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當你老了,請換我來守護你 01 哪個瞬間,你覺得父母老了? 02  重新構建與父母的親子關係

前段時間,《忘不了餐廳》第二季開播。節目剛更新到第三期,豆瓣網友就給出了9.5的高分。

看過第一季的朋友都知道,忘不了餐廳是一家“會忘記上菜”的餐廳,聽上去好像一點也不靠譜。但是,想要成爲這家餐廳的服務生,卻並不簡單。

因爲這家餐廳的服務生都有一個相同的身份:阿爾茨海默症(俗稱的“老年癡呆症”)患者

因爲這些服務生身份的特殊性,餐廳經常鬧各種烏龍。

顧客:“服務員,請給我來一份紅燒肉。”

服務生:“這是您點的油潑面,請慢用。”

上錯菜,忘拿菜單,甚至忘收錢……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老人們最真實的反應:緊張、孩子氣、懊惱、開心……

然而,節目表面上營造出一種溫暖而治癒的氛圍,卻也“別有用心”地讓我們代入式地思考:有一天自己的父母老了,或者患有認知障礙,我們該怎麼辦?

01 哪個瞬間,你覺得父母老了?

今年,第一批90後已邁入而立之年,一個普遍的問題擺在了這一代人的面前:父母進入了老去的倒計時。

在知乎問題“哪個瞬間,你覺得父母老了?”下面,有很多讓人感同身受的回答:

@初五夢夢:162的個子終於超過了164的媽媽身高。

@知乎答主鈺兒:爸爸漸漸發胖,以前的衣服有的已穿不上;冬天越來越怕冷,而且穿的很厚,越是這樣,能穿上的衣服就更少了。

@知乎答主 jiajia:過年回不了家,打開微信視頻,爸爸哭了。

@知乎答主壞蛋別理我:以前我媽總說,你真是太笨了;而現在她總說,這個什麼什麼是怎麼弄的,你教教我,你比較聰明。

電影《步履不停》裏有一句臺詞:即使我看着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麼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地看着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

這似乎是很多人內心歲月的真實寫照。

日本心理學家岸見一郎在《請你迷失在我身旁》一書中,講述了自己照護阿爾茲海默症父親的經歷以及他的心路歷程,同時,他也告訴我們:面對父母的老去,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而不是“不知所措”。

在這本書中,岸見一郎一邊感性地講述自己與父親的故事,令人動容;一邊理性地分析面對不可改變的現實,如何更好地守護父母,如何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自己與父母的關係,讓自己和父母都能坦然面對他們老去甚至生病這件事,給人啓發。

02  重新構建與父母的親子關係

經典電影《東京物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兩位老人多年未見自己的的兒女,終於有一天,他們下定決心,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前往東京的火車,去追尋難得的團聚之樂……

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兒女們推來推去,自私冷漠的招待:長子以工作爲由,取消了陪同老人的計劃,大女兒責怪丈夫買了昂貴的甜點招待老人,甚至埋怨老人提前從環境嘈雜的溫泉旅館回來。

對此,兩位老人默默承受,不忍對孩子有過多的指責, 並安慰自己“只要他們過得好就好了”。

雖然沒有得到兒女們的照顧,但他們不管到哪個兒女家都保持着笑容。

記得剛到東京下火車時,老人擡頭看看東京的天空說:“原來東京這麼近呀。”而離開東京的時候,老人回頭望望又說:“東京真的太遠了。”

現實裏有多少家庭正處於同樣的境地:隨着兒女成家立業後,在生活的重擔下讓原本親密的家庭關係慢慢變得疏離。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背影》裏寫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電影的最後,在回鄉的火車上,媽媽中風,到家後數日去世,留給子女的只剩下了無盡的遺憾。

成年後,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已經從小時候我們依賴父母,轉而成爲父母依賴子女。在這種轉變中,我們需要學會重新構建與父母的親子關係,這樣才能避免讓遺憾發生

岸見一郎在陪伴父親對抗阿爾茲海默症的過程中,發現“如果沒有和父母構建良好的關係,照護就會變得異常辛苦”。他運用阿德勒心理學,重新認識了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找到了與老去的父母最好的相處模式。


● “靜靜陪伴的力量”

岸見一郎的母親在五十多歲的時候,中風去世。

母親剛去世時,他無法單獨與父親相處。只要和父親待在一起,氣氛會變得很沉重。後來父親患了阿爾茲海默症,他不得不重新和父親一起生活,起初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和父親安靜地待着。

