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與青少年成長》筆記

家長認爲應該培養兒童哪些道德規範:

1.避免傷害他人。

2.親社會關懷——具備利他主義的價值觀。

3.遵守規則——遵守社會規則並在此基礎上監控自我行爲。

攻擊行爲(aggression):任何有意傷害生物體的行爲,且令被傷害者會盡力逃避的行爲。(包括沒有擊中目標的踢打,未被對方意識到的責罵)

敵意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攻擊者的主要目標在於傷害他人。

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攻擊者的主要目標在於贏得物品、空間或權力的一種攻擊行爲。

身體攻擊:打或踢等,言語攻擊:說壞話、誹謗、起外號等。

報復性攻擊(retaliatory aggression):由實際或想象的挑釁引起的攻擊行爲。

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旨在破壞對手的自尊、友誼或社會地位的行爲,如責罵、排斥、拒絕或散佈謠言等。(比較微妙並更具傷害性)

1歲就開始有攻擊行爲(不通過友好的方式來解決爭端),2歲這種行爲增加;身體攻擊在3-5歲會逐漸下降。

從童年中期到青春期,打架和其他外顯的、易被發現的攻擊行爲的發生率持續下降。在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攻擊他人的青少年犯罪和其他嚴重暴力形式迅速增加。

男孩開始通過偷竊、逃學、吸毒以及性行爲等方式,間接表達其憤怒和沮喪情緒。

攻擊性行爲:打鬥、欺負,排斥、關係控制

男孩——追求競爭性、工具性目標;女孩——更關注情感目標或關係性目標。

捲入攻擊行爲的個體:高攻擊性的挑釁者,和經常受這些挑釁者欺負的同學。

主動型攻擊者(proactive aggressors):攻擊性高的一類兒童,他們覺得攻擊行爲很容易實施,並主要以攻擊作爲解決社會問題或實現其他個人目標的手段。——會更仔細地構思一個工具性目標,冷靜認真地確定一個最能有效實現目標的攻擊反應。更可能在攻擊過程中表現出高興等積極情緒,認爲強制性的方式能夠產生積極的結果,而自己很有能力控制對手。

習慣性欺負者經常在家中觀察到成人之間的衝突和攻擊,自己卻很少成爲家人攻擊的目標。他們從家庭經驗中感覺到,攻擊行爲可以使自己獲利,讓受害者讓出資源或屈從。

反應型攻擊者(reactive aggressors):表現出高水平的敵意、報復性攻擊的兒童,之所以這樣是因爲他們高估了他人的敵意,並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憤怒,給自己多點時間找到非攻擊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容易發展爲挑釁 型受欺負者。

敵意歸因偏見(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傾向於將模糊情境中的傷害行爲看做是由肇事者的故意造成的;比如被別人撞了一下桌子。

被動型受欺負者——通常是不被接納的羣體。

道奇的社會信息加工模型,兒童對傷害或其他社會問題做出反應的步驟

 

受歡迎度:一種由兒童搭建的社會結構,受歡迎的兒童知名度較高,並且被其他兒童,特別是其他受歡迎兒童接納,他們具有高地位的特質,例如吸引力,愛運動以及擁有許多讓人羨慕的東西。這個定義並沒有提到喜歡,受歡迎兒童不一定被喜歡,但他們的確在同伴羣體中保持了很高的地位。

受歡迎兒童建立和保持自己地位的一個方式是公開的關係性攻擊,這種攻擊性行爲在他們獲得受歡迎地位之前和之後都會出現。

攻擊性行爲和強制性家庭環境有關,強制性家庭環境(coercive home environment):家庭成員之間經常相互激惹,並且把攻擊或其他反社會策略,作爲應對不良體驗方式的家庭環境類型——家庭成員之間不願意相互交流,即便發生交流也往往是採用嘲笑,威脅或其他激進的方式,而不是親切交談。忽略孩子的親社會行爲,把很多無傷大雅的行爲看做反社會行爲,只靠控制策略處理自己認爲不良的社會行爲。

如何消除攻擊中的回饋?

1.讓攻擊者知道攻擊不起作用,達不到他的目標。

2.如果攻擊者試圖用攻擊引起關注,那在攻擊行爲不嚴重時,忽略他的攻擊行爲,對合作和分享行爲進行正強化。攻擊行爲嚴重時,採取隔離技術(time-out technique)——將行爲不良的兒童從受強化的情境中轉移,直到他準備做出恰當的行爲爲止。

對年齡較大的兒童的攻擊性行爲,可以進行如下技能訓練:

1.尋找與傷害相關的非敵意線索;

2.學會控制憤怒情緒;

