?對,毛利率高不高?高,而且已經教育完成了,幾乎就是收割期這樣的一個狀態了。初創企業應該選哪一個價值網呢?在座各位認爲應該選主流價值網的舉個手,認爲應該選新興價值網的請舉手。

我想在我強大的這個語境之下,大家系統二思考,你會選擇新興價值網。如果在市場上,真實的市場裏邊,其實我們的選擇是恰恰相反的。剛纔大家選擇從理論上是正確的,新興價值網可以成爲創業者的機會窗口。按照大數定律來講,符合大數定律,初創企業在新興價值網裏邊獲勝機會更大。but事實上現實生活當中,大部分的初創企業會進到現有大市場裏面去,試圖跟巨頭正面競爭。似乎現有那個市場有時候我形容它爲黑洞,它對創業者、對任何參與者有個致命的誘惑拉着你。

請大家想一想現有的市場對於創業者最大的誘惑是什麼呀?最大的誘惑是什麼?這個市場是不是確定性的?這個市場是確定的,模式也是確定的,客戶也是確定的,是成熟的吧。所以初創企業會說,嗯,我有執行力哦,我效率高哦,我用我的命進去與分大企業的一杯羹出來,我們會這樣想,是一種致命的一個誘惑。

初創企業呢當自己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們會拈出精神的力量,這個精神的力量被冠以一個好詞叫創業精神。其實創業精神可以說是一個好詞兒,但另外角度來看呢,也是邏輯上你無法給自己找到致勝邏輯的時候,一種心理安慰。


我們經常在公司裏邊給自己貼一些標語,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激勵自己、激勵團隊,去跟巨頭去做正面的這種競爭。我們的隱含假設是這個市場對於巨頭而言,我們有很多的說法來寬慰自己。比如我們說,對於巨頭就是它一頓飯,對於我們而言是我們的什麼?命。他說你看我以命相搏的時候,他怎麼可能爲了他一頓飯跟我搏命呢?各位想這是不是我們經常自我安慰的一個理由。

巨頭就一個部門,在這個市場裏邊,我是整個公司,我整個公司跟一個部門比,我當然會超過他。我們也會說,哎呀,巨頭大公司官僚,我初創企業我可以24小時工作,其實如果半夜,你去阿里巴巴辦公樓對面,或者騰訊辦公樓對面,你會發現即使半夜,巨頭的辦公樓還是什麼?燈火輝煌的。


2006年的時候,我出來創業,創辦了一家視頻網站叫酷6網,當時是中國視頻網站的可以說是百團大戰的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我幾乎是最後一家視頻網站,我自己掏腰包出來投資,天使投資做了酷6網。用今天的眼光看,視頻網站是不可能贏得一場戰爭,因爲這個戰爭的特點,最後發現它是資本的遊戲。你睜開眼睛欠帶寬的錢,你再睜開眼睛欠什麼錢呢?版權的錢,短期之內你的廣告費根本不足以支撐你這個投入。所以這個時候比的是融資能力。

我記得我前後融了大概兩三千萬美元,在那個時候好像已經不少了。但是我們行業有一個網站叫土豆網,號稱融資王,上市之前融了1.1億美元。但另外一個網站優酷,號稱融資王中王,率先上市,幾億美金,然後又再次增發,所以兩次加起來10億美金。你看,幾千萬美金和幾億美金之比,是完全不可能戰勝的一場戰爭。

而在這個情況之下,我記得那時候我給我們公司定的那個價值觀,四條價值觀,我都不好意思打出來,我的臉非常的紅哈,四條。除了一條與人爲善之外,全都是這種亮劍式的這個話語哈。也就視頻網站是要靠內容量的,原本呢我們是UGC,像YouTube一樣,其實後來發現早期YouTube在中國行不通,反而像門戶網站一樣,那些短視頻,各個類的分類,各樣頻道一樣分類短視頻大家可以看,所以就去做短視頻,然後越多越好。然後後來又發現呢,電影、電視劇,長的東西纔是吸引用戶的,於是走出了YouTube模式。這個時候你又去爭,大陸的電視劇,港臺的電視劇、韓國電視劇、美國電視劇,無窮無盡地去爭。所以每一家的策略幾乎都是這樣子的,同質化競爭,你沒有的我要有,你有的我比你更多,從影視劇最後到了綜藝等這樣來增長下去。大家想的就是在同質化之下,比的是那個勇氣,所以非常非常的艱難。

這個行業即使今天成爲BAT的遊戲,BAT這件事情還是沒有走通,在虧損過程當中哈。所以回憶這一個片段,當年是酷6網,成爲中國海外上市的第一家視頻網站,我能夠第一個安全這個下莊哈,安全地從走上岸來,只能是四個大字,叫祖上積德呀。

那回憶這個歷史,心裏其實非常痛苦,那個時候根本不懂什麼叫創業,只是把創業等同於創業精神。你只要有錢,你努力、你去拼命就一定能贏,這樣一個想法。所以爲什麼我現在來講創業,我從來不會講雞血、立志,其實跟我自己這樣創過業有非常大的關係。創業不是比血勇之軀的,僅僅有勤奮是不可能創業成功的。創業的一是我們的智慧、是思考,而絕大多數創業者認爲我們的一是行動,是我們的勇氣,是我們的勤奮的。


所以後來非常明確的看到一件事情,很多人拼命地勤奮,其實只是爲了延長思考的懶惰。所以王興講過這樣一句話,絕大多數人爲了避免思考,你願意做任何事情。


你看我們就是來比錢多,比自己的內容量多,這種同質化的去競爭,這完全沒有獨立思考,是別人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你要比他更好這樣一種思維方式驅使之下的競爭,完全沒有思考,是一種從衆效應。

所以比較一下我講的哈斯廷斯那個案例,爲什麼我那麼欣賞那個案例?很顯然哈斯廷斯是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刻,把自己的一想清楚了那個人,而我們絕大多數做視頻網站的人沒有想清楚,大趨勢怎麼樣,我就在那裏滾而已。

