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读书笔记(1)抑郁与正念


一:抑郁与正念

驱动我们情绪的并不是糟糕的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信念和解释。定义抑郁的情绪状态常被认为是抑郁的结果,但是,这些情绪本身也是诱发抑郁的原因。负面思维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差,想象一下,当你拼命想要解决当前的困境,有人却在你背后不停指责你多么的没用,那将会是什么滋味。如果这种尖酸刻薄的批评来自你的内心,那必然更让人难以接受,毕竟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自己。所以我们试图去理解自身的方式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我们试图去解释不快乐的原因,我们的情绪就变得更低落,我们试图去研究我们的无能,我们便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负面思维的陷阱。


我们可能会对身体出现的某些信号产生强烈的反感,这些信号往往是紧绷感,疲倦以及生理机能的紊乱。你或许会对它们置之不理,希望它们会自行好转。不想应付疼痛和紧张感自然就意味着采取更多的逃避行为,你的生理机能就变得越来越迟钝。当我们感到精力逐渐减少时,通常会采取的策略是放弃那些不重要的和不必须的日常活动,但事实上这些活动却能带来真正的快乐。抑郁会让我们行为变得和平常不同,而我们的行为反过来又会作用于抑郁。抑郁会影响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如何去表现。如果我们认为我们不好或者毫无价值,我们就不会去追求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当我们根据抑郁的头脑来做出决策时,这些决定必然会进一步将我们推向烦恼的深渊。


我们对消极的想法和情绪采取厌恶的反应机制时,负责躲避或者防御性攻击的大脑环路便被激活了。当我们全副精力都用于如何摆脱悲伤和厌恶情绪时,我们的所有反应都是退缩的,我们的生活经验变得越来越窄,并且会带来看似迫切需要关注的优先问题,即我们自身的缺点以及克服它们的方法。正是这些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占据了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无法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事情。我们一直以来信奉的整理思路并寻找解决途径的问题解决式方法无法应对情绪问题。你可能会把这种自我关注和自我批评的大脑模式叫做反省,而心理学家却把它叫做过度沉思。当你沉思的时候,你会毫无理由的被烦恼本身以及引起它的原因,意义,所带来的后果慢慢占据。过度沉思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问题本身。


头脑的存在模式是对行为模式所引起的问题的解药,通过培养存在模式的觉察力,我们可以跳出思维的局限性,直接去感受这个世界。把头脑中的关于自身不完美,不可爱,以及失败想法仅仅当做是想法,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状态。学会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停止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恐惧,就会发现一直以来被忽略的信息,获得平和而丰富的生活。通过对自身的感觉,情绪和思维的觉察,来帮助自己达成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标。当我们拥有觉察力的时候,能够在最初的阶段识别出让我们陷入抑郁的情境,并进一步阻止自己越陷越深。不要因为此时此刻的不如意就把生活推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希望事情变得跟当前状态不一样的想法,正是沉思开始的标志。


正念是指通过有意的注意和对事物不做评价的方式而产生的一种觉察能力。注意世间的一切,尤其是那些我们常常想当然而被忽视的生活内容。注意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我的情绪和感受,大脑的思维以及我们如何觉知和理解事物。正念意味着随时随地都对事物的状态保持关注,并且关注的是事物本身的状态,而不是我们希望它应该具有的状态。当我们培养自己的正念时,就会觉察到更多的现实环境和可能的选择余地,我们可以更加清醒的去行动。沉思则相反,它会对任何引发情绪的事物做出下意识的反应,完全迷失在思维当中。正念直接指向当前的现实经验,然而当我们沉思时,大脑却被非现实的想法和抽象概念所占据,将我们的思维推向过去的记忆或者想象中的未来。正念是非评价性的,它的优点就在于能够让我们看到事物当前的真实状态,并且允许它们维持这样的状态。而沉思则相反,充斥着判断和评价,任何一种形式的评价,都意味着我们自身或者身边的事物需要去符合某种内部或者外部的标准。自我评价的习惯看似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成为更好的人,但实际上是在不断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当我们沉浸在过去和未来的画面中时,甚至以为那些想象就是现实,不仅脱离了此时此地的直接现实,还经受着以前的伤痛或者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的痛苦。在存在模式中,我们与当前的状态和平共处,不需要去其他地方,不需要做任何与这一刻无关的事,全身心的投入到此时此刻的觉察当中。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回忆过去或者计划未来,只是当你思考过去和未来时,要首先觉察到自己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常常把当前的时间抵押给未来的承诺,我们总以为只有去另外一个地方,只有到了那时候才会感到快乐,结果我们推迟了自己的快乐,没有向此刻的经验敞开怀抱。


大脑的思维可以在你行动之前先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做计划,可以想象。但当我们把对事情的想法和事情本身混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陷入困境。想法涉及解释和判断,但这并不是事实的本质,它们只会衍生出更多的想法。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情绪等,当做头脑中来去自由的精神活动,是因为某个理由而产生的一个波动,它只是短暂的停留片刻,然后随着自己的轨迹消失。在行动模式中,大脑充斥着关于当前发生的事情的各种想法,但对于真正发生的情况却只有非常模糊的觉察。存在模式则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对当下的现实的感官体验。根据世界所展示的方式去了解它所展示的内容,根据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本身去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没有这种觉察力,自动思维模式就会一遍又一遍的把我们带上同一条路,我们也会做出用一个行为反应,导致一种恶劣的情绪,抑郁症从而被完全激活。


行动模式是通过锁定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来达到预先设定目标的一种模式,而存在模式则不考虑事物的现实状况和我们希望它达到的状态,至少在原则上没有任何需要完成的目标。在存在模式中,我们不需要时刻监视和评判当前状态是不是跟设定的目标更加接近了。这体现在注意方式的非评价性和接受性上。我们可以放弃所有评价的字眼,包括事物应该如何,理应如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包括我们自己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这并不意味着成为没有目标的人,也不表明我们不可以有目的的去行动。我们不再拘泥于目标和概念,不论现实情况如何,我们不会因为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而感到不安或者崩溃。也许有时候我们会非常不安甚至感到情绪的崩溃,但是通过对这些情绪的觉察,让我们和不安情绪和平共处,而不是拼命的去改变现状。我们不会再因为专注于现实和理想的差异而产生一系列下意识的不愉快情绪。当我们从行动模式转向存在模式时,随之产生的觉察能够切断那些越做越糟的烦恼来源,比如,被烦恼折磨的更加烦恼,因为恐惧而更加害怕,因为对自己的愤怒愈加感到生气,或者因为无法摆脱痛苦而更加痛苦。正念的性质并非中性或者空白的状态,而是充满着温暖,热情和兴趣的。正念的本质就是关注,凡是有兴趣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自然而非强迫性的注意跟随。正念的这种开放而接近的态度正好阻断了引起沉思的本能性回避策略,给与我们一种全新的接触自我和世界的方式,甚至对外部的威胁或者内部的压力也是一样。我们也不会再执着于自身的问题,打开了自身与世界的和谐统一的无限可能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