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人獨家】Worktile王濤:創業那些坑很難避免,要磨練在坑裏吸取營養的能力

寫在前面
雖然本文中王濤坦誠地覆盤了自己的一些失誤,但這只是Worktile成長之路的插曲,切勿因本文選題原因導致對王濤格局與能力的誤判(誠懇嚴肅臉)。

文| babayage
編輯 |笑 笑
在踩坑中成長
也許是一種天賦
採訪當日見到王濤胳膊打着石膏,“陪孩子玩山地速降,第一天初級道很順,第二天就上了中級道……”
這就是王濤,自信而驕傲。只有少數人擁有直面過往種種的勇氣,他便是其中之一,不時自嘲“莽撞”“打臉”,但一次次踩坑之後,是不斷迭代、持續增長的Worktile。
王濤這種“果斷決策——及時糾錯——持續迭代”的成長模式,始於高考,那是王濤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鐵盧,意外落榜於西安電子科大對他和家人造成了巨大沖擊,“原本是十拿十穩的事”。復讀是擺在面前的可選項,但王濤決定嚼碎這一次挫折,將其化爲成長的營養。
他向家裏要了一臺電腦,幾年之後,王濤的履歷中多了一串亮眼的title:.NET專家,架構師,連續3屆微軟MVP稱號獲得者, 著有《你必須知道的.NET》,微軟TechEd特約講師……
此時的王濤,已經構建起了對於未來前途的絕對自信,當他感受到在外企上升空間有限,創業便成了通往星辰大海的唯一航路,“即便創業受挫要回歸職場,我也一定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2011年下半年,王濤以合夥人身份參與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萬花筒”,加入理由:看好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同事開發了一款iOS文件管理App,手機天天響,響一次就是一筆美金進賬,看着眼饞”。
不久之後,萬花筒更名爲海納。
創業靈魂拷問之一:
能用一句話說清你的業務嗎?
海納的底層原理與彼時方興未艾的頭條模式基本一致:通過算法分析用戶的興趣,進而爲用戶分發相應的電影、視頻、資訊等內容。
回憶起海納,王濤感慨良多:“每一個創業者都會收到前輩很多忠告,甚至有些諸如《創業必踩100坑》這類大道理只要翻翻公衆號就能看到,可只有體會過了創業了才知道,該踩的坑一個也不會少。”
海納因創業經驗不足吃了不少虧,僅舉一例:品牌命名大都寓意着產品的價值取向,“海納”之名一望便知,定是傾向於“大而全”。有別於頭條明確的服務邊界,海納更具野心,試圖成爲用戶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時的唯一入口。
那是王濤第一次感受到缺乏戰略聚焦會對企業發展帶來多大影響,每隔一兩週團隊便不得不坐在一起探討:海納的那一句Slogan到底是什麼?“Slogan可不是宣傳語那麼簡單,他表達的是創始團隊對客戶需求的理解以及對企業業務的理解。一句話,能不能說清楚海納究竟是做什麼的,服務於誰,能不能到達對方的痛點或癢點?”
周復一週的消磨中,海納成長緩慢,不到一年時間后王濤便選擇了離開,帶着兩條刻骨銘心的創業教訓:一,創業要先有方向,否則越努力越暴斃;二,錢很重要。
之後在Worktile創業的8年期間,王濤堅定執行着“死守現金流”的金科玉律;但“戰略方向選擇”這一創業最高階課程,依舊在未來等待着與王濤重逢,準備向他索要更多的學費。
創業靈魂拷問之二:
風口乍現,是果斷入局還是堅守初心?
2012年,王濤用了將近一年時間籌備獨立創業——也就是Worktile項目的啓航。要做的事情其實在王濤心中早已成型:“在Ethos(王濤供職的外企)那段時間,我就在內部開發了一款Jira-like的工具,定名Ora。協同辦公這件事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但規劃發展路徑、組建團隊、一年沒掙錢還得回點血……這些都需要時間。”
2013年,王濤帶着一款名爲“知事”的移動端高複雜性產品走上創業之路,他沒有擁抱生態相對成熟的iOS和安卓,而是直奔當年宣告要發力參與移動端市場競爭的Windows Mobile。
簡單描述下知事:上班時負責協同辦公,下班後負責日曆提醒,理想狀態下用戶一天的大事小情都可通過知事統一管理、構建秩序。
問題來自兩個層面:首先,基於王濤過人的產品理解,知事迅速殺進了Windows移動應用商店排名前列——最高時位列前5,但Windows Phone銷量欠佳,整體生態發展遠遜預期;其次,在蘋果和安卓生態中,個人日曆管理的APP產品非常豐富,在Windows生態後繼乏力的前景預期下,知事獨特的競爭力反而因爲“包含了C端功能”而被投資人降低了評分,“雖然投資人的評價未必總是準確,但我自己心裏清楚這件事有問題,在知事這款產品上,我不僅犯了貪心的問題,也犯了投機主義錯誤。”
2013年5月,Worktile正式決定摒棄C端功能,全力以赴B端業務。