所以德魯克也講過一句,跟我剛纔講很類似的話,他說我聽說大家講說創業需要有冒險精神,他說很奇怪呀,他說我認識的那些成功的企業家創業家,我發現他們很少有人願意冒險的。


相反,我認爲他們是思考之後的結果。你最後說創業需要有冒險精神,那是因爲你不瞭解創業背後是有一些法則的。這句話我非常喜歡,任何事情背後都有道理,創業背後也有道理。所以德魯克說,很多人是沒有懂創業背後的道理,才把自己的血肉之軀啊當做炮彈去來擋槍子兒啊,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根本不值得我們拍掌前行的一件事情。

我們回到克里斯坦森,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這裏邊給出一組數字。的的確確講創新或者創業,背後是有一個法則的,如果你能遵循這個法則,你可以把你的成功概率從6%提升到37%。你看,6倍之高啊。我給各位這個實驗,簡單地給各位講一下。

他研究了1976年到1995年,美國硬盤行業這個發展歷史,他把所有的相關的這個數據,主流公司、初進公司所有的數據全部拈出來看一下,因爲它經歷大概5輪的歷史,雖然時間只有20年,但有5輪的歷史,參與者非常多,足以成爲一個大數據了。


比如剛纔我們在測試問各位,你作爲初創企業,你應該在主流價值網裏邊跟巨頭精爭最肥的戰場,還是進到一個新興價值網裏去搶冉冉上升的邊緣市場呢?我們在座各位幾乎100%選擇新興價值網,但現實生活當中呢2/3的人選擇了主流價值網去跟巨頭去競爭。這個價值網的優點,這個市場是確定性的,你只要執行力就好了,比效率。

爲什麼大家不願意去新興價值網呢?各位,新興價值網最大的缺點是什麼?不確定性,是未知領域。你看,人們的系統一呀,對不確定性的恐懼,甚至高過你跟巨頭競爭失敗的那個恐懼,這就背後人們不願意調動系統二來思考,系統一就會把你止步在那個地方去。系統一指的是我們直覺的、動物式的這種思維,系統二指的是我們調用我們的抽象的理性的思維方式,分析方式進去。


那我們看成功率是怎麼樣呢?如果你跟巨頭正面直接競爭的成功率只有區區6%,大歷史證明,初創企業如果你能率先進到新興價值網,你的成功率高達37%呀,37呀。當然有一些這個不太有經驗同學可能會挑戰說,教授,37也不高啊,各位這是創業,這是創新吶,平均成功率10%就不錯了,所以你看提高了6倍。我們再看產出,產出相差20倍,這就是創業背後的道理,是克里斯坦森拈出來的一個道理,如何提高自己創業創新的成功率。


我們把這句話拈成一句警告性的話來給各位。任何公司,向巨頭已經佔據的領先地位,正面直接發起挑戰,都無望獲得成功。


這是一句斷言,非常強烈的斷言。我希望你使勁看着這句話,不一定能提高你的成功率,但是可以避免你的失敗率。跟巨頭做完全一樣的事情,去搶最肥的市場,你又希望自己能夠戰勝巨頭,成功的可能性0,幾乎沒有可能性。

所以我講了這麼多年的創業,如果你問我創業的第一法則是什麼?我一定不會說是創業家精神,創業精神等等。我認爲創業的第一法則,這也是混沌一句黑話了,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絕大多數人比的是更好,就像剛纔我說的,如果你有我要比你更好,如果你沒有呢我要有,我在既有的一個領域裏邊我變得更better一下。其實這裏面的核心關鍵詞是不同,什麼的不同呢?價值網的不同,我們稱這種思維方式,把它擴大爲戰略的話,我稱它爲錯位競爭,就是我們這個模型的出處,叫錯位競爭。初創企業,提高自己的成功率,不是比巨頭做得更好,而是跟巨頭不同。我想這句話其實是跟常識有點不一樣,又有點反常識。

但事實上我們尺度放大一點,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公司在商業裏邊的成功率,從進化,從整個生物進化裏邊也是第一法則。我們經常會認爲生物變成進化最後是強者成功了,根本不是,絕對不是強者最後成功的。達爾文提出叫性狀區域法則,他說在很多情況之下,一個物種取得成功,是因爲你變得不同,當你變得不同的時候,減少了跟在位物種的正面競爭,提高了你的成功率。你看,一個物種最後讓自己繁衍下來,不是比既有的物種變得更強,而是變得不同,這是多大尺度的一個法則呀。請各位牢牢記住這句話,甚至把這句話刻在你的腦門上去,初創企業的第一法則,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這樣一句話。

我想我想到這呢也有同學會跟我擡槓,他說你這句話有沒有邊界啊?說初創企業沒有資源,你幹不過巨頭,所以呢你找一個狹窄的領域,小而美你活下去。我想我根本不是這個想法,一會兒我會告訴你。然後他會說大企業需要嗎?大企業會不會大力出奇跡呢?換句話說那個大力,那個資源和力量和剛纔我說的這個錯位競爭之間,誰是一呢?這個原則是一,這個只要我有力量,我就是不是可以違反這個原則呢。

我舉一個案例給各位,馬化騰。早期騰訊的確好像把很多小企業剛做了一個東西,我就copy過來,對吧,然後最後做得比你更好,這是早期的騰訊。但你發現後來騰訊也不這麼做了,因爲他發現,長期而言這樣做不靈。所以馬化騰後來做了深刻的反思,比如說他說你看搜索,我們以前團隊完全照着百度,人家有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沒有想別的路徑,結果怎麼樣呢?騰訊搜索完全沒有戰勝百度搜索,而是把自己的搜索合併給了誰啊?搜狗,自己內部的搜索這個業務線砍掉了。你想跟百度做一模一樣的事情,你認爲自己有流量優勢,有產品優勢,結果怎麼樣?不靈。


