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戰神還是廣告代言人?

我上學的時候喜歡看電視劇。難得的是父親竟然沒有反對,要知道他對我讀小說和打遊戲可是嚴防死守,不但家裏不能有相關的蛛絲馬跡,就連由此偏好的同學,我都是要劃清界限的。

父親沒有禁止我看劇的理由,是能學到知識。因爲那時候電視上播的多是歷史劇。

特別是像《楚漢傳奇》那樣的電視劇,一到八點,父親會叫上我說:“別寫作業了,陳道明要出場了!”



那部劇的很多情節,我至今都還記得:比如段奕宏演的韓信胯下受辱,酈食其自己跳進大鍋……

最近翻到一本書,張大春寫的,算是小說。他在開篇序言提到自己寫小說的動力源自“尋找事物之間因果關係的好奇心;尤其是哪些彼此沒有關係的事物”。這讓我很好奇,結果讀下去卻發現第一篇寫的竟是韓信。

他說“韓信的養成背景之中並沒有隻字片語及於他有掌握軍事地理而克敵制勝的能力。”



他引用《史記》裏的話—— 藤公奇其言、狀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言於上;上拜以爲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結論說真相是韓信長得帥,會忽悠,所以成了代言人。其實不懂戰術,更稱不上戰神。

其證據有三。

1,司馬遷的書寫慣例—每一個重要人物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一生功業的寫照— 韓信一上場,就是個跟人討喫喝的寄生蟲,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吹牛:“我將來了一定會種種地酬謝漂母您的!”二聽見這話的漂母不但不樂意,還諷刺他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2,《淮陰侯列傳》裏完全不交代韓信是如何能夠知兵,用兵的。畢竟,一個楚州窮困之地出身、沒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可能周遊過列國的人,憑藉什麼就能在臨陣之際立刻掌握山川地勢的呢?

3,《史記.蕭相國世家》裏有段著名的記載:“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而在這之後,“何進言韓信,漢王以信爲大將軍……”

所以,蕭何纔是那個背後的大戰略家,韓信因爲長得帥,能忽悠,成爲了宣傳片的代言人,而能打勝仗的原因,離不開那些秦國的地圖和書籍。

讀到這裏,我先是驚訝,後是欽佩。通過有限的史料,分析司馬遷的行文風格,得出這麼大膽而又有理有據的結論,作者的功力好生了得。雖然並不一定是真的,但讓我對“大道理”背後的真相有了好奇,對該怎麼讀史書長了見識。

以前和父親一起看歷史劇的時候,他總會給我“上課”——他會說:“ 看到沒有,做人就要忍辱負重,奮發圖強啊!”,“大英雄就是要捨己爲人,以身殉國”……有時我會被這些大道理搞糊塗,比如爲什麼既說“金錢如糞土”,又說“情比金堅”,而行動中又想各種方法掙錢?

但我不敢問。因爲不懂是我的問題,要等到我長大以後,見識多了以後,就會明白歷史都是真的,道理都是對的,現在只要記住就好。

之後一篇美國人寫的文章讓我發現了問題。那是一篇寫《兄弟連》在阿登戰役的文章。看過後我在網上評論說:“不對呀,12月16號德軍開始進攻,21日美軍被圍,26日晚美軍第37裝甲師抵達巴斯托捏,圍城結束。怎麼算E連也不是被圍了一個多月啊。”

結果有人我冷血,不尊重英勇作戰的美國大兵,良心被狗吃了。

那是我才明白,對於一些人來講,真相其實不重要。只要是代表正義的一方受苦了,我們就應該表現出同情,我們應該記住的是勝利來之不易的道理,到底是被圍五天,還是一個月,並不重要。

說回張大春的這本書。他認爲司馬遷是用韓信表達忍辱負重的重要,終成大事的情結。這個觀點不一定是對的,但史書確實經常這麼寫。不過,這也不重要,因爲勇於尋找真相,比真相本身更有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