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後你快樂嗎?

說說我的個人經歷吧,買了房子,卻和快樂無關!確切的說:不能一概用“快樂”與“不快樂”的二元論來回答這個問題。“買房”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91年生人,18年和老公組建了家庭,目前家庭名下有三套房子,深圳一套,武漢一套,東莞一套。稍稍趕上了房價飛漲的尾巴,勉勉強強上了車,卻又揹負了2套房子近300萬的房貸。

記得22歲時,大學剛畢業,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那時沒有“資產”的概念,就覺得有住的地方了,還是很快樂的。

那時剛畢業,因爲要留在南方,家裏人就張羅着這邊買房子。我媽在東莞工作,住宿舍,於是,她就想把家安在東莞。於是我們就到處去看房,當時買房子就要搖號了,好在我們的運氣比較好,買到了想要的樓層。

這個房子寫的我名字,總價120萬,首付40萬,全都是我媽還的。現在房子漲到了300多萬,算是翻了1-2倍吧。幾年前,房貸已經還完,這套房子沒給我們帶來什麼壓力,更多是常回家看看的“大本營”,在那套房子裏能喫到媽媽做的飯;能躺喫躺喝肆意看電視;能招待來自遠方的親戚……對於我們來講,它不是冷冰冰的資產,不是空蕩蕩的空間,而是一個溫暖的“家”。

現在想想“買那套房子”還是明智的,起碼固化了自己的資產。否則錢也不知道花哪去了。

23歲的時候,來深圳工作,前三年的時候動盪漂泊,搬了3次家,還住過條件很差的學生宿舍。我媽有時會來看我,連個落腳的地方沒有,小小的屋子裏面,堆滿了衣服和書籍,不過那都不是我的,是舍友的。房間常年見不到光,非常陰暗,我在那裏住的時候,還得了幾次蕁麻疹。

我媽看我住的地方是這個樣子,非常着急,所以打定主意要在深圳給我買房,即使買很小的那一種也行。於是16年的時候,我當時不在深圳,還在武漢學習,她就單獨過來深圳,找到中介去看房。深圳的房價那時已經很貴了,15年時,瘋狂漲了一波。但我媽不管不顧,剛看了一處小房子就做了決定,把它買下來。還是寫我的名字。

那個小房子只有30多平米,當時的價格是200萬出頭,位置在市中心,算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了,當時差不多全款買下來的,是家裏把廣州南沙的房子賣掉了,纔買的這個。這次買房的經歷很不開心,因爲是“低賣高買”,前前後後虧了50多萬吧!都說“房產”是保值的,但這次買房的騷操作,實在鬧心。

18年,我結婚了,不可能住在那個小房子裏面了,所以就把它賣掉,用它來付首付,和老公在深圳買了一個三房,200多萬的房貸,主要是老公在還,加之他武漢還有一個房子在供,所以兩套房子的貸款是300多萬。每個月要還2萬左右的房貸,壓力很大,每到扣款的日期,感覺心就在滴血,想一想,每個月都要拿出去2萬多,這個錢用來做的什麼不好,一定就要牢牢的捆在房子上嗎?

今年,深圳又迎來一波“炒房熱”,一般5年一個週期,房價飛漲,已經成爲全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了,幾乎都在8-10萬一平米左右。甚至前一陣子出現了“離婚潮”,連去民政局領離婚證都要排一個多月的號,爲的就是買二套房少花些錢,真諷刺!我們現在住的這個房子也漲了30%,將近漲了150W,但我一點也不開心,因爲以後換房子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下,我有了買二套房的心念,想把東莞、武漢的賣掉,在深圳再買一個好一點的學位房,很難過的是,賣掉的錢雖然能付首付,但是這種“加槓桿”的操作,將會給日後的還貸帶來超重的壓力,在家人的反對聲中,只好作罷!

回望這幾年的買房經歷,只能說勉勉強強上了車,卻揹負一身的債務。雖有固定資產,卻沒有多少現金流,所以日子緊巴巴的。我想這種狀態不能用“快樂”或者“不快樂”來形容。有利有弊吧。

因爲有了房子,所以有了固定資產,未來抗風險的能力增強,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家;我和老公的消費不再大手大腳,而是精打細算的花錢,能省則省。房子也算是變相“儲蓄”!而我也更能塌下心來去鑽研一個領域,將自己的工作與能力提升一個臺階,以產生更大的價值!

但是,因爲要還很多的貸款,我的生活就變的“受限”,不能隨心所欲的出去旅行,要知道,在沒背上房貸之前,我每年都回去1-2個國家旅行的,陸陸續續已經走了十個國家了,而近兩年,哪也沒去過,甚至都很少出深圳;我也不能報名一些大咖的課程去學習了,大咖的課很貴,動輒幾萬塊,想到這些錢能還幾個月的房貸,我就把這個念頭打消了。所以失去了很多成長與結識人脈的機會。

但反過來,在房貸的壓力下,我會去思考“金錢”“財富”這些問題,開始學習一些理財書籍,開始去選擇一些定投基金,也會爲老公公司的內部配股攢錢;同時也投資了一些保險啥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打理自己的生活,應了那句話:理財就是理生活。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成長和進步,本身就是快樂的。

所以,我覺得買房真的和快樂無關,關鍵是看你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