各位,馬化騰爸爸可以說是流量的全都在他們家吧,全中國流量一半在他們家吧,也沒有贏啊,大力出奇跡,在這裏不靈。他又舉了個例子,電商,說我們電商團隊原來照着淘寶做,做來做去一點也沒有希望,一模一樣的東西很難贏。最後騰訊的電商給了誰啊?給了京東。所以自己電商怎麼樣?不做了。


又一個案例,我有這麼大的流量,按道理來說我有這麼大的流量哦,做電商,不靈啊。

然後再說第三個例子,微博。他說騰訊微博希望跟新浪微博正面去競爭,怎麼做都做不贏,最後怎麼贏的呢?是微信。微信出來之後有朋友圈以後,各位回憶一下,我們絕大部分人我們的注意力從微博轉向微信,是不是朋友圈出來以後的?因爲你的閱讀時間是有限的,當它已經滿足你的閱讀需要的時候,原則上你就不需要去微博再看了。所以你看他真正戰勝新浪微博,不是靠騰訊微博,而是朋友圈啊。


然後馬化騰在前年做了個預測,他說將來能夠戰勝微信的一定不是跟微信一樣的東西,一定是something else。大家記不記得前幾年的時候,出了很多跟微信很類似的產品,沒有一家贏吧,沒有一家贏。但是今天誰威脅了微信?抖音,結果你發現圖文的IM,當遇到一個視短視頻的IM的時候。由於有了抖音、快手的出現,歷史上第一次,馬化騰爸爸曾經在中國流量裏面佔了一半以上的流量,現在降爲一半以下。同樣我們也可以預測,如果今天你想戰勝抖音或者快手,也一定不是同樣的東西,是something else。我堅定地相信一定會有東西出來能戰勝它,但一定跟它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這四個例子你可以看出來,是不是有很不一樣的一個地方,力、大力出奇跡,也幹不過錯位競爭這個法則,何況我們小公司。如果有同學還想跟我擡槓,你說馬化騰爸爸,哎呀,他就是個產品經理,他不夠戰略能力,如果馬雲爸爸就能所向披靡,馬雲爸爸戰略能力中國第一,馬雲爸爸出手,沒有他幹不成的。其實在領先企業已經建立主導性優勢的環境當中,任何me too產品都會淪爲雞肋。


這又是一句斷言,這一句斷言很有助於提高你的生存率。在領先企業已經建立主導性優勢的環境下,任何me too產品都會淪爲雞肋,這句話對於馬雲爸爸依然成立。

大家還記得來往嗎?2013年12月份,馬雲爸爸突然醒悟,看到了微信如此蓬勃起來呀,把各位高管集中在一起,說我們必須做來往,然後宣誓。記得當年流傳的段子,說每一個員工必須拉100個人來到來往,否則你年底的紅包就怎麼樣?沒有了。可以說集集團之力來做來往。所以馬雲說寧可死在來往的路上,也絕不活在微信的羣裏,各位可以看一下這句話當年的這個這個力量哈。馬雲爸爸,這可是馬雲爸爸呀,阿里巴巴呀,中國最有錢,最有資源,最有運營能力,朋友圈最多的一家。怎麼樣呢?

我們看轉年,第一名微信,第二名手Q,來往第第15名,比例0.92。你看,阿里想做跟微信一模一樣的事情,根本沒有可能性,那比例連1%都沒過。


所以各位同學,我們作爲初創企業,難道我們的力量比兩個馬爸爸之一強嗎?連馬爸爸都過不去,你要知道這個力量有多強啊,這是今天我給你講的真是創業第一法則呀。當然對於大公司而言,人家資源很多呀,所以各種說辭也很廣。所以當年雙11的時候,時任CEO說來往是個戰術性產品,已經達到聲東擊西的目的了哈。對大公司而言,這樣的失敗無所謂,就當我積累一些經驗和資源一樣。


但當然這句話他其實沒錯,來往失敗了,but來往的遺腹子釘釘卻成功了,對吧。各位,在剛剛過去的疫情期,其實現在還在啦,有很多的這個絕大多數是受害者,有極少數是受益者,釘釘肯定是受益者之一吧,所以被很多小學生攻陷了釘釘對吧,哇噻,你可以看那些小學生都去釘釘裏邊去來學習去了,釘釘迅速起來了。

那釘釘爲什麼能夠起來呢?我請問各位,釘釘的屬性是2B還是2C呀?微信呢?2C。我們再放大尺度來看,阿里是有2B基因的,到今天爲止你去看一下阿里的主營的這個業務都是2B的,支付寶,包括到後來的雲,騰訊沒有2B的基因,到今天爲止,騰訊產業互聯網還沒有成功的案例吧。各位記得前很多年,微信就想做企業微信了對不對,它有做成嗎?沒做成。大概有三四年的時間都沒做成,結果活生生給了釘釘一個機會,對吧,是因爲阿里有2B的基因,而騰訊沒有2B的基因。所以你看來往跟微信是什麼?錯位競爭,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一場競爭。


所以這些案例已經發生了,我相信給各位的印象應該是非常深刻的。如果對面是創業者的話,你切記要把我這堂課和顛覆式創新這兩堂課反覆聽一下,這是短時間一些歷史大量的濃聚出來的一些經驗教訓。


在互聯網前10年,我們有三座大山號稱BAT,我們認爲BAT這三座大山永遠不可超越。但今天呢你看,在BAT三座大山之下,有很多新生代出來了呀,頭條、美團、拼多多、滴滴、快手,這幾乎都是最近8年剛剛生出來的吧,以前都沒有。


