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墓园随想一一腾冲记

近日,电影《八佰》火了,它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精神、人性的力量!国民军真正抗战的英雄气概。八佰,它唤醒了人们的是被遗忘的抗战历史,战斗的血性,以及对抗战英雄的无限敬意。由此,也让我想起了腾冲之行!

七年前的立夏,2013.6,2日上午九点,我们从腾冲金玉大酒店驱车15分钟,来到目前全国保存最好规划模最大的抗日烈士墓园一一腾冲国殇墓园。

腾冲,极边第一城,毗邻缅甸边陲,位于云南省西部,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0多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古来腾冲万年的火山,千年的马邦,百年的翡翠,十年的战争。

许许多多年以后,腾冲一直历久弥新,气势非凡的山脉峰峦叠嶂,神奇的自然景观无可替代,纯朴民风依旧,历史的沧桑尽在其中,汇聚无数的美景,凝结了多少的情怀。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祭拜国殇墓园,因为这里长眠了为克复腾冲英勇牺牲的9618名远征军将士,表达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对那段历史的尊重和对殉国将士的崇敬。这是一段封存已久的历史,一段民族之魂、军魂的历史,一段鲜为人知可歌可泣悲壮的历史,一段我们教科书上没有的历史。

墓园取自楚辞 “国殇”之篇名,地处腾冲县西郊来凤山下、叠水河畔,建成于1945年7月7日,是由辛亥革命元老,曾任过3天民国总理的腾冲人李根源提议,由各界人士捐款和海外华侨捐资修建的,文革时期遭损毁,后几经修整,保持了当时的规制。

途中遇到来自台湾一行客人,他们手拿看菊花前往大厅祭奠英烈,此时此景,我感到心跳在加速,仿佛时光也在凝固。此时时刻,我们一行来自西安民革党员,多少算是告慰了这些70年前为国家、为民族、为生灵英勇牺牲的远征军烈士们的在天之灵!

“精气干天地,雷腾寇难冲”。以山为岭,腾冲高卧于群山之间。伴峰峦起伏,看江流蜿蜒。岁月的脚步于腾冲的城墙旁边凝滞,民族的记忆在石头小孔中呜咽。   

站在墓园门口,细摸墙石,黑的色,硬的质,密的孔,它城难同。黑色,当见证强盗的凶残,当镌刻硝烟的弥漫。黑色的背后,无不是一位位舍身忘死的将士一颗颗红心双手托起献与山河的佐证;无不是一个个腾冲老少男女不屈灵魂蓬头污面与倭寇同归于尽黑眼珠凝聚成黛的铭记。

墓园内遍植苍松、翠柏、劲竹,由大门经甬道循石级而上便可看到庄严肃穆的忠烈祠,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捐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

山之上,国有殇。小团坡顶有一座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凿砌筑的玄色方身锥顶高塔直插云天。

塔身正面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

以纪念塔为中心,辐射状地把坡体分为六个等分,每个等分都代表一个师,仍按照战斗序列整齐的排列在山坡上。墓碑上书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整个烈士冢共立墓碑3346块。至于碑下是否有该人的骨灰,已经不重要了。一则当年牺牲的将士被集体火化,只以小骨灰罐分装骨;二则墓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很多烈士的名字甚至无从考证。

纪念塔的右边有前几年新建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群碑,他们是从缅甸几处的墓园集中迁来的,共19名英烈,在浮雕后还分别排列7块墓碑,但只有正中间一块有记载英烈事迹的碑文,其余六块均为空白,导游说其中留在异国的英烈有好几万,这几块无字碑只能靠我们的良知与民族之魂去实现了。

徘徊在腾冲烈士陵园里,那成行起伏的暮碑,如万马千军,是震撼,也有阵阵心痛。“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运”,腾冲挺住了,我们的先辈终于挺住了。踢一脚伏地之倭寇,鄙夷藏重康美,只愿前车轰响,后人鉴之。

山之上,国有殇。在我们将要离开集体合影的时间,忽然发现少了一位刘局长,急电唤之速来留影,他说不必了,我已在车上,心里比较沉重。

注:本文写于七年前,从腾冲飞回西安的途中,因飞机✈晚点三小时,在机场用手机速飞语点,于登机前完成。近日找资料,然,在有道云笔记里发现此篇腾冲游记,借电影《八佰》有感而发,略加修改,旧文新作!


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2020,8,29于古长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