如果你和父母的關係不是很融洽或交流很少,你需要做的就是從此刻開始,一點一點地去改善,比如,像岸見一郎一樣,“能夠和父母心平氣和地同在一個空間。“

實際上,只是靜靜地陪伴,什麼都不用做,都會很有力量。

在陪伴父親時,父親一般會看着窗外發呆,或者看看報紙,而岸見一郎卻坐在桌子旁邊工作,僅此而已。而當父親睡覺的時候,他更不需要做什麼。

“你整天睡覺,其實我可以不來吧。”父親卻說,“有你在,我才能安心地睡覺啊。"


● “忘掉那個完美的父母”

伴隨着父母的老去,他們已經不再是我們眼中那個“無所不能的”大人了。

在第三季《圓桌派》中,作家馬家輝講了一件事。

80多歲的父親學會了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常常傳訊息給他。平時不太說話的父親,每天都會通過聊天工具問他“今天吃了什麼”。

馬家輝既溫暖又有些煩,好像回到小時候,每天被父母親問候。

一天,因爲修電腦這件小事,馬家輝忍不住在WhatsApp上埋怨父親,說了幾句重話。而父親在沉默了20分鐘後,發來一句“sorry,下次不會了。”

一個簡單的單詞,頓時令馬家輝淚目。這是小時候自己犯錯時,常常對父親做下的保證。他從未想過嚴厲了一輩子的父親,竟然會對自己說“Sorry”。

馬家輝說:“這輩子,假如沒有通訊軟件,我父親不可能對兒子說‘對不起,下次不會了’這樣的話。在那一剎,似乎我們的父子關係倒過來了。”

伴隨着父母的老去和生病,想要重新構建與父母的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拋棄之前的”刻板印象“——調整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接納真實的、即將老去或生病的父母。


● “退出權力之爭”

在父親剛開始生病之時,會忘記或弄錯一些事,岸見一郎忍不住要糾正他,在家裏形成一種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

一次,父親看到已經11:50,而岸見還未做午飯,就催促他趕快去準備午飯。正在工作的岸見非常不耐煩地說還不到12:00,午飯時間還沒到!

由於工作未完成,他心裏充滿了對父親的埋怨,而父親則生氣地說:算了!你什麼都不用做,你別管我了!

事後,岸見很後悔,爲了10分鐘與父親爭吵,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

“一般來說,如果拒絕對方會嚴重破壞雙方的關係,那就要及時讓步。構建一種無須爭論對方誰對誰錯的關係,無論發生什麼,從權力之爭中退出,就能營造一種歲月靜好的氛圍。”他在書裏寫到。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細節無處不在,但是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最好“認真而不較真”。

03 照顧老去的父母,才能真正理解人生

《圓桌派》有一期節目主題是談論90後年輕人與父母的關係,周軼君說到,父母健康是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臺灣作家張曼娟在《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一書中,曾寫到:當你照顧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

張曼娟的中年大考,在父母相繼患病引發的生活全方位失序中,轟然而至。同所有面臨如此關口的中年人一般,張曼娟即刻墜入睡眠障礙、精神耗弱、身體透支以及意志消沉的漩渦,她不禁發問:要用多大的力氣,才能鎮住一切崩壞,繼續活下去?

然而,在陪伴父母對抗病魔的過程中,卻讓她逐漸對於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岸見一郎在《請你迷失在我身旁》中,發出了同樣的感慨。他說,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年老的父親教會了他不一樣的人生意義。


● 肯定老去的意義

如果把一個人的價值等同於他的“生產性”,那麼在年老體衰時,往往會悲傷地逃避現實。老去,並不意味着一個人失去了價值。

人生不可逆轉,身體也是如此,誰都不能逃脫衰老的命運。要理解父母,首先要理解衰老。


人生不是一條直線

在年輕人看來,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就是一條直線,而老年人卻不這麼看。我們不能把人生比作在一條有起點和終點的直線上的單項運動。如果是直線運動,那麼重要的是如何迅速、高效率地到達目的地,但活着與效率無關。

人生這項運動重要的不是到達哪個目的地,而是此時此刻以現在的姿態過好每一個當下。


人無法靠別人的力量得到幸福

在人生的任何階段,人都無法靠別人的力量得到幸福。

養育孩子時,父母希望孩子幸福,但實際上,幸福只能自己去尋找和感受,父母能做的只是“幫助孩子感到幸福”。

同樣,在陪伴和照顧生病老去的父母時,子女需要清楚,什麼是自己能爲父母做的,什麼是自己無法爲父母做的。

在《我是演說家》中,北大博士王帆做了《我們該做怎樣的子女》的演講,她說“至親之情不應該是看着彼此漸行漸遠的背影,而應該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當下開始,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學會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從容地去面對他們的老去、生病甚至離開的現實,不要向《東京物語》中的子女一樣,等到父母離去之後,才追悔莫及。

關於更多守護父母的方式和調整心理的方法,請你拿起這本《請你迷失在我身旁》,汲取岸見一郎的人生智慧,獲得守護父母的勇氣和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