然後請大家大尺度看一下,這些新生代跟BAT之間,是正面直接競爭還是錯位競爭啊?是錯位競爭。

錯位有很多方面,我先大尺度講一個方面。首先在BAT優勢是在PC互聯網,這些新興的企業是因爲有一個新週期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個浪潮是TMD起來的一個先決條件,移動互聯網對PC互聯網之爭。第二個錯位,從場景上來看,BAT的主要的邏輯是人找信息,它是流量邏輯,是搜索邏輯,而新興的移動互聯網由於那個屏幕很小,人們在搜索很難,所以這個時候必須是個推送邏輯。你看,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變化,發生巨大的錯位,使得原有的巨頭這麼小小的變化,他沒有注意到,他沒有注意到這是一個問題,變成人的邏輯是推薦邏輯。結果今日頭條是推薦,百度呢是搜索;快手是推薦,優酷是搜索;拼多多是推薦,淘寶是搜索。淘寶、百度、優酷都是廣告模式,所以搜索越高,我競價排名和廣告收入越高,而新生代根本沒有搜索邏輯,它是推送邏輯這樣起來的這個邏輯。

各位,大尺度有沒有看到錯位競爭呢。我再把其中一個案例拈出來給大家看一下哈,我們再詳細理解一下錯位競爭。

錯位競爭有很多的尺度,你可以在戰術裏邊用錯位競爭,比如說我跟一個巨頭在同一個價值網裏邊,我想跟他競爭,我沒有辦法,只好在同一價值網裏邊,也儘可能用錯位。另外有戰略上的錯位,指的是不同價值網之間的競爭,我們今天更多的是從戰略上講的,所以所謂錯位競爭,指的是不同價值網之間的一種競爭。這個價值網你可以把它類比爲什麼呢?生態位。你會發現很奇怪,大自然界裏邊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態位,甚至在同一個區域裏邊,它也能分層次分出生態位出來,所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沒有兩個物種是相同生態位的,看沒看到,錯位競爭啊,那個位。


所以德魯克講,一個小企業的成功關鍵點,是你找到一個小的生態位,在這個生態位裏邊你取得領先的優勢。那在這個生態位裏邊要達到這樣一個特性,它能夠讓你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讓你的劣勢變得不那麼重要這件事情,請各位把這句話牢牢記住。找到一個能夠揚長避短的領域,。---《好戰略壞戰略》

這就像我剛纔舉的那個例子,你面對劍手,你明知不敵,你要拔出劍來跟他去競爭,你幹嘛跟他比劍呢?你比劍是人家的長處,是你的短處,你肯定幹不過人家對吧?你比別的東西不就行嗎?肯定有一個東西你擅長的,一定有的嘛,你比那個東西啊。而且你爲什麼一定要在這個區裏跟他去爭呢?你能不能到另外一個區域,他根本打不着你,而那個區域又很肥沃,所以我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個味道來拈一下哈。

二、美團的錯位競爭

2.1 美團團購與阿里的錯位

好,接着往下來講。我舉一個大案例,美團。美團作爲新生代的代表,它如何面對BAT這些巨頭,自己通過錯位競爭自己成長起來的,美團一錯再錯。

第一個案例呢我想講美團團購和阿里的錯位。我曾經深度研究過王興,爲了研究王興,我把他飯否裏邊的幾千個這個這個飯否的話,我全部摘下來進行整理。其實我發現王興可能不是一個興趣驅動型的一個創業者,而是一個理性的計算型的創業者。2005年他創辦了校內網,2007年創辦了飯否網,2008年創辦了海內網,2010年創辦美團網,有成功有失敗,前三個大多數都失敗了。然後你會看,這四個有什麼樣的一個特色呢?有什麼關係呢?我分析給你看。

在他2010年第四次創業之前呀,電商領域的第一巨頭當然是阿里,通常大家面對巨頭競爭的時候,你說我要在它這個裏邊我找一個細分市場,活下來不就完了嘛,絕大多數人會想細分市場對吧,說我做一個小而美的事情對不對。巨頭領域之下,我找一個細分領域,小而美。而王興的第一考量居然是我如何跟阿里錯位競爭,這句話我我當年研究的時候,我這句話讓我非常非常的震撼,你那麼小的一個企業,你立意之初居然想的是如何跟巨頭來錯位競爭。

我介紹兩個美團錯位競爭的思維方式,它未必是全部的錯位競爭的工具哈,但是我介紹這兩個給你,你可以用,你也可以有你別的東西,這是戰術性的。一個是四縱三橫,一個是AB分類法。

王興提出四縱三橫理論,2009年提出來的,到今天還有一些投資公司也是按照這個四縱三橫理論在來做的。王興提出呀說互聯網應該主要有四大領域,資訊、交流、娛樂和商務。然後互聯網呢你看在2009年的時候,說互聯網有三個階段,web1.0,web2.0和web3.0。2009年的時候,web2.0還是很火的時候啊,指的是社交,以微博爲代表的社交對吧,web3.0指的是移動互聯網。


所以各位看,web1.0已經是BAT了,他在想web2.0的機會。然後你來看,我爲什麼說王興是一個計算型的選手,他幾乎把所有web2.0全嘗試了。2005年做的校內網,不就是交流這個領域的嗎?後來被人人給收購了。然後2007年做的飯否網,不就是跟新浪微博一樣嗎?然後海內網是跟開心網一樣,是遊戲領域呀。當所有這三個領域,當年還在web2.0時代哈,全都試完了之後,對他只剩下一個領域了對吧,就是最後一個領域了。他說阿里巴巴在web1.0,說其他幾個領域都有web2.0的東西了,一定應該有一個東西可以在這個領域裏,大家跟上這個思路了嗎?這是一個邏輯推理的一個結果,說邏輯上看,這地方有個邏輯的一個存在的方式,所以叫美團。


所以美團的團字兒,團購其實有點social的那個味道,用社交的形式來做電商,你看社交電商,組合創新,輪在這個地方來。這是他當年的這樣的一個想法,跟阿里巴巴來錯位。你看,他的第一考量是跟巨頭錯位,這個想法非常棒。當我們講錯位競爭的時候,你最好的一個應用是跟在位巨頭去錯位,你跟在位巨頭做一個benchmark,使得你的尺度是極大的。你跟一小傢伙錯位,沒有用啊,你跟小傢伙錯位之後,就算你跟他有差異,但在巨頭眼睛裏邊都一樣,他一下就把會把你給碾死了,你跟巨頭錯位是最佳着眼點。