3.找到應對沖突的非攻擊性解決方式。

利他主義

嬰幼兒可以對同伴表現出同情心和同情行爲。

那些缺乏同情心的嬰幼兒的母親,通常以懲罰、強制的方式處置孩子的破壞行爲,而富有同情心的兒童的母親,只有更多的採用非懲罰式的情感解釋的方式,即說服兒童對自己的破壞行爲承擔責任,並督促兒童對受害者做出一些直接的安慰或幫助反應,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母親自己也表現出同情心。

情感解釋(affective explanationa):一種教育方式,引導兒童關注他們的行爲所導致的傷害或不幸。

同情式的共情喚起(sympathetic empathic arousal):個體在體驗到他人的焦慮情緒時,可能會產生的同情或者憐憫情感,這被認爲是促進利他行爲產生的一個重要的中介因素。(比如我悲傷是因爲他悲傷,如果他真的喜歡他的狗,那麼他會非常難過。)

自我定向的悲傷(self-oriented distress):個體在體驗到他人的悲傷情緒時,可能會產生的一種自我不適或悲傷,就通常會抑制個體利他行爲的發展。(比如我難過是我的狗也可能會丟失。)

道德發展:情感、認知和行爲成分。

道德(morality):指幫助個體明辨是非,並由此表現相應行爲的一系列原則和觀念,個體會因表現出合乎道德的行爲感到自豪,而對違反標準的行爲感到內疚或有其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隨着個體的發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有責任心,並認爲自己是個道德良好的人,也希望別人這樣認爲。 

內化是道德感成熟的關鍵。

內化( Internalization):將他人的品質和標準轉化爲自己的標準的過程。

道德情感(moral affect):道德的情感成分,包括由與道德有關的行爲產生的內疚,羞愧和自豪等感受。

道德推理(認知moral reasoning):道德的認知成分,在明確各種行爲對錯的過程中,個體進行的思考和推理。

道德行爲( moral behavior):道德的行爲成分,指個體在經受違反道德標準誘惑的情況下表現出的與自己的道德標準一致的行爲。

親密和相互反應的關係 VS 畏懼——惱火的關係。

約束性順從(committed compliance):兒童的服從是在其願意遵從父母的基礎上,這類兒童的父母往往是敏感且民主的。

情境性順從( Situational compliance):兒童的服從主要是基於父母對兒童行爲的強制和控制。

 

高度教育促進道德的發展:1)促進認知的發展;2)使學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道德觀點,從而引起他們的認知衝突和自我反省。

文化:生活在一個複雜、多樣以及民主的社會中也能促進道德的發展。法律反映的是公民的共識而不是獨裁者的獨斷專行。

如何培養道德行爲:

1)解釋,說服引導,說清楚爲什麼——這樣會造成對別人的傷害,或對自己的傷害——會引起兒童的內部歸因,我對傷害別人會感到內疚,我是成熟而負責任的。不是強調消極後果——這樣做你會捱揍,這樣做你會被懲罰——會引起兒童的外部歸因,只要不被發現就可以做。

2)讓兒童確信,他們可以抵制誘惑,遵守道德規範,因爲他們是善良、誠實、可靠的人。我能抵制誘惑是因爲我想這麼做,而不是擔心被發現和受懲罰。

父母如何懲罰兒童:

1)撤銷關愛(love withdrawal):在兒童做出不良行爲後,停止對他們的注意、關愛和支持,讓他們產生關愛缺失的焦慮。

2)權力壓制(power assertion):運用長輩的權利控制兒童的行爲,包括強制要求,人身約束,毆打以及取消特權等,這些做法可能會讓兒童害怕,生氣或怨恨。

3)說服引導(induction): (非懲罰)通過強調某個行爲對他人產生的影響,向兒童解釋某行爲不恰當並且應該改變的理由,通常也向兒童提供如何彌補過失的建議。

說服引導爲什麼有用:1)它爲兒童提供了評價自我行爲的認知標準;2)它能夠使兒童對他人產生同情心,並使父母能夠與孩子討論自豪、內疚以及羞愧等道德情感,當兒童由於父母撤銷關愛而產生不安全感,或者由於父母的權利壓制而憤怒的時候,這種討論通常是難以進行的。3)使用說服引導的父母可能向兒童解釋,a)當受到違反規則的誘惑是他們應該怎麼做,b)應該如何彌補自己的過失?

兒童最能接受的方式歲說服引導,體罰的接受程度第二。沒有兒童喜歡關愛撤銷(讓孩子離自己遠一點)和寬容策略(忽略事件,認爲兒童能夠自己吸取教訓);4-9歲的兒童認爲寬容、不干預的態度是最糟糕的。

很多兒童把說服引導看做是處理不良行爲的正確方式,並且有很強的動機接受一個世界觀與自己匹配的懲罰者的影響。而經常受到其它方式管教的兒童,會把說服引導看做是不明智不公平的,甚至是不值得尊敬的行爲。

那些氣質類型衝動、莽撞的兒童並不能夠通過說服引導的教育方式獲得充分的道德經驗。但權力壓制總是不好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