創業靈魂拷問之三:
流量變現or收費SaaS?
王濤曾當面請教過一位上市企業創始人:做戰略決策時,是感性主導還是理性主導?
對方選擇了前者,“本質上,所謂的理性決策是論證感性決策的過程,大部分時候不存在獨立的理性決策”。
8年創業路,王濤精準的直覺、果決的性格爲Worktile創造了不少戰略紅利,但與之對應的是,王濤的個人好惡也直接左右着Worktile的發展路徑,絕大部分時候王濤都站在正確的一側,當然意外也不可避免。
比如,與成千上萬的技術創業者一樣,王濤對銷售這項工作多少有些牴觸,階段性地認爲“銷售不性感,做出產品吸引別人來用,用流量變現的模式才性感”。
2013年~2015年,王濤帶領着Worktile勇闖“To B SaaS產品通過流量變現”這一性感的商業模式。事實上,Worktile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業績,市場反饋頗佳,並順利拿到了CBC寬帶資本400萬美金的A輪融資。然而,“融資到位,增量十倍”的美好願望卻落了空,原本10萬級的業務量在試遍了種種方法之後,也只是增長到了20萬(約數),遠低於預期。
王濤思考了將近兩個月時間,最終決定徹底重構商業模式:“我一直關注着協同工具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脈絡,前後深度研究過數百款相關產品,下決心進行調整的原因是:在To B付費習慣已然非常成熟的歐美市場,也幾乎沒有依靠流量支撐變現實現盈利的成功案例。站在2020年說,即便是釘釘這種天級流量的巨頭,通過流量而不是收費實現盈利的可能性恐怕也不大。”
這大約是Worktile創業歷程中最顛覆性的一次調整,王濤十分慎重地與創始團隊封閉式長談了三天三夜方纔最終拍板。團隊每個人都清楚,這次調整意味着產品、人才配置、組織結構……團隊自上而下、方方面面都將受到巨大影響。
僅舉一例:流量模式下需要強大的運營團隊,而SaaS收費模式下需要的是銷售人才。酸甜苦辣皆是創業的味道,陪伴Worktile成長許久的運營團隊最終全部離職,而王濤與銷售負責人的磨合也經歷了諸多波折。
無論如何,調整後的Worktile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在日趨激烈市場競爭中牢牢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爲協同SaaS賽道領軍級企業之一。
創業靈魂拷問之四:
中型全量or聚焦研發管理?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協作工具95%的功能是無效的,Worktile希望做一款簡單而認真的產品。”
——王濤 2012年

“今天在產品層上Worktile的定位是‘一體化多場景的協作辦公平臺’,能夠滿足一家公司在工作場景的多樣化訴求我們也會把一些原來傳統的軟件,像OA類的一些產品拿進來,以免讓客戶跨不同的工具去銜接數據。”
——王濤 2017年
如果只耍春秋筆法,看上去王濤又做了一個“打臉”的決定,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王濤嘗試“中型全量”模式有着非常成功的對標對象:在美國市場,Zoho、Freshworks等服務於中型規模企業的協同產品能夠實現20億美金的年收入,其脫穎而出的底層邏輯在於:中型規模企業相比小型企業,已經產生明確甚至劇烈的協同場景;與此同時,大部分中型企業沒有多餘精力自行研發內部系統,多頭採購進行拼裝的能力都欠奉。基於這一明確的市場需求,“中型全量”型協同系統的商業潛力不可謂不大。
在準確的戰略定位指引下,2015年至今,Worktile市場表現出色,團隊上下士氣高漲,並在2020年7月完成B+輪投資。相較之下,王濤倒成了Worktile團隊中格格不入的存在,時而眉頭緊鎖獨自長考,時而東奔西走四處求教。
作爲一名堅定的長期主義者,在王濤視線所及的範圍內,“中型全量”之路前景並非一片坦途。威脅主要來自兩個方向:第一,如同若干年前To C互聯網企業必須直面“生,死,騰訊”一樣,中國To B市場同樣成爲了巨頭一咳嗽、全體都感冒的生態模式,釘釘、企業微信入局後帶來的直接挑戰不可無視;第二,全量場景帶來的複雜需求造成了巨大壓力,撇開業務規模倍增帶來的直接壓力不論,更讓王濤感到不安的是,在廣泛場景中不得不面對迥異的專業性挑戰:“Zoho有3000人團隊支撐,而我們還不到100人,需要應對不同客戶、不同領域內的複雜問題,客戶總是比我們專業。我理想中Worktile應當扮演賦能客戶的角色,不能只是被動響應需求。”
“我必須要爲Worktile找到第二曲線,在這條新的道路上,Worktile將更加有力、更加精準地賦能客戶。”
王濤將Worktile自身的能力模型、客觀經營數據以及海外行業生態通盤長考了無數次,最終敲定“研發管理”這一細分賽道。
“首先研發管理是我的初心,團隊創始合夥人的能力都聚焦在這一領域;其次,我們多年積累的經營數據顯示,50%的用戶是研發團隊;第三,聚焦細分賽道是創業團隊最合體的發展模式,持續發力於一點,不說進步和成就吧,即便是喫的虧、挨的訓也都在這一件事上,都是可複用、可積累的價值。”
自2018年起,Worktile潛心調配精英資源佈局第二戰略曲線。將近兩年的時間中,團隊精心打磨了一款凝聚行業實踐經驗與先進功能的研發管理工具,與此同時,團隊大部分成員都參與了ACP證書、Scrum Master、DevOps Master……等研發管理專業課程的培訓,“我要求團隊上下儘可能多的瞭解研發管理,走在客戶前面這是Worktile對自我的高標準要求。”

據說,在Worktile有一間簡單佈置的海賊王主題辦公室。在《科創人》有史以來最坦誠於過往的交流之後,與王濤在北京8月的夕陽下握左手作別(受傷的是右手),腦海中響起了海賊王的一句臺詞:
“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裏流動着不讓我低頭的血液。”
這句話幾乎是爲王濤量身定做的,相信不止《科創人》對他有此印象:天生驕傲,仍是少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