那絕大多數人有一個誤解,我反覆講這句話,你看到巨頭所在的一個領域,它構成了一個已知領域,你認爲這已經是全部了。


然後你就想我作爲一個後來者,我能找一個利基市場細分市場就好了,就不錯了。那不是我說的錯位競爭,我說的錯位競爭是一個工具,我跟巨頭所在的價值網之外找一個新的價值網。我再重複一下哈,這句話非常重要。所謂錯位競爭,不是跟巨頭在同一個價值往裏邊,我找細分市場或者不同的方式,而是我尋找一個跟巨頭不一樣的一個價值網出來,這句話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絕大多數電商會把阿里所在的電商當做全部的生態位,而這個時候美團用了AB分類法。他說你看整個互聯網,我可以橫切一刀,有供給和履約在線上的,比如以騰訊爲代表的,包括百度;也有供給和履約在線下的,比如說阿里。先橫切一刀,他說我要去哪裏呢?我願意在B裏邊,我願意做供給和履約在線下這裏邊。哎,到這之後,這一刀沒什麼稀奇的,特別稀奇的神奇的一刀,是第二刀。第二刀並不是在阿里所在的領域裏邊我切一小塊屬於我,這是部分和整體的關係,而是我切了一刀,在阿里之外切了另外一刀。他說你看,你仔細分析阿里,其實阿里電商,應該加一個形容詞是實物電商,有另外一類電商叫生活服務電商,或叫以這個location爲中心的電商,哎,這是完全不同的。

在那個時候,阿里只做實物電商,而沒有人做生活服務電商,今天我們大家已經知道這已經很大了,那時候沒人做。這一刀神來之筆,切了這麼一刀,在阿里之外找了一個價值網。甚至這裏面還可以再切一刀,有異地生活服務是攜程,有本地生活服務纔是美團選的這樣一個領域。所以這個錯位競爭是在生活服務和web2.0找了一個新興價值網,是他當時的選擇。

我相信大家可能是有疑問,你看我剛纔那個圖裏邊,你回頭看一下,這張圖裏邊這個價值網非常非常小啊,甚至當時可以接近於0,說你你說那你這不是是不是值得進去嗎?


這麼小,你爲什麼要進去呢?我們看他的分析哈。

他說如果你要做實物團購,除非你的價格物流有更好的體驗,否則你根本打不過淘寶。淘寶有非常大的流量,如果你做的事它也能做,你根本幹不過它。所以呢一個一個第一點判斷,如果做實物電商,或者叫實物的這個團購,在在在現有的價值網你跟淘寶正面直接競爭,王興明白根本打不過巨頭。面對巨頭正面直接競爭的成功率是0,他說我,這就是一個這就是個頂級創業者的一個判斷。未仗,先知道在哪裏我一定會輸,我不要進去。他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如果不能形成長久的競爭優勢,任何短期的快速增長都是沒有未來的,你靠資金或者補貼,一時虛增,但是在巨頭的射程範圍之內沒有意義,沒有意義,這是第一點,我在那兒幹不過 它。第二點,生活服務電商是一個非標商品,是一個髒亂差的苦活,是毛利低,巨頭願不願意來呀?它不願意來。在實物電商裏邊,是標準的,毛利率高,非常容易。你知道人們願意撿,先撿自己手頭可有的那個蘋果嘛,遠的你不願意去撿。說這個活是巨頭不願意乾的一個活,是髒亂差的活,這個活在巨頭眼裏面非常像什麼呢?像雞肋,就是毛利率太低了,不值得幹。

但是美團有這樣一個道理,他說雞肋是雞肋,但是如果我把雞肋串起來,不就成烤串了嗎。這句話非常糙,但很有道理。如果我把非標的、毛利率低的生活服務產品我把它做起來,我背後有東西把它串起來之後,一旦我把它合起來了,這是一個巨大的一個機會。我會建成非常大的一個護城河進來,即使巨頭也過不來。這是第二個考量,巨頭不願意過來或者過不來。

這裏最棒的是第三個考量,最棒最棒的是第三個考量。第三個考量是其實足夠大,我看到王興每年都會給他團隊做一次這個演講,這是2013年、2012年連續兩年他提到,他說2012年是第三產業產值小於第二產業產值的最後一年,而第二產產業產值就是實物啊,他說你看實物電商已經這麼大了,但第三產業生活服務還沒有電商呢,這不是有大機會嗎?各位聽到這個道理了嗎?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其實怎麼樣?足夠大,這句話纔是這裏非常棒的。

所以我講錯位競爭會有人有誤解,誤解什麼呢?你說我幹不過巨頭,所以我找一個小的地方,我自甘弱小,做小而美,你看,他根本不是這麼想的,而是巨頭有一個有一個盲區,我找一個更大的一個地方。比如說2017年的時候,《財經》雜誌小晚對話王興,她說你在生活服務領域是否能夠誕生BAT體量的公司呢?你看他的你看他的氣魄有多大,他說你不要說生活服務領域了,光餐飲我就能做出跟淘寶一樣大的東西了,你聽明白了嗎?這個案例的最美妙的地方是這個地方,其實足夠大。

大家很容易受限,現有的東西你就把它圈住了。其實他是向一個更大量級過渡的中間量級而已,美團有機會成爲AT一個量級的公司,這幾個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能值幾百億美金,但需要的時間大概5到10年吧,這是2017年。事實上兩年以後,其實其實到現在算三年以後吧,美團的市值已經1000多億美元了。所以美團上市那一次的時候,王興對外宣佈,他說5年以後,我的日訂單量要超過淘寶。這纔是這個案例非常美妙的一個地方,他選擇了一個阿里之外的一個領域,事實上非常大,但大家不相信的那個領域,而他看到了一個10倍速變化的單一要素。千團大戰其他友商的選擇是什麼?各位看,58%選擇了商品團購,只有8%選擇了生活服務。所以事實上很多團購網站不是被美團打敗的,而是被阿里淘寶的聚划算打敗的。


2.2 美團酒旅和攜程的案例

美團跑到一個生活服務那裏邊去,是阿里打不到的一個地方,而實際上它又足夠大。這是第一個錯位競爭的案例,我不知道有沒有touch到你。

我講第二個案例,也很精彩,美團酒旅和攜程的錯位。我們今天回憶一下5年以前的2015年,是互聯網併購大年,那年攜程併購了去哪兒,投資了藝龍和同和同城,那年攜程酒店市佔率40%,2016年擴大爲60%。同學們,在互聯網上你在某一個品類已經佔了60%的市場份額了,這代表什麼?你已經在這個市場怎麼樣?幾乎壟斷了吧,你壟斷了。所以2016年的時候,攜程佔了60%的市場份額,如果你看這個數據,你幾乎可以認爲,在線住宿這個市場這個戰爭已經怎麼樣?Over了。CEO可以再次退休去享受生活了,對不對?如果看這個數據的話。

但是各位,你看到60%的市場佔有率,這個數據有一個極大的bug,你沒有看到什麼,你看到了60%,你沒有看到的是什麼呢?認知越深,邊界越寬,如果把分母擴大爲整個酒店市場,其實你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場景。2014年,各位看2014年的時候,在線渠道,只佔中國整個酒店市場27%,如果你往後再推個兩三年,大概也就是三四三十左右。

你聽明白在說什麼了嗎?所謂60%指的是在已經有的在線這個市場裏邊的60%,其實有很大的分母未知市場你怎麼樣?沒看到。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上我的思路,絕大多數人看的是一個小領域裏邊的一個百分之數,其實你沒有看到更大的未知市場。所以短時間,而有另外人看到了,就是美團,所以美團迅速殺進去,兩年時間,酒旅市場翻天覆地。他根本沒有在剛纔那個領域裏面把它變多大,而是把原來沒有那個領域裏邊來鋪進去了。

所以你看王興有一句話,我們入場之前,攜程號稱60%,其實只佔了小几萬家而已,還有幾十萬家他沒簽呢,我們去了。我不知道你看到這句話的感受如何,認知越深,邊界越寬,你原有人只是看了很小一塊而已。2013年美團做了一個獨立小團隊,他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城市麗江去做MVP,想跑通一個業務小閉環,尋找關鍵成功要素。他們很快發現了一個攜程沒有覆蓋的市場,有兩大特徵。第一大特徵是三四線城市,第二個特徵是本地人在本地住宿的需求。然後2014年他建立酒旅部,2015年由於他以前在打千團大戰,最後到了2015年,他那預訂系統才建成。我請問各位,美團的預訂系統建立起來難不難啊?那非常難。那大多數沒有在線的那個酒店,是不是小酒店呀,在三四線城市。我看到傳記裏有這樣一句話,他說有很多的邊緣城市裏邊你你就算去拜訪對方,對方連普通話都不會說,你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大量的大量的小酒店。而美團有原有線下團購的實力啊,一家一家去談,我上門去幫你把這個系統建立起來,所以用了幾年時間把這個系統建成了。這個系統裏邊的量要10倍於攜程裏邊,從數量上看攜程裏邊的量。


我們再回來看攜程的隱含假設是什麼。你想一下攜程當年是怎麼起來的?它在哪裏發小廣告啊?在飛機場,還有呢,那個火車站對吧。飛機場和火車站是不是商旅人士居多呀?所以商旅人士一直是攜程的第一高頻場景,到了今天這還是它的應用的這個主價值網所在的地方。商旅有兩個特徵,跟剛纔恰恰相反,商旅是不是三四線城市往一二線城市去的多,沒問題吧?好,你到了一二線城市之後,你就去想去辦事啊,是不是在中心酒店比邊遠酒店更大一點,大酒店比小酒店更多一點,這是商旅人士的一個特徵吧,這是商旅的這樣一個特徵。事實上在之前,跟所有其他人跟它搶的是一樣的,異地商旅一二線城市。

再回到那句話,之所以起前所有人都沒有戰勝攜程,包括去哪兒,都是你想跟攜程正面直接競爭,攜程在前打呢,你跑到它對面去了,攜程啪一巴掌就把你打到了,那是它主價值網所在的地方啊。你看美團是什麼?美團本地消費,三四線城市錯位競爭,完成了自己一場完美的顛覆式創新。

各位看,首先我們看本地住宿,本地住宿在一線城市的預訂比例已經到了40%,在全國已經超過30%了,在三線城市今天到了2019年,已經到了60%。各位再看,三線以下城市上升爲60%,同時在同一個城市裏邊本地住宿的需求也上升到40%這樣一個數量起來。我不知道各位是否理解在本地住宿的需求。


很多年輕人,他們在住宿的需求用的APP居然沒有下載過攜程,攜程大部分是商旅人羣,而很多年輕人是在本地住宿,他都沒有下載過攜程,這句話本身充滿了悖論。攜程幾乎等於住宿,而那些年輕人在本地住宿一個巨大的空間,是在美團裏面完成的,這些本地住宿的需求已經變得非常之大了。這件事情居然被美團抓住了,然後佣金比例也是比攜程小一半。

然後各位看2016年的時候,大家還記得攜程佔60%,2018年第一季度攜程佔到了49.6%,兩年時間一個大逆轉。我查了2019年的數據,美團基本穩定在50%左右。然後2019年美團酒店間夜量,全年持續超過攜程系的總和。第一季度是攜程系的102%,第二季度112%,第四季度到了攜程系的122%,美團一個APP的間夜數總量已經是攜程系總數還要高出22%。這個戰役非常精彩,非常精彩。

像思考這個過程當中,攜程其實知道美團是威脅,攜程有辦法嗎?攜程沒辦法。等下堂課我會講到顛覆式創新,有一個右上角遷移力,人們只會越來越高大上。如果你在他高大上的前面,他一下子就把你打倒了,但是你在他的後邊,你看這個動作,你你打不着他,你先打他的時候你先打自己,你根本打不着他。所以你會注意到攜程的路徑,前些年包括也現在一樣,越來越高大上,越來越高級,越來越國際化,他人,他是往這個角右上角去的,而美團是他在後面來打他的,他打不着,所以這是美團的一個錯位競爭,一個完美的錯位競爭,三線城市本地住宿。

我再講一下,千萬不要把錯位競爭當成,巨頭我幹不過他,所以我自甘弱小,選一個小而美,我根本講的不是這一點。我講的是如何讓棋盤變得更大,你你如果看起來新興價值網很小,如果我從邏輯上判斷它未來很大,中間又有一個窗口期,就是機會窗口期,你可以把它怎麼樣?變大起來。實際上你會10倍於主流價值網這麼大,剛纔這個案例就是這樣一個精彩的一個案例。


我們再稍微回顧一下,美團出行跟滴滴一戰爲什麼沒成功啊?他跟滴滴那場戰爭是跟滴滴正面直接競爭。那這件事情其實到了滴滴的主戰場了,所以程維說,爾要戰便戰,在你所在的領域你多低價位,我也低價跟你戰,而我原本有一個很大的市場佔有率,所以你這件事情它是打不到滴滴的,那是滴滴的主命根啊,他是他是沒有辦法這樣競爭的,所以這場戰局沒有打贏,他就不是一個什麼?錯位競爭。

所以這個案例講的是錯位競爭,錯位競爭不是市場細分戰略,也不是所謂《定位》那本書裏面講的靜態的定位策略。市場細分戰略是在一個既定的結構化市場裏邊,我尋找一個小的利基市場,錯位競爭是創造一個全新的大市場,這是一個不同的一個地方。比如你比如《財經》雜誌去問王興,說你這個競爭是怎麼樣呢?王興說我不是在原有的領域把原來人擠掉,而是新的戰場擴大了,新的玩家佔了新的戰場,說創新永遠在邊緣。所以你會注意到,當美團起來的時候,不是把攜程裏面的東西挖到自己自己這邊來,而是他在美團的視野之外,開闢了新的棋盤這樣出來,這叫錯位競爭,希望各位來理解這句話哈。

那剛纔我所舉舉的案例,要麼是巨頭的案例,要麼小巨頭的案例。你可能會說他對我們初創企業有沒有幫助呢?接下來有一個案例我非常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請出案主本人來講一下,這也是第二次我來放這個案例了。這是混沌大學的一個同學,一個非常平凡的同學,梅豔玲,大家稱她爲燈姐。在去年遊輪思維模型大賽裏面的冠軍,她用的模型就是錯位競爭。我給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我非常喜歡這個案例,我這個放了很多遍,每次看,我都挺感動的。其實中國有大量的這種中小企業創業者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哈。所以如果混沌的理論能夠幫助到燈姐,我相信也能夠幫助到其他的中小創業者。我們的錯位競爭和低端顛覆創新這兩個模型合起來,幾乎可以成爲創業理論裏邊非常棒的一套理論了。我希望能夠幫助到中國的中小創業者們,如果能夠那樣的話,我覺得混沌大學的價值是非常非常大的,在幫助大家取得成功的過程當中,混沌大學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價值。我非常非常的感動,希望我們的理論能夠幫助到更多的這樣的一些同學們。

好,我們把今天的內容做一個整理。我們講所有這些內容內容是爲了借假修真,所以錯位的競爭裏邊,我們加上一個美團一錯再錯的這樣一個案例,以及燈姐的一個小案例。那錯位競爭的知識點,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關鍵是不是在同一個價值網裏尋找細分,而是我要錯出一個全新的一個價值網、生態位出來,所以不是自甘弱小,而是我要切出更大的一個天地出來哈。我們借用美團的一個AB分類法,推薦給大家,當然你也可以用你的其他的錯位的方式。


三、邊緣創新

接下來我想在理論上再延伸一點,做一點延展學習。這個錯位競爭的背後是什麼?說每次我講錯位競爭,爲什麼大家總是會有一個誤解說,哎,那你是不是就投機取巧一樣?不,它背後有一個大道理,有一個大規律,所以你錯位才能夠成功。會發現幾乎每一個顛覆的創新,及錯位競爭背後,有一個貌似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詞彙,叫邊緣。

比如說凱文·凱利有這樣兩段話我讀給你聽,他說,顛覆式創新通常來自於邊緣,而不是中心地區,邊緣地區是一個看起來不太好的市場,低利潤、不可靠,風險又高,所以沒人去競爭。

一些初創企業,原本是因爲錢少進不到中心領域,進到了邊緣市場,但是他萬萬沒有發現,這些邊緣勢力背後有一個力量,在推動這個邊緣領域本身在變大。我原本是被動地偶然地進到一個邊緣市場裏邊去,我只是想跟巨頭錯開,作爲小而美而已,沒想到那個邊緣領域自己又變大了,然後我跟着它變大起來,自己也成長起來了。

所以KK說,如果你想跟巨頭競爭,切切不要迎頭而上,如果你迎頭而上,在巨頭的前面,他一巴掌就把你打倒了。你一定要錯開來,找到一個新的角度,找到一個你有優勢的邊緣市場,你才能夠起來。


那爲什麼創新總是起源於邊緣呢?爲什麼我跟主流錯位,我好像能夠取得這麼大的競爭優勢呢,這個背後有沒有道理呢?我想引入王東嶽先生的遞弱代償原理,作爲錯位競爭和邊緣創新背後的理論,解釋一下來告訴你說,邊緣並不僅僅是偶然性的,它其實是個勝算極大的一種理論。


王東嶽先生的遞弱代償理論是一個尺度很大的理論,他說遞弱代償其實就是分化代償的過程。而分化代償要建立在不圓滿的基礎之上,只有你自身不圓滿,你才需要代償。


這句話本身道理很深,我不用不想過分來闡釋了。然後有一句很有趣的話,他說對於一個主體,缺憾越深,它的演化前程越遠大,而一個相對圓滿者反而會淪爲進化樹上的盲端,這是反常識的。


我們原本認爲一個巨頭擁有特別多的資源,你什麼都有了,你能夠突飛猛進。但他發現大尺度發現恰恰相反,恰恰是那些稀缺者才一路狂奔,造成了進化裏面新的勢力出來。

比如說整個進化裏邊,他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叫側枝盲端,這個現象非常非常有意思,我把這個理論放給你。

(東嶽先生視頻)


所以看了這個側枝盲端的這個道理,這個大尺度的道理,我相信你對錯位競爭,對邊緣創新,你會發現,它不是歸納法歸納歸納出來的偶然的現象,它背後是有巨大的力量來推動的。我們的主流價值網通常在那個盲端裏邊去,將來所能生髮出來的一定是側枝,你看側枝就意味着什麼?錯位,就意味着邊緣,你才能夠成長起來。這是錯位競爭和邊緣創新背後的理論依據,它並不僅僅是個表象的一個現象。

我們再把它進行一個規律性的歸納,可以稱爲主流衰喪和異端興起。其實如果沒有這個道理的話,創業就是不可能的,創新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接着請王東嶽先生繼續闡釋一下這個道理。

現在我們回頭再問一個問題,我們爲什麼要創新?如果在課程之初你問我爲什麼要創新?我會告訴你說,創新是爲了增長,創新可以獲得10倍速的增長。在剛纔的語境裏邊,我會告訴你,創新是不得不的一件事情。由於我們的生存度日趨下降,你不得不代償自己,你才能活下來,創新就是跟以前主流不一樣,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的代償,它是一個不得不的行爲。

我讀完王東嶽先生的《物演通論》之後,我跟他說我讀出三個字,叫不得不。在你看到的各種進步的背後,都充滿着不得不的一個力量。過去我們談起創新,我們會認爲是一種奢侈品,而今天我會說,創新是不得不的事情,尤其在今天的這個時刻,在疫情之後,我們會發現今天想生存下去,必須靠創新纔行。所以我們提出一個口號叫創新是生存,那個道理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創新就是在原有的主流之外,做點something new,而且你不得不又做點something new出來。

所以王東嶽老師有一個隱喻,讀起來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就像一個陀螺,你爲了讓陀螺立起來,你就必須使勁抽它,讓它越轉越快,只是爲了保證它不停下來。這句話我希望你品一品,我們今天越來越快的創新,只是爲了讓自己活下來而已。創新今天變成了剛需,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無獨有偶,一個非常令人驚異的一個巧合。我之前看了另外一本書叫《規模》,《規模》大尺度地研究了生物的進化,城市的發展和企業的繁榮繁榮,它發現經濟創新的結論,因爲剛纔王東嶽所講的結論完全一樣。它用的詞兒跟我們第二曲線的詞兒幾乎都是一樣的。它說一條曲線上的指數級增長,必將由於它臨近奇點而崩潰。它這裏用的是奇點,而我們用的是極限點,幾乎是一個詞。這個時候你怎麼活下來呢?你必須通過重新啓動增長曲線,實現曲線轉換,這就是第二曲線嘛。而且它預感到這個曲線轉換的頻率將越來越快,它畫出這樣一張圖出來,任何一個經濟,它由於它即將臨近按照它說要臨界奇點而崩潰,你爲了避免崩潰,你必須轉換到另外一個曲線裏邊去,而這個曲線又會很快接近奇點,爲了避免崩潰,你就必須怎麼樣?再拉一個曲線出來。各位看這張圖,就是我們講的非連續性創新第二曲線這張圖,你會看到後來的越來越快的一個轉換期,你會看到了對吧,那個轉換期越來越快。

王東嶽先生和《規模》這本書,這兩個兩兩個說法是完全一致的,我把它命名爲非連續性,說非連續性是一個大尺度的定理,我看了很多不同學科的書,然後我驚訝地發現,在不同的學科裏邊也幾乎都是那種非連續性的。生物學如果我們讀懂《物種起源》,你會看到側枝盲端,你會看到這個現象,他說這個物種啊一旦一個物種形成,你從你開始形成這個物種,一直到這個物種毀滅掉,這個物種基本保持不變,直到它毀滅。然後突然有一段時間,一個新的東西就開啓起來了,這種非連續性的。從地質學裏發現也是非連續性的,你看整個生物進化這麼大的尺度,是非連續性的。科學呢,名著是科學革命的結構,通常我們認爲科學的進步是連續性的呀,所以我們逐漸逼近一個真理,一點一點地逼近,對吧,這是我們從小對科學的這個觀點。做着忽然說不對,科學的進步是非連續性的,他說每次發現科學革命以後,後一代科學家根本不是繼承了前一代科學家,而是把它推翻了,你才能取得進步,它稱爲革命或叫範式革命,paradigm shift,你又看到什麼?非連續性。

社會學裏邊有一本書叫《第二曲線》,我整個第二曲線創新這個名字就來源於這本書,它在社會學裏的各個領域都是非連續性的。如果你去看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經濟大週期也是經濟週期非連續性的。你看克里斯坦森《創新者的窘境》,在企業這個程度又是非連續性的。所以這個非連續性啊,真的是不同尺度的一個規律,一條曲線在到達極點之前,啓動第二曲線,然後又啓動第三曲線,兩條曲線之間不是連着過來的,是非連續性這樣過來的,曲線越來越陡,週期越來越短,這樣一個狀況,叫非連續性。

所以講到這兒,我再把今天講的錯位競爭連在一起,你就知道,錯位競爭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樣一個狀況了。它並不僅僅是一個表象的一個現象,是背後一個大尺度的規律所決定的這樣的一個現象。所以很多企業經過錯位競爭成功了,如果你不理解這個規律,你會變成一個偶發性的。如果你理解了這個規律呢,你就可以利用這個規律繼續去錯位,繼續去邊緣創新,可以找到一種破壞性增長引擎哈。

好,今天錯位競爭的一節課,講到這就結束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下